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采果集 - 第81--8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81
  在永无穷尽的守望中,你倾听着我越来越近的足音。你的欢乐聚集在晨曦之中,又骤然喷放成束束光芒。
  我越是挨近你,大海的狂舞越是激昂。
  你的世界是一束由光线织就的花枝,捧在你的手里,而你的天堂却在我秘密的心底;它在羞涩的爱情中,一瓣一瓣地绽开花蕾。
  82
  当我独自一人、坐着静思的时候,我会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的名字。
  我会喊出你的名字,不用言词,也不抱有任何目的。
  因为我像一个孩子,上百遍地呼唤母亲,为自己会叫“母亲”而怡然自得。
  83
  1
  我感觉到一切星辰都在我心中闪闪发光。
  世界如同洪流涌进了我的生命。
  百花在我体内纷纷绽放。
  陆地和水域的全部青春活力,像一缕香火自我心中缭绕冒起;大地万物的呼吸吹拂着我的思绪,宛若吹奏长笛。
  2
  当世界进入梦乡之时,我来到你的门口。
  繁星默不作声,我也不敢放声歌唱。
  我等着观望,直至你的身影掠过夜的阳台,于是我心满意足地返回。
  然后在清晨,我在路边歌唱;
  篱边的束束鲜花应和我的歌声,晨风侧耳倾听。
  旅人蓦然驻足,盯着我的脸膛,以为我呼唤过他们的名字。
  3
  把我留在你的门边,随时听命于你的心愿,让我接受你的召唤,在你的王国四处奔走。

  别让我在沉闷的深渊里陷身并且消逝。
  别让我的生命被空虚无聊撕成碎片。
  别让那些怀疑——那些扰乱人心的灰尘——把我围困。
  别让我费尽心机地去积聚财物。
  别让我扭曲自己的心灵来屈从于多数人的支配。
  让我挺起腰杆,为做你的仆从而无尚自豪。
  84
  划手
  你是否听见远方的死亡的喧嚣?
  你是否听见从火海和毒云中传来的呼叫?
  ——是船长要舵手把船儿转向一个未知的海岸,
  因为在港口停滞的时间已经过去,
  在这港口,同样的老货物循环不息地买进卖出,
  在这港口,僵死之物漂浮在枯竭和虚无的真实之中。
  他们从突然的恐惧中惊醒,问道:
  “伙伴们,钟已敲过几点?
  黎明何时才会降临?”
  乌云滚滚,遮暗了星空——
  有谁能够看见白昼在招手示意?
  他们持桨跑了出来,床铺空了,母亲在祈祷,妻子站在门边默默观望;
  一阵别离的恸哭冲上云天。
  黑暗中又传来船长的呼叫:
  “水手们,启航啦,停在港口的时间已经完啦!”
  世界上所有的黑色邪恶都已经泛滥成灾,
  然而,划手们啊,各就各位吧,把悲哀的祝福埋在心灵深处!
  兄弟啊,你们责怪谁呢?低下头吧!
  这是你们的罪孽,也是我们的罪孽。

  上帝心中多年增长的热量——
  弱者的懦恸、强者的骄横、富贵者的贪婪、受害者的怨恨、种族的骄傲、对人的侮辱——
  已经冲破上帝的平静,在暴风雨中怒吼。
  让暴风雨撕碎自己的心,像撕开一个成熟的豆荚,并且化作四散的雷霆。
  闭上你们的嘴巴,别再诽谤他人,吹嘘自己。
  在额头上印下默默祈祷的宁静,驶向那无名的彼岸。
  我们每天遇见罪孽,遇见死亡;
  它们像云块掠过我们的世界,以倏忽即逝的闪电的狂笑来对我们嘲弄。
  突然间,它们停止狂笑,变得令人惊恐。
  人们必须站在它们的面前,说:
  “我们不怕你,嗨,魔鬼!因为我们全凭征服你,活过了一天又一天,
  我们即使死亡,也抱着坚定的信念:和平是真实的,善是真实的,永恒的上帝也是真实的!”
  如果永生并不居于死亡的心里,
  如果愉快的智慧没有从悲哀之鞘绽放出鲜花,
  如果罪孽并没有死于自我暴露,
  如果骄傲没有压倒在虚荣的重负之下,
  那么,驱使这些划手跑出家园的希望又是从何而来?如同繁星在曙光中匆匆奔向死亡?
  难道殉难者的鲜血和母亲的泪水将完全地丧失在大地的尘埃之中?他们付出这样的代价也无法赢得天堂?
  难道凡人突破肉体束缚的时刻,不正是无束的上帝显现自己的时分?

  85
  失败者之歌
  我伫立路边的时候,我的主人吩咐我唱一支失败之歌,因为失败是他暗中追逐的新娘。
  她已蒙上黑色的面纱,不让人群看见她的脸庞,但她胸前的珠宝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她被白昼所遗弃,而上帝的夜晚却以点亮的灯火和被露珠滋润的鲜花等待着她。
  她低垂着双眼,默然无言;她已把家庭抛在身后,而夜风不时地从她的家中传来哀哭。
  但是,面对一张因羞涩和痛苦而无比娇美的脸庞,繁星唱起一支永恒的恋歌。
  孤寂的居所已经把门打开,呼唤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黑夜的心脏因即将来临的幽会而懔然颤动。
  86
  感恩
  行走在傲慢之路上的人们,践踏着地位低贱者的生命,他们那沾满鲜血的足迹覆盖了大地的嫩绿。
  让他们去欢庆自己的今天吧,主啊,谢谢你。
  我所感激的是,我的命运与遭受苦难、忍负权贵欺压的卑贱者联到了一起。他们在黑暗中捂着泪眼,饮泣吞声。
  因为他们每一次痛苦的抽噎,都使你秘密的黑夜之心骤然悸动,他们所受的每一次侮辱都汇入你巨大的静谧。
  但明天是属于他们的。
  啊,太阳,从滴血的心上冉冉升起吧,绽放出一束束黎明的鲜花,让傲慢狂欢的火炬畏怯地化为灰烬。
或许您还会喜欢: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