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三部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个六月的下午,五点来钟的时候,布登勃洛克一家人正坐在花园里的凉亭前边,他们刚在这里喝过咖啡。凉亭粉刷得四壁雪白,穿衣镜上绘着飞翔的禽鸟。后墙上立着两扇油漆的屏门,很难分辨出这是两扇假门,只是在上面画着两副门柄而已。他们把一套轻便的带瘢节的原色木制家具搬了出来,以逃避屋里的闷热。
  参议,参议的妻子,冬妮,汤姆和克罗蒂尔德围着圆桌坐了个半圆形,桌子上的餐具在斜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克利斯蒂安歪着身子,愁眉不展地默诵西塞罗反对卡蒂林纳的第二篇演说辞。参议吸着雪茄聚精会神读他的《商报》。参议夫人已经把手里的刺绣搁在怀里,喜笑颜开地看着和伊达·永格曼一同寻找紫罗兰的小克拉拉。这时草坪上正盛开着紫罗兰。冬妮用两只手支着头,专心致志地读霍夫曼的《谢拉皮翁弟兄》,汤姆用一根草茎轻轻地搔她的脖子,而她却非常懂事地故意不理睬他。还有克罗蒂尔德也在读一篇题目是《又瞎、又聋、又哑,却很走运》的故事;她穿着一件花布袍子显得又瘦又老气。她一边看书一边把桌布上的饼干屑收集在一起,用五个手指头抓起来放到嘴里慢慢地咀嚼。
  天空的颜色比刚才显得更淡了,几朵白云浮在上面凝然不动。这座小花园连同它那对称的花坛和小路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又灿烂又明媚。
  “喂,汤姆,”参议把口里的雪茄拿出来,兴致很高地说,“我曾经对你说过的和凡·亨克朵姆公司办的那笔黑麦买卖快要谈妥了。”
  “价钱是多少?”托马斯感兴趣地问道,停止了捉弄冬妮的把戏。
  “一千公斤六十泰勒……不坏,是不是?”
  “这个价值不错!”汤姆立刻知道这是一笔有利可图的买卖。
  “冬妮,你那姿势并不合规矩!Commeilfaut!”参议夫人说。冬妮眼睛没有离开书,只是把胳臂肘从桌上拿了下来。
  “这没什么关系,”汤姆说。“她高兴怎么坐就怎么坐,反正她还是冬妮·布登勃洛克。无可争辩,她和蒂尔达是咱们家最美的两个人。”
  克罗蒂尔德简直吃惊得要死。“天哪!汤姆……?”她喊道。不能理解,那两个短音节竟然被她拖得这么长。冬妮却没有反唇相讥,她知道汤姆的嘴比她厉害得多。他准得又答辩一句什么,把大家引得哈哈大笑起来。她只是粗声吸了一口气,耸了耸肩膀。可是等到参议夫人谈起即将在胡诺斯参议家举办的一次舞会,接着话题又转到一种流行式样的漆皮鞋的时候,冬妮却把另外一只胳臂也从桌子上拿下来,怀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这场谈话。
  “你们说个没完没了,”克利斯蒂安抱怨地说,“我这里可是在受活罪!我要是个商人就好了……!”
  “不错,你每天都在想换一个职业,”汤姆说。……正在这个时候,安东手里端着茶盘,上面放着一张名片,从院子里走过来。所有的目光都有所等待地向他投去。
  “代理商格仑利希,”参议读道。“从汉堡来。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受到人们得力的推荐。他父亲是个传教师。我跟他商业上有来往。现在要商量一件事……安东,你告诉这位先生说,请他到这儿来吧……贝西你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吧?”
  一个中等身材,年纪在三十二岁左右的人穿过花园走来,他的步子很小,一只手里拿着帽子和手杖。他的头略微向前倾着;身穿一件黄绿色的毛料长尾礼服,灰色的线手套戴在手上,稀疏的淡金色的头发下露着一副喜笑颜开的绯红的面孔,只可惜一只鼻翅旁边生着一个怎么也遮掩不住的肉疣。他的下巴和嘴唇剃得光净净,只按照英国式留着两绺长长垂下来的胡须;这两道胡须却是一点也不用怀疑的金黄色。……从很远的地方他已经挥摆着自己的浅灰色的大礼帽频频向众人行起礼来……最后他又迈了一大步,来到众人跟前,上半身画了个半圆形,作为向在座的人普遍地鞠了个大躬。

  “我失礼了,打扰了你们的清兴,”他说话柔声细气,态度非常文雅。“这里有的人在谈天,有的人在看书……我一定要请求原谅。”
  “亲爱的格仑利希先生!我非常欢迎您的到来!”参议说,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这时都已站起来,一一和客人握过手。“我非常高兴能在办公室外面,能在我家里见到您。让我给您介绍一下我的家人,贝西,这是格仑利希先生,我业务上的一位伙伴……我的女儿安冬妮……我的侄女克罗蒂尔德……托马斯想必您已经认识了……这是我第二个孩子,克利斯蒂安,还在中学上学。”
  每听见一个名字,格仑利希先生就鞠一个躬。
  “我要再说一次,”他说,“我不想打扰大家……我来谈一点生意上的事,我希望参议先生能够屈尊陪我去花园里走一圈……”
  参议夫人回答说:“生意的事先不忙说吧,如果您肯赏光先在我们这儿坐一小会,我们将感到非常荣幸,请坐吧!”
  “非常感谢,”格仑利希的样子好像很感动,于是他在汤姆搬过来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但只是坐在椅子边上,帽子和手杖都放在膝头上。他捋了一下一边的胡须,又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那声音听来好像是“咳-姆”!这些动作给人的印象是,仿佛他在说:“好了,开场白算过去了。下面是什么内容呢?”
  参议夫人马上提出个话题来。
  “您是住在汉堡吧?”她把针线活放在怀里向客人说,头稍微向一边歪着。
  “没错,参议夫人,”格仑利希回答道,又一次欠了欠身。“我的家住在汉堡,可是我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旅途上,我的事务很忙。业务呢,咳-姆,如果能这样说的话,还算可以……”
  参议夫人把眉头一扬,嘴唇动了动,仿佛满怀敬意地说了句:“是这样吗?”
  “对我讲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不停的活动。”格仑利希先生将身子转了一半,向参议说。他看到冬妮小姐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不禁又干咳了一声。那是少女们用以打量陌生的青年人的冷峻而挑剔的目光,那种目光仿佛随时都可以转成轻蔑和不屑。
  “在汉堡我们也有一家亲戚,”冬妮说,她这样说只是为了能说上话。
  “杜商家,”参议对格仑利希解释说,“那是先慈的母家。”
  “噢,那我真是熟悉不过了,”格仑利希先生赶忙说。“我很荣幸,和杜商家也曾有过一些来往。这是令人钦佩的一家人,又能干,又和气。咳-姆。老实说,要是每一个家庭都能有这一家人的精神,那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了。他们怀着非常虔诚的信念去信奉上帝,心肠又慈善,总之,正是我理想中的真正基督教精神。另一方面,这一家人也非常通达人情,既高贵又风雅,实在使我钦佩。参议夫人!”
  冬妮心里想:“他怎么会摸着我爸爸妈妈的脾气呢?他说的都是他们非常爱听的话……”她正这样想着,却听见参议称赞地说:“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这两种风尚都是非常适合的。”
  参议夫人也不由得衷心赞佩地作了一个她惯常作的手势:手掌朝着客人向外一翻,臂镯发出一阵轻脆的丁玲玲的敲击声。
  “您简直说出了我的心里话,亲爱的格仑利希先生!”她说。

  格仑利希先生再一次鞠了个躬,然后坐下来,捋着胡子,干咳了两声,好像在说:“我们继续谈吧。”
  参议夫人说起一八四二年五月格仑利希先生的故乡汉堡城经历的几天恐怖的日子……“说实话,”格伦利希先生说,“这次大火简直是一场大灾,一场令人胆寒的灾殃。略约估计起来损失达到一亿五千三百万之巨。说起来我很幸运,真要感谢上苍……这次火灾我竟然一点损失也没有。大火危害最烈的地区主要是圣彼得和圣尼古拉两个教区……多么美丽的花园,”他自己把话头停下来,接过参议递来的一支雪茄。“……面积这样大的花园在市区里面真是少见!花儿开得五彩缤纷……哎,我这个人有个弱点,就是喜爱花,喜爱一切大自然的东西。那边那些丽春花可真把花园点缀得不同一般……”
  格仑利希先生称赞这所房子地点理想,称赞整个城市,称赞参议的雪茄,每个在坐的人他都说了几句讨人喜欢的话。
  “请允许我冒昧地问一句,您读的是什么书,安冬妮小姐?”他笑着问。
  冬妮不由得把眉头一皱,目光避开格仑利希回答说:“是霍夫曼的《谢拉皮翁弟兄》。”
  “真的!这个作家拥有一些非常出色的作品,”他说。“……啊,请原谅我……您第二位公子的名字我忘记怎么称呼了,参议夫人。”
  “克利斯蒂安。”
  “这真是一个漂亮的名字!我尤其喜欢的是那些名字,如果我能这样说的话,”格仑利希又将头转向主人,“从这些名字本身就能看出来叫这类名字的人是非常虔诚的信奉基督的。在您府上,我看到,约翰是父子相传的名字……谁都会联想到救世主的那位心爱的门徒。再以我自己为例吧……请原谅我提到我自己,”他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和我的大部分祖先一样,我取名本迪可思,这个名字当然是由‘本内迪可塔’这个字念俗了而来的。布登勃洛克先生,您是在读什么东西……?
  啊,西塞罗!这位伟大罗马演说家的作品读起来可比较吃力啊。Quousquetandem,Catilina……咳-姆,看来我的拉丁文还没有完全忘掉!”
  参议说:“在这点上我和先生的看法不一样,我一直反对让幼小的头脑一定要记住这些希腊罗马著作。为了走入实际的生活,有不少严肃重要的事情必须要首先懂得……”
  “参议先生,”格仑利希急忙答言说:“我还没有说出自己的意见,您就把我的话说了。这种作品读起来相当费力,而且……刚才我还忘了说……并不是一点毛病没有的。不说别的,在这些篇演讲辞里我就记得几处可以算得上有伤大雅的文笔……”
  看到大家一时间都不再说话,冬妮想:现在该轮到说我了。因为格仑利希先生的目光正落到她身上。果然不出所料,格仑利希把话题转到她身上来了。格仑利希先生猛然间把身体向上一挺,向参议夫人作了一个短促、急遽、然而姿势却非常优美的手势,感情洋溢地耳语说:“我求求您,请看,参议夫人。……您这位小姐,我请求您。”他忽然把喉咙提高了,好像故意要冬妮听到这句话似的。
  “请您再多保持一分钟这个姿势……!……请看,”他又恢复了刚才的低声耳语,“阳光欢快的在您这位小姐的头发上嬉戏!……我从来没看见过比这更秀丽的头发!”由于迷恋倾倒,最后一句话他是朝着空中说的,似乎他是在对上帝或是对自己的灵魂独语似的。
  参议夫人非常愉快地笑了笑,参议说:“请您不要再往这个女孩子的脑子里装进恭维的话吧!”冬妮沉默地皱了皱眉毛。几分钟以后格仑利希先生起身向大家告辞。

  “参议夫人,我不再打搅了!我本来是来谈业务的……可是没有人能有力量拒绝……现在该去办事了!可以不可以请参议先生……”
  “我不用再跟您说了,”参议夫人说,“在您留在此地的期间,要是能住在舍下,我们将会多么高兴……”
  在一刹那格仑利希先生几乎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我深深地感谢您,参议夫人!”他一脸感激地说。“可是我不应该滥用您对我的一番好意。我在汉堡旅馆租了几间房间……”
  “租了几间房间!”参议夫人心里想,而按照格仑利希先生的看法,她也正应该这样想。
  “不管怎样,”她最后说,又一次热情地向她伸出手去,“我希望我们还有机会会面。”
  格仑利希吻过参议夫人的手之后,他又等了一会儿,看冬妮小姐是不是也把手伸给他,可是冬妮小姐并没有这样作。于是他用上半身画了个半圆形,接着向后退了一大步,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把头向后扬了扬,用一个十分夸张地大挥臂的动作把灰色礼帽戴在头上,和参议一起离开这里……“真是个很容易就亲近的人!”等到参议回到自己家人中间,坐定了以后,又称赞说。
  “您不觉得他有点蠢;”冬妮不等别人问就发表意见,她特别把后一个字说得非常重。
  “冬妮!我的上帝,你怎么能这样评论人家!”参议夫人有一些气恼地说。“这个年青人很有基督教精神!”
  “他是一个有教养、通达人情的人!”参议也附和着说。“你自己也不清楚你说的是什么。”
  参议和他的妻子常常出于互相尊敬一唱一和的,这就使他俩愈加相信彼此是多么情投意合了。
  克利斯蒂安耸了耸他的大鼻子说:“他说话的样子多么神气!……有人在谈天!其实当时我们根本就没说话,又是什么丽春花把花园点缀得不同凡俗了!有时候他作出一副样子,就仿佛自己在跟自己大声说话一样。我打搅了……我一定要请求大家的原谅!……我从来没看见过比这更美丽的头发!……”克利斯蒂安模仿格仑利希先生的样子模仿得实在是惟妙惟肖,连参议也忍不住笑起来。
  “没错,他太装腔作势了!”冬妮又开始发表意见说。“他老是在谈自己!他的业务非常发达,他喜爱自然,他喜欢这样的名字,那样的名字,他叫本迪可思……可是我不明白,这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呢,我倒真想知道一下……他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想炫耀自己罢了!”她猛然间很生气地喊了一句。“他跟你说的,妈妈,和跟你说的,爸爸,都是你们喜欢听的,他只是为了讨你们的欢心而已!”
  “不应该利用这点来责备人,冬妮!”参议神色严肃地说。“一个人第一次和别人见面,将自己优越的一面显露出来,说一些动听的话取悦于人……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这个人很不错,我觉得,”克罗蒂尔德慢吞吞地细声细气地说,虽然她在众人中是格仑利希先生最少理睬的人。托马斯却一直没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的来说,”参议总结地说。“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笃信基督的有教养的人。冬妮,而你呢,你现在都是个十八九岁的大姑娘啦,人家对你这样谦恭殷勤,你就不应该一味地挑人家的短处。人谁没有短处?你呢,恕我坦白地说,最没有权利责难别人……汤姆,咱们该办正事了!”
  冬妮一个人叨唠道:“金黄黄的兜腮胡子!”她又像刚才那样把眉毛皱了皱。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低地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站台上,火车喷着蒸气,亲人们追着它跑过来。每一步,他们都高高扬起胳膊,挥舞。一个年轻的男人站在车窗后。窗玻璃的下沿到他的腋下。他在胸前持着一束白色碎花,神情呆滞。一个年轻女人把一个脸色苍白的孩子从火车站拽出去。女人是个驼背。火车开进战争。我啪的一声关掉电视。父亲躺在房间正中的棺材里。房间四壁挂满照片,看不到墙。一张照片中,父亲扶着一把椅子,他只有椅子的一半高。他穿着长袍,弯腿站着,腿上满是肉褶子。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南回归线》作为亨利·米勒自传式罗曼史的重要作品,主要叙述和描写了亨利·米勒早年在纽约的生活经历,以及与此有关的种种感想、联想、遐想和幻想。亨利·米勒在书中描写的一次次性*冲动构成了一部性*狂想曲,而他的性*狂想曲又是他批判西方文化、重建自我的非道德化倾向的一部分。 [点击阅读]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