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五部 第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克利斯蒂安回家以后,“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老板的察看的目光常常在他身上长久徘徊不去。最初几天他观察他的时候,总是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竭力不使别人注意。几天以后,在他的平静的声色不动的脸上虽然看不出他有了什么结论,但他已经不再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他弟弟身上了,主意似乎已经打定了。在和家里人一起的时候,他用淡漠的语气和他谈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遇到克利斯蒂安表演什么的时候,他和别人笑得一样开心……几天之后,他对他说:“这么一说,我们要在一起共事了,年轻人?……据我所知,你已经同意了妈妈的主张,是不是?……喏,现在的公司事实上,马尔库斯也入了股份,按照他投资的数目,如今他也算是一位股东了。我想,作为我的兄弟,他从前的位置应该由你来坐,把经理的位置接过来……作公司代表,这是对外讲……至于你具体的工作,我还不知道你在商业方面的知识如今进展到什么程度。我推测,直到现在你恐怕游荡得多了一点,对不对?……无论怎么样,做英文文牍对你总算是合适了……可是我还要求你一件事,亲爱的。你既然是东家的兄弟,比起一般职工来地位自然要优越得多……但家族的传统你是知道的,你最好是以平等的地位和克尽职守来慑服别人,千万不要滥用自己的特权,要遵守规范。这就是说,你也应该遵守上下班的时间和公司的制度,你觉得怎么样?……”
  至于报酬的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数目,克利斯蒂安没有怎么思索就接受了。克利斯蒂安的面色显得有些窘迫,精神不太集中,他现在关心的是赶快把这一切做好,而不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
  第二天托马斯把他领到办公室去,这样克利斯蒂安就开始为家族公司出力了……参议死后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直踏踏实实地开展下去。但是不久人们就发现,自从托马斯·布登勃洛克把缰绳揽到手中以后,公司便出现了一种活泼的进取的精神。时不时地采取了一些大胆的行动,老主人在世时,所谓公司的信誉只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一个理论,一个装饰品,而现在则成了有利可图的工具了……交易所里的先生们常常彼此点头说:“布登勃洛克家一定要赚大钱了。”他们认为托马斯把正直的弗利德利希·威廉·马尔库斯先生像个铅球似地坠在脚底下是非常有道理的。公司业务上的保守势力主要来源于马尔库先生。他用两根手指慢条斯理地抚摩着上须,把各种文具和永远摆在自己桌上的一杯水安放得有条不紊,对于任何一件事总是带着一副神不守舍的神情上下左右地打量个够。此外他还有一个习惯,在上班的时间内他总要五六次地跑出院子去,走进洗衣室里把头放在水龙头下面冲洗,振作精神。
  “这两个人真是相得益彰,”几家大公司的老板彼此谈论说,也许胡诺斯参议就这样对吉斯登麦克参议说,而在水手和仓库工人中间,一些市井小民也开始议论纷纷,因为这位年轻的布登勃洛克能否把买卖干起来,全城人都很关心……甚至铸钟街的施笃特先生也对他那位和上流社会有来往的老婆说:“这两个人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不信你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讲到在业务上拿权的人,那自然还要属这位年轻的股东。只要从他善于应付船长、雇员、仓库里的工头、车夫以及码头工人这件事来看,就完全可以证实他有多么非凡的能力了。他能够极其自然地用他们的语言说话,同时又和他们保持着一个无从逾越的距离……但是要是马尔库斯先生用土话对某一个憨直的工人说:“你摸清楚我的意思了没有?”大家听了就觉得那么不自然,坐在他的办公桌对面的那位股东就忍不住大笑起来,马上欢乐的气氛会充满整个办公室。

  托马斯·布登勃洛克一心想保持并发扬这家老公司多年建立起的声誉,他乐于在每一场为取得这一胜利的日常的战斗里亲自出马,因为他很知道,许多笔好生意都是靠了他胸有成竹的文雅的举止,靠了他的讨人喜欢的殷勤的态度,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才得以成功的。
  “一个商人不应该老坐在办公室里!”他对“吉斯登麦克父子公司”的施台凡·吉斯登麦克说,做为他昔日的同学,施台凡一向把他奉若神明。他说的每一句话施台凡都牢记在心里,以便以后再把它当作自己的意见传播给别人,“作生意也需要个性,我的浅见如此。我不相信,在办公室里会得到好生意……至少这种成功引不起我的兴趣。只靠坐在办公桌上打算盘是不会得到成功的……我总想亲眼观察事情的发展,亲自动口、动手来指挥它……用我的才能、我的意志、我的幸福……不论你叫它什么都好,用我的这些东西的直接影响去控制它。可惜这种商人事必躬亲的原则,已经越来越没有人信仰了。时代前进了,可是我觉得它把好东西遗落到后面了……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市价行情越来越容易探听到……投机冒险的范围缩小了,随之利润也减少了……是的,和先辈做生意时的手法,完全是两回事。拿我的祖父说吧……他以普鲁士军队粮食商的身份乘一辆四匹马的马车到德国南方去,戴着白粉蓬蓬的假发,穿着短筒的舞鞋,他到处施展他的魔力,显示他超人的能力,赚的钱不计其数,吉斯登麦克!……哎,我真怕越往后商人的生活越枯燥无味了……”
  人们时常可以从他嘴里听到这样的牢骚话,因此他最喜欢的莫过于他亲自作成的生意了。譬如说他在同家里人散步的时候,偶然走进一家磨坊,和那个手足无措的磨坊主闲聊天,聊得很对劲,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地就讲妥了一笔好买卖。……这种本领他的另一位股友是学不来的。
  ……讲到克利斯蒂安,他在开始一段日子里似乎真正很热心,在事业里投入了他所有的精力。
  一点不错,仿佛在商业活动里他感到特别舒畅、感到其乐融融。接连着很多天,他似乎连吃饭也很有胃口,他吸着短烟斗,肩膀在他的那件英国式的常礼服里摆得端端正正,显得心满意足。每天早晨他和托马斯前后脚到下边的办公室去,在马尔库斯先生旁边,斜对着他的哥哥的一个转椅上坐下来……和两位股东一样,他也有一张转椅。他首先翻看一遍报纸,舒舒服服地把清早的一根纸烟吸完。接着他从办公桌下面的柜橱里拿出一瓶白兰地酒来,活动一下筋骨,伸一伸懒腰,口里“呐”
  的叫了一声,让舌头在牙齿中间转一下,接着便开始兴致勃勃的作起事来。他的英文书牍写得非常熟练、有力。正如同他说英文一样,英文书写对他也不是一件难事。
  他在家里人中间,仍然免不了像往常那样把自己心绪说给别人听。
  “从商真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说。“规矩、朴实、勤俭、愉快……我生来就适宜作商人!
  我的亲人们,你们知道……对我来说,我的日子从来没有过得像现在这样舒服。早晨朝气勃勃地走进办公室,看看报纸,抽一支烟,想想这个,想想那个,喝一口白兰地,再工作一会儿。于是吃午饭的时间到了,跟家里人一起吃过饭,休息一会儿,然后再上班去……当你要工作的时候,摆在你面前的是最好的、洁白平滑的公司信笺,一支好钢笔……尺子,裁纸刀,印章,一切都是上等货色。有条不紊……所有的人都是那么中规中矩,一件接着一件,直到最后把一切都办妥当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回家吃晚饭的时候,一个人从心眼里感到满足……四肢都感到满足……从来没有过的幸福感……!”

  “老天,克利斯蒂安!”冬妮喊道。“你又说一些可笑的话了!四肢怎么会感到满足?……”
  “可不是!一点也不假!你不相信吗!我的意思是……”他开始热心地解释起来,竭力想把自己的意思说明白……“你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工作,虽然大家都知道……你的身体不太好,因为你刚工作完,浑身都疲倦无力。可是它不会使你气闷发躁……它非常舒适,非常熨贴。内心涌动着有一股温流……你可以一动不动地坐下去,一点也不心烦……”
  大家都对他的奇谈怪论默不作声。过了一会托马斯竭力掩藏着自己的反感,装做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觉得,工作并不是为了……”他思索了一下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他没有引证克利斯蒂安的话。“至少我工作是为了另外的目标,”他补充说。
  但他的话对克利斯蒂安不起任何作用,他的眼光游移不定,他又在沉思另外一件事。果然没有过多久,他就说起瓦尔帕瑞索的一件故事来,一件谋杀案,他是整件事的目击者……“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把刀子捅了进去……”这类故事克利斯蒂安装了满满一肚子,每次他说这类故事的时候,格仑利希太太总是兴趣十足的听着,而参议夫人,克拉拉和克罗蒂尔德则吓得毛发悚然,永格曼小姐和伊瑞卡也是张着嘴、屏气凝神地倾听着,只有托马斯不知为什么缘故一点也感不到兴趣。他总是对此嗤之以鼻,不论他的语气还是他的表情都使人一望而知,他认为克利斯蒂安是在夸大其辞、自我吹嘘……其实他错怪克利斯蒂安了,只不过克利斯蒂安把故事说得有声有色罢了。托马斯是不喜欢听他的弟弟曾经到远方游历过,比自己的见闻更广呢?或是他对于这类玩弄刀枪的故事,对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暴力感到厌恶呢?……不管怎么样吧,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克利斯蒂安一点也不注意自己哥哥的这种冷淡的态度;他一门心思的在讲述自己的感想,根本顾不到注意故事在别人身上所起的效果,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他一把故事说完,就若有所思地、心不在焉地东张西望。
  在以后的日子里,布登勃洛克两兄弟的关系处得并不好,克利斯蒂安却一点也没有想到对他的哥哥流露什么怨恨的情绪,或者甚至心怀不满;他从来没想过要超越他哥哥,他不想下什么断语,或者说一句贬损的话。他一声不出地承认着他哥哥的优越地位,承认他比自己更严肃,更有能力,更有才干,承认他应该享受更大的尊严,他认为他必须承认这一点,丝毫不容怀疑。然而也正是这种无限的、无可奈何的、无条件的顺从激怒了托马斯,因为克利斯蒂安不管遇到任何事都是不动心机地听凭托马斯作主,以致他给人的印象,反倒一点也不看重托马斯的优越、才能、严肃和他的尊严的地位似的。
  他甚至没有感觉到,这位公司的主人虽然口里不说,心里却越来越不喜欢他了……而克利斯蒂安的工作热情自从第一个星期过去以后,越来越明显的减弱,也更使托马斯感到自己有理由憎恨他。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工作的吧。首先就表现在他工作前的准备事项逐渐拖长上:看报啊,早餐后吸一支纸烟啊,喝一杯啤酒啊,这些事开始的时候本来被看作是工作开始前的一种雅致的艺术,一点富于趣味的享受,可是后来这些事情所占的时间却越来越长,以至于延长到一整个上午。然后克利斯蒂安越发的无拘无束了,每天早晨他衔着纸烟,姗姗来迟,中午他到俱乐部吃午饭,回来得很晚,甚至根本不回来了……主要是一些单身高人参加这个俱乐部,在二楼的一所酒馆里设有一些舒适的单间房屋,人们可以在这里吃饭,无拘无束地谈天,这些谈话往往并不是完全无伤大雅的,因为这里还设有轮盘赌具。会员中也有一些像克罗格参议和彼得·多尔曼这样虽然已经娶妻育子但是行为比较轻浮的人。警察局长克瑞梅在这里被称为“喷水唧筒队长”。这是吉塞克博士、消防队长的儿子安德利阿斯·吉塞克给他的绰号。做为克利斯蒂安的老同学,吉塞克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开始挂牌营业了。虽然他被公认为一个放荡的花花公子,克利斯蒂安却一见面就和他恢复了旧日的友情。

  大家更喜欢管克利斯蒂安叫做克利山,他早在过去就和这些人多少都有些认识,有的更是他的老朋友,因为这里大多数人都是已经故世的马齐鲁斯·施藤格的学生。所以克利斯蒂安刚一出现就受到这些人热烈欢迎。虽然不论是商人,还是医生、律师,没有谁认为他的才智有什么出众之处,但是他那使大家消遣解闷的本领却得到众人普遍的承认。他的表演才能也确实对得起大家的尊重,故事也说得最动人。他在钢琴前边模仿音乐家,他模仿英国和大西洋彼岸的演员和歌剧演员,他用最动听、最风趣的语言讲叙他的一个又一个的异国爱情故事……因为没有人怀疑:克利斯蒂安·布登勃洛克是一个花花公子……他描述他在海船上、火车上,在圣·保利,在怀特柴佩尔,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的奇遇……滔滔不绝地说着,说得有声有色,非常引人入胜,他的声音拖得比较长,有一些凄婉的意味,他像是英国幽默家那样又诙谐又浪漫。他讲了一个故事,说一条狗怎样被装到箱子里从瓦尔帕瑞索寄到旧金山去,而且这是一条癞狗。他也不明白,他讲这个故事有什么用意,然而这个故事一经他的嘴说出来便显得非常滑稽。当四周的人没有一个不兴致盎然的时候,他却坐在那里,脸上罩着一层难以解释的又惶惑又严肃的神情,一条细瘦的罗圈腿搭在另一条上面,深陷的小圆眼睛旁若无人地游移四顾……他的这种表情,连同他那高翘的弯鼻子,细瘦的长脖颈以及稀疏的金红色的头发给人一种印象,他就是他所有故事中的主角,他自己就是众人的笑柄……然而他却没有这样想。
  在家里,他特别喜欢说的是他在瓦尔帕瑞索的办公室,那难以捉摸的天气,和一个名叫琼尼·桑德施托姆的年轻的伦敦人,一个游手好闲的非常有趣的家伙,关于这个人,他说,“该死的,我就从来没有发现他作过事。”虽然如此,这个人却仍然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商人……他说:“天气这么热!喏,老板走进办公室来了……我们八个人像苍蝇似地横七竖八地躺着抽纸烟,一起对蚊子发起攻击。见他的鬼!‘好啊,’老板说,‘你们不干活吗,诸位先生?!’……‘不,先生!’琼尼·桑德施托姆说,‘您这不是看见了么,先生。’说着我们一齐把烟往他脸上喷。见他的鬼!”
  “你怎么总是说‘见他的鬼’啊?”托马斯恼怒地问。然而他恼怒的并不是这个。事实上他认为克利斯蒂安所以这样津津有味地说这个人的故事,是因为可以借题发挥,做为他轻视工作的借口。
  一到这时母亲就故意把话题引到别处去。
  “真是罪过,”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暗自思忖道。“连亲兄弟也会互相忌恨、鄙视;虽然听起来非常可怕,实际上却的确有这种事。最好是不谈这个,糊里糊涂地让它过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