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北平无战事 - 第21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面几句说得还像样,就最后一句刚说完,连马汉山自己都感到荒腔走板了,可已经收不回来了。
  “就这一句我听懂了。”方孟敖站了起来,“我也就要问你这一句,我被谁当枪使了?”
  马汉山又玩起了他见招拆招的惯技,强笑着答道:“军人嘛,就是以服从为天职。我刚才说的只是这个意思而已。”
  “我又不懂了。”方孟敖的眼眯成了一条线,“你是说我该服从天职还是不该服从天职?服从了就是当枪使,还是不服从就没有当枪使?不用你回答了,我替你答了吧。你是不是看我连作战部的军令都敢违抗,因此是个能为了个人的感情放弃原则的人。你就是这个意思。我说明白让你懂了,我可以命令我的大队不轰炸开封,那是我不愿炸我们自己的城市,不会杀我们自己的同胞。可马局长你不同,昨晚回去我也看了些材料,不久前你就利用自己在军统的职位,调了好几百个便衣特工去杀学生。那些学生都犯了什么法了?还不就是想领取本该发给他们的粮食配给嘛。这件事,当时的北平市市长也就是前任的民食调配委员会主任何思源就坚决反对。今天调查小组问你情况,你倒往主任身上推了。前任的主任何思源先生职务都免了,调查小组还能去问他?现任的主任刘瑶章连民食调配委员会的大门在哪儿都还找不着,调查小组去问他什么?马副主任,你是直接管民生物资调拨的,物资的购进和调拨都是你经的手,我的大队要调查物资和账目,往后谁也不会找,我就找你!”
  “方大队长……”马汉山急了。
  “我还没说完。”方孟敖打断了他,“你说我是枪,我的枪跟日本人在空中打了无数仗,打下的全是日军飞机。没有一枪打在自己战友的飞机上。不信你可以去查我的档案。完了。你说吧。”
  曾可达带头鼓起掌,一下一下鼓得很响。
  杜万乘竟下意识也跟着鼓了几下掌,可一发现其他三人都没有动静,这才察觉与自己的身份不宜,停止了鼓掌。
  曾可达也停了,望着马汉山:“你的四条反驳意见,方孟敖大队长是不是都回答了?还要不要我补充?”
  马汉山倏地站了起来:“本人向五人调查小组郑重提议!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不是我马汉山的调拨委员会。牵涉到那么多粮食和物资的购买发放,我马汉山有一千只手也做不来。如果像方大队长刚才说的调查物资和账目只找我马汉山一个人,我现在就提出辞去民食调配委员会副主任职务。除非你们同时调查中央银行有关机构,同时调查驻外采购物资有关机构。否则,本人将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这就是马汉山,每遇危难,总要扯出萝卜带出泥。
  第一个不高兴的就是王贲泉了,本是站在他一边的,这时一急,也向他瞪眼了:“你们民食调配委员会的物资购买调拨关中央银行什么事?马局长,你说话是要负责任的!”
  马临深这个时候必须撑马汉山一把了:“杜总稽查,本人认为马汉山的提议不无道理。民生物资的采购调拨牵涉到那么多部门,不能够把什么事情都往民食调配委员会身上推,更不能往马汉山一个人身上推。”

  杜万乘:“那你们的意思同时还要调查谁?”
  主持了这么久的会议,杜万乘就这一句话把大家给问住了,包皮括马汉山。
  倒是曾可达贯注了精神,先深深地望了一眼方孟敖,给了他一个希望理解的眼神,然后转望向马汉山:“你的意思是不是要调查小组请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的方行长出面说明一些问题?”
  马汉山反倒犹豫了,答道:“该请谁我可没有说,你们照章办事就是。”
  曾可达立刻转对杜万乘:“杜总稽查,那我们就请方步亭行长来一趟。不然,民食调配委员会是不会配合调查的。”
  杜万乘代表财政部,而钱却又都是中央银行管着,对这一点财政部从王云五部长以降都人人不满,这次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调查中央银行的钱到底是怎么管的。因此立刻望向王贲泉:“我同意这个提议,王主任,北平分行归你们中央银行管。就请你打个电话,请方行长来一趟。”
  这是没有理由拒绝的,王贲泉悻悻地站了起来:“好,我打电话。”
  曾可达下意识地用余光观察方孟敖。
  方孟敖却目光正视曾可达:“曾将军。”
  “嗯。”曾可达像是没有准备应了一声,慢慢望向方孟敖。
  方孟敖却是掏出了一支雪茄,又拿出了打火机,问道:“可不可以抽烟?”
  “当然可以。”曾可达感觉到方孟敖开始有点跟自己较劲了。
  方孟敖啪嗒一声,把打火机打得很响,点燃了雪茄,显然是吸了满满一口,呼出来时,会议室立刻浮起了一层烟雾。
  曾可达隔着烟雾再望方孟敖时,方孟敖的目光已经望向了窗外。
  曾可达的眼中,那烟雾渐渐幻成了列车机头浓浓喷出的长烟!
  南京至北平的铁路上,乘载着崔中石和两个跟踪崔中石特工的那辆列车正喷着长烟在铁道上奔驰。
  这里已经是河北省地面了,大约还有几个小时,这辆列车就能到达北平。
  崔中石还是坐在他的六号铺位上,却已经认真地在看那份七号铺位乘客带来的《大公报》了。那时的《大公报》有好些版面,崔中石也不知是看到第几版了。
  七号铺位那位乘客搭在窗上的手,完全像是无意,那只手的手指在崔中石视力能看见的地方轻轻地扣着,有时扣五下停了,有时扣八下停了。
  崔中石正在看着的那个版面,随着七号铺位那位乘客手指轻扣的数字,一篇文章第一句的第五个字显出来了,是“一”字。
  飞快的手指在继续轻扣着数字。
  报纸上的字迹在崔中石眼前间隔跳动,组合成了以下的文字:“一定要保证方同志身份不被暴露。一定要保护好你自己……”
  列车突然慢了下来,前方又一个车站到了。
  七号铺位那位乘客站了起来,走到行李架前掏出钥匙开了那把套在行李架杆上的锁,拿下了皮箱。

  不远处那两个青年目光对视了一下。
  列车慢慢停下了。
  七号铺位那位乘客面对崔中石:“对不起,先生,我要下车了,报纸看完了吗?”
  崔中石抬起了头给了他一个会意的眼神:“看完了。谢谢你了。”将报纸卷好了递还给他。
  不远处那两个青年伸了伸手臂,显然是要暂时下车休息一下的样子。接着一个往车厢的这头,一个往车厢的那头,分头走去。
  七号铺位那位乘客提着皮箱拿着报纸往一号铺位的下车处走去。
  下车的人不多。
  七号铺位那位乘客刚走到车门边正要下车,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那位乘客一回头,发现是一个青年闪光的眼睛,那青年低声说道:“对不起,能不能把你的《大公报》留下来给我看看?
  方步亭每次出门都是同样的规矩,一个人拎着包皮,独自从洋楼走到前院大门,然后是看门的护卫轻轻地把门开了,他静静地走出去,小车早就在门外等着了。
  今天规矩变了,不是方步亭有新的招呼,而是从谢培东开始,到昨天才搬回来的程小云,还有今天依然在家陪着他的方孟韦,三个人都跟着他走出了洋楼,只是静静地跟着。
  走到前院的一半,方步亭似乎才察觉到他们都在身后跟着,站住了,慢慢回头:“都跟着干什么?”
  真是不知从何说起,三个人开始都没有说话。
  还是谢培东先开口了:“行长,我陪你去。他们问什么你都不要说话,我来说。”
  方步亭眼中是那种习惯了的信赖,却摇了摇头:“你就不要牵进去了。对付这几个人我还不至于要人护驾。”
  “行长,还是让姑爹跟着去吧。”程小云当着人也一直称方步亭行长,称谢培东姑爹,“不是说怕那五个人,有姑爹在,孟敖会听话些。”
  方步亭的脸阴沉下来了:“注意你的身份。什么时候允许你插嘴我的公事了?”话是对着程小云说的,目光却在注意方孟韦的反应。
  方孟韦这才开口说话了:“爹,您到那里以后,不要跟他们说那么多。我现在就去北平电话局,看着他们把顾先生家里的越洋电话接通了,您到时候直接跟顾大使通话就是。”
  方步亭的脸舒展了好些,是对这个小儿子的孝顺,也是对这个小儿子每逢大事精明的一种欣慰,可很快又严肃了面容,转对谢培东:“辛幼安那句词是怎么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吧?”这句话是夸奖,但显然夸奖得有点过头。方步亭随时都在警惕,让儿子不要过分得意张扬。
  谢培东十分默契:“行长,不要这样夸他。孟韦还当不起这句话。”
  方孟韦知道父亲此时的心情,也知道父亲说这句话的心思,向姑爹掠过一丝感激的目光:“爹,姑爹。我先去了。”大步向门外走去。
  方步亭这才又徐徐向大门走去。

  谢培东跟着。
  程小云却站在原地。
  方步亭又停住了,回头望着程小云。
  程小云只好走了过去。
  方步亭不避讳谢培东,对她说道:“今后孟韦在身边你少说话。我是为你好。”
  “知道。”程小云低声答道。
  方步亭这才转身大步向门外走去。
  谢培东跟到门口大声招呼:“去张自忠路顾大使宅邸。一路上注意行长的安全!”
  “是。”一个司机、两个便衣护从同声答道。
  方步亭上了车,司机和护从都上了车。
  那辆小车平稳地驶出了胡同。
  谢培东和程小云一直看着小车转了弯,二人不约而同地对望了一眼,都是担心忧虑的眼神,默默地走进了大门。
  北平顾维钧宅邸五人小组会议室。
  会议室里应该是八个人,这时却只坐着七个人。
  曾可达那个副官的位子是空着的。
  七个人都沉默着。
  五人小组的成员都低着头看文件,借以掩饰即将面临的难堪局面。
  方孟敖一改原来无所谓的神态,雪茄也早就没抽了,像坐在战斗机里,目光定定地只望着前方。
  马汉山却在吸烟了,前一支还没有吸完,后一支又对着烟蒂吸燃了。
  “报告!”门外传来了曾可达副官的声音。
  五人小组成员都抬起了头。
  马汉山手里的烟也停在那里。
  只有方孟敖一动不动,还是原来那个姿势。
  “方行长请到了!”副官接着在门外报道。
  曾可达用军人的姿态倏地站起来。
  杜万乘这才反应过来,一边站起,一边对其他三人说道:“都起来吧。”
  那三个人当然都跟着站起。
  ——这是五人小组对来人表示极大的尊敬和礼貌。
  马汉山心里别扭极了,他当然不敢不跟着站起,心里却忍不住嘀咕,同样是调查询问,对方步亭的态度与对自己有天壤之别,不禁向方孟敖望去。
  同时望向方孟敖的还有曾可达,见方孟敖还是一个人端坐在那里,便低声说道:“方大队长,请起立。”
  方孟敖站起来。
  那扇门竟推开得如此慢,不知是那副官过于小心,还是屋内的人出现了幻觉,总之,那扇门好像过了很久才慢慢被推开。
  会议室里从来没见过方步亭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曾可达。
  会议室里十年没见过方步亭的只有一人,那就是方孟敖。
  曾可达像是两只眼睛能够同时分别看两个人,一只眼睛在打量着出现于门口的方步亭,另一只眼睛在暗中观察右边的方孟敖。
  方步亭在门外站着,虽已入暑,仍然衣冠楚楚。那扇门全推开了,他才取下头上的礼帽,放在胸口,向室内的所有人微微鞠了一躬。
  又是曾可达,率先举手还礼。
  五人小组另外四人跟着弯腰还鞠躬礼。
  曾可达斜眼望向方孟敖。
  方步亭在门口也感觉到了站在左边那个身穿飞行夹克的高大身影。
  只有方孟敖依然直直地站着,眼望前方,没有任何举动。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雀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简介为了保持遗照的“新鲜”,祖父年年都要拍遗照。某天,少年保润替祖父取遗照,从相馆拿错了照片,他看到了一张愤怒的少女的脸。他不知道是谁,却记住了这样一张脸。有个年年拍遗照、活腻透了的老头儿,是谁家有个嫌贫贱的儿媳都不愿意看到的。祖父的魂丢了,据说是最后一次拍照时化作青烟飞走了。丢魂而疯癫的祖父没事儿就去挖别家的树根,要找藏有祖先遗骨的手电筒。 [点击阅读]
南方有嘉木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此书为第5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茶人三部曲之第一。这是中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绿茶之都的杭州,主角是忘忧茶庄的三代传人杭九斋、杭天醉以及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他们以各种身份和不同方式参与了华茶的兴衷起落的全过程。其间,民族,家庭及其个人命运,错综复杂,跌宕起伏,茶庄兴衷又和百年来华茶的兴衷紧密相联,小说因此勾画出一部近、现代史上的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国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画家李明溪看球赛的时候突然大笑起来,怎么也止不住。朱怀镜说他是不是疯了。平时李明溪在朱怀镜眼里跟疯子也没什么两样。当时朱怀镜并没有想到李明溪这狂放的笑声会无意间改变他的命运。那是国家女子篮球队来荆都市举行的一次表演赛,并不怎么隆重,门票却难得到手。李明溪也不是球迷,总是成天躲在美术学院那间小小画室里涂涂抹抹。所谓画室也就是他自己的蜗居。那天他突然想起很久没有见到朱怀镜了,就挂了电话去。 [点击阅读]
寻找罗麦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赵捷和李亦是好朋友。他们中学时不在一个学校,但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及星期天,他们都同在市少年宫学习。赵捷学舞蹈,李亦学画。他们不知是在一个什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认识了就成了好朋友。渐渐地,赵捷开始经常去李亦家玩儿。李亦从小丧父,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母亲拉扯着他长大。李亦刚上中学时,母亲改嫁。继父是个老实人,与李亦的母亲在一个工厂里,是工程师。李亦和继父不怎么说话;因为长大了,跟母亲之间的话也少了。 [点击阅读]
芙蓉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当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时,胡玉青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书记黎满庚支持下,在镇上摆起了米豆腐摊子,生意兴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