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伯特伦旅馆之谜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要知道,”总警督戴维若有所思地说,“我不怎么喜欢那个叫做汉弗莱斯的家伙。”
  “觉得他有什么问题吗?”坎贝尔问道。
  “嗯——”“老爹”带着抱歉的口吻说,“要知道,那种奇怪的感觉而已。属于那种溜须拍马类型的人。我不知道他是饭店的所有者还只是个经营者。”
  “我可以去问问他。”坎贝尔转身迈步要向柜台走去。
  “别这样,不要问他,”“老爹”说,“把答案找出来——悄悄地。”
  坎贝尔好奇地看着他。
  “你是不是有所顾虑,长官?”
  “也没什么,”“老爹”说,“我只是觉得关于这个地方我想得到更多的资料。我想知道谁在支撑着它,它的财务状况如何,等等。”
  坎贝尔摇了摇头。
  “我应该说,如果伦敦还有一个地方是绝对不容怀疑的话……”
  “我知道,我知道,”“老爹”说,“有这样的声望该是多么有用啊!”
  坎贝尔又摇了摇头,走开了。“老爹”沿着走廊来到吸烟室。拉德利将军刚好从睡梦中醒来。一份泰晤士报从他膝上滑落,有点凌乱。“老爹”把报纸捡起来,把各页重新整理好然后递到他手中。
  “谢谢你,先生。你真是好心。”拉德利将军声音粗哑地说。
  “您就是拉德利将军吗?”
  “是的。”
  “很抱歉打扰您,”“老爹”提高嗓门说,“我想和你谈谈卡农·彭尼神父的事。”
  “呃,什么?”将军放一只手到耳后。
  “卡农·彭尼神父。”“老爹”大叫道。
  “我父亲?多年前就死了。”
  “卡农·彭尼神父。”
  “哦。他怎么了?我几天前见过他。他住在这儿。”
  “他本来打算给我一个地址。他说他会把地址放在你那儿的。”
  这些话更难让拉德利将军理解,但他最后终于办到了。
  “他从未给过我什么地址。肯定是把我跟其他什么人给混淆了。糊涂的老笨蛋,总是这样。要知道,他是那种学究类型的人。他们总是心不在焉。”
  “老爹”又坚持了一会儿,但很快就发现与拉德利将军进行交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几乎肯定不会有什么收获。他走进休息大厅,在马普尔小姐的桌旁找了个位于坐下来。
  “喝茶吗,先生?”
  “老爹”抬起头,像任何人一样,他为亨利的个性特征所折服。尽管高大而肥胖,但他出现的时候就像能随心所欲地显形和消失的空气般的精灵一样,当然表面看起来他和这样的精灵有很大的差别。“老爹”要了茶。

  “我看到你们这儿有松饼,对吗?”他问。
  亨利和蔼地笑了笑。
  “是的,先生。我们的松饼的确非常不错——要是我能这么说的话。每个都喜欢。给您要一份松饼吗,先生?是印度茶还是中国茶?”
  “印度茶,”“老爹”说,“或者锡兰茶,要是你们有的话。”
  “我们当然有锡兰茶,先生。”
  亨利用手指作了个极不显眼的手势,于是,他的手下,一个脸色苍白的年青人,便转身取锡兰茶和松饼去了。亨利又和蔼可亲地踱往别处。
  “你是个人物,的确是,”“老爹”想道,“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控制你的,又付给你多少钱。一大包,我敢打赌,而你也值这么多。”他注视着亨利慈父般地弯着腰站在一位老妇人身边。他不知道亨利对他“老爹”是怎么看的——如果他有看法的话。“老爹”认为他正好适合于伯特伦旅馆。他可能曾是个富有的绅士农夫,也可能是一个以赌赛马为业的贵族。“老爹”就认识两个很像那样的人。总而言之,他想,他过关了,但他也觉得他可能没骗得了亨利。“是的,你是个人物,你是的。”“老爹”心里又这样说。
  茶和松饼送上来了。“老爹”咬了一大口,黄油顺着下巴往下流。他用一块大手帕将它擦掉了。他喝了两杯放了很多糖的茶。然后他的身子向前靠靠与坐在他旁边椅子上的女士说起话来。
  “对不起,”他说,“您不是简·马普尔小姐吗?”
  马普尔小姐把视线从她的编织活上挪开看着总警督戴维。
  “对,”她说,“我就是马普尔小姐。”
  “希望你不介意我跟您谈话。事实上,我是个警察。”
  “真的?我希望这里没什么严重的问题吧?”
  “老爹”赶忙极力像长辈般地使她放下心来。
  “噢,用不着担心,马普尔小姐,”他说,“这根本不是你所指的那种事情,没发生失窃或任何这样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个心不在焉的牧师出了点麻烦,仅此而已。我想他是你的一个朋友——卡农·彭尼神父。”
  “哦,卡农。彭尼神父。他几天前还在这儿。是的,我认识他已经很多年了,但交往不深。正如你所说的,他确实非常心不在焉。”她又有些感兴趣地加上一句:“他又干了什么了?”

  “嗯,可以这样说,他走丢了。”
  “哦,天哪,”马普尔小姐说,“他应该去哪?”
  “回到他在克洛斯大教堂的家,”“老爹”说,“但他没有。”
  “他曾跟我说,”马普尔小姐说,“他要去卢塞恩开一个会。我想是关于死海文献的会议。要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研究希伯莱文和阿拉姆文的学者。”
  “是的,”“老爹”说,“你说得对。那是他——嗯,那是人们以为他会去的地方。”
  “你的意思是他没有到过那里?”
  “没有,”“老爹”说,“他没去。”
  “噢,”马普尔小姐说,“我想他是把日期搞错了。”
  “很可能,很可能。”
  “恐怕,”马普尔小姐说,“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头一次发生。有一次我去查德明斯特同他一起喝茶,他却没在家,那时他的管家告诉我他是如何心不在焉的。”
  “我想,他呆在这儿的时候,没跟你说过任何可能给我们一点线索的事情?”“老爹”问道,他说话的口气轻松而充满信任。“你知道我指的事情,除这个卢塞恩会议之外他碰到的任何朋友或他所制定的一些计划?”
  “没有。他只提到了卢塞恩会议。我想他说是在十九号,对吗?”
  “那是卢塞恩会议召开的日期,对的。”
  “我没特别注意日期。我是说——”像大多数老年妇女一样,马普尔小姐这时有些担心了——“我觉得他说的是十九号或者说他可能说的是十九号,而与此同时,他可能指的是十九号而实际上可能是二十号。我的意思是,他可能以为二十号是十九号,或者以为十九号是二十号。”
  “嗯——”“老爹”说,他觉得有点晕乎。
  “我这表达太糟糕了,”马普尔小姐说,“我的意思是,像卡农·彭尼神父这样的人,如果他们说星期四去某个地方,你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他们不是指星期四,他们实际上指的可能是星期三或星期五。通常他们能及时发现,但有时候却不能。我那时还想呢,这样的事情肯定又发生了。”
  “老爹”看上去有点迷惑不解。
  “听上去您好像已经知道了,马普尔小姐,卡农·彭尼神父没去卢塞恩。”

  “我知道他星期四不在卢塞恩,”马普尔小姐说,“他整天——或者说大半天都呆在这儿。这就是我为什么这样以为。当然了,尽管他可能对我说过星期四,他指的实际上是星期五。他肯定是星期四晚上拎着他的B.E.A手提包离开这儿的。”
  “非常正确。”
  “我那时以为他是要去飞机场,”马普尔小姐说,“所以看到他又回来了我觉得很惊讶。”
  “对不起,您说‘又回来了’是什么意思?”
  “噢,我是说他又回这儿来了。”
  “现在,让我们把这件事理理顺吧。”“老爹”很小心地以一种愉快而追忆的声音说道,听起来这件事好像并不太重要,“您看见那老家——我是说,你看见卡农先生晚上早早地拎着过夜用的小旅行袋离开这儿——如您所认为的——去飞机场。是这样的吗?”
  “是这样的。我想大约六点半或者差一刻七点。”
  “但是您说他又回来了。”
  “也许他误了飞机。这可能是他回来的原因。”
  “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嗯,我不清楚。我没看到他回来。”
  “哦,”“老爹”很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您说过的确见到他了。”
  “噢,我后来是看到他了,”马普尔小姐说,“我的意思是,我并没有看到他走进这家旅馆。”
  “您后来见到他啦?什么时候?”
  马普尔小姐想了想。
  “让我想想。那时大约三点钟。我没睡好,什么东西把我弄醒了。是一种声音。伦敦有许许多多奇怪的噪音,我看了一眼我的小闹钟,是三点过十分。出于某种原因——我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我感到不安。我的房门外有,也许有,脚步声。住在乡下,要是半夜听到脚步声,那会让人感到紧张的。于是我便打开门往外看了看。卡农·彭尼神父正从他的房间里出来——我跟他住隔壁——穿着大衣沿楼梯下去了。”
  “他早上三点的时候穿着大衣从房间出来然后走下楼去?”
  “是的,”马普尔小姐说,接着又补充一句,“我那时觉得很奇怪。”
  “老爹”看了她一会儿。
  “马普尔小姐,”他说,“您以前为什么没把这告诉给任何人呢?”
  “没有人问过我。”马普尔小姐天真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日本的黑雾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松本清张是日本当代着名的小说家,一九〇九年生于福冈县小仓市。高小毕业后,曾在电机厂、石版印刷厂做过工,生活艰苦。自一九三八年起,先后在朝日新闻社九州岛分社、西部总社、东京总社任职,同时练习写作。一九五〇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西乡钞票》,借明治初期西乡隆盛领导的西乡军滥发军票造成的混乱状况来影射战后初期日本通货膨胀、钞票贬值的时局。一九五二年,以《〈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从此登上文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