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不分手的理由 - 编 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日本文坛所谓的“中间小说”,指的是介于“纯文学”及“通俗故事”间的小说,松本清张并不赞成这个名词;但是,这是既成的事实,只要现代文学继续那么艰涩,通俗小说继续以娱乐大众为唯一使命,“中间小说”的称呼便不可能消失,否则将有太多作品无法归类。
  目前在日本“中间小说”界居第一把交椅的人,可说是渡边淳一。生于一九三三年的他,今年不过五十四岁,引人注目的是,渡边淳一在当作家之前,是一名有博士学位的外科医生,部分虚荣的社会人士,不免觉得此人是以高就低了;除此之外,渡边淳一也写一些杂文、短评和游记,但他最有名的作品是一系列探讨男女性爱的小说。其中有许多改拍成影片,例如由津川雅彦、秋吉久美子演出的“一片雪”,便大为轰动,女主角的激情演出,几乎要压过作品本身剖析男性心理的主题。
  渡边淳一的外形成熟,加上他的学历及作品具有说服力及感染力,很多机构喜欢请他去演讲、座谈。一九八六年他跑了一趟东南亚,在那次由讲谈社及日本航空公司主办的活动中,渡边淳一在曼谷、加尔各答、新加坡等城市,都各引来一千多名的观众,可见他号召力之强。
  渡边淳一擅于品酒,以及写些社会批评,但是日本读者情愿把他当成“女性专家”,各杂志社、报社为了生意经,自然乐见其成,例如:“日本经济新闻”曾自一九七四年四月起,推出他的专栏“女人,以及男人……”,连载了大约一年。
  “JJ”杂志自一九八一年三月起,安排渡边淳一和十二位资深的文艺界女前辈对谈,逐月刊登谈话内容。
  “周刊朝日”杂志也自一九八四年一月起,安排他和十二位以美貌著称的日本女星对谈。
  这些经历,使渡边淳一俨然是日本现代男性的代言人,我们希望能了解这个形象背后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渡边淳一的家庭背景,这和他的个性有因果的关系。
  如前所述,他出生于一九三三年,北海道札幌市人,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父亲铁次郎来自煤矿区,是一名苦读有成的高中数学老师,母亲则是当地一个大商家的小女儿,由于她没有兄弟,两个姐姐又跟人私奔跑了,便决定招赘。换句话说,渡边淳一跟的是母姓。
  他曾回忆道:
  “我的父母都出生于明治四十年(一九零七),母亲活泼而善于社交,相较之下,父亲是一个自制而沉稳的人。
  “我不知道远在古老的战前,父亲以何等曲折的心理去扮演人赘女婿的角色。不过,我记得祖母(也就是我母亲的母亲)把乡下土地的绝大部分,跳过父亲那一代,直接登记在我的名下。
  “祖母死后,我们成了地主,父亲每个月都要去乡下收地租。在我读大四那年,有一次我去乡下一家‘勤劳者医疗协病院(相当于劳工医院)’工读,在医院门口遇到了去收钱的父亲。

  “我只困惑了一下,立刻换上事不关己的表情要走开。这时,父亲只是深深注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
  相对于沉默、柔弱的父亲,渡边淳一则把母亲描述成一个强悍、喋喋不休,永远把他当成小孩的女人。
  “有一次她来医院,见到我穿白袍,非常吃惊,那表情像在说:居然有人找你看病?之后,有一段时期,我把母亲的抱怨,当成广播,原以为这样就可以右耳听,左耳出去,自己也不会生气,可是用这办法仍不能支持很久。”
  “现在我总是耐心地听她发牢骚。这似乎是在外居住的我,唯一能为她做到的。光听没有反应是不行的,有时我一边看报纸,一边点头。在这时候,我会想起,当年的父亲,和现在的我有着一样的心情吗?”
  渡边淳一还在札幌一中读初一的时候,一位国语老师中山周三教他阅读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如“万叶集”等,还指导他习作短歌,这就是这位成名作家最早的文学经验。据他本人表示,“短歌”在多年以后,对他的文笔仍有影响。
  在初中和高中六年里,渡边淳一读了不少日本小说,从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直到所谓的“战后第三波新人”的作品,都在他涉猎之列。其中他最爱川端康成的美感及理直气壮,对芥川龙之介则感到无聊透顶。
  不过,他向来自认是一个平凡的读者,当他成为北海道大学理学院的新生时,十分羡慕文学院的“文学青年”,他觉得自己无缘坐在研究室中全力读文学,只能啃一些枯燥的理化教材。
  在大一、大二两年中,渡边淳一读了海明威、哈地歌耶(享年仅二十一岁的法国早熟作家)、卡缪等人的作品,其中卡缪的简洁的文笔,令他大为倾倒,“异乡人”是他唯一连读三次的小说。
  在北海道大学读完两年所谓的“教养课程”后,渡边淳一进人札幌医科大学。这段时间,他接触到法国作家沙特(一七四0——八一四年)的作品,耳目一新,沙特出身于贵族之家,却以虐待女性的罪名及笔祸,在监狱中度过大半辈子,最后死于精神病院,他的代表作有“美德的不幸”、“恶德的光荣”等,都是描写倒错性欲的力作。
  沙特、卡缪、川瑞康成三人是渡边淳一最欣赏的作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这三人合而为一的形象。
  如果我们想从一个小说家读过的书,去了解他本人,只重视那些文艺性书籍,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这位小说家是以知性风格著名的。
  在北大时代,渡边淳一虽然逐渐远离了文学,或者,至少我们可以说,不再和中学时代一样,有那么多时间去读小说。
  “可是,在化学、物理演练的箝制,以及高等数学的欺凌下,我也为数学、物理公式的一种浪漫而富原创性的精神而感动。我读者‘零的发现’、‘物质的起源’等书,不禁幻想自己也能发明一、两个新定理,可惜老是办不到。同时,在‘自然科学概论’课中,不必考试,只要交报告,轻松听讲,也是蛮快乐的。这段时间,我也精读了泽泻久敬的‘谈生命’。”

  进医学院以后又如何呢?渡边淳一回忆当时的情形说:
  “进医学院以后,医学性书籍一下子多起来,从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到外科、内科、精神科学,每一项都新鲜而令人吃惊。老实说,医学书籍比小说强烈而有趣多了。读解剖学好像看世界地图一样好玩,外科书籍有一种小说故事所不能及的残忍及真实。”
  渡边淳一,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一九六四年任教于母校整形外科部,同时在一家矿工医院中执手术刀行医。
  他从一九五六年便加人同仁杂志“库力玛”,时常发表作品。一九六五年描述脑部手术的第一人称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新潮同仁杂志奖。一九六九年,“光与影”描述两个军人,因病历表弄错而发展出完全不同的命运,为他赢得直木奖,也使渡边淳一的小说受到肯定,他便辞去学校和医院的工作,专心写作。
  一九六九年,他推出描述日本第一位女医生——狄野吟子的传记小说“葬花”,写作前的考据工夫,详载于他另一篇杂文中。一九八0年,为渡边淳一赢得吉川英治文学奖的“遥远的落日”,则是一部谈世界级细菌学家野口英世的作品。
  一九六八年的“双心”、一九六九年的“小说心脏移植”及“玻璃结晶”等作品中,渡边淳一透过医师独到的眼光,剖析人性,这成了渡边淳一的风格。
  他的主要出版物有:“光与影”、“葬花”、“无影灯”、“两人的空白”、“化妆”、“一片雪”、“女优”等,一九八六年三月由集英社出版的爱情小说“化身”更是空前畅销,居该年度全日本出版界第一位。
  简言之,渡边淳一的文学潜力,相当深厚。
  看完上一节的写作小史,或许许多人会问:
  “渡边淳一为什么弃医从文?”
  日本文坛里多的是习医的作家,如藤枝静男、北杜夫、加贺乙彦、冈井隆等人均是。不过,上述作家大都专攻精神医学,渡边淳一这种外科出身的小说家算是异数。根本上,精神医学和探讨人性的文学,具有相同的本质。精神医学的鼻祖佛洛伊德,就是一位文学修养深厚的绅士。
  渡边淳一却是对“医学”感到“恐惧”,才离开它的。
  让我们看一段往事。那时他是矿工医院中唯一的外科医生,刚好钟路北方一个矿坑发生灾变,运来一个肋骨插入肺脏而引起外伤性气胸的患者,他明明不擅长胸部外科,却不得不处理。他不知道怎么办,病人脸色惨白、呼吸困难起来,他只能供应氧气和点滴。结果,那人在翌日死亡,留下妻子和两个孩子。

  一年半以后,他又遇到相同的病例,但是这次他懂得如何做了,手术非常成功。痊愈的病人出院时,送给他一瓶威士忌。他喝着酒,心中寻思前后这两个病人的命运,忽然想起现在这病人,同样有一个太太、两个孩子。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只因为他是医生,就掌握了许多人的命运。想到这点,我不禁周身紧张,感到一股不安与恐惧。”
  “由于我是一名医生,我见到人们各种毫无掩饰的生死。我了解到,面对生命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死亡实在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也认识了‘无’。任何人、任何功迹,死后都将随风化去。”
  “人不想死,又不能不死。死只是握在掌中的灰罢了,但是正因为如此,只要活着,就该精神饱满地活下去。”
  渡边淳一又说:
  “我就是在那时开始想写小说的。”
  评论家增田玲子曾说:
  “渡边淳一虽然是个男作家,他却令我有一种花的感觉。”
  这感觉,当然是大众对“爱情小说”有偏好所引起的,渡边淳一其他的评论文字也很好,“日俄北方领土问题”也曾是他研究的题目。但是,现代最具有购买力的读者群,似乎仍对感情问题最感兴趣。
  以下节录渡边淳一的几则自叙,我们应该能由其中看出他的女性观。
  “坦白说,我觉得男人和女人根本完全不同。外表和生理如此,从兴趣、嗜好到感受力等,全都是天壤之别。那是一种超出个性及养育方式的距离,根本无法掩藏。”
  “认真说起来,我觉得把两性同样归入人类这一族中,是生物学家的疏忽,至少,也要分为‘男人类’和‘女人类’两种。我不满的原因之一是:我们老是从形态或发生学的角度去分类,是不是该试着抛弃这个习惯,重新由性向及行为模式的观点去分类呢?”
  “在我认识女性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是我失去童贞的时候;第二是我知道女性也有性快感的时候;第三是我知道了女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采取行动的时候。”
  “想来,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女性抱有憧憬,但是,同时我也对她们怀有一种恐惧的情绪。我知道女性是温柔的、美丽的、纤细的,但是我也感到她们并不只是如此,在心灵的深处,她们隐藏着一些不安,那是身为男性的我,所无法捕捉的。”
  渡边淳一曾说:“以后我会继续写一些明治时代的传记小说,同时追究男女性爱的深层意义。”他很少直接评论男性,不过“男性的优柔寡断,正是他温柔之处”是他常说的一句话,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他的男性观。
  其实,把“两性观”区分为不同性别的两部分,是不必要的。因为,还有什么比“我对女性的看法”,更能显示“一个男性的立潮呢?——
  豆豆书库收集整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在人间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写于1914年。讲述的是阿廖沙11岁时,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破了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廖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激发了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 [点击阅读]
地狱的滑稽大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环绕东京市的国营铁路上,至今仍有几处依旧带点儿乡间味的道口。这些地方设有道口值班室,每当电车要通过时,不同颜色相间的栏杆就会落下,道口看守员便开始挥动信号旗。丰岛区1站大道口也是这种古董式道口之一。那里是从市中心到人口众多的丰岛区外围之间惟一的交通线,因此,不分昼夜,轿车、卡车、汽车、摩托车的通行极其频繁,步行过往者就更不必说了。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