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通过三个问题的测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章 通过三个问题的测试
  "购买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吗?”这难道不应该是咨询一只股票的行情时最先询问的问题吗?但是,即使通用电气的股票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也并不意味着你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买它的股票。在你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正确的估计之前研究报纸上的金融专栏是没有意义的。购买任何一只股票之前,你都应该先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有房子了吗?(2)我急等着用钱吗?(3)我有炒股赚钱的能力吗?一只股票是好是差并不取决于你在《华尔街日报》上读到了哪些信息而更依赖于你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1)我有房子了吗?
  正如他们可能在华尔街说的“有房子实在太好了!”在你确实打算要购买一只股票之前,首先应该考虑买一幢房子,毕竟买房子是一项几乎所有人都会设法去做的好投资。我敢肯定也存在例外的情况,例如房子修建在污水沟上或者旁边住着一个乖僻的邻居,这些都会导致房价暴跌,但是99%的情况下,投资房地产还是一种很好的赚钱方法。
  难道你曾听朋友或熟人非常惋惜地说过:“我买房子的举动实在是太蠢了”?我敢打赌你几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抱怨。数百万房地产的业余投资者都已经在自己的房屋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些家庭因为不得不尽快搬家而被迫以亏本的价格将房子卖出,但几乎不会出现人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房屋亏本卖掉的情况,而这在股票市场上却屡见不鲜。更不可能的情况是一位还清房屋贷款的人一早醒来却发现自己的房屋竟然已经一钱不值了--而这种不幸却屡屡出现在股票市场上。

  在买卖自己的房屋时表现不错的人在炒股时却输得一塌糊涂的事情已屡见不鲜。房主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买卖房屋。银行使你只要先支付20%或更少的首期房款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屋,这样就给了你很大的帮助。(是的,你可以在购买股票时只交纳一半现金,在交易中这被称为“保证金购买”,但是每一次当你用保证金购买的股票下跌时,你就必须在账户上存入更多的现金。但是在买房子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如果房子的市价下跌了,你不用拿出更多的现金,即使房子坐落在萧条的石油产区。房产商从来不会在午夜打电话向你告知:你必须在明天上午11点之前送来两万美元,否则你的两间卧室会以低价被卖掉。”而用保证金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却经常会碰到被迫卖掉股票的情况。这是买房子的另外一个好处。)
  由于可以贷款买房,如果你用20%的首期付款购买一幢价值100000美元的房子,并且房子一年增值5%,那么你每年就可以获得首期付款的25%的返还,而且贷款的利息也是免税的。如果你在股票市场上也做得这样好,你会比布恩.皮肯斯(Boone pickens)还有钱。
  对地方性房地产的联邦免税金可以看成是你获得的分红,加上房屋本身,这既可以看成是对通货膨胀的完全套期保值,又可以当成一个避开经济萧条的藏身之所。最后,如果你决定将房屋卖出,你可以用你获得的收入再买一间空房子,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你的收入交税。

  惯常的买房步骤如下所述:先买一幢小房子(第一幢房子),然后是中等规模的房子,再往后就是一幢你不愿永久拥有的大房子。当孩子们搬走以后,你卖掉大房子,搬到一幢小房子里去。在这样的搬迁中你会赚到一笔可观的利润,而且这笔额外收入还不用交税,因为政府给了你一生唯一一次买卖房屋的免税待遇。这在炒股票时,永远不会发生,炒股票时政府会尽可能多收几次税,而且税率也尽可能高。
  你可以经营房屋40年都不用交税,或者如果交税的话,直到现在你仍然还是处在低税率级,因此情况也不会很糟糕。
  有句古老的华尔街格言“不要购买会损坏或者需要修补的东西”可以应用到赛马比赛上,但是当这句话用到房屋上,简直就是一派胡言。
  还有第二个重要的原因可以说明购买房屋比投资股票要好。当你在周末的房地产专栏上读到“房屋价格暴跌”这个标题时,你不会吓得马上将你的房屋出手,他们不会把你的房屋位置所属类别的房地产周五下午的收盘价登出来,也不会用自动报价机将房地产的行情展示给你知道,而新闻播报员也不会在节目一开始就广播10家交易最活跃房地产的排名--“100果园路(100 orchard lane)今日下跌10%,邻居们认为没有理由能够解释这次意外的下跌行情。”

  房地产跟股票想像的是长期持有赚钱的可能性很大,而与股票不同的是房地产可能长期为同一个人所有,我认为7年是一个平均年限。将这一情况同纽约股票交易所87%的股票比较一下你会发现这87%的股票每年都会易手。人们在买卖房屋时比炒股票要舒服得多。卖掉一幢房子要用一辆货车来搬家,而你卖掉一只股票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
  最后,在房屋方面你成了一位优秀的投资者,因为你懂得怎么察看一幢房子的质量好坏,并且你还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查看房子的技巧是遗传下来的。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目睹父母如何查看房屋周围的公共设施、学校、下水沟,以及如何作腐化物试验和交税。你记得这样的规则,例如:“不要购买正在出售的最贵的房地产。”你可以看到邻居们的房价或涨或跌。你可以驾车穿过一片住宅区,看一下什么样的房屋正在修补,什么样的房屋已经不能修补,还有多少房屋正在等待修补。在你买房子之前,你还要雇专家为你检查有没有白蚁,房顶漏水不漏水,木材有没有干腐病,水管有没有生锈,电线接得对不对,以及地基有没有裂纹等。
  难怪人们在房地产市场上赚钱而在股票市场上赔钱。他们选择房子时往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而选择股票时却只花几分钟的时间。事实上,他们在买微波炉时花的时间也比选股票时多。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