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奔奔族理财 - 甲篇 理财观念篇 本章小结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奔奔族理财 甲篇 理财观念篇 本章小结
  工薪一族月薪2000元的理财计划
  现在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是在毕业以后选择留在自己上学的城市,一来对城市有了感情,二来也希望能在大的城市有所发展,而现在很多大城市劳动力过剩,大学生想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又有较高收入的职位已经变得非常难,很多刚毕业的朋友的月收入都可能徘徊在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你是这样的情况,让我们来核算一下,如何利用手中的有限资金来进行理财。
  如果你是单身一人,月收入在2000人民币,又没有其他的奖金分红等收入,那年收入就固定在24000元左右。如何来支配这些钱呢?
  生活费占收入30%~40%
  首先,你要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等,这部分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离开了它们,你就会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这部分,不要动用。
  储蓄占收入10%~20%
  其次,是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约占收入的10%~20%。很多人每次也都会在月初存钱,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总是在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CD或朋友聚会上不加以节制。你要自己提醒自己,起码,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非常被动。

  而且这3个月的收入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工作实在干得不开心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时,你可以潇洒地对老板说声“拜拜”。想想可以不用受你不喜欢的工作和人的气,是多么开心的事啊。所以,无论如何,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活动资金占收入30%~40%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进自己心仪已久的牌子货;还有平时必不可少的购买CD、朋友聚会的开销。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
  最关键的是,即使一发薪水就把这部分用完了,也可当是一次教训,可以惩罚自己一个月内什么都不能再干了(就当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有效。

  除去吃、穿、住、行以及其他的消费外,再怎么节省,估计你现在的状况,一年也只有10000元的积蓄,想来这些都是刚毕业的绝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如何让钱生钱是大家想得最多的事情,然而,毕竟收入有限,很多想法都不容易实现,建议处于这个阶段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础一样。而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可以安心地发展自己的事业,积累自己的经验,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提高,才会有好的发展,要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当然,既然有了些许积蓄,也不能让它闲置,我们建议把1万元分为5份,分成5个2000元,分别作出适当的投资安排。这样,个人不会出现用钱危机,并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1)用2000元买国债,这是回报率较高而又很保险的一种投资。

  (2)用2000元买保险。以往人们的保险意识很淡薄,实际上购买保险也是一种较好的投资方式,而且保险金不在利息税征收之列。尤其是各寿险公司都推出了两全型险种,增加了有关“权益转换”的条款,即一旦银行利率上升,客户可在保险公司出售的险种中进行转换,并获得保险公司给予的一定的价格折扣、免予核保等优惠政策。
  (3)用2000元买股票。这是一种风险最大的投资,当然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只要选择得当,会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除股票外,期货、投资债券等都属这一类。不过,参与这类投资,要求有相应的行业知识和较强的风险意识。
  (4)用2000元存定期存款,这是一种几乎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也是未来对家庭生活的一种保障。
  (5)用2000元存活期存款,这是为了应急之用。如临时急需用钱,有一定数量的活期储蓄存款可解燃眉之急,而且存取又很方便。
  这种方法是许多人经过多年尝试后总结出的一套成功的理财经验。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或许您还会喜欢: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不是教你诈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打听人机的人,易招人怨。泄漏天机的人,易遭天遣。好个知心朋友"可是我菜都买好了……好吧!谢谢……再……"小英的"再见"还没说完,对方挂了电话。许久,许久,她呆坐着,电话还在手里,发出呜、呜的声响,在这个已经空了的办公室里,显得有点刺耳。"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一双手伸过来,帮她挂上了电话,抬头,是新来的唐小姐。"没什么事。"她扯了扯嘴角:"你怎么还没走?""急什么?有什么事等我回家办?家又不像个家。 [点击阅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有一句话叫做“真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一个年轻人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就进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社会是很多人际关系的总和,你必须了解他人,与人谋事,而不是无目的地拉人闲谈,这样才能不虚度光阴,完成“社会实践”。你一定会与某些人达成关系,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他人必有关系是你无法回避的命运。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续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2006年10月,深圳某小区。“胤禛,你真的如此恨我吗?真的如此……”他始终是没有来,他再不肯原谅我了,心像被生生撕裂了一般,疼痛以心脏为中心,一波一波地扩展到四肢百骸,觉得整个人难受得不能自己。不是已经死去了吗,为什么身体还会疼痛,为什么脑中还会有如此清晰的记忆。轻轻地动动指尖,指腹下能感觉到柔软的棉被。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一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作者将职场里的二十三条生存法则一一解读,加入案例和实际分析,完整地诠释职场上的潜规则……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