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五部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事实上,布登勃洛克家在这一年的夏天确实过得热闹非凡。
  七月底托马斯回到孟街来,他也像城里别的几位经商的绅士一样,去了几次家人避暑的海滨。
  而克利斯蒂安则更是完全给自己放了假。他抱怨说,自己的左腿总是犯痛,因为格拉包夫医生对他的病毫无办法,这就更使克利斯蒂安疑神疑鬼起来……“这种病……不是真正的痛,”他一面愁眉苦脸地解释,一面用手上下抚摸着这条腿,皱着鼻子,眼光游移不定。“这是酸痛,整条腿酸痛难熬,整天整夜地发作……连带着左半边身,心脏所在的这半边都不好过……奇怪……这病发得真是毫无来由,您想这是怎么回事,汤姆……”
  “可不是,可不是……”汤姆说,“你现在就休息休息,在海水里多泡一泡……”
  于是克利斯蒂安往海边走去,去给那里的浴客讲故事,把海滨弄得和城里的俱乐部一样,要不然他就到海滨旅馆里和彼得·多尔曼、尤斯图斯舅舅、吉塞克博士及另外几位汉堡来的纨衤夸子弟玩轮盘赌。
  和以往的惯例一样,布登勃洛克参议和冬妮又到海滨街来拜访了施瓦尔茨考甫老夫妇……“您好啊,格仑利希太太!”他高兴得拿德国北部的家乡话说了起来。“喏,多少日子啦?咱们还是多口昝以前见的面啊,那可是好时候啊!……我儿子早就在布列斯芬被称作莫尔顿医生了,听说业务忙得很呢,这个调皮的孩子……”施瓦尔茨考甫太太东奔西跑地忙着煮咖啡,他们又像从前那样在满布花草的阳台上吃晚饭……有所变化的是,现在每个人都比从前老了十岁,莫尔顿和梅达(她嫁了哈尔可鲁格的村长)也远在他乡。领港头须发皆白,耳朵也聋了,现在已经在家养老,他的妻子的用网子拢起来的头发也已斑白,冬妮也不复当年笨鹅的模样了,她已经认识了生活,虽然这并不妨碍她可劲地吃蜂窝蜜,她边吃边赞道:“来自大自然的东西就是不一样;这东西是值得一吃的。”
  然而到了八月初,布登勃洛克一家也和大多数人家一样回到城里来,随后,更为庄重的时刻接踵而至,蒂布修斯从俄国,阿尔诺德逊从荷兰几乎同时到来,他们都要在孟街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参议第一次陪伴他的未婚妻走进风景厅给他母亲引见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动人的场面。参议夫人张着胳臂,头微微向一边偏着,迎上前来。她未来的儿媳走过来的时候显得光彩照人,又大方又端庄。她的身材很高,体格丰满。暗红色的头发非常丰密,棕色的眼睛距离比较近,而且罩着一层隐隐的青影,牙齿洁白,笑时闪闪发亮,鼻梁挺直,嘴型天生就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看上看,这位二十七岁的少女天生长着一副高雅而又美丽的面容。她的面庞白皙,带着一些高傲的神情,但是当参议夫人充满柔情地用两手捧着她的头,在她那洁白如玉的前额上亲吻时,她却把头低了下来……“是的,我欢迎你到我的家来,到我的家庭中来,你和我的女儿没有任何区别,我为你祝福,”
  参议夫人说。“你会使他幸福的……他已经为你感到陶醉了,这一点难道我还看不出吗?”说着她用右手把托马斯拉到自己身边,也吻了他一下。
  只有祖父活着的时候这所房子才这么快活、这么热闹过。它轻松愉快地接纳了所有的客人。只有蒂布修斯由于拘谨选择了后厢房弹子室旁边一间房子住下,其余的人,阿尔诺德逊先生……一个快六十岁的性格活动、机敏的人,蓄着灰色尖胡须,一举一动都流露出旺盛的精力,他的大女儿……一个面有病容的女人,他的女婿……一个精通享乐的人,一到这里来就由克利斯蒂安领着在城里各处和俱乐部里游荡,连同盖尔达都在一楼圆柱大厅旁边的几间空房里安顿了下来。

  安冬妮·格仑利希看到家中只有西威尔特·蒂布修斯是唯一一位牧师,简直高兴得无以复加!
  她的满心敬佩的这位哥哥的订婚,而且对象又是她的老朋友盖尔达,这次缔婚给他们家庭的名誉和公司增添的荣耀,她听人窃窃谈论着的三十万马克的陪嫁,城里的人,所有的人,特别是哈根施特罗姆对这事如何看法……她毫无保留的对这一切感到高兴,她没有一刻不在狂喜中。她一次又一次地满怀热忱地拥抱她这位未过门的嫂子,每小时至少要拥抱三次……“噢,盖尔达!”她喊道,“我喜欢你,你知道,从第一天见到你,我就喜欢你!我知道,我叫你受不了,你打从前就讨厌我,但是……”
  “你在说什么,冬妮!”阿尔诺德逊小姐说。“我怎么会讨厌你呢?我倒要问问你,你是不是作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或许只是由于过度的快乐和没话找话说吧,冬妮固执地认为,盖尔达一向是讨厌她的,而她这方面呢……她的眼泪涌上眼眶……却总是以爱情酬答对方的厌恨。然后她对她的哥哥说:“你做得非常好,汤姆,噢,老天,你这件事办得太漂亮了!可惜父亲没赶上看见……真太让人感到遗憾了,你知道!是的,这回可把很多事都补偿过来了,连我不愿意再提到他的名字的那个人的事情也包括在内……”这时候她忽然想到,把盖尔达拖到一间空屋子里,把自己和本迪可思·格仑利希的婚事的前前后后一丝不漏地讲给盖尔达听。接着她谈起了她们的学生时代,夜里怎样谈天,谈梅克伦堡的阿姆嘉德·封·席令和慕尼黑的伊娃·尤威尔斯……对于西威尔特·蒂布修斯和克拉拉订婚的事她差不多丝毫也不理会;但两位对这一点毫不在意。他俩常常是手拉手静静地坐着,低声严肃地谈论光明的未来。
  由于老参议的丧期还没过,所以他们只是在家中举行了订婚仪式。虽然如此,盖尔达·阿尔诺德逊的名字还是立刻在城里哄传开。一点不错,盖尔达这个人成为街谈巷议的材料,不管是在交易所也好,俱乐部也好,戏院也好,或是交际场合也好……“没得挑”,一些纨衤夸子弟都啧啧称赞说,因为这是流传的一句最时兴的汉堡话,凡是谈到精选的上等东西,无论是豪华的住宅,是雪茄烟,是宴席,还是一家有支付能力的公司时,都是“没得挑”。浮华子弟虽是这样说,但是在一些规矩老实的市民中间,也有许多人不以为然地摇头……“古怪……”他们品评说,“这种打扮,这种姿态,这样的头发,这种相貌……叫人觉得古里古怪的。”商人索润逊这样说:“她身上带着一种说不出来叫什么的劲头……,”说着他一扭头,眉头一皱,就像他在和别人合作一笔有十足漏洞的生意时那样。然而布登勃洛克参议本人也是这样子。托马斯·布登勃洛克自己便有些骄矜……有些……与众不同:布登勃洛克家族的人都是那样。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布匹商人本狄恩知道得最清楚,不但他的全部最时兴的上等衣料……他的衣服多得数不过来,大衣、外衣、帽子、裤子、背心、领带……就连他的内衣也都是在汉堡特订的。大家还都了解,他每天都换衬衫,有时一天换两次,他的手帕和拿破仑三世式的上须都洒着香水。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也不是因为自己身为公司代表……“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是不需要这些东西的……而只是为了他个人倾心于优雅贵族的习尚……或者你愿意叫它什么都可以!再譬如他常常在最不需要卖弄文墨的地方,在谈生意或讨论市政的时候,在自己的讲话里引证海涅或者别的诗人的几句话……这个女人和他是同一类型的人……一点不错,就是在布登勃洛克参议本人身上也有一些“说不出来叫什么的劲头”……自然当别人说这一些的时候,都是以一种崇敬的语气说的,因为首先这个家庭便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家庭,公司业务稳中有升,经理又是一个既能干又可亲的人物,他对这个城市很有感情,以后一定还会替本城作不少好事……这次又精明地配了这么一门好婚姻,十万泰勒的陪嫁,一件令人说起来就赞叹不已的事……但同时……在女人里面也很有些人认为盖尔达·阿尔诺德逊无非是“装腔作势”;我们这里应该指出“装腔作势”的确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判决呢。

  高什先生是第一个在街上看到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的未婚妻便倾慕得神魂颠倒的人。“啊!”
  他在俱乐部或者“船员之家”里高声赞叹说,手里高擎着酒杯,由于做着滑稽相而扭着脸庞……“诸位,多么迷人魂魄的女人!赫拉和阿佛洛狄忒,布伦希德和梅露新娜,集四人之美貌于一身……啊,生活真是奇妙啊!”这是他一惯的结束谈话的方式。“船员之家”的屋子里天花板上悬着帆船模型和鱼类标本,地上摆着沉重的雕花板凳,在板凳上坐着啜酒的市民们无人能体会得到,盖尔达·阿尔诺德逊的出现在经纪人高什的安分知命的、除了猎奇便别无所好的生活里是一件多么重大的事。
  大家早已决定,这次订婚不准备大事铺张,但是正因为如此,孟街的小型聚会却反而使人得以相对从容地彼此畅谈。西威尔特·蒂布修斯拉着克拉拉的手,给大家讲他的父母,他的学生时代和他的报负。阿尔诺德逊一家人谈自己的家系,原来他们一族人世居德累斯顿,只有他们这一支移居到荷兰去。接着冬妮打开风景厅书桌上的锁,神情严肃地抱来记载家庭大事的纸夹来,最近的两桩事托马斯也早已记载在里面了。她异常严肃地报告起布登勃洛克一族人的历史来,从那位境域已经非常富裕的罗斯托克的裁缝讲起;她还将一些人写来的祝词念给大家听:
  你俩缔结了永久而美好的姻缘,一个勤劳能干,一个贞洁美丽,一个像火神和铸造之神那样能干,一个容颜恰似维娜斯·阿娜乔敏尼……念到这里她瞟了汤姆和盖尔达一眼,然后用舌头舔了舔上嘴唇。为了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她自然也没有遗漏某一个人侵入她家的一段史实;她本来是不屑说出这个人的名子来的……星期日下午四点钟来的是一些熟客人。尤斯图斯·克罗格和他那骨瘦如柴的妻子。尤斯图斯和他的妻子感情日益破裂,因为这位太太在他们那个被剥夺了继承权的浪子亚寇伯到了美洲以后依旧不断给他寄钱去……她从日用开支中一点点地节省下来,弄得自己和她的老头子几乎只靠荞麦粥过日子,这样的女人又有什么办法?同时还有布来登街的布登勃洛克太太和三位千金,为了显示她们对别人的诚实,总要告诉别人伊瑞卡·格仑利希仍然没见出息,她越长越像她那个骗子父亲了,她们又说,盖尔达的头发式样太炫耀了……此外塞色密·卫希布洛特也来了,她踮起脚尖在盖尔达的脑门上啧地吻了一下,充满感情地说:“亲爱的孩子,祝你幸福!”

  以后阿尔诺德逊先生在食桌上举杯为两对新人祝贺,兴致勃勃地讲了一大堆祝福的话,当大家端起咖啡来的时候,他像是吉卜赛人似地演奏了一段提琴,演奏时感情迸发,充满热情,技术非常熟练……新娘子这时也拿起自己那把从来不离身的斯特拉狄瓦利,向大家表演了她那异常甜美的琴声。他们又去风景厅里风琴前边非常美妙地表演了二重奏,参议的祖父多年以前也曾经在这同一个地方用笛子吹过优美的小调。
  “美极了!”冬妮说,她在自己的靠背椅上陶醉着……“噢,天啊,简直太美妙了!”接着,她眼睛望着天空,庄重、严肃、声调缓慢地抒发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说……“你们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并不是每个人都禀赋这种才干的!以我为例,上天就没有赐给我这种才能,虽然我在夜晚也常常祈求过……我是一只鹅,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是的,盖尔达,让我对你说……我比你虚长几岁,我认识了生活……你是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人,为此你应该真心地感谢上帝……!”
  “……得天独厚吗?”盖尔达笑着说,露出她的洁白如玉的牙齿。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坐在一起一边商谈最近应该办的事情,一边吃加酒的果子冻。大家决定,本月底或者下月初西威尔特·蒂布修斯和阿尔诺德逊一家便都各自回故乡去。一过圣诞节,克拉拉的婚礼就在圆柱大厅里异常隆重的举行。至于托马斯的婚礼则约定在阿姆斯特丹举办,参议夫人如果健康情况许可的话,也准备参加。但最好把婚期差开,因为两场婚事中间必须让大家休息一段时间。托马斯虽然表示不满意,大家还是这样定规下来了。“别不高兴!”参议夫人把手放在他的胳臂上……“西威尔特有优先权!”
  牧师和他的新娘不打算作蜜月旅行。但是盖尔达和托马斯则商量好经过意大利北部旅行到佛罗棱萨去。在那痛痛快快地玩上两个月,这期间安冬妮和贵堡街的一个室内装饰匠雅可伯斯共同着手把座落在布来登街的一所漂亮的小房子布置好。这所房子是一个单身汉的住所,因为他要迁居到汉堡去,托马斯现在已和他着手谈判购置这所产业的事了。啊,这所房子一定会被冬妮布置得令人满意的!“你们会有一所既漂亮又雅致的房子!”她说,这一点大家都不怀疑。
  翘着大鼻子弯着一双罗圈腿的克利斯蒂安,在屋子里东走走,西走走,看着两对新人幸福地依偎在一起,听到的除了结婚、陪嫁就是蜜月旅行。他感到一阵酸痛,觉得自己的左腿一阵阵地酸痛。他用一对深陷的小圆眼睛恐惧不安地望着大家,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最后,他装着马齐鲁斯·施藤格的声调对他的叔伯妹妹……那个干瘦、苍老,默不作声地坐在一群快乐的人中、怎么也吃不够的克罗蒂尔德说:“喏,蒂尔德,我们也结婚吧!……当然,你明白我的意思是说……各人结各人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先生坐在桌旁早餐,他除了时常彻夜不眠之外,早晨总是起得很晚的。我站在壁炉前的小地毯上,拿起了昨晚那位客人遗忘的手杖。这是一根很精致而又沉重的手杖,顶端有个疙疸;这种木料产于槟榔屿,名叫槟榔子木。紧挨顶端的下面是一圈很宽的银箍,宽度约有一英寸。上刻“送给皇家外科医学院学士杰姆士·摩梯末,C.C.H.的朋友们赠”,还刻有“一八八四年”。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