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悖论13 -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从背部的触感判断,那应该是枪口。冬树高举双手。
  “你是谁?”他问。
  “问别人姓名时,应该先报上自己的姓名。学校没这么教过你吗?”
  女人的声音很年轻。也许才十几岁,和刚才在收音机听到的声音好像不太一样。
  “我是久我。”
  “喂,你只有姓?”
  “冬树。久我冬树。这样行了吧?”他保持高举双手的姿势说。
  “还不许动。你身上有枪吧?”
  他心头一惊。的确被女人说中了。他之前听说搜查一课要去逮捕那批中国人,所以先把枪带在身上才离开警局的。但这个女人怎会知道自己身上有枪?
  “我身上没那种东西。”不管怎样,他姑且这么搪塞。
  “说谎也没用。因为我知道。”
  “……你怎么知道?”
  “我能透视。”
  “少来了。”他想转身向后。
  “不许动!”声音尖锐地飞来。“我可要先声明,这是我头一次拿手枪。如果你敢轻举妄动,我说不定真的会开枪喔。”
  “拜托你千万别那么做。”冬树叹出一口气。
  小峰先生──身后的女人如此呼唤某人。
  “把这个人的手枪拿出来。八成藏在他外套底下。”
  脚步声传来,冬树的背后出现一名男子。是个穿西装的小矮子,戴着眼镜,看起来有点畏缩。
  “喂,你是小峰先生?”冬树问。
  “啊,对。”
  “拜托你小心点。手枪虽然应该有安全装置,但在我四处活动的情况下,说不定安全装置已经解除了。”
  小峰先生的表情变得更软弱了。他胆颤心惊地翻开冬树的外套,用颤抖的手取出他插在枪套里的枪。
  “OK,行了,慢慢转向我这边。”身后的女子说。
  冬树放下双手,转身向后。站在眼前的是个年轻女孩,身穿深蓝色西装外套和格子迷你裙。怎么看都像是高中女生。
  “就课外教学来说未免太过头了吧。”冬树有点轻浮地说。不管见面的形式为何,能够见到其他人,心情总是会轻松点。
  “再说废话,小心我真的开枪喔。”高中女生像猫一样的眼睛瞪了过来。
  看来她手上抓的是真枪,和警察持有的手枪同型。是从警局偷来的吗?冬树思忖。
  “我听到广播才来这里的。你们居然这样欢迎我,未免有点过分吧?”
  “喂,就你一个人?”
  “来这里的只有我一人。”
  “意思是说,还有别人在?”
  “有,但是详情不能告诉你,除非你先把你们的状况告诉我。”
  “嗯……”高中女生露出沉思的表情。“算了。你跟我来。”
  “去哪里?”
  “就在前面不远。你跟来就知道了。”高中女生别有意味地笑了。“小峰先生,你带头先走,我要跟在这个人后面。”
  名叫小峰的男人迈开步伐,冬树尾随在后,高中女生也随后跟上。

  “可以问个问题吗?”冬嘴说。
  “甚么问题?”
  “为甚么会变成这样?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
  可以听见她叹了一口气。
  “关于这个谁也不知道,但现在可不是思考那种问题的时候。”
  “怎么说?”
  “哎,反正你马上就知道了。”
  小峰走出剪票口,进入旁边的咖啡店。冬树随后跟上。
  店内有一个身穿高级西装、体型壮硕的男人,一对看似夫妻的老人,还有年龄应该在二十岁上下的女人。两个老人隔桌对坐,另外两人坐在稍远的位子。
  “我来介绍新人。”高中女生说。“这是久我冬树先生。老大说得没错,他身上果然有枪。不过我已经没收了。”
  “老大?”
  “不确定有谁在场的地方,不可独自进入。不得不进入时,也得以背贴壁,步步为营──这点基本常识,你的刑警前辈没有教过你吗?”
  店内深处传来声音,是冬树熟悉的声音。不久后,诚哉出现了。
  “哥……不,管理官。”
  诚哉摇头。
  “叫我哥就好,这里已经没有警察这种东西了。”诚哉从小峰手上接过冬树的手枪,取出子弹后还给冬树。"在场的人全都赤手空拳,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带枪。
  “可是,她不也有枪?”冬树看着高中女生。
  “是我请她替我保管我的枪,里面没子弹。”
  高中女生左右挥舞手枪,露出笑容。
  “啊,真痛快。我早就想试试拿枪的感觉了。”
  冬树再次转身面对诚哉。
  “我没想到哥你还活着。”
  “彼此彼此。我也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事,总之当我清醒时,街上只剩下我一个人。本来正在追捕的中国人和我的办案同僚都不见了。周遭又不断发生事故,老实说,我还以为是我疯了。”
  “我也一样。”
  “恐怕只能把这一切解释成某种超自然现象了。对了,你之前是怎么过的?”
  “我到处乱跑。一下子登上东京铁塔,一下子骑脚踏车逛六本木,也因此遇到三个人。”
  冬树把那三人待在银座寿司店的事说了出来。
  “最好把他们带来这里。在这种状况下如果孤立无援是活不下去的。”
  “我待会就带他们过来。说到这里,那个广播是哥你弄的?”
  诚哉点头。
  “我觉得不管怎样应该先找人集合,所以骑摩托车去广播电台。我先去使用中的录音室碰运气,可是工作人员和电台DJ都不见踪影。于是我就录了那卷循环式录音带,让它不断播放。”
  “可是,广播里的声音是女人的声音。”
  “是她。”诚哉看着后方的年轻女人。“我去广播电台的途中,凑巧发现她。于是就请她一起过来,替我录制录音带。因为我想如果用女人的声音,或许可以让听到的人比较安心。”

  “后来呢?”
  “就来这里了。既然呼吁大家来东京车站,如果这里没人那可不像话。然后就在这间店里,等待来会合的人。”
  店面有一部份是整片玻璃,可以清楚看见剪票口的情况。大概就是这样,诚哉才会发现冬树来了。
  “为甚么选择东京车站做为集合地点?”
  “这是我想了很久之后的决定。首先,对大部份的人来说,这个地点最好找。就算不知道该怎么走,只要沿着山手线步行,迟早会走到。指定到地下街会合,是因为这里不会受到车祸影响,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应该也很充足。万一停电了,自家发电系统应该也能发挥作用。”
  “火车没出事吗?”
  “多亏有ATC①,新干线没有发生重大事故。不过,应该到处都发生了冲撞意外。新干线之外的一般列车虽也采用ATC,但准备要停车时,司机通常会切断ATC,改以手动操作。如果司机不见了,火车当然会继续走,直到撞车为止。”
  “这种事你居然也知道。”
  “是他告诉我的。”诚哉指着那个小峰。“他好像是技术人员。”
  “我只是凑巧知道,和技术人员无关。”小峰抓抓脑袋。
  “大家都是听到那个广播才来集合的吗?”冬树环视全员。
  “基本上是这样没错,不过我们几个打从一开始就在一起。”高中女生回答。
  “从一开始?”
  “对。当时我走在中野的人行道上,周遭忽然乒乒乓乓发生车祸,吓了我一跳。那时在我身旁的,就是那对夫妻。”她说着指向的,是那对老夫妇。
  老人用力点头。
  “那位小妹妹说的没错。我们当时只是走路经过,差一点就被卷入车祸了。”
  “我看到每辆车上都没人后,更吃惊了。只有一辆车上有人,那就是小峰先生他们的车。”
  听到高中女生这么说,冬树看向小峰。
  “当时是你在开车?”
  “是的。我和经理正要去见客户。”
  “你所谓的经理是?”
  “就是我。”体型壮硕的男人发出低沉的声音。他在喝咖啡,用咖啡托盘代替烟灰缸吞云吐雾。
  “大叔,这里禁烟。”高中女生提出抗议。
  “是谁规定的?”中年男人用咖啡托盘遮住桌上贴的禁烟标志。
  “在你之前听到广播赶来的,就只有这几个人。”诚哉说。“或许还有其他的生存者,但我们没有接触的方法。”
  “那个广播,会播到甚么时候?”
  “不知道。只要还有电力应该就会继续播放吧。”
  “不管怎样,我先把银座那三个人带过来。”
  冬树走出东京车站,骑上脚踏车回银座。太一与荣美子看到他出现后,脸上都浮现了安心的表情。大概是他回来得太晚,所以他们正在担心他是否出事了。
  冬树把诚哉等人的事情说出来,二人顿时表情一亮。

  “太好了,原来不只我们几人。”
  “你听到没有,未央?叔叔说还有别人在。”荣美子对女儿说,但未央似乎依旧没有感情。
  “如果跟那边的人谈一谈,说不定能打听出甚么。”
  太一满怀期待地说,冬树却朝他歪起脑袋。
  “这个还很难说。不过,和他们会合的确比较好。你们可能累了,不过还是出发吧。”
  三人走出店外,冬树背起未央。荣美子又拿绳子把二人的身体绑在一起。其间,太一不知从哪找了二台脚踏车过来。
  就在三人正要骑车之际。上方响起低沉的爆破声。冬树抬头一看,对面大楼的窗口喷出火焰。破裂的玻璃碎片,飞到他们身边了。
  “是屋里弥漫的瓦斯爆炸了。待在这里很危险,快走。”冬树说完急忙踩下踏板。这时,冰凉的东西落到他脸上。
  “真倒霉,居然还下雨了。”太一发出悲惨的哀叹。
  等他们抵达东京车站时,雨势已经变成倾盆大雨了。他们慌忙逃进地下街,朝集合地点走去。
  到了之前的咖啡店后,大家再次自我介绍。专搞技术的上班族叫作小峰义之,据说任职于大型建设公司。经理户田正胜今年五十八岁,他说今天本来有一笔大交易。
  “那笔交易如果顺利,应该可以让我们公司起死回生。”
  听到户田这句话,女高中生中原明日香发出“噗哧”的响亮笑声。
  “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居然还对公司念念不忘。”
  听到她这么说,户田抿紧双唇,不太高兴的样子。
  老夫妇说他们的名字是山西繁雄和春子,在杉并区有一栋房子,两人放不下心,很想知道房子现在的状况。
  “等我们能够确定外出行走很安全时,一定会回去看看府上的情况。”诚哉对老夫妇说。
  诚哉最先遇到的女人叫作富田菜菜美。她说她在帝都医院当护士,她那黑色开襟外套底下的确是一身白衣。
  “当时我去附近的便利商店买午餐,正要回医院。等我回过神时,已经倒在路边了。我跟各位一样,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一回事。”
  “啊,你该不会就倒在工地旁边吧?”太一问。
  对,菜菜美点点头。
  “那,你跟我一样,我也在那里。我完全没发现有人倒在旁边,早知道我应该再多找一下。”太一的声音透出喜悦,大概是因为与自己有共通点的人物是位年轻貌美的小姐吧。
  诚哉环视众人。
  “在座各位,都与别人处在同一地点,或者在彼此附近。但是,除此之外看不出还有其他共通点了。不过,我想一定会有甚么一致之处。这点,请大家再想想看。”
  就在这时,整间店忽然猛烈晃动了起来。
  注释:
  ①Automatic Train Control,火车自动控制系统。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