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北平无战事 - 第3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知道什么是‘孤臣孽子’吗?”曾可达突然对开车的副官问道。
  “将军,您说什么?”开车的副官没听清楚。
  曾可达瞬间反应过来自己不应该跟这样的下属问这样的话,立刻改口问道:“笕桥机场还有多远?”
  “大约还有十几公里……”
  那副官刚说完这句,随车带着的移动报话机响了。
  曾可达立刻拿起话筒:“我是曾可达,请报告情况。”
  报话机那边声音特别响亮:“报告曾将军,我是笕桥机场宪兵一队,我是笕桥机场宪兵一队!一架C-46运输机罔顾绝对禁飞的天候强行起飞,驾机的就是军事法庭要逮捕的飞行一大队大队长老鹰和他的副驾驶!”
  “好啊,杀人灭口了!”曾可达从前排副驾驶座上倏地站起来,望着几乎就在头顶的雷雨云层脸色铁青,“以国防部的名义严令笕桥机场指挥塔,立刻阻止,不许起飞!”
  对方:“飞机已经起飞!再报告一次,那架C-46已经起飞!”
  “严令立刻返航!立刻返航!”曾可达对着话筒大声喊道。
  对方:“机场指挥塔回答,天候太复杂,无法指挥返航!”
  曾可达咬紧了牙急剧思索,又拿起了话筒:“立刻通知押送方孟敖和航空实习大队的宪兵三队,人犯暂不押送,解开方孟敖的手铐,等在机场,随时待命!”
  对方“明白”两字刚落,曾可达立刻对驾车的副官喊道:“加速!”
  油门一脚踩到底,吉普车疯了似的跳跃着向笕桥机场方向冲去!
  后面两辆宪兵囚车也紧跟着加速向前面的吉普车追去。
  行至杭州笕桥机场指挥塔,曾可达带着他的副官大步走到了调度指挥室的大门口时,又站住了。他在看,在看这些“行尸走肉”是如何操纵着党国的机器碾着党国的血肉。
  里面的人是一片麻木的死寂,一双双空洞的眼睛都望向弯腰站在指挥台前那个值班的空军上校。尖厉的电台调频声中那个上校对着话筒例行公事地呼唤道:“指挥塔呼叫老鹰!指挥塔呼叫老鹰!老鹰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
  那架C-46运输机没有回应,显然已经失去了联系。
  值班空军上校慢慢直起身,漠然地对坐在身旁的标图员:“雷达继续搜寻。”
  “搜寻什么?”曾可达那比他更漠然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值班上校慢慢转过身去,发现那些指挥塔的空勤人员都笔直地站立着,接着看见了那两颗少将金星,看见了曾可达,也只是习惯地两腿一碰,算是敬礼。
  曾可达望着他那副显然早有准备依然麻木的脸:“谁下达的起飞命令?”
  值班上校:“空军作战部。”
  “哪个空军作战部?侯俊堂都已经被抓了,还有哪个作战部的人给你下达这样的命令?”
  这种问话本就无需对方回答,曾可达紧接着对身后的副官道:“下了他的枪。”说着走向了指挥台的话筒边,“打开机场的扩音器。”
  曾可达的副官立刻将值班上校的枪下了。几乎是同时,一个空勤人员急忙过去插上了直接扩音器的插头。
  指挥塔上高分贝喇叭里曾可达的紧急命令声在机场上空响着:“我是曾可达!我是曾可达!宪兵队!现在紧急命令你们!一队、二队立刻封锁机场所有跑道,不许放任何一架飞机起飞!三队,航校其他人犯继续拘押,把方孟敖立刻送到指挥塔来!再说一遍,把方孟敖立刻送到指挥塔来!”
  一队宪兵端着枪跑向了一条机场跑道。
  另一队宪兵端着枪跑向了另一条机场跑道。
  地面的空军地勤人员都被喝令抱着头在原地蹲下了。
  喇叭里曾可达的声音同时传到了距离指挥塔约一千米处的一条机场跑道旁的这个飞机维修车间,也就是曾可达所说的拘押航校人犯的地方。

  所谓人犯,全是一个个年轻挺拔的航校毕业学员,这时都戴着手铐排列在厂房中央。他们的四周都站着头戴钢盔端着卡宾枪的宪兵。
  所有的人都在听着机场高音喇叭中曾可达的命令声。话音刚落,三队的宪兵队长还没来得及执行命令,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一个矫健的身影在眼前一掠,已冲出了大门。
  三队的宪兵队长这才惊悟,急忙亲自追去,一边喊道:“来两个人!”
  大门边两个宪兵立刻紧跟着追去。
  一路狂奔,通往指挥塔的机场跑道上,那个矫健的身影将身后的三个宪兵抛得更远了,猎豹般飞快跑到了指挥塔的大门外,紧接着又隐没在指挥塔的大门里。
  守候大门的卫兵都愕然地望着这道身影闪过,无人拦阻,也来不及拦阻。
  指挥塔内,曾可达的眼睛一亮。
  那个人影已经奔进指挥室,直奔到指挥台前,对还坐在那里的标图员:“让开。把耳机给我。”上千米的飞速冲刺奔跑,说话时这个人竟然气也不喘,他就是今天南京特种刑事法庭涉嫌通共案的要犯方孟敖。在接受审判前,他的身份是国民党空军笕桥航校上校教官。
  那标图员虽已站起却仍在犹豫,征询的目光望向曾可达。方孟敖已经一把抢过了他的耳机戴上并在指挥台前坐了下来。
  曾可达此时大步走了过去,捂住了话筒,盯着方孟敖:“救了老鹰,军事法庭照样要审判你!想明白了。”
  方孟敖根本不接他的话茬,只对标图员:“所有的区域都搜索了?”
  标图员:“都搜索了,航迹消失。”
  方孟敖:“西南方向一百公里的空域也搜索了?”
  “不可能!”一直被副官看押在那里的值班上校的脸色这时陡然变了,“那是南京禁飞区……”
  曾可达的脸色也剧变,目光倏地转向值班上校,终于吼了出来:“飞机要是掉在南京,杀你们全家也交代不了!”吼完这句,他终于换了口气,急忙对方孟敖,“全靠你了!不要想军法审判的事,立刻指挥老鹰返航!”
  方孟敖仍然没有接他的话茬,目光飞快地在玻璃标图版上搜寻:“立即接通南京卫戍区雷达站,搜寻南京空域。”
  那值班上校这时彻底慌了:“南京卫戍区雷达站不会听我们的指令!”
  “接南京卫戍区雷达站!”曾可达大声下令,接着快步走到话筒前。
  南京卫戍区雷达站的专线立刻接进来了,曾可达对着话筒:“南京卫戍区雷达站吗?我是国防部曾可达!我现在空军笕桥机场,以国防部预备干部局蒋经国局长的名义命令你们,立刻启动雷达搜寻南京空域,发现飞机立刻报告!”
  “是!”
  “蒋经国”三个字是如此管用,对方清晰的回答声却只能从方孟敖戴着的耳机中听到。
  “把连线耳机给我。”曾可达连忙接过值班指挥的另一副耳机戴上,同时大声对指挥塔内所有站着的空勤人员下令,“一切听方孟敖的指挥,导引老鹰返航!”
  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那个有国军空军第一王牌飞行员称号的方孟敖的背影上。
  方孟敖对着话筒:“雷达站,从东北区域向西南区域扇形低空搜索,重点搜索西南方向32至35度上方空域!”
  “是。明白!”对方的声音在方孟敖和曾可达的耳机里同时传来。
  指挥塔里的其他人却听不到声音,都静静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屋子里静得让人窒息。
  “低空搜索,目标出现!——西南方向35度!飞机就在南京上空!”耳机对方雷达连接线员声音骤然加大!
  方孟敖对身边的标图员:“标航迹,西南方向35度!”
  “是!”标图员抓起水笔,紧紧跟随着玻璃标图版上那条重新出现的红色航迹疾速精准地勾画起来!
  方孟敖俯下身,贴近呼话筒:“雷达站,接通目标信号!听我指挥返航!”

  “雷达站明白!”
  一阵调频声,方孟敖知道飞机的信号接上了:“二号!二号!我是一号,收到请回答。”
  二号是老鹰当年飞越驼峰时的代号,一号是那时方孟敖的代号。一个是主飞,一个是副手。方孟敖此时用这个代号显然是告诉对方自己还是像当年并肩抗日的战友,让对方不要有别的杂念。
  曾可达也立刻意识到了,一直冷静审视的目光这时也闪出了难得一见的温情,可这温情也就是一瞬间,他也在等对方的回应。
  耳机里,老鹰的呼吸声都已经能听到了,却不回话,显然是没有回过神来——这边呼叫的怎么会是方孟敖?
  方孟敖当然知道老鹰这时的错愕,换了调侃的语气:“老鹰,我就是方孟敖。帮你发财的,利用你发财的,谁也救不了你,现在只有我能指挥你返航。告诉我,你现在飞机和飞行的状况。”
  又是少顷的沉默,耳机里终于传来了老鹰的声音:“指挥官!现在指挥塔里哪个王八蛋是指挥官!”
  曾可达一把抄起了话筒:“王八蛋!老鹰你给我听着,我是曾可达!现在是我在指挥!这一次走私倒卖北平民生物资案件你只是从犯,你背后那些人现在是要杀你灭口!只要你安全返航据实指认,天大的事建丰同志都能替你解脱!现在我命令你,一切听从方孟敖的指令,操纵好了,立刻返航!”
  老鹰耳机里的声音:“将军!我明白!我听你的!可方孟敖是共党,我还是国军军人……”
  到这个时候还存有这种狡黠的心理,希冀用这种表态邀宠脱罪!曾可达心里一阵厌恶,却又不能不示之以抚慰,握紧了话筒:“我知道你是国军军人!因此必须听我的命令!再说一遍,听清楚了,现在能指挥你安全返航的只有方孟敖!不要管他是不是共党,就是毛泽东,你现在也必须听他的!立刻向他报告你的飞机和飞行状况!”说到这里才把话筒摆回到方孟敖面前。
  “是!”耳机里老鹰的声音因这一时刻的复杂心绪颤抖起来,他强烈地克制着,“飞机尾部遭遇雷击,电路严重受损,左舷发动机停车,右侧滑状态难以控制!……现在云顶高6000米,云量大于10个,飞行高度2200米。随时可能坠落。请指示!”
  方孟敖:“老鹰听明白了,不要管我是不是共产党,也不要管雷雨云里的雷电,只记住你是能够飞过驼峰的人,没有你驾不回来的飞机!现在你只要保持最低机动速度,特别注意右侧发动机情况,向东北方向穿行,十分钟后就能到达机场上空!收到回答。”
  “收到!右发情况正常。可是右侧滑在加大,右侧滑在加大!控制不了方向……”老鹰的声音开始跟着方孟敖的步调冷静了下来。
  值班上校这时突然站了起来冲着曾可达:“将军,老鹰的飞机不能在本机场降落!”
  曾可达冷冷的目光盯着他:“你说什么?”
  值班上校:“左发动机停车,右侧滑极有可能使飞机降落时偏离跑道,撞毁停机库房!机库里还停着三架C-46!曾将军,我们再浑也是党国的人!他方孟敖可有共党嫌疑,他是想把那几架C-46都毁了!”
  曾可达看向方孟敖:“方孟敖,他的话你都听到了?”
  方孟敖并没搭理他依然对着话筒:“老鹰,蹬住右舵,同时向右边压住操纵杆,注意!右侧滑是否减轻?”
  “回我的话!”曾可达凑近方孟敖,“老鹰能不能正常降落?!”
  “我不能保证。”方孟敖取下了耳机,“可他必须在这里降落。不然,他就会掉在南京市区。出现这种后果,你曾将军可就不能在军事法庭审我了。”
  曾可达愣了一下,只好手一挥。
  方孟敖又戴上了耳机,耳机里再次传来老鹰的声音:“报告!右侧滑状态减弱,右侧滑状态减弱!飞机飞行坡度为零。我正向东北方向飞行。”

  方孟敖:“好!现在报告你的飞行速度。”
  “现在是最小机动速度,下滑角为40度。”曾可达也听到老鹰那边的声音明显沉稳多了。
  方孟敖:“保持速度,将下滑角调整为30度,收到回答。”
  老鹰:“收到,保持速度,下滑角已经调到了30度。”
  方孟敖:“老鹰,看见机场后,马上报告!”
  耳机那边突然又没了声音。
  “见到机场了吗?老鹰回答!”方孟敖的这句问话声音不大,却让曾可达的心里猛地一沉。
  耳机里仍然无人回答,只有嘈杂的调频声音。
  又是一片死寂。
  “看见机场了!”耳机里终于又传出了老鹰略显激动的声音!
  “好!”方孟敖喝了一声彩,“着陆方向,由南向北,对准跑道,在500米高度时,放下起落架。听到请回答!”
  耳机里老鹰的声音:“听到了,飞行高度500米放下起落架。”
  “打开襟翼,准备着陆。”方孟敖下了最后一道指令,站了起来,取下耳机放在航标台上。
  一个巨大的阴影在机场上空覆盖过来,透过指挥塔玻璃窗外的雨幕,隐约可见那架C-46安全降落了,就停在指挥塔外的跑道上。
  曾可达立刻走到机场扩音器的话筒前,发布他此次前来笕桥机场的根本任务:“各宪兵队注意!一队押送方孟敖航校大队!二队立刻抓捕空一师走私一案所有涉案人员!”
  可接下来瞬间发生的事却让他措手不及。那个涉案空军走私的值班上校飞快地从指挥塔的一张桌子下抄出了一挺轻机枪,冲到指挥塔面临跑道的玻璃窗前,向跑道上刚降落的那架C-46驾驶窗猛烈扫射。
  此次直接参与北平民生物资走私倒卖案的两个空军人犯在这一刻还是被灭口了!紧接着那个杀人灭口的上校掉转枪口对准了曾可达,满脸的“成仁”模样!
  “不要开枪!”曾可达话音未落,站在他身后的副官还是下意识地开枪了。
  连中两枪,那个上校抱着轻机枪倒在玻璃窗前。
  曾可达转身猛抽了那副官一记耳光:“说了不要开枪,为什么还开枪!”
  “是!”那副官把枪插进枪套身子一挺,“我必须保护将军的安全!”
  “他敢杀我吗?混账!”气急之下说完这句,曾可达这才看到还有个方孟敖站在那里,莫名其妙一丝尴尬后,立刻对那副官,“带他走吧。不用上手铐了。”说完不再逗留,脸色煞白地一个人先走出门去。
  方孟敖慢慢走到那个副官跟前,望了一眼仍然抱在那个上校怀里的机枪,在他耳边轻声说道:“跟你们曾将军好好学吧。那挺机枪里的子弹早已打光了。”
  那副官跟着方孟敖走出去时似乎才有些明白,他们的曾将军平时那种威严为什么在眼前这个飞行教官面前总会显得没有那么大的底气。
  国军空一师一大队大队长老鹰突然被杀,而杀他的人也同归于尽,作为经国局长亲自点名的公诉人,曾可达深感失责。
  原定,今天的特种刑事法庭只是审讯空军作战部参谋林大潍共匪间谍案,和笕桥航校飞行大队违抗军令拒绝轰炸华野共军“沦陷”之开封的通共嫌疑案。昨天北平突发“七五事件”,接到美方照会后,当晚就抓捕了参与北平走私的空军作战部副部长中将侯俊堂。经国防部预备干部局蒋经国局长紧急提议,今天改为两案并审:既杀共产党,也杀国民党!借以实现“一手坚决反共,一手坚决反腐”的战略决策。能否将共产党打入国军内部核心的铁幕以及国民党从上到下集体贪腐的黑幕凿出一条缝隙,今天的审判将是一把楔子。而一个方孟敖,一个老鹰,便是凿开缝隙的铁锤和铁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3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中国现代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294 人气:2
摘要: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财乞福。有的却因为那里是一个百货杂陈,价钱特别公道的地方,去买便宜货。还有的,可说是闲得无聊,跑去散散心,喝喝茶,抽抽烟,吃吃瓜子。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3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3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沉从文《边城》
作者:沉从文
章节:25 人气:3
摘要: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