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 第28招 不用权威的口吻指责孩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家教专家指出:责备孩子的声音越小,孩子听得就越认真,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越好。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时刻不忘自己的父母权威,动辄对孩子破口大骂,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父母地位。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还有些父母批评孩子时表情严肃,声音很大,以为嗓门越大,孩子越会记忆深刻,效果也就会越好。其实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这样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结果是事与愿违。
  据美国教育专家一项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肉体处罚比较起来,父母对孩子动不动就破口大骂,更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给他们造成心理伤害。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马丁?H?泰切在6月号的《美国家教研究》杂志上撰文指出:“每个父母都不应该低估对孩子责骂产生的后果。”泰切还表示,父母应该对孩子所遭受的各种不同的创伤给予细心的关注,因为与那些特定的身体上的虐待相比这或许更具严重性。
  泰切在报告中指出,一直以来缺乏对孩子遭受口头责骂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此前专家的研究只集中于身体或性虐待或目睹家庭暴力对孩子造成的长期性影响。
  泰切还发现:只经历过情感虐待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和对那些只经历过性虐待的孩子或只经历过身体虐待孩子的影响是一样的。与身体和性虐待相比, 情感虐待对精神分裂症状的影响要更为强烈,而那些经历辱骂和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孩子与那些经历家庭性虐待的孩子相比会表现出更多的分裂症状。经历过的虐待类 型越多,精神病学方面的症状也就越多。

  泰切最后得出结论表明:遭受责骂容易让孩子产生压力,心情紧张,这又影响了他们大脑中某些脆弱区域的正常发育,导致他们在精神病学方面出现许多严重后果。
  母亲见女儿小博练小提琴的姿势不对,就提醒女儿,谁知女儿很不服气。可能因为情绪不是很好,母亲就突然来气,数落起小博来:上课时老师让看 老师的姿势,你的眼睛却往别处看,结果总是不能正确模仿;学琴的人那么多,可外面有人进来,只有你分神扭头去看;说了她多少遍琴头要抬高,还是拉不了半分 钟就低下去了;很多事情并能做到可是偷懒不做……
  小博见母亲责备也不吭声,依然不紧不慢的练,但她眼里含着的泪。和大部分在火气中的父母一样,小博如果说一句让母亲觉得她自己做得不好的 话,母亲的火气可能就会消了,可小博不吱声。母亲就觉得那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于是越发烦躁,想起最近小博的种种不听话的表现,顺便就提起来责备小博了,火 气越来越旺。

  结果自然是小博没心事练琴,效果不好,而母亲也越来越觉得这样控制不了情绪的责备有点过分,结果一个自己在责备孩子,一个自己在责备自己……最后小博哭了,母亲也难受得流泪了。
  孩子容易犯错,并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父母的批评指责是必要的。但态度一定要诚恳,倘若大声训斥,甚至拳打脚踢,结果收效甚微或适得其反。为此,责备孩子时要掌握好以下技巧:
  指责要适时和适度
  孩子有了缺点错误应及时给予责备,趁热打铁,不可拖拉。在责备孩子时,态度要严肃,语气要平和,摆眼前事实,讲错在何处,不要翻老账,拉三扯四地就会喧宾夺主。孩子听了烦,当做耳边风,会事与愿违,达不到目的。
  以说明过失的后果代替责骂
  如果孩子不慎抓破了同伴的脸,有的父母开口便责骂孩子:谁让你去抓人家的?看我不打你的手。这样一来,反而强调了孩子的过失行为,孩子的注 意力就会全部集中在与你的责备相对抗上,根本不会想到反思自己的行为,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用说明过失后果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情 绪体验,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把别人的脸都抓破了,流了血,如果是你是不是会很疼呢”,从而唤起孩子的同情心,这样他才能反思自己的过失行为,并逐渐改 正。

  语速应缓慢,以低于平常的声调责备
  有的父母一见孩子犯了错误,也不问青红皂白自己先激动起来,连珠炮似地数落孩子,孩子往往因惧怕而一句也没听清楚,更没听进去,说了也白说。如果说话时的语速放慢些,低而有力,让孩子听清楚你所表达的态度,则更有利于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
  可以用表扬他人的方式来责备孩子
  对于孩子一些不构成直接损害的行为,用这种责备方式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孩子不爱起床,父母可以说:邻居的明明已经在洗脸了,他好 能干哟,早早起来,不迟到,也不会耽误爸爸妈妈上班,这才是好孩子。孩子都有被表扬的欲望,这种向上的内驱力往往抵消了由于责备带给孩子的自卑心理,对于 年幼的孩子尤为有效。
  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
  有的父母责备孩子后,常常忽略了这一环节,把孩子冷落在一边,常常使孩子将委屈的情绪转嫁到父母的责备上,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父母应在 孩子有悔过表现时,如:伤心、流泪、反省时,通过替孩子擦眼泪、搂抱、抚摸等举动,告诉他你是为他好,是爱他的,引导他说出对过失的认识。这样,你的责备 不仅使孩子认识到了错误,也增进了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