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读后感——空中爆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也许我们命中注定要遭厄运,也许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有希望活下去。如果是这样,那就
  让我们发出最后一声听了叫人胆寒、叫人毛骨惊然的吼叫吧,这是挑战的呼叫,是战斗的
  怒号!悲伤,去它的!挽歌和哀乐,去它们的!传记、历史、图书馆和博物馆,去它们的
  !让死人去吃掉死人。让我们活着的人在火山口边上跳舞吧,这是临死前的一场舞,不过
  它仍是一场舞。"
  在对文字丧失兴趣许久之后,我终于在一个自称为"流|氓|无|产|者吟游诗人"的作家笔下体验
  到了久违的阅读快感。牛比作者的牛比之处在于他能用自己的文字触摸你的身体,那些七
  零八落的字符散落在纸面上就变得性*感和诡异起来,共同营造出一个巨大的发烫的潮湿的
  场,让你不知不觉就面庞发热心跳加速,然后那些不知从哪儿伸出来的手就拿着一把把小
  刀在暗中捅你,高|潮迭起,过瘾无比。
  刚读完英文版的第一段我就被捅了一下,"we are all alone here and we are dead",呲
  呀着嘴还没叫出声来又读到那句"we must get in step.a lock step.toward the prison
  of death.there is no escape,the weather will not change."(我们必须步伐一致、
  前仆后继地朝着死亡的牢狱奔去。无法逃脱,天气也不会变。)然后我就开始有点发傻了
  ,被小刀接着捅的滋味不是那么好玩儿的,它极容易让你因为被疼痛的幻象蒙蔽一下子回
  不过神来而失血过多然后翘掉。好在我的神经不那么纤细,还不至于被几句英文给捅死。
  《北回归线》,一部先在法国面世并于1961年才在美国解禁的所谓充满"粗俗和婬*秽"的伟
  大作品,庞德认为它"大概是一个人可以从中求得快感的唯一一本书"。而其实这本书从头
  到尾都是这个叫亨利·米勒的家伙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们的叫嚷、呓语和情|欲箴言录,它
  是混乱的、疯狂的、粗野的同时又是真诚的。当个人的悲哀或者感伤超越了类似青春期式
  的"迷惘"时,他要么从此保持缄默,要么开始绝望地自渎。亨利·米勒属于后者,《the
  bandits》里有句台词,"当死亡-阴-影笼罩时,结束即开始。"亨利·米勒坎坷的经历以及个

  人对时代与环境的敏感使他注定要背负过多的沉重与绝望,因此他要么真的对自己的脑袋
  来上一枪一了百了,要么成为一个常人眼里的疯子。"从未患过神经病的人是不懂什么叫做
  痛苦的",好吧,既然痛苦无法避免,既然自我的折磨是无法避免的,那就干脆承认自己是
  个疯子得了。你还能对一个神经病做什么道德规范么?你还能要求一个疯子去恪守你那一
  套所谓现代文明所形成的光荣传统么?"一个人一露面这个世界便重压在他身上,把他的腰
  压断。总有过多的腐朽柱子立着,过多令人痛苦的人性*有待人去繁衍。上层建筑是一个谎
  言,其基础则是巨大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恐怖吗,发抖吗,躲起来抽泣或者放声大
  哭吗,没用!宝贝儿,对不起这一切只与你自己和你那敏感脆弱的小神经有关。所以不如
  放声大笑吧,那些要命的让你痒痒的虱子会一直这么在你身上繁衍生息,而你能做的就是
  一边笑着一边拼命地搔,直到把自己给搔死!明白了这一点就好办了,正如陈清扬在《黄
  金时代》里的那句经典总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通了这
  一点,一切都可以泰然处之。"
  一位与亨利·米勒过从甚密的女作家在为《北回归线》所作的序中说道:"在这个因内省而
  濒于瘫痪、因享用精美的思想之盛宴而便秘的世界上,这一番对客观实在的野蛮暴露像一
  股赋予人勃勃生机的热血汹涌而来。暴力和婬*秽的东西完全保留下来,体现出伴随着创造
  性*行为而来的神秘与痛苦。"我们这个世界的悲剧就在于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使它从昏睡中
  醒来。人们不再做噩梦、不再心情振奋、不再觉醒。每个人都微笑着彬彬有礼的时代真的
  是那个关于天下大同美梦的实现么?"他们所处的世界同每一个地方一样,发生的事情多半
  是屎尿垃圾,同任何一个垃圾桶一样脏,只是他们能有幸盖上桶盖。"真相是残忍而刻薄的
  ,而执意要说出真相的人在对世界绝望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入了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我感

  到了如在杵臼中被捣碎的苦痛,感到了掩面痛哭的悲痛。在时间的子午线上毫无正义可言
  ,只有创造了真实和戏剧幻觉的行动诗篇"搔吧搔吧,把自己搔死吧,你这自作自受的疯子
  ,你必须为你的脆弱和坦率付出代价。
  而性*,性*在亨利·米勒那里是一种"神圣的完美"。他和他的那帮朋友们在巴黎的烟花巷中
  、酒吧间里寻找着慰藉,而这"神圣的完美"与所谓的爱情无关,他们更喜欢一个无知而婬*
  荡的妓女,而非一个"扭扭捏捏的婊子"。"它的热力透过了她的身体,一直热到两腿之间那
  块女人身上该发热的地方。热力随即在此形成固定循环,使一个男人重新建立信心。"很粗
  俗是么,可这确实是一个更为直率和坦诚的男人对于自己内心深处胆怯和孤独的表露,他
  们甚至需要从一个女人的两腿间去重新建立信心。对于性*的依赖恰恰来源与真情的缺失,
  这一点在对于一个男人的讲述中表露无疑:"范诺登是个疯子,这一点我已经确信无疑。他
  怕独自一人呆着,他的恐惧是根深蒂固、无法摆脱的,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同她结合在一
  起时他也仍旧逃不出自己为自己筑成的炼狱。他对我说,'我什么都试过了,甚至还数过数
  ,考虑过哲学难题,可全没有用。我好像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始终在盯着我。我生自己
  的气,气得要命,恨不得去自杀……可以说每一回达到性*欲高峰时都是这样。约摸有那么
  一秒种我完全忘了自己,这时我甚至已经不存在了……什么都没有了……那女人也不见了
  。这同领受圣餐差不多。真的,我真的这么想。完事以后有几秒钟我觉得精神振奋……也
  许这种精神状态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若不是身边有个女人,还有装灌洗器的袋子,水在
  哗哗流……这些微小的细节使得你心里清楚得要命,使你觉得十分孤独,而就在这完全解
  脱的一瞬间内你还得听那些谈论爱情的废话……有时这简直要叫我发疯……我不时发疯。

  发疯也不会叫他们走开,实际上她们喜欢我这样。你越不去注意她们,她们越缠着你不放
  。女人身上有一种反常的气质……她们在内心深处都是受虐狂。'"真正的爱不是一个对所
  有女人都具有施虐狂倾向的人所能理解的,根深蒂固的恐惧也不是靠和一百个或者几百个
  女人机械般的磨来蹭去能够解决的。遗憾的是大家似乎对此都心知肚明,所以大多数男人
  们仍然选择趴在一个女人身上去寻找自己的信心,至少约摸有那么一秒种你会完全忘了自
  己,不是么?
  真他妈够绝望的,亨利·米勒,你到底在胡说些什么!可他仍不紧不慢地说着,"这是一个
  没有希望的世界,不过用不着泄气。"这个疯狂的家伙在把世界说成一颗巨大的正在死去的
  恶性*肿瘤后居然仍在乐此不疲地寻找。是的,这个家伙居然仍然在无耻地干一种叫做"寻找
  "的勾当,"我想要一个河流能把人载到各地去的世界,不是成为古老传说的河流,而是能
  叫人同别的男女,同建筑、宗教、植物、动物接触的河流。是上面有船只的河流。 人们在
  这样的河里溺死,并非淹没在神话、传说、书籍和以往的尘土中,而是淹没在时间、空间
  的历史中。……我坚信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应寻求写一本书,哪怕它只有一大页呢。
  我们必须寻找碎片、碎屑、脚趾甲,任何含有矿物质、任何得以使肉体和灵魂复活的东西
  。"哈哈,看到了吗,原来这个绝望的男人最终要找的是能使肉体和灵魂复活的东西,原来
  他仍然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他妈的理想主义者,这顿时让我更加坚定了要赞美他的决心。"在
  精神的极限上,人类再次发现自己像野人一样赤裸着身子。"这个野蛮书写的疯子最终在太
  阳落山时变得无比温柔起来,"太阳正在落下,我觉得这条河正从我的身上流过--它的过去
  、它年代久远的土壤和多变的气候。群山轻柔地束缚着它,因而它的流向早已确定。"并非
  虚伪的原始主义引发了这一番野蛮人的抒情,而我竟然差一点就被这一刀捅得感动起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时间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宇宙论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还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令人吃惊的是,尽管人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在运动,只是到了本世纪20年代因哈勃发现了红移定律后,宇宙演化的观念才进入人类的意识。 [点击阅读]
昂梯菲尔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位无名船长为搜寻一座无名小岛,正驾着无标名的航船,行驶在不知晓的海洋上。1831年9月9日,清晨6时许,船长离舱登上了尾船楼板。东方欲晓,准确地说,圆盘般的太阳正缓缓地探头欲出,但尚未冲出地平线。长长地发散铺开的光束爱抚地拍打着海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大海上荡起了轮轮涟漪。经过一个宁静的夜,迎来的白天将会是一个大好的艳阳天,这是末伏后的九月难得的天气。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褐衣男子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使整个巴黎为之疯狂的俄籍舞者纳蒂娜,正一再的向台下不断喝彩赞好的观众鞠躬谢幕。她那细窄的双眼,此时显得更加的细眯,猩红的唇线微微上翘。当布幔缓缓下落,逐渐遮盖住五彩缤纷的舞台装饰时,热情的法国观众仍不停地击掌赞赏。舞者终于在蓝色和橘色的布幔旋涡中离开了舞台。一位蓄须的绅士热情地拥抱着她,那是剧院的经理。“了不起,真了不起!”他叫喊着。“今晚的表演,你已超越了自己。”他一本正经地亲吻她的双颊。 [点击阅读]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野蒿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3
摘要:在站台上穿梭着的人们,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四岁、体态娇孝显得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入,正在为一个小时后将要和下车的男子偷救而浑身燥热……一傍晚,有泽迪子从紫野的家里赶到新干线的京都车站时,时间是七点十分。虽说快过了四月中旬,白昼日渐延长,但一过七点,毕竟天色昏暗,车站前已开始闪烁着霓虹灯那光怪陆离的灯光。迪子沿左边笔直地穿过站台,在检票口抬头望着列车的时刻表。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