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猜火车 - 《猜火车》影评——《猜火车》中国也将迎来垮掉的一代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看《猜火车》电影时,望文生义的以为会看见火车,很奇怪片中并没有什么火车隆隆或铁道悠长的镜头。直到最近看了新版《猜火车》小说,才知道这个命名的真实含义。
  猜火车(Transpotting)一种解释为:打发时间的游戏,在站台上近距离观看火车飞速驶过,记下各节车厢编号,记的最多者胜出,另一 种解释为:因长期吸毒导致血管受损,如同火车道一般断续斑驳,从血管上找到可以注射的地方,也叫猜火车。书与电影的名字,就取自后面这种解释。
  本书讲述了几个住在苏格兰爱丁堡附近没落小镇雷斯的年轻人,瑞顿、“变态男”、“卑鄙”、“屎霸”等靠领取和欺诈救济金过活。每天除了毒|品,就是酒精、暴力和女人,周遭不是失业者、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就是妓女、毒贩子和小混混。
  瑞顿一心要戒毒却屡次失败:“变态男”除了吸毒就是不停的换女人:“卑鄙”是个暴力狂,连好哥们儿也对他心有余悸:“屎霸”心地善良,却总被别人伤害。
  这四个一起长大的同伴,在经历了毒友死亡、好友患艾滋、以及失恋、家人去世等一系列事件之后,决定联手干一票大买卖,用分赃的钱去满足各自的欲|望,没想到最被信赖的朋友瑞顿,却在最后时刻背叛了大家……

  一:小说比电影更精彩
  电影《猜火车》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1996年拍摄完成,英国大帅哥伊万•麦格雷戈(Ewan McGregor)扮演书中主角瑞顿、此片桂冠不少,因以备受争议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的体现展示着现代青年梦魇般的自我放逐的生活状态。而成为1996英 国最卖座电影冠军。据说也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好的作品,英国电影扬眉吐气之作”。但说实话,看过小说以后,觉得电影太局限了,电影展现的内容,连书的一半 都不到。毕竟容量有限,一些很有特点的人物被删掉了,比如“卑鄙”的父亲,一个连亲生儿子都唾弃他的老酒鬼,在电影中就没露面。而只有他的存在,才能解释 “卑鄙”暴虐性*格的成因,只有他与“卑鄙”的几次接触,才令读者对“卑鄙”这个坏的流油的家伙心生怜悯,再有就是电影对结局的正面处理,为了给主人公的背 叛找个更堂而皇之的借口,很多情节都做了大幅改动,把坏人改的更讨厌,把好人改的更无辜。这也令垮掉一代的垮掉状态,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二:译本比原著更好看
  本书被誉为描写垮掉一代堕落生活最棒的小说,英国俚语写作的奇葩。俚语创作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充分展现了80年代英国年轻人的颓废文化。除吸 毒、暴力、性*解放等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之外,对话也打破了英国一贯绅士的形象。充满年轻人式的愤怒又无助的语言。但它并不是一部故意靠低俗加分的作品。阅 读这种语言会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他们的心态,脆弱、迷茫又无可救药。他们是一群可爱、可恨又可怜的人。《猜火车》也因其独特的俚语写作被非主流刊物推举为年 轻人的叛逆《圣经》。而主流媒体如《泰晤士报》的评价也非常肯定:本书的腔调和风格,让对当今小说倒尽胃口的读者耳目一新。

  有意思的是,英国俚语在翻译成中文之后,不可避免的变成中国俚语了。国骂也好,京骂也罢。你并不会因为这些话出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之口,而觉 得有什么不对劲儿。因为说这话的年轻人,无论是什么肤色*什么国籍,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内心世界,都有共通之处。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迷茫的年轻人通用的国际 语言。这种即原汁原味,又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形式。本身也很有看头。
  三:预言比怀旧更震撼
  到底什么促成垮掉一代的诞生,西方至今还在不断探讨这个社会问题。有人认为那是年轻人叛逆期的整体失控,也有人认为是物质极大丰富后的副产品——精神空虚。无论什么原因,结果总算还好,垮掉的一代没有真正垮掉。正如书的结局所示,总有些人逃离出来。

  其实本书并没有批判什么,指责什么。并没有画清善恶的界限。只真实记录了这些年轻人又想沉沦又想自我救赎的痛苦挣扎。从怀疑一切、推翻一切, 到接受一切、认可一切的过程。这就是生活。时隔30年再看一遍,觉得它依然先锋、另类、酷味十足。但毕竟已经时过境迁,书中更多的弥漫的是欧洲80年代的 气息,一种陌生的怀旧。
  但正如本书腰封上所写,几十年后,中国也将迎来自己的垮掉的一代。如果垮掉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进程,是文明必然要经历的阵痛。我们甚至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这让这本书又充满了超前意识和预言感。
  很难说清垮掉一代的年轻人是活的轻松还是沉重,但《猜火车》肯定是一部沉甸甸的小说无疑,正如纽约《Time Out》杂志对它的评价:风趣、大胆、锥心、真实、原创、一针见血,而且震撼人心。这是一部真正的另类作品,你会强迫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阅读这本小说。而 《纽约时报》则提醒读者:别因为看过了电影,就错过看这部小说。
  书名:《猜火车》
  作者:[英] 欧文•威尔士 著 ;
  石一枫 译
  出版:重庆出版社 2010年7月
  定价:29.80元
  书号:ISBN 978-7-229-02188-7
  分类:畅销/小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