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 华尔街的所谓的专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章
  华尔街的所谓的专家
  在一系列出了名的矛盾修饰语:博学的专家,震耳欲聋的沉默,显赫的小人物中我要再加上一个专业投资。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学会用一种适当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这个行业极为重要。至少这样可以让你弄清楚你面对的竞争对手究竟是哪些人。由于大公司的股票有70%都掌握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因此不断增加的可能性就是无论你何时买卖股票,你都在与华尔街上的所谓专家们竞争。这对你来说非常幸运。我们惊喜地发现,当专业投资者的行为受到许多文化、法律以及社会方面的规定限制之后(其中很多人为的规定把我们束缚得死死的),个人投资者就可以做得跟他们一样好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专业人员都愿意受这些规定的限制。大基金、创新基金以及独立基金的管理者们都在随心所欲地进行投资。约翰.坦普尔顿(john templeton)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他是在全球市场统一实行投资策略的先驱者,是第一批在全球市场上获得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很聪明地把其所管理的大部分基金都投在了加拿大和日本的股票市场上,因此他的股东们避开了1972-1974年美国股市的崩溃。不仅如此,当日本的日经指数在1966-1988年间上涨了17倍时,他还是这一行情的获利者之一,而同期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只上涨了1倍。
  掌管共同股份基金(mutual shares fund)的马克思.海涅(max heine)(现已过世)是另一位睿智的自由思想家。而迈克尔.普里斯(michael price)(海涅的被保护人,在海涅过世后接管了共同股份基金)则秉承了海涅一贯的投资传统,在50美分的价格购买了资产雄厚公司的股票然后等着市场提供100%的回报。他的工作非常出色。约翰.奈夫(john neff)在投资于不再受投资者青睐的股票方面是一位领头人物,他总是紧密地关注这类股票的行情波动。loomis-sayles公司的肯.黑博纳(ken heebner)也很关注这类股票的走势,并且他们两个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我的另一位朋友彼得.德罗斯(peter deroetih)在炒作小公司的股票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德罗斯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研究生,他对证券的迷恋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他是向我推荐美国“R”玩具公司股票的人员之一。他成功的秘密在于他从不去商业学校学习,这样的话他就不必再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把他已经学过的知识全部忘掉。
  乔治.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jimmy rogers)通过制造让人难解的头寸(对此我也无法做出解释),如卖出黄金,买进看跌期权,对澳大利亚债券进行套期保值,赚了一大笔钱。而沃伦.巴菲特则是所有人中最为出色的投资者,他所寻找的机会类型跟我的几乎一样,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找到了这样的机会,就会把这家公司的股票全部买下来。
  这些让人注目的成功投资者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普通的基金管理者,以及各种各样的追随者,守旧的投资者,以及受到各种规则约束的无主见的投资者多。

  你必须理解我们这一行的思维方式。我们读相同的报纸和杂志,听相同的经济学家对市场进行分析。坦白地说,我们的命运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我们当中很少有人的做法会与大家的相悖。如果有高中辍学的学生经营证券共同基金,我会吃惊。我也在怀疑是否有冲浪运动员或者以前的卡车司机在管理共同基金。
  在我们这一行,你不会找到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我的妻子曾经对这一流行的理论做了一些研究:即人们在30岁之前不会有什么卓越的创新才能和睿智的思想。另一方面,由于我现在已经45岁并且还在掌管富达麦哲伦基金,所以我非常想说出色的投资业绩与年龄无关。并且由于中年投资者已经经历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因此他们比没有经历过这些市场的年轻投资者更具有优势。
  然而,也是由于大多数的基金管理者都是中年人,所以这一行业扼杀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中潜在的投资才能。
  华尔街的滞后性
  对于每一只我努力挑选出来的前景看好的股票来说,如果能够自由地增加其资产组合中个股数量的专业投资人员有100个,我敢肯定有99会购买。但是由于下面这些即将阐明的原因,他们不能这么做。原因就在于他们与那些业绩优秀的股票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人为障碍。

  就目前的体制而言,在被大机构投资者和受人尊敬的华尔街分析家们(其实就是那些对各种行业和公司进行跟踪分析的人员)列入推荐购买的股票名单之前,一只股票不可能真正地吸引投资者们的目光。由于投资者都在等别人首先购买某一只股票,因此每当有股票成交时就会引起众人的注意。
  the limited公司的情况是说明华尔街滞后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1969年该公司上市时,它几乎不为大机构投资者和知名的分析家所知。上市时股票的承销商是一家名为vereoe的小公司,它位于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而the limited公司的总部也在那里。那时the limited的主席莱斯利.威克斯纳的高中同学彼得.海利德是vereoe的销售经理。海利德把华尔街对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反应冷淡这一事实归因于当时的俄亥俄州的哥伦布不是一个能吸引公司投资的地方。
  在一位孤独的分析人员(即怀特.魏尔德公司(white weld)的苏茜.霍姆斯(susie holmes))对the limited公司研究了几年之后,1974年第二位分析家--波士顿银行的马吉.吉莉姆(maggie gilliam)才对the limited公司产生了兴趣。如果不是因为遇到了暴风雪使她在奥黑尔机场(O'Hare)逗留期间恰好光顾了位于芝加哥伍德菲尔德(woodfield)购物中心的the limited服装专卖店,她也就不会注意到the limited公司的股票了.值得称道的是吉莉姆女士对自己无意间的发现留了意.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歌尽桃花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简介:【穿越架空灵魂转换欢喜冤家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别后重逢王侯将相美男】男主:萧暄【放荡不羁型,深不可测型】女主:谢怀珉(谢昭华/阿敏)【机灵活泼型】配角:谢昭瑛,宋子敬,宇文弈,吴十三(宇文烨),陆颖之,云香,郑文浩,觉明(萧肃),连城,谢昭瑛,秦翡华,耶律卓,小程(程笑生),越风,阮星,柳明珠,张子越风格:轻松结局:喜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