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北回归线 - 《北回归线》书评——一个杂种的自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忘了是谁讲过某电视台在一部译制片里将“I’m so wet”译成“我快哭了”的笑话,这几天开始全国公映的《007:量子危机》在某平面媒体上用“一刀未剪”做了做大的噱头。没有原著的对比,我不太清楚手 里拿到的这本译著到底是“信达雅”般忠心耿耿还是被割的遍体鳞伤或面目全非。面对一本疑似体无完肤的“名著”,读到大半的时候发现这本书并没有如众人描述 的如何出格如何肮脏如何婬*秽。这是一本“洁净”的书。尽管在总译序和代译序里一再提到亨利•米勒是如何的“色*情”。
  一个被Yan割过的太监怎么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男人?原本完整的身躯上生硬的“人为疤痕”是悲哀还是骄傲?是,那是某些人成功狙击的军功章,可那也是某种制度无声而有力的控诉。
  亨利•米勒是个“杂种”,他自己都承认。“我所示的那个困惑的人,那个随随便便的人,那个无所顾忌的人,那个精力充沛、污秽下流、爱吵爱闹、细心体贴、一丝不苟、说谎骗人、诚实的可怕的人”。狂妄的放纵,疯子似的欢欣。充满活力,趣味横生。
  【反叛者】
  “我要在肚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世界,而不是钉在十字架上一个抽象的观念上。”

  上帝向来不会在关键时刻大显神通(电影、电视剧、小说除外),饥饿来临,寒冷来临、苦难来临,号称强大仁慈无所不能的上帝穿着洁白的礼服左拥右抱的坠入温柔乡。饿了有人送食物到嘴边,冷了有人贡献温暖的-乳-房。最虔诚的子民们还在祈祷。
  当有人恍然醒悟这是一场富丽堂皇的骗局,他们揭竿而起,质问信仰的虚无。努力维护着骗局的遗老遗少们宽大的袍子下战栗的身体是看不见的恐慌,尽管他们依然面无表情。想要保住高高在上位置的他们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扼杀每一股新生的怀疑力量。
  反叛者渴望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于是他们依靠敏感来感知这个世界薄弱环节,依靠尖锐来切割这个世界的一切。他们如照妖镜般清晰的展示着这 五光十色*流光溢彩琳琅满目的世界的真相。这里充斥的麻木的行尸走肉,这里污水横流,这里臭气熏天。巴黎是现代的巴比伦,那里是艺术家的天堂,可在亨利米勒 眼里巴黎像个婊子,在远处看她非常迷人,叫你迫不及待的想把她搂到怀里。可是五分钟后你便觉得空虚,你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受骗了。他们故意谈论日常生活中 避讳的东西来表示精神上的反叛。他们极尽自己之能事来搅乱这个世界。他们在搅乱这个社会的同时又在思考世界的走向。“今晚我愿意想一个人,一个孤独的人, 一个没有姓名没有祖国的人,一个我所尊敬的人,因为他和你绝无共同之处——这便是我自己,今晚我将考虑我是什么”。

  【孤独者】
  “我的人类世界已经死去,我在世界上是孤独的。”
  精神上的高度让他游离于这个世界之外,这个世界如同一口巨大的口袋一样装进了一切,他用自己的尖锐划破口袋钻出来。他是孤独的英雄。他站在高度是同时代望尘莫及的。他超乎时代的存在而存在。他只有在未来才能被证明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的英雄向来是一个悲剧。他郁郁寡欢的一个人前行。一个人摸索着前进的方向。他遗弃了整个世界。“大街是我的朋友,大街以悲哀痛苦的语言像我倾诉。其中包皮含着人类的不幸,渴求,懊悔,失败和徒劳的努力”。
  被追认的英雄不是时代的骄傲却是一个时代永远的耻辱标记。
  【落魄者】
  “在我与未来之间形成障碍的唯一的东西是一餐饭,另一餐饭。”
  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寄人篱下,露宿街头,只为从谁那儿弄到几个法郎……

  孤傲的领军者不屑与这个世界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得不到认可的才华与认知让他们落魄,奇货可居的思想被扔到垃圾堆里。
  听,一个衣不蔽体的乞丐喊出这个时代最透彻的真理。
  【幻想者】
  “我们内心的贫富是同我们的想象力成比例的。”
  “长江肮脏浑浊的河口,汉口的灯光,众多的黄面孔,穿过三峡飞流直下的舢板和被龙口中吐出的带股硫磺味的火舌映红的湍流。”
  “没有崇敬,没有神灵,没有渴求,没有懊悔,没有歇斯底里。人会变得更聪明,更敏感,但是不会更好更幸福,行动更坚决。至少在某些时期是如此。”
  现实巨大的落差让幻想产生更强烈的快感。在现实里逃避,在幻想里创造另外一个世界。欲|望被极度放大,无需遮掩,无需躲藏,这是他死去的人类世界的重建。
  我依然没有读完这本曾经被视为“毒草”后来被奉为经典的名著,不是如同以前翻看译著因名字引起思维混乱。跳跃性*的思维跨度、无规律无逻辑的议论、怪诞的理论产生的思维混乱和浮躁的心绪致使阅读中断,我想我需要更多的时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有一句箴言说,真的绅士,不谈论别离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税金。此话其实是谎言,是我适才随口编造的,谨致歉意。倘若世上果真存在这么一句箴言,那么“不谈论健康方法”或许也将成为真的绅士的条件之一。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一如众人所知,我并非真的绅士,本就无须一一介意这类琐事,如今却居然动笔来写这么一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