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变形记 - 第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往往躺在沙发上,通夜不眠, 一连好几个小时在皮面子上蹭来蹭去。他有时也集中全身力量,将扶手椅推到窗前, 然后爬上窗台,身体靠着椅子,把头贴到玻璃窗上, 他显然是企图回忆过去临窗眺望时所感到的那种自由。因为事实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稍稍远一些的东西他就看不清了;从前, 他常常诅咒街对面的医院,因为它老是逼近在他眼面前,可是如今他却看不见了, 倘若他不知道自己住在虽然僻静,却完全是市区的夏洛蒂街, 他真要以为自己的窗子外面是灰色的天空与灰色的土地常常浑然成为一体的荒漠世界了。他那细心的妹妹只看见扶手椅两回都靠在窗前, 就明白了;此后她每次打扫房间总把椅子推回到窗前, 甚至还让里面那层窗子开着。
  如果他能开口说话,感激妹妹为他所作的一切, 他也许还能多少忍受她的怜悯,可现在他却受不住。 她工作中不太愉快的那些方面,她显然想尽量避免;日子一天天过去, 她的确逐渐达到了目的,可是格里高尔也渐渐地越来越明白了。 她走进房间的样子就使他痛苦。她一进房间就冲到窗前,连房门也顾不上关, 虽然她往常总是小心翼翼不让旁人看到格里高尔的房间。她仿佛快要窒息了, 用双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当风站着作深呼吸。 她这种吵闹急促的步子一天总有两次使得格里高尔心神不定; 在这整段时间里,他都得蹲在沙发底下,打着哆嗦。他很清楚, 她和他待在一起时,若是不打开窗子也还能忍受,她是绝对不会如此打扰他的。
  有一次,大概在格里高尔变形一个月以后, 其实这时她已经没有理由见到他再吃惊了,她比平时进来得早了一些, 发现他正在一动不动地向着窗外眺望,所以模样更像妖魔了。 要是她光是不进来格里高尔倒也不会感到意外,因为既然他在窗口, 她当然不能立刻开窗了,可是她不仅退出去,而且仿佛是大吃一惊似地跳了回去,并且还砰地关上了门; 陌生人还以为他是故意等在那儿要扑过去咬她呢。格里高尔当然立刻就躲到了沙发底下, 可是他一直等到中午她才重新进来,看上去比平时更显得惴惴不安。这使他明白, 妹妹看见他依旧那么恶心,而且以后也势必一直如此。 她看到他身体的一小部分露出在沙发底下而不逃走,该是作出了多大的努力呀。 为了使她不致如此,有一天他花了四个小时的劳动, 用背把一张背单拖到沙发上,铺得使它可以完全遮住自己的身体,这样, 即使她弯下身子也不会看到他了。如果她认为被单放在那儿根本没有必要,她当然会把它拿走, 因为格里高尔这样把自己遮住又蒙上自然不会舒服。可是她并没有拿走被单, 当格里高尔小心翼翼地用头把被单拱起一些看她怎样对待新情况的时候, 他甚至仿佛看到妹妹眼睛里闪出了一丝感激的光辉。

  在最初的两个星期里,他的父母鼓不起勇气进他的房间, 他常常听到他们对妹妹的行为表示感激,而以前他们是常常骂她, 说她是个不中用的女儿。可是现在呢,在妹妹替他收拾房间的时候, 老两口往往在门外等着,她一出来就问她房间里的情形, 格里高尔吃了什么,他这一次行为怎么样,是否有些好转的迹象。
  过了不多久,母亲想要来看他了,起先父亲和妹妹都用种种理由劝阻她, 格里高尔留神地听着,暗暗也都同意。后来, 他们不得不用强力拖住她了,而她却拼命嚷道:“让我进去瞧瞧格里高尔, 他是我可怜的儿子!你们就不明白我非进去不可吗?”听到这里, 格里高尔想也许还是让她进来的好,当然不是每天都来, 每星期一次也就差不多了;她毕竟比妹妹更周到些,妹妹虽然勇敢,总还是个孩子, 再说她之所以担当这件苦差事恐怕还是因为年轻稚气,少不更事罢了。
  格里高尔想见见他母亲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在大白天, 考虑到父亲的脸面,他不愿趴在窗子上让人家看见, 可是他在几平方米的地板上没什么好爬的, 漫漫的长夜里他也不能始终安静地躺着不动,此外他很快就失去了对于食物的任何兴趣,因此, 为了锻炼身体,他养成了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纵横交错地爬来爬去的习惯。 他特别喜欢倒挂在天花板上,这比躺在地板上强多了, 呼吸起来也轻松多了,而且身体也可以轻轻地晃来晃去; 倒悬的滋味使他乐而忘形,他忘乎所以地松了腿,直挺挺地掉在地板上。 可是如今他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比以前大有进步,所以即使摔得这么重, 也没有受到损害。 他的妹妹马上就注意到了格里高尔新发现的娱乐--他的脚总要在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粘液--于是她想到应该让他有更多地方可以活动,得把碍路的家具搬出去, 首先要搬的是五斗橱和写字台。可是一个人干不了;她不敢叫父亲来帮忙; 家里的用人又只有一个十六岁的使女,女仆走后她虽说有勇气留下来, 但是她求主人赐给她一个特殊的恩惠,让她把厨房门锁着, 只有在人家特意叫她时才打开,所以她也是不能帮忙的;这样, 除了趁父亲出去时求母亲帮忙之外,也没有别的法子可想了。老太太真的来了, 一边还兴奋地叫喊着, 可是这股劲头没等到她来到格里高尔房门口就烟消云散了。格里高尔的妹妹当然先进房间, 她来看看是否一切都很稳妥,然后再招呼母亲。格里高尔赶紧把被单拉低些, 并且把它弄得皱褶更多些,让人看了以为这是随随便便扔在沙发上的。 这一回他也不打沙发底下往外张望了;他放弃了见到母亲的快乐, 她终于来了,这就已经使他喜出望外了。“进来吧,他躲起来了。 ”妹妹说,显然是搀着母亲的手在领她进来。此后, 格里高尔听到了两个荏弱的女人使劲把那口旧柜子从原来的地方拖出来的声音, 他妹妹只管挑重活儿干,根本不听母亲叫她当心累坏身子的劝告。 她们搬了很久。在拖了至少一刻钟之后,母亲提出相反的意见, 说这口橱还是放在原处的好,因为首先它太重了, 在父亲回来之前是绝对搬不走的;而这样立在房间的中央当然只会更加妨碍格里高尔的行动,况且把家具搬出去是否就合格里高尔的意,这可谁也说不上来。 她甚至还觉得恰恰相反呢;她看到墙壁光秃秃,只觉得心里堵得慌,为什么格里高尔就没有同感呢, 既然好久以来他就用惯了这些家具,一旦没有,当然会觉得很凄凉。 最后她又压低了声音说--事实上自始至终她都几乎是用耳语在说话, 她仿佛连声音都不想让格里高尔听到--他到底藏在哪儿她并不清楚--因为她相信他已经听不懂她的话了--“再说,我们搬走家具,岂不等于向他表示, 我们放弃了他好转的希望,硬着心肠由他去了吗? 我想还是让他房间保持原状的好,这样,等格里高尔回到我们中间, 他就会发现一切如故,也就能更容易忘掉这其间发生的事了。”

  听到了母亲这番话, 格里高尔明白两个月不与人交谈以及单调的家庭生活,已经把他的头脑弄糊涂了,否则他就无法解释, 他怎么会认真希望把房间里的家具清出去。 难道他真的要把那么舒适地放满祖传家具的温暖的房间变成光秃秃的洞窟, 好让自己不受阻碍地往四面八方乱爬, 同时还要把做人的时候的回忆忘得干干净净作为代价吗?他的确已经濒于忘却一切, 只是靠了好久没有听到的母亲的声音,才把他拉了回来。什么都不能从他的房间里搬出去; 一切都得保持原状;他不能丧失这些家具对他精神状态的良好影响;即使在他无意识地到处乱爬的时候家具的确挡住他的路, 这也绝不是什么妨碍,而是大大的好事。

  不幸的是,妹妹却有不同的看法; 她已经惯于把自己看成是格里高尔事务的专家了,自然认为自己要比父母高明, 这当然也有点道理,所以母亲的劝说只能使她决心不仅仅搬走柜子和书桌, 这只是她的初步计划,而且还要搬走一切,只剩那张不可缺少的沙发。她作出这个决定当然不仅仅是出于孩子气的倔强和她近来自己也没料到的,花了艰苦代价而获得的自信心; 她的确觉得格里高尔需要许多地方爬动,另一方面,他又根本用不着这些家具, 这也是不言而喻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她这种年龄的少女的热烈气质, 她们无论做什么事总要迷在里面, 这个原因使得葛蕾特夸大哥哥环境的可怕,这样,她就能给他做更多的事了。
  对于一间由格里高尔一个人主宰的光有四堵空墙的房间, 除了葛蕾特是不会有别人敢于进去的。
  因此,她不因为母亲的一番话而动摇自己的决心, 母亲在格里高尔的房间里越来越不舒服,所以也拿不稳主意,旋即不作声了,只是竭力帮她女儿把柜子推出去。如果不得已, 格里高尔也可以不要柜子,可是写字台是非留下不可的。 这两个女人哼哼着刚把柜子推出房间,格里高尔就从沙发底下探出头来, 想看看该怎样尽可能温和妥善地干预一下。可是真倒霉,是他母亲先回进房间来的, 她让葛蕾特独自在隔壁房间攥住柜子摇晃着往外拖, 柜子当然是一动也不动。母亲没有看惯他的模样;为了怕她看了吓出病来, 格里高尔马上退到沙发另一头去,可是还是使被单在前面晃动了一下。 这就已经使她大吃一惊了。她愣住了,站了一会儿, 这才往葛蕾特那儿跑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红字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一群身穿黯色长袍、头戴灰色尖顶高帽.蓄着胡须的男人,混杂着一些蒙着兜头帽或光着脑袋的女人,聚在一所木头大扇子前面。房门是用厚实的橡木做的,上面密密麻麻地钉满大铁钉。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不管他们的头脑中起初有什么关于人类品德和幸福的美妙理想,总要在各种实际需要的草创之中,忘不了划出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充当墓地,再则出另一片土地来修建监狱。 [点击阅读]
红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贵志慢慢拉开她背后的拉链,让她的胸部更裸露,在洋装袖于被脱掉时,她还缩着肩协助配台。但,胸罩被拿掉的瞬间,她又不由自主交抱双臂了。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三个月前的六月初,木之内冬子开始发觉在生理期前后有些微异的迹象。身高一百五十五公分、体重四十公斤的她身材瘦弱,对身体本就不太有自信,即使这样,最近几年却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病痛。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纽约老大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1991年6月13日,好莱坞。凌晨,加利福尼亚美联社分部一派兵荒马乱。五分钟之前,路透社抢先向全球公布了齐亚托联通公司的最新消息。这一次,英国人灵敏的鼻子终于甚至比美国人更早嗅到了大西洋的腥味。齐亚托联通公司正在制做本世纪耗资最大的色情片,主要外景地选择在沙漠中,也就是拍摄《宾虚传》和《阿拉伯的劳伦斯》用过的场景,其中一处搭设了1000余人在上面翻滚的大台子。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