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北回归线 - 小说《北回归线》第03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星期日!快到中午时我离开了波勒兹别墅,当时鲍里斯正准备坐下来吃饭,我离开是出于自觉,因为鲍里斯看到我空着肚子坐在工作室里的确会过意不去。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请我同他一道吃午饭,他说请不起,可那不过是借口。反正我是出于自觉,假如他当着我的面独自享用会不好受,那么,同我分享他也许会更加难受。我无权去探究他的隐秘。
  来到克朗斯塔特家,他们也正在吃饭,一只野米炖小鸡。
  我假装已吃过了,可我简直想劈手把鸡从那娃娃手中夺过来。我想我这还不是故作羞怯,这是一种反常心理。他们两次问我愿不愿同他们一起吃。不!不!我连饭后的那杯咖啡也不愿喝。我很自觉、很自觉!出门时我恋恋不舍地瞥了一眼那娃娃盘子里的鸡骨头——上面还有肉呢。
  我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到现在为止天气不错,比西街上挤满了慢腾腾走路的行人,酒吧大门敞开,路边摆着自行车。所有的肉市、菜市上都很热闹,人人胳膊上挎着裹在报纸里的蔬菜。这是一个美妙的天主教星期日——至少早晨是这样。
  正午时分,我饿着肚子站在所有这些弥漫着食物香味的小巷交汇处,对面是路易斯安娜旅馆。那是一座-阴-森的旧旅馆,在从前的美好日子里比西街的坏小子们都知道这儿。旅馆和食物,而我像一个坐卧不宁的麻风病人一样走来走去。星期天早上街上有股狂热劲儿,别处没有这种情形,除了纽约的曼哈顿东区或查塔姆广常艾尚德街在沸腾,这些街东扭西拐,每个拐弯处都聚着闹哄哄的一群人。一长列一长列拎着菜的人胃口大开、饥肠辘辘,他们四处窜来窜去,什么都没有,只有食物、食物、食物。简直叫人发狂。
  我经过弗斯滕伯格广场,它又是另一番面貌。那天晚上我打这儿经过时广场上空无一人,凄凄凉凉,森森然吓人。广场中央有四棵尚未开花的海榄雄树,这是一种有智能的树,从铺路石中汲取养分,像艾略特的诗。老天爷在上,如果玛丽·洛朗森愿把她的同性*恋女伴带到光天化日之下,这儿便是她们亲热的好地方。这儿全是搞同性*恋的女人。不育,杂种,冷冰冰的像鲍里斯的心。
  圣日尔曼教堂旁边的小花园里有几只拆下来的奇形怪状的雕像,这几个怪物凶相毕露地随时准备扑上来。坐在长椅上的是另外一些怪物——老人、白痴、跛子和癫痫病人,他们在那儿安安静静地打盹,等着开饭铃响。在马路对面的泽可艺术馆里,一个蠢货画了一幅宇宙的画儿——画在平面上。一个画家的宇宙!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玩艺儿、一些小古董。在画的左下角竟然画了一只锚和一只吃饭钟。敬礼!敬礼!啊,宇宙!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我仍在游荡,肚子饿得咕咕叫。又下开了雨,圣母院在雨中朦胧如一座坟墓。滴水嘴从建筑物正面顶上远远伸出,它们悬在那儿,像一个偏执狂人心中的固执见解。
  一个长着黄|色*连鬓胡子的老人走近我,他手里拿着贾沃斯基的一本胡说八道的书。他朝我走过来时头向后昂着,雨水打在他的脸上,金沙色*的胡子变成了稀泥。书店橱窗里挂着拉乌尔·迪菲的几幅画,画上尽是大腿间插着玫瑰树枝的女仆,还有论及琼·米若哲学的专论。听仔细了,哲学!
  同一个橱窗里还有:《一个切成碎片的人》!第一章:他家人眼中的此人。第二章:他情妇眼中的同一个人。第三章:——还没有第三章。得明天再来看第三、第四章,因为橱窗装饰人每天翻一页书。《一个切成碎片的人》……你简直无法想象我是多么气恼,自己竟没有想出一个类似的书名!这个写“他情妇眼中的同一个人……眼中的同一个……同一个……”这家伙在哪儿?这家伙在哪儿?他是谁?我想紧紧拥抱他,我非常非常希望自己有本事想出这样的书名,而不是《疯狂的公鸡》和我发明的其他蠢话。晦,去他妈的,即使我有那样的本事,我也同样会祝贺他的。
  我希望他的漂亮书名使他走运。这儿是给你的另一片肉——给你下一本书的。抽空给我打个电话,我就住在波勒兹别墅。我们全死了,正在死去或快要死了。我们需要好书名,我们需要肉——一片又一片的肉——牛腰肉,上等牛排、腰子、牛睾丸和牛胰脏。有朝一日,当我站在纽约第四十二大街和百老汇的某一角落里时,我会回忆起这个书名,我会写下脑子里想起的一切——鱼子酱、雨点、车轴润滑油、细面条、腊肠——一片又一片腊肠。把每件往事都记下来之后,我突然回家把孩子切成了碎片。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亲爱的先生,如果你把它切成碎片,你便可以免费享用。

  一个人怎么能空着肚子四处乱逛一整天,而且还不时勃起一回?这是“灵魂剖析家”们能轻而易举解释清楚的秘密之一。
  在一个星期日下午,百叶窗都放下来,无产阶级以一种麻木、呆滞的方式占领了街道。有几条大路纵向延伸出去,只会使人联想到一只下疳的大公鸡。而恰恰是这些大路有力地吸引着人们,例如圣德尼街或圣殿郊区。正如从前纽约市的联邦广场或是纽约曼哈顿的鲍里街前段,人们被引诱到简易博物馆来看橱窗内陈列的蜡制的、被梅毒和其他性*病侵蚀的人体各个器官。巴黎像一个各处都患了病的巨大有机体向外延伸,这些美丽的大道相比之下不那么令人厌恶只是因为它们体内的脓已挤出去了。
  在靠近竞技广场不远的北城区,我停了几分钟欣赏这片地方的脏乱景色*。同人们在低低的、同巴黎的旧交通要道平行的走道里看到的许多广场一样,这个广场是长方形的。广场中央有一些又破又旧的建筑,衰败不堪,一座倒在另一座顶上,形成了像一团肠子一样的一堆东西。地面不平,铺地的石板上尽是脏东西,很滑,真像一堆混杂着炉渣和垃圾的人屎尿。太阳很快要落下去了,天空中的色*彩也消失了,紫色*变成干血色*,青贝色*变成褐色*,黯淡的灰色*变成鸽粪色*。到处都有一个歪七扭八的怪物站在窗子上,像猫头鹰一样挤眼睛,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孩子们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患佝偻病的小顽童头上往往有医生用钳子夹过的印痕。墙里渗出一股恶臭味,那是发霉的床垫味。欧洲,中世纪的、怪诞的、恐怖的欧洲——B—mol调的交响曲。街正对面的竞技影院给它的尊贵的顾客们提供了这个大都市的各种景观。
  走开时我又重新忆起那天看过的一本书。“这座城是一个屠宰场,尸体同屠夫混杂在一起,又被盗贼剥得精光,一层层躺在街上。狼从郊区悄悄溜进来吃他们,黑死病和其他瘟疫也来跟它们为伍,英国人也大踏步赶来。与此同时,死亡之舞在所有墓地的坟堆间旋转……”这书讲的是“愚蠢的查理”时代的巴黎轶事!一本可爱的书!看过后使人精神振奋、胃口大开,我至今仍为它着迷,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倡导人和先驱者知道的不多,不过对漂亮的面包皮师平博荷耐福夫人和让·卡波特大师这两人至今记忆犹新,一有空便想起他们。我也忘不了罗丹这个《流浪的犹太人》中的邪恶天才。他无法无天地胡作非为,“直到有一天被有八分之一黑人血统的塞西莉激怒并且智龋”坐在圣殿广场,冥想让·卡博什手下屠宰老弱马匹的人的所做所为,我久久悲哀地想着“愚蠢的查理”的悲惨命运。他是一个智力不健全的人,在他的圣保罗旅馆大厅里转来转去,穿的是最脏最臭的破衣服,溃疡和害虫侵蚀着他的健康。别人丢给他一根骨头,他便像一条癫皮狗一样去啃。我在狮子街寻找从前兽栏的石头,他过去曾在这儿喂宠物,这是除了同他“出身低贱的伙伴”奥代特·德·尚帕狄丰打牌以外的唯一消遣。这可怜的傻子。
  我头一回遇见杰曼也是在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同今天差不多。那天我正沿着博马舍林荫道散步,身上装着我妻子从美国赶忙寄来的一百多法郎,很阔气。天气已有点春天的意思了,一个有毒有害的春天似乎就要从街上的下水道出入孔溢出。我每天夜里都回到这儿来,因为这儿有几条患麻风病的街道吸引着我,它们要待白天的光亮渐渐消失、妓女们各就各位后才暴露出其邪恶的光辉。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巴斯德一瓦格纳街,它就位于藏在林荫大道后面、像一条熟睡的蜥蜴似的阿梅洛特街角上。在这个瓶子颈里总聚集着一串秃鹰,她们哇哇叫着扇动肮脏的翅膀,她们伸出锋利的爪子把你抓进一个门里。她们全是一伙快活而又贪婪的魔鬼,完事之后连系裤子的时间都不给你。她们领你来到背街的一个小房间里,通常是没有窗子的房间,然后她们撩起裙子坐在床边上,很快查看你一番,朝你那玩艺上吐口唾沫便替你把它塞进去了。你还在洗身子时,另一个婊子便扯着她的猎物站在门口等着呢,她冷淡地望着你最后草草洗几下了事。可杰曼却与众不同,这从她的外貌上可看不出来,没有什么特征可以把她跟另外那伙每天下午和傍晚在大象咖啡厅碰头的妓女区别开。我刚才说过,这是春季的一天,我妻子积攒起来汇给我的那几个法郎在口袋里叮当乱响。我有一种模模糊糊的预感:到达巴士底广场之前我准会被一只秃鹰拖了去。沿着林荫大道漫步时,我早就注意到杰曼在朝我这边蹭,一副到处游荡看热闹的婊子派头。她的鞋跟塌下来,她戴着便宜的手饰,脸色*发青,涂上胭脂反倒更显出妓女特有的青白色*皮肤,同她谈妥条件并不难,我们坐在那家也叫作“大象”的小香烟店里很快便谈好了。几分钟后我们便在阿梅洛街上花五法郎租了一个房间。窗帘放下,床罩也掀到一边去了,她并不急于尽快了事,这位杰曼。她坐在坐浴盆上擦肥皂,一面愉快地跟我东拉西扯,说她喜欢我穿的灯笼短裤。她认为它“棒极了”!从前是的,不过我已经穿破了屁股坐的地方,幸亏靠外衣遮住屁股。她仍跟我愉快地说着话,起来擦干了身子,突兀地扔下毛巾朝我随随便便走过来。她开始热切地抚弄自己的下体,用两只手摸它、爱抚它、拍它。当时她滔滔不绝说话的劲头儿和把下体插到我鼻子底下这个动作至今仍使我难以忘怀。她谈到它时那种口气仿佛叫你觉得那玩艺凡是她花了大价钱买来的,身体以外的某件东西,这件东西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现在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便莫过于它了。她的话赋予它一种奇妙的芬芳气味,它已不再只是她的下体,还是一件宝贝、一件魔物、一件极有魔力的宝贝、一件上帝赋予的礼物,而且并不因为她每天都用它换几个钱而丧失一点点魔力。

  她倒在床上,大叉着双腿,用两只手捂着它又抚弄了一阵,同时还一直用粗哑的声音咕哝着,说它好、漂亮,是一件宝贝、一件小宝贝。不过她那个小玩艺儿也的确不错!那个星期日下午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的有毒气味,一切都很圆满。走出旅馆时我在外面刺眼的光线下重新细细打量了她一番,清清楚楚地看清了她是怎样的一个婊子——金牙、帽子上插的天竺葵、踩塌下去的鞋跟,等等,等等。更有甚者,她从我这儿骗到了一顿饭吃、抽了我的烟、坐了我的出租车,可是这一切一点也没有使我气恼。老实讲,是我鼓励她这样干的。我十分喜欢她,于是吃完饭后我俩回到旅馆又睡了一次,这一回是“为了爱情”。她的大而多毛的玩艺儿又一次发挥了它的活力和魔力,对于我它也开始具有独立的生命了。这儿是杰曼,那儿是她毛茸茸的玩艺,我既爱杰曼同它一分为二,也爱她俩合二为一。
  我刚才说过,杰曼是与众不同的。后来她发现了我的实际境况,便宽宏大度地待我——花很多钱请我喝酒、让我赊帐、帮我典当东西、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以及提供其它诸如此类的帮助。她还为没能借给我钱道歉,这我完全能理解,因为后来她把她的鸨母指给我看了。我每天夜里沿着博马舍林荫道来到那家小香烟店,妓女们都聚集在这儿。我等着她回来把她的宝贵时间匀给我几分钟。
  后来当我提笔写克劳德时,我心里想的不是克劳德而是杰曼……“同她厮混过的全体男人和你,现在只有你了。船驶过去,桅杆和船身都过去了,人生的全部见鬼的激流从你身上流过,从她身上流过,从紧跟着你的所有家伙身上流过。鲜花、小鸟和阳光都涌进来,它们的芬芳香气将呛死你、毁灭你。”这是为杰曼写的。克劳德则是另一码事,尽管我也十分崇拜她,有一阵子我还自以为爱她呢。克劳德有灵魂,有良心,行为也高尚,最后这一点在一个婊子身上倒不是什么优点。克劳德总叫人认为她有几分悲哀,她显然是无意中给人留下这种印象的——你不过只是命运选派来毁灭她的那股水流中的一部分。我说了,她是无意的,因为她是全世界最不可能有意识地在别人心目中造成这样一种印象的女人。她腼腆、敏感,所以不会那么做。克劳德在本质上完全是一位具有中等教养与智力的很不错的法国姑娘。生活捉弄了她,她身上有种气质,这种气质不够强健,无法应付日常生活的刺激。路易·菲利普的那一番可怕的话正是说她的,“当某一夜来临时一切都完了,许多血盆大口朝我们逼来,我们再也无力直立。我们的肌肉从身上耷拉下来,仿佛已被每张嘴嚼烂了。”从另一方面看,杰曼是个天生的婊子,她对自己扮演的角色*十二万分满意,实际上还很喜欢这活儿呢。没有什么是会使她感到不快的,除了有时肚子饿、鞋①路易。菲利普(1874一1909),法国作家。——译者子破这类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之外,无聊!这便是她的最大不快了。毫无疑问,她也曾有过嫖*客过多的日子,但也是仅此而已。大部分时间里她喜欢这种生活,或者表现出喜欢的样子。这当然还是有区别的——跟谁出去,同谁回来,不过要紧的是男人。一个男人,这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一个两腿问有件东西的男人,那个东西要能使她欢悦,使她狂喜得身子乱扭一气,同时还要体验到两人已合为一体,体验到人生的乐趣,只有在那儿她才能体验到人生,即在她用双手捂住的部位。

  杰曼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婊子,连她的好心肠也是婊子式的。
  她的婊子心肠并不真好,而是一颗懒散、麻木不仁、软弱的心。
  这颗心只能被感动一会儿,它本身毫无见解,是一颗又大又软弱。只能被人打动一会儿的婊子心。无论杰曼为她自个儿闯荡出的世界是多么卑微、多么狭小,她在其中却如鱼得水,而这本身便是一件叫人精神振奋的事情。我俩已经混熟之后,她的伙伴们便揶揄我,说我爱上杰曼了(这是一种她们几乎无法理解的情形)。我就说,“说得对!说得对!我爱上她了,而且还要爱到底!”当然啦,这是谎话,我不能设想去爱杰曼犹如不能设想爱上一只蜘蛛一样。即使我不变心,也不是对杰曼不变心,而是对她两条大腿间那个毛茸茸的东西不变心,不论何时看到另一个女人,我会马上想起杰曼,想起她留在我脑海里的那片火红的、似乎将永生的小丛林。坐在那间小香烟店的露天座位上看着她干她的营生使我很开心,我观察她用对付过我的同样手段对付别人,她做同样的鬼脸、玩同样的把戏。“她在干她的活儿!”——这就是我的想法,我是以赞许的态度看待她的交易的。后来同克劳德厮混在一起后,我看到她夜复一夜地坐在她的习惯位置上,圆圆的丰满的小屁股搁在沙发厚绒布垫上。这时我对她的反感油然而生,我认为一个婊子无权像贵妇一样坐在那儿,扭扭捏捏地等人来找她,与此同时还一直不紧不慢地嚼着巧克力。而杰曼却是个工作很卖力的妓女,她才不等着你上门找她呢,她出来一把抓住你。我还清楚地记得她袜子上的洞和破烂的鞋子,也记得她怎样站在酒吧里,带着盲目的大胆挑战态度将一杯烈酒灌下肚,然后又大踏步走出门去。一个卖力的妓女!也许嗅她口中的那股酒气并非是什么美差,她口中的气味由淡咖啡、白兰地和开胃酒混合而成。她还不时猛灌茴香酒和别的,这些都是她用来暖身、提神和壮胆的,可是它的热力透过了她的身体,一直热到两腿之间那块女人身上该发热的地方。热力随即在此形成固定循环,使一个男人重新建立信心。她叉开腿躺着呻吟时的样子倒不错,即使是为随便哪个男人呻吟,也是感情的恰当流露。干那件事的时候她并不心不在焉地盯着天花板瞧,或是数墙纸上有几只臭虫,她把全部心思都用在那件事上,她专讲男人趴在女人身上时爱听的事儿。而克劳德——唉,克劳德干那件事总有一点扭扭捏捏,同你上床钻进被窝之后也是这样。她的这股扭捏劲儿叫人生气。谁要一个扭扭捏捏的婊子呢?克劳德蹲坐浴盆时居然会要你扭过头去。
  全错了!男人欲火中烧时想看一些东西,想看一切,甚至想看女人怎样撒尿。明白一个女人有脑子是桩很好的事情,不过一个冷冰冰的尸体般的婊子口中的文绘绘的语言是最不适宜在床上说的。杰曼的思路对——她无知、婬*荡,她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她的工作。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婊子,这正是她的优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星期集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我完整地得到了你我深知你已经属于我,我从未想到应该确定你赠予的价值。你也不提这样的要求。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你倒空你的花篮,我瞟一眼,随手扔进库房,次日没有一点儿印象。你的赠予融和着新春枝叶的嫩绿和秋夜圆月的清辉。你以黑发的水浪淹没我的双足,你说:“我的赠予不足以纳你王国的赋税,贫女子我再无可赠的东西。”说话间,泪水模糊了你的明眸。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