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采桑子 - 曲罢一声长叹 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十
  我没想到福根竟开来了一辆深蓝色的日本“巡洋舰”,那辆车七转八拐开进胡同来的时候,引出不少街坊,特别是人们看到助手席上坐着一位抱摄像机穿红坎肩儿的小伙子,便都以为电视台来采访画家舜铨,围着车唧唧喳喳地看热闹。
  我问福根说怎么弄出这么个人物来。福根说是雇来的,今日一整天他得为我们服务,让他照什么他就得照什么。我再看那红坎肩儿,虽然抱着机子却是一脸恭敬,绝不像那些嘴里嚼着口香糖,说三句话就瞪眼,牛皮哄哄的摄影师。于是知道花钱雇的与自己找上门的竟有如此大的差别。福根说,我看表兄对祖坟的事甚为上心,为满足他的念想,才特地找来摄像,将祖坟的情况录下来放给表哥看,让他如身临其境一般。南方人的精细与周到令人佩服,我深感不能与之同日而语。丽英要照顾舜铨,青青要上学,舅爷们对坟的事没兴趣,也各自去上班,能去黄花山的只有我与李福根。
  我名是去祭扫祖坟,实则是为来日舜铨的骨灰安葬打前站。
  福根名是去拜谒姑祖母,实则干什么我说不清楚。花这么大代价去寻觅一个扑朔迷离的姑祖母,这事总让人觉着蹊跷,觉着不可思议。
  车出北京,穿通县,过三河,向东疾驰。京郊富裕起来的农民早早奔了小康之路,红瓦白墙的小楼鳞次栉比,柏油路一马平川地宽直,与数十年前我乘胶轮大马车晃晃悠悠行于坑坑洼洼的黄土路上,简直是两重天地。然而越行,我对此行的结局越不抱乐观态度,心里便躁躁的,不想说话。福根的兴致却很高,一边开车一边跟红坎肩儿用家乡话说笑,那些话十分难懂,听之如外语一般,我想,祖父若因了这样的语言而将姨祖母接进家门,他老人家对语言的欣赏水平也未免太糟糕了。
  看福根与红坎肩儿的亲热与熟稔,我开始想,这个人究竟是不是雇来的?
  中午时候来到黄花山。那山果然雄伟,奔涌自北而来,临了在淋河平原上掀起一个高浪又戛然而止,抛洒出一抹缓坡,渐渐向南泻去,让人一看便心旷神怡,意兴大发。我跟红坎肩儿换了位置,坐在前面目不转睛地盯着山麓,寻找舜铨所说的刻着蟠龙帽的石碑和墓圈。汽车沿着山脚土路缓缓前行,见前面有一片红墙黄瓦建筑,下车打问。说是清东陵,福根就要把车朝东陵开,说也说不定祖坟就在那儿。我说别去了,依我们家的级别连风水墙都进不了,还是折回去再找吧。又掉头朝回开,三个人的眼睛都朝坡上看,惟恐落下一处所在。红坎肩儿说,那碑说不定“文革”时已被推倒砸碎,所以不能只想着竖立的碑,也得顾及到地上的石头。于是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车开得更慢。两趟下来,仍无所见,我已失去信心,坐在路边焦躁地往肚里灌矿泉水,红坎肩儿对车上那盘《永别光辉岁月》十分喜爱,一遍遍地反复播放:
  麻木对苍生只懂不说话。
  难道赤子之心灵要被人作弄
  半通不通的歌词,如吼如泣的沙哑摇滚,让人心烦。我几次压制了去关掉机子的冲动,尽量离那车远些,尽量不去看那闭眼摇晃的红坎肩儿,尽量不听那震耳欲聋的噪音。

  猛然,福根抓住了我的胳膊,激动地对我说,你看,看山顶上那只石头鹰!
  在福根的指点下我认准了那只鹰,认准了鹰嘴的方向,,顺着方向下延,见到了近在五十米处的桥,但不是舜铨所指的石桥,是已装有水泥栏杆可并行卡车的公路桥。桥上卡车拖拉机轰鸣不绝,驴车马车穿梭不息,桥下河水混浊凝滞,秽不可闻,桥头商贩凑集,市井般热闹,哪里有什么凄迷旷野、无言老树?将鹰嘴与桥连成一条直线,寻到它的中点时,我不禁目瞪口呆了,在本该是祖坟的位置,巍然屹立着一座——水泥厂!
  没有带蟠龙的石碑,也不见石砌的墓圈,惟有喷灰扬尘的烟囱和上上下下繁忙的搅拌声,我分明觉得那不是搅拌石头,是在粉碎祖先的骨殖。几代祖先,灵无迹,物无痕,魂化逝,魄消亡,这就是祖坟!这就是我祖宗的长眠安息之地!
  福根将已不会思维的我塞进汽车,直奔水泥厂而去。
  这是个私人企业,传达室的老头不敢阻拦锃光瓦亮的“巡洋舰”,车便照直开进厂区,嘎的一声停在厂长办公室门前。红坎肩儿扛着机子刚一露头,一个男人立即从屋里奔出来,老远就伸过手准备握。有人拉开车门,我木然地被请进办公室,坐在铺着线毯的人造革沙发上。那个自称厂长的人被红坎肩儿的机子唬住了,不知这一行男女所为何来,急着喊着让沏茶。一个抹口红、描眉毛的怯妞儿先端来一大盘炒葵花子,然后才送来茶。
  福根喝着茶,半天不说话。
  厂长站在一边,越站越发虚。
  半天,福根才慢慢地说,我们是来跟厂长谈件要紧的事情的。厂长说,尽管谈,尽管谈,不必客气。说着把散着香水气味的名片给每人发放一张。福根将自己的名片递过去。厂长接过一看,大惊失色说,原来是成志集团的李总裁到了,失敬失敬!你们的广告我天天在电视的黄金时段看到,没有大气魄、大资产的集团,占不了中央台一频道!
  我这才想起,李福根还有李成志这样一个名字,这许多日竟忽略了成志集团与李成志的关系,那在黄金时间频频播出的广告,已在全国家喻户晓,让人看得厌了。福根见我看他,歉意地一笑,说,表姐喝茶歇着,让我跟他们慢慢说。他转身对恭立在一边的厂长说,这次来黄花山纯属私事,是来祭奠祖坟的。厂长说,不知贵祖葬在何处?福根用脚点着地面说,就在这儿!厂长说,总裁真会开玩笑,这屋里怎会有您家祖坟,会不会是记错了啊?福根说,别的可以记错,祖坟岂有记错的道理?今天来便是跟厂长要祖先骨殖来了。厂长搔着脑袋愣了半天说,我年轻,过去的事儿知道得不多,这个厂是我父亲建的,我把他找来您跟他说……
  厂长一溜烟儿跑出去找他爸爸,院里站了不少观众,有说海外华人来认祖归宗的,有说厂子破坏了文物古迹的,上边下来兴师问罪,也有说成志集团来合资办厂的……
  来了一个挺精神的老头儿,是原厂长谢汝成。谢老汉一进门便坦率地承认原先这里是有几座大坟,又说这一带坟很多,早时候,黄花山连同瑞昌山、鹰飞倒仰山南北一百二十五公里东西二十公里为皇家陵区,光带琉璃瓦的坟就有二百多座,周围所葬更不计其数,不知李总裁找的是哪座坟?福根说,就找建在你们厂里的坟。紧接着又改口说,你们厂建在它上面的坟。谢老汉说,这些坟是不上文物统计的坟,怕无据可查了。

  福根说,怎么叫无据可查?
  谢老汉说,康熙二年在东陵风水墙外建红桩火道,立红桩九百六十根,火道外二十丈另立九百六十根白桩,使百姓易于观视,不得越入。乾隆年间桩外十里又立新桩,上书“后龙风水重地,凡木桩以内,军民人等不准越入,如敢故违,严拿以重治罪”。这样一来,陵区越发大得没边儿了。解放以后,特别是“文革”以后,只对东陵风水墙内有建筑的陵墓加以保护管理,至于黄花山附近的坟陵,虽处于界桩之内,但荆棘丛生,残破无主,从未见人吊唁过,其实就是墙内那些王爷、公主、忠臣等等,也没见有后人来探视过。圈内按文物加以保护,圈外则按无主墓加以处理,土地是国家的,个人即使掏了钱也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建厂之初,厂区内共拆大坟七座,哪位是您祖上,至今也说不准了。建厂时是登了“迁坟启事”的,让坟主在一月内迁移,逾期不迁,作无主坟墓处理,就地深埋。李总裁当时恐怕没有留心报纸,才有今日之憾。
  福根看了看我,我低下头去。
  福根问老汉记不记得有碑上带蟠龙的大坟。谢老汉说七座坟都有大碑,碑上都刻有蟠龙,“文革”时皆被砸碎,后来齐整些的被老百姓拉回去砌了猪圈,垫了墙基,完整的一块也没有了。福根说,七座坟都无主来认吗?谢老汉说,都无人认领。福根问那些骨殖深埋何处。老汉指指烟囱,又指指厂房,又指指院墙。从那迟迟疑疑无准定向的手指,我推断出,父母及祖先的遗骨是被扬了……
  我的心已变得极沉重,不是为故去的先人,是为活着的兄长。
  大约我的脸色难看,谢老汉和他的儿子问我是不是病了。我说是晕车。找不到祖坟,这种事作为集团总裁的福根也没遇到过,他问那父子俩怎么办。父亲说没法子,儿子也说没办法,又说甭说骨头找不回,连山上的石头也找不回了,近五分之一的石头已变作水泥,卖往全国各地……我想起了沿途所见的那些新盖的小楼……
  福根问能不能在山上再立块碑。谢老汉说,立碑除非在山顶,半坡的石头保不齐什么时候又会被挖,可把碑立在山顶又不合章法,老理儿说祖茔葬平地要选高处,葬山地要选低处,山地之气脉在山脚,否则生气就会脱散,于子孙不利。明显地,谢老汉说这番话是不愿得罪李总裁,并非真心要立什么碑。我说走吧,厂长就让描眉女子像搀扶奶奶一样把我搀出门去。福根发动汽车,拎机子的小伙儿早已钻进车中,他的摄像机自始至终也没打开过。我说要顺着坡一个人走走,福根说成,就开着车在下边的路上远远地跟着。
  曾经来过的山坡,曾经隐蕴过祖先气息的土地,此刻变得如此陌生,如此严厉。大块的堆满山坡的乱石,是炸山的遗迹;丑陋干枯的树根,是砍伐后的纪念。头顶变斜的秋阳,脚下蹬起的浮尘,烧水泥的浓烟,带着令人窒息的噎呛,裹挟着细沙,铺天盖地,将山川笼罩。这便是舜铨思念的灵秀之所,是他梦中的归处。然而这荒山秃岭、崎岖山路,就是梦魂也会不堪其跋涉之艰难,不堪其无休无歇的困扰啊!

  山的转角处有一座坟,坟的基底砌着青石,坟前石碑纵然残旧,也还直立。福根开着车已先到了,远远望去他正低头在坟前默哀,红坎肩儿举着机子前前后后地拍摄。我赶忙走过去,细读碑上的文字:
  保圣夫人瓜尔嘉氏之墓
  碑后有小字
  兹尔瓜尔嘉氏,夙著贤声,久事宫掖属。朕冲幼保抱需人,维我圣祖母筒之,傅姆之中,知尔谨厚,悼视朕躬。尔奉命恰勤,夙著罔懈,凡善调护,审卫养、时衣服、节饮食、候寝兴、防疾苦,于礼皆尔职也……
  康熙四十年四月二十八日立
  我对正在郑重三鞠躬的福根说,这不是我们家的坟,这是康熙奶妈子的坟。福根说,我想你们的祖坟与此相差不会太多,摄了像回去让人看。谁也不会来细细查过。我说,我们自己的祖坟自然自己知道,为什么还要拍回去让人看,做这偷梁换柱的把戏?福根说,至少要让表哥看吧,他在家可是眼巴巴在等着呢。我说,这事儿你骗不了他,也瞒不了我,摄像者乃你下属,你们是一起的,你们来黄花山自有你们的目的,为此目的竟牵强附会,冒认亲戚,居心之叵测已昭然若揭。福根说,表姐怎这样多心?我们是亲戚毋庸置疑,您在文章里写得明明白白,我在见面时也说得清清楚楚,怎能是牵强附会?我说,你身为集团总裁,遮遮掩掩,扮作布衣,钻入我家,巧言令色,以博信任,能说是光明磊落吗?福根说,我一进门就告诉了你们,我叫李成志,怎能说不光明磊落?表姐这样无端怀疑实在让人伤心。我说,事到如今,你们还是给我实话实说,不要玩儿什么花样。李福根说,是这样的,我们成志集团公司开发了新产品“宫廷驻颜口服液”,为宣传起见,言所用配方来自清宫,就是慈禧太后每日饮用的中药制剂与花露,您祖上内眷常出入宫廷,将方子带出使之流传后代是顺理成章的事。我确有四位姑祖母,并非妄说,其一也确被卖入京城,见您写的姨祖母文章,当下料定确是其人,遂寻至北京,以续亲戚之好,驻颜的配方传入彼手,便是货真价实的“宫廷”了,从检验那一关看也是师出有名,依之有据,不是妄说。我说,转了半天还是妄说,我们家从未有过什么药汁,那些太后妃子谁爱驻颜谁驻颜,谁爱喝口服液谁喝口服液,与我们无关。红坎肩儿说,它却与成志集团有关,这件事儿弄成了可以在泰国、菲律宾开分公司,那里原料丰富,劳力低廉。一年下来利润有数百万,表姐、表哥若认下此事,算作百分之十五干股,足不出户,白白拿钱,何乐而不为?
  我问他,你是谁?
  红坎肩儿说,集团副总裁。
  我想说些“有奶便是娘”之类的话,但念及舜铨“勿弄傲慢轻侮之色”、“不可慢待讥讽”的嘱咐,便忍下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