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采果集 - 第61--70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1
  我的主啊,她还是个孩子。
  她在你的宫殿奔跑嬉戏,而且还想把你也变成她的玩具。
  当她的秀发披落下来,当她随便穿上的衣裳在地上拖曳,她一概毫不介意。
  当你对她说话,她便酣然入睡,不予回答——你早晨赠送的那朵鲜花,也从她手里滑落到地上。
  当暴雨狂作,昏天黑地,她的睡意全然消失,玩偶丢到地上,惊恐地紧紧偎着你。
  她生怕她不能服侍你。
  可你却含着微笑观看她做着游戏。
  你了解她。
  坐在地上的孩子是你命中注定的新娘;她的嬉戏将会停息,并将化为深沉的爱恋。
  62
  “啊,太阳,除了天空,还有什么能够容纳你的形象?”
  “我梦见你,但我从不奢望侍奉你。”露珠哭泣着说:“我太渺小,伟大的主啊,无法载动你,而且,我的生命全都是泪珠。”
  于是太阳说:“我照亮广阔无垠的天空,但我也能委身于一颗微乎其微的露珠。我将化为闪光,把你填满。这样,你小小的生命将会成为含笑的星球。”
  63
  我不需要那种不知节制的爱,它就像冒着泡沫的酒,从杯里漫溢而出,顷刻间化为废物。

  赐给我那种像你雨丝一样清凉纯净的爱吧,它赐福于干渴的大地,注满家中的陶罐。
  赐给我那种能够渗入心灵深处的爱吧,而且又能从那儿渗开,像看不见的树液流经生命之树,诞生出鲜花和果实。
  赐给我那种使心灵充满宁静的爱吧。
  64
  一轮红日落进了河流西边的密林。
  隐修院的孩子们已经放牧归来,围坐在炉边,倾听大师高塔马讲经,这是,一个陌生的少年走来,向高塔马致敬,献上水果和鲜花,深深地伏在他的脚前,用鸟儿一般婉啭悦耳的声音说:“大师,我来到这里向您求教,让您领我走上至诚的道路。”
  “我的名字叫萨蒂亚伽马。”
  “祝福你。”大师说。
  “孩子,你出身于什么家族?只有婆罗门才配得上追求最高的智慧。”
  “大师,”少年答道,“我不知道我出身于什么家族,我去问我母亲。”
  说罢,萨蒂亚伽马转身离开,他趟过浅浅的河水,回到母亲的茅屋。这间茅屋座落在寂静村庄尽头处的荒丘上。
  屋内点着昏暗的灯火,母亲站在门口的黑暗中,等待着儿子的归来。

  她把儿子紧紧地搂到怀中,亲吻着他的头发,询问他求教的情况。
  “亲爱的妈妈,我父亲叫什么名字?”孩子问道。
  “高塔马大师对我说,只有婆罗门才配得上追求最高的智慧。”
  这位妇人垂下眼睛,低声说道:
  “我年轻时,是个穷苦人,侍奉过许多老爷。宝贝儿,你来到你妈妈贾巴拉怀里的时候,你妈妈还没有丈夫。”
  初升的太阳在隐修院的树梢上闪耀着光辉。
  古树下,弟子们坐在师父面前,晨浴之后,他们蓬乱的头发仍旧湿淋淋的。
  萨蒂亚伽马走了过来。
  他伏到圣人的脚前,深深地鞠躬致礼。
  “告诉我,”大师问道:“你出身于什么家族?”
  “师父,”少年答道,“我不知道。我问我母亲时,她告诉我说:‘我年轻时侍奉过许多老爷,你来到你妈妈贾巴拉怀里的时候,你妈妈还没有丈夫。’”
  顿时,像受到惊扰的蜂箱爆发起一阵愤怒的嗡嗡声,弟子们嘁嘁喳喳地咒骂这位被遗弃者的不知羞耻的狂言。
  大师高塔马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伸开双臂,把这个孩子一把搂到自己的怀里,说:“我的孩子,你是最好的婆罗门。

  你继承了最高尚的诚实。”
  65
  也许在这座城里,有一间房屋今晨在旭日的抚摩下永远敞开了门户,光明在此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也许就在今晨,有一颗心灵在篱边和花园的鲜花丛中,发现了无尽的时光送来的礼品。
  66
  我的心啊,听着,他长笛吹奏的乐曲有着野花的芬芳,有着晶莹滴翠的绿叶和碧波粼粼的溪水,还有回响着蜜蜂轻轻振翅的浓荫。
  长笛从我朋友的唇上窃取了微笑,并把笑声扩展到我的生命之中。
  ………
  69
  你居于我的内心深处,因此,每当我的心儿徘徊之时,她无法发现你;你始终隐瞒于我的爱情和希望,因为你总是存在于它们之中。
  你是我青春游戏中的最深沉的欢欣,每当我沉溺于游戏之时,欢欣便会流逝。
  你在我生命的狂欢时分曾经对我歌唱,可我竟忘了给你和上一曲。
  70
  当你把明灯举在空中,灯光洒在我的脸上,阴影却落到你的身上。
  当你在我心中举起爱情之灯,灯光落到你的身上,我则留在后面的阴影中。
  ………
或许您还会喜欢: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沙漠秘井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埃及人把他们的首都开罗称之为“凯旋之城”和“东方的门户”。尽管前一称呼早已徒有虚名,但第二个称呼却是名副其实。开罗确是东方的大门。作为大门,它就不得不首当其冲地面临西方影响的冲击,而这个当年的“凯旋之城”已老朽不堪,没有还手之力了。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