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布登勃洛克一家 - 第一部 第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牧师先生,您看见过他没有?”
  又换了一道菜。这次端上来是一块庞大无比的撒着面包渣的红砖颜色的火腿,棕色的酸酱汁浇在火腿上面,旁边配着这么一大堆蔬菜,好像只要这些蔬菜就够使全座的人吃得饱饱似的。莱勃瑞西特·克罗格自告奋勇由他来切火腿。他很自然随意地翘起来一点胳臂肘,修长的食指伸出来按在刀叉背儿上,聚精会神地一片片切着油汁津津的火腿片。俄国盆……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的拿手菜,这时也端上来了,这是各种水果制成的,芬芳扑鼻的什锦甜菜略带些酒味。
  万德利希牧师感到很遗憾,他从未亲眼看见过波拿帕特。但是老布登勃洛克和让·雅克·霍甫斯台德都亲眼见过他;老布登勃洛克是在拿破仑大军远征俄国之前的巴黎见过他,在推勒里宫举行阅兵式,霍甫斯台德是在但泽市……“实话实说,他那副相貌实在不和善,”他一边说一边扬着眉毛把搭配在叉子上的一口火腿、甘蓝和土豆送到嘴里去。“虽然人家都说,他在但泽生活得心情很畅快。当时流传着一个笑话,说他白天里整天跟德国人玩下注很大的赌博,晚上又跟他的将军们赌。有一次拿破仑在桌上抓起一把金元来对他的将军说,‘德国人很喜欢这些小拿破仑,是不是,拉普?’……‘是的,陛下,比大金币更喜欢。’拉普回答说……”
  由于霍甫斯台德故事讲得很生动,特别是还模仿了两下那位皇帝的表情,大家都哄笑起来。这时,老布登勃洛克说:“我对于他那伟大人格真是佩服……气魄多么宏伟!不是开玩笑。”
  参议摇了摇头,看起来他不大同意。
  “但是,我们年轻一代的人不了解这个人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地方,这个人阴谋杀害恩格亨伯爵,在埃及屠杀了八百名战俘……”
  “这些事都是以讹传讹,也可能是夸大其辞。”万德利希牧师说。“伯爵可能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是个叛徒,至于判决那些俘虏死刑,也许是一次军务会议慎重考虑后认为是必要的决议呢……”于是他谈到他读过的一本书,是几年前出版的,这本书是皇帝的一位秘书写的,非常有价值……“话虽然这么说,”参议坚持自己的意见,这时他面前烛台上的一支蜡烛扑扑地不住抖动,他随手把烛芯修剪了一下。“我还是不能了解人们对这个怪人为什么这么崇拜。作为一个基督徒,作为一个信奉宗教的人,我无论如何也不能产生类似的感情。”

  他显出一副沉思梦想的神情,头甚至略略向一边歪着些,他的父亲和牧师仿佛交换了个眼色,各自淡淡地一笑。
  老布登勃洛克好像解嘲地说:“不错,不错,不管怎么说,小拿破仑算不上是坏东西,是不是?”“我这个儿子似乎对路易·菲利普更为崇拜。”他接着说。
  “为什么?”让·雅克·霍甫斯台德口气有些讥讽地说,“真是奇怪的结合!崇拜和菲利普·艾嘉里台……”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七月王朝学习许多事情……”参议神情严肃地说,“法国立宪政体对于讲求实际的新的思想浪潮、对于新时代的利益的那种乐于施助的友好态度……是我们应该深为感谢的……”
  “不错,……讲求实际的思想”老布登勃洛克让他的颚骨休息了一刻,手里玩着金鼻烟壶。“讲求实际的思想……哼……我并不赞成这个!”他一谈到厌恶的事就不觉说起土语来。“什么职业学校啊,贸易学校啊,技术学校啊,像雨后春笋似地到处滋生出来;旧式的教育反倒成为荒唐的事了,普通学校也显得可笑了,所有的人脑子里想的只是什么工业啊……矿山啊……怎么赚钱……不错,这些事情都值得一作!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到底有些愚蠢,你们说是不是?我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为什么我厌恶这个……自然了,让,我也并不是绝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七月王朝也许是个不错的政权……”
  议员朗哈尔斯,科本和格瑞替安都站在参议这方面……一点不错,他们全都认为法国政府以及德国作的同样的努力是令人尊敬的……科本先生又一次把“尊敬”这个字的发音读错了。一吃上饭,他就咻咻地喘着气,脸也比以前更红了。万德利希牧师的脸色却一直是那么苍白,神情也一直是那么精神焕发、文质彬彬,虽然他安闲舒适地不停地喝着酒。

  蜡烛慢慢地越点越短,烛焰时不时地在流荡的空气里倒向一边,扑扑地抖动一阵,桌子上便散发着一股微微的蜡的气味。
  坐在笨重的高背椅子上的人们,从笨重厚大的银器皿里吃着丰美的菜肴,啜着浓烈的美酒,一边彼此交换着各人对事物的看法。话题转到商业上时,大家不知不觉都说起方言来,用起那沉重却更顺口的语言来,这种语言仿佛本身就含着商人的简洁的特色和那种随随便便的安闲劲头。某些适当的时候他们甚至故意把土音说得很重,用来跟自己开个毫无恶意的玩笑。他们说“在交易所里”
  的时候有意把冠词省掉,把尾音r念得跟短¨a差不多,然后做出得意的笑容。
  太太们听了没有多久就不再感兴趣了。克罗格太太提出一个话题,为大家介绍一种最好的用红酒烹鲤鱼的方法,说得大家馋涎欲滴……“亲爱的,把它切成大小适中的段儿以后,就加上葱头、丁香和面包渣,放到煎锅里,以后再放点儿糖,一勺儿奶油,往火上一搁……可是记住不要洗,亲爱的,千万要把鱼血留着……”
  老克罗格此时正用最有意思的笑话飨客,他的儿子,参议尤斯图斯和格拉包夫医生并排坐在邻近孩子们的席次……最下首。他借这机会和永格曼小姐谈起话来,说了一些挑逗她的话;她眯缝着一双棕色的眼睛,手里习惯性地作着把刀叉直竖起来的动作,轻轻地前后移动着。连鄂威尔狄克夫妻也开始活跃,高声的谈笑。鄂威尔狄克老太太甚至又给丈夫起了一个亲昵的外号:“你这头小绵羊!”说完就笑得软帽前后乱摆。
  让·雅克·霍甫斯台德谈起了他那百谈不厌的题目……意大利旅行的时候,正在进行的分组谈话又复汇集在一个话题下面,他十五年前曾和一位汉堡的阔亲戚一同到意大利游历过一次。他说起威尼斯,维苏威火山,罗马,谈起包盖塞别墅,歌德曾在这里写了一部分他的《浮士德》。他又谈到那散发着一股苍老幽凉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喷泉,在修剪得整齐有致的树荫下散步简直是最高的享受,他说话的同时显出一副悠然神往的神情。谈起林荫路,不知有谁插嘴说布登勃洛克家在城门外边也有一座大花园,但可惜荒废了……“实话实说,”布登勃洛克老头说,“每逢我想到我一直到现在还没能把这个园子布置得像回事,就恼恨自己!最近我又去了一次,我为那副原始森林的样子感到很羞愧!要是把草刈平了,把树顶好好修剪成个什么形状,还确实不错呢!”

  但是参议急切地提出反对的意见。
  “爸爸别这样做!夏天我非常喜欢在那荒草里漫步;如果那天然美丽的风景遭到剪刀一番修剪的灾难以后,所有自然景色就都荡然无存了……”
  “难道我没有权力按照我的心意整理整理它吗?这里的自然景色是属于我的。”
  “唉,你不知道,父亲,每次我躺在那茂密的灌木林下面,深草丛里,我就有一种感觉,好像我是属于大自然的,我没有权力支配大自然……”
  “别吃的太多了,蒂尔达”老布登勃洛克忽然喊起来;“别管蒂尔达,她不要紧……她的饭量不比七个庄稼汉小,这个小丫头……”
  说得一点儿也不错,这个长着一张老太婆似的长脸不爱说话的干瘪姑娘,吃饭的能力实在令人吃惊。人家问她要不要添汤的时候,她拉长了嗓子低声细语地说:“是……的,要……!”吃鱼也好,吃火腿也好,她除了一大堆配搭的蔬菜以外,每种都要了两次,每次都拣最大的拿了两块。她一心一意地像个近视眼似地俯在盘子上面,不慌不忙,不出什么声音,一大口一大口地把一切吃得一干二净。她总是柔声细气地摆出一副懵懂无知的样子回答老主人的问话:“啊,叔……叔!”声音拖得很长。她一点也不畏缩,不管这东西合不合她的口胃,只是不住嘴地吃,也不管别人是不是笑话她。她活脱脱地就像一个在阔亲戚家白吃饭的人一样,有一副天生从不满足的肠胃,她没有表情地笑着,只是拣好吃的把自己的盘子摆得满满的。她饥饿、消瘦、很有耐性、永远追求自己的目标。
或许您还会喜欢: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