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股票的反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道琼斯指数从1986年9月29日1775点令人难以置信地涨到1987年8月25日的2722点期间,我们假定你从未买过一只股票,并且你对于错过这平身仅有的一次机会感到无比的沮丧。事后你甚至没有告诉你的朋友你把所有的钱都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因为你觉得做这种承认简直比在商店里偷东西还让人痛苦。
  但是股市大跌后的第二天早晨,随着道琼斯指数跌回到1938点,你又感到你的投资策略没错。你避开了10月19日股市大跌带来的损失,由于股票价格下跌幅度如此惊人,因而整整一年货币市场表现都比股市优秀--货币市场的回报率是6.12%,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回报率则只有5.25%。
  股票的反驳
  两个月后股票市场开始反弹,股票的表现再一次超过了货币市场基金和长期债券。在长期中总是出现这种情况。从历史上看,购买股票要比购买债券的回报更让投资者满意。事实上1927年以来,从历史记录看,普通股票的平均年收益率为9.8%,而公司债券的平均年收益率为5%,政府债券是4.4%,短期国库券是3.4%。
  由消费价格指数(consunmer price index,CPI)估计的长期通货膨胀率为每年3%,这就使得普通股票的实际年收益率为6.8%
  ,而短期国库券这种最保守、最明智的投资工具的实际年收益率则是零。是的,它的收益率确实是零。
  对某些人来说,股票9.8%的收益率与债券5%的收益率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回想一下这样一则金融故事,如果在1927年底,一位现代的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所著《见闻札记》中的一篇故事中的主人公的名字,同时该故事篇名也以此命名。叙述温克尔为避开凶悍的妻子藏身于Catskill山区,沉睡20年后醒来发现妻子已故,住屋变成了废墟,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比喻在思想见闻方面落后自己所生活时代的人。--译者注)已经抱着价值20000美元的公司债券昏睡了60年,如果年利率为5%并且计算复利,那么在他醒来时他将会得到373584美元的回报--这足够使他买上一幢漂亮的别墅,一辆沃尔沃牌汽车,还能再剪一次头发。然而如果他购买年收益率为9.8%的股票,那么他的回报将是5459720美元(由于瑞普一直在昏睡,因此无论是1929年的大萧条还是1987年的股市大崩溃都不会使他从股市中撤走。)
  1927年,如果你分别在下面所列的四种金融工具上各投资了1000美元,计算复利并且免税,那么60年后,你得到的回报如下所示:
  短期国库券--7400美元
  政府债券---13200美元
  公司债券---17600美元
  普通股票---272000美元
  不论经历的是股市大跌,经济萧条,战争,衰退,10位不同的总统执政,还是时装的变化,一般而言,股票的收益是公司债券收益的15倍,而比短期国库券收益的30倍还要多。
  对于上述情况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购买股票你可以从公司的增长中获得一部分回报。你将是公司利润增长的受益者。而购买债券,你说得到的回报只是公司盈余的一个零头而已。当你借钱给某人时,你可以得到的最好的回报就是收回本金和利息。
  想一想这些年来一直持有麦当劳公司债券的那些人,他们和麦当劳的关系开始于麦当劳公司发行债券之初,而当麦当劳的债券到期时,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结束了,这是麦当劳债券让投资者们不快的地方。当然,最初的债券持有人收回了本金,就像是CD到期时可以兑现一样,但是最初的股东却会更富有。他们拥有整个公司。购买债券永远不可能碰上“tenbagger”,除非你是一位专门研究债券违约问题的债券投资行家。
  投资股票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啊,是的,从长起来看股票的回报确实普遍要比债券高。”你自言自语地说,但是最近股价下跌之后,你又问自己:“购买股票的风险有多大呢?难道股票的风险不比债券更大吗?”当然股票的风险更大些,但是哪一种书面文件中也没有写着股票只会给我们带来收益这样的话,而我个人的赔钱经历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童年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国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