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把时间当作朋友 - 第五章 小心所谓“成功学” 5.c 成功学的方法缺陷--个案分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成功学”的书籍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书籍之所以可以做到这点,是因为书中总是可以做到随处可见生动而又具体的所谓“案例”。这种说理方法,估计源自于上个世纪末八十年代中期哈佛商学院首创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事实上,哈佛商学院刚刚起步的时候,教授们迅速发现根本找不到已有的合适教材。于是,他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去采访那些顶尖的商人,然后回来详细地记录这些卓越的领导者正在做的事情和方法究竟是怎样的--就是所谓的“个案”(case)。这些教授紧接着发现他们不可能拿着这些“个案”的记录照本宣科,因为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既定的“标准”来衡量“什么会成功,什么会失败”。于是,教授们指导学生的办法是,让他们先去认真阅读这些“个案”,然后认真准备课堂讨论,并提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基本上,到今天为止这依然是这种所谓的 “教学模型”的运用方式14 。
  “案例分析方法”(case study method)固然是相对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它跟所有的教学方法一样有着它自己的局限--很容易陷入一些常见的谬误。而“成功学”书籍中,往往把商学院“ 承认有缺陷但不得不使用”的“案例分析方法”(case study method)当作天经地义的方法来用。于是,随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逻辑谬误。
  最为常见的就是“以偏概全”。某个经验在某个人身上灵验了,并不意味着说这个经验在所有的人身上都会起作用。比如,爱迪生的话就经常被各种成功学书籍引用:
  爱迪生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5
  “努力行动”并不是唯一导致成功的原因。比如,显而易见、至关紧要,但并不经常被提及的是,爱迪生有幸出生在一个“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度。如果再深入追溯的话,爱迪生的巨大成功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运气好,有个伟大的母亲。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在任何一个国度,闲着没事儿跑到鸡舍旁用自己的身体孵鸡蛋的小孩儿都可能被大多数老师认为是“低能儿”。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妨假设一下,爱迪生要是出生在上个世纪末的中国的话……

  事实上,这世界上也存在另外一些人,采取与“努力行动”恰恰相反的行为模式,也同样获得了成就或者取得了成功,尽管成功的表现形式不同。沃伦·巴菲特买入他认为值得持有的股票之后,就只采取一个等于“不努力、不行动”的行动--“等待卖出时机”;甚至,对于某些象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的股票,巴菲特干脆是买入之后再也不做任何动作。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不抵抗、不合作”策略,也是与“努力行动”恰好相反的行动。
  注意,我并不是说,“不应该努力行动”--我是相信“努力是应当的”的人。我甚至认为巴菲特的买入之后的“永远持有”也是需要努力才能坚持的行动,而甘地的“不抵抗、不合作”更是需要更多的心智力量才可以实践的行动。
  我要说的是,爱迪生的“案例”只能告诉我们爱迪生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但是,这个“案例”无法证明,我们每个人只要跟爱迪生一样“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热爱工作,热爱生活”就可以获得与他一样的成就。--明显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因素其作用。爱迪生是否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成功学大师说,“想要成功,就要去模仿那些成功者!”看来“东施效颦”的故事确实有很多人根本没有看懂。然而,根源上来看,并不是因为“东施效颦” 的故事太难理解,而是因为,没有人相信自己是“东施”。如果,认为自己是“东施”实在是过分困难的话,那么,看清楚自己不是“西施”中应该是显而易见的吧?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抹煞差异,拒绝局限,都是病态的心理和行为。
  另外一个更加隐蔽的逻辑错误是“单向成立”。很多论断只不过是“单向成立”的。比如说,“很多学生听不懂语速正常的发音纯正的英语”这句话,就是单向成立。反过来就是荒谬的--难道学生听不懂(英语)的就肯定是语速正常的发音纯种的英语了么?
  与“成功学”相关的例子最显而易见的是“×××成功,是因为他坚持不懈!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只要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够成功!”鼓励他人是美德,但是蛊惑他人是缺德。谁说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开玩笑。你坚持到底地研制“永动机”、“不老丹”试试看?谁爱坚持谁坚持去罢。坚持到底就会成功的前提是,预期目标不仅现实并且可行,而后方法还得最好是正确的。总之,盲目坚持,大抵上没什么好结果。

  另外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例子是这样一个流传颇广的故事:
  牧师正在准备讲道的稿子,他的小儿子却在一边吵闹不休。牧师无可奈何,便随手拾起一本旧杂志,把色彩鲜艳的插图--一幅世界地图,撕成碎片,丢在地上,说道:“约翰,如果你能拼好这张地图,我就给你2角5分钱。”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但是,没过 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然后,那些讲完这个故事的人会意味深长地说:
  这故事启示我们:如果你想改变你的世界,改变你的生活,首先就应改变你自己。如果你的心理态度是积极的,你的生活也会是快乐的;如果你心理态度是消极的,那么,生活也会是忧伤的。
  可实际上,这完全是逻辑混乱的解释。就算是结论正确,有思考能力的人也应该拒绝那些逻辑混乱的论证过程。这个故事能符合逻辑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换一个角度,也许能找到很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而,牧师的结论,以及转述这个故事的成功学大师们转述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则只不过是偷换概念而已,连“类比说理”都算不上。用我的说法,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驴唇不对马嘴”,或者“驴唇对上马嘴”--反正怎么都不对!
  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的励志书籍,甚至觉得很多时候,“成功学大师”干脆就等于“江湖骗子”。并且某种意义上,他们比江湖骗子还可恶,因为骗子最终只不过是骗走你一样东西,如果你聪明的话可能不会被骗,或者就算被骗了,也可以想办法弥补损失。但是,某些成功学大师并不一样,他拿了你的钱,获取你的信任,而后把你变成更傻的傻子。当然,你聪明的话,你只能被气笑到无奈。

  要命的是这种逻辑混乱竟然真的可以带来理解上的惊喜。于是,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不加分辨地接受。可是,愚蠢地接受正确的结论有什么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也确实可以得出很多有趣有益的结论。但是,拜托,能不能先作一个有逻辑能力的人再说呢?
  除了“以偏概全”、“单项成立”之外,“成功学”书籍里甚至不乏赤裸裸的、厚颜无耻逻辑混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赤裸裸地逻辑混乱的“成功学”例子是关于“态度改变一切”的一个例子。我知道,也相信“有些时候,仅仅态度上的改变就真的可以带来不同的结果”。然而,我认为用以下的逻辑让我接受,或者让任何人接受,都不仅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如果将字母 A 到 Z 分别编上 1 到 26 的分数,(A=1,B=2…,Z=26) ,那么:
  * 你的知识(KNOWLEDGE)得到 96 分(11+14+15+23+12+5+4+7+5=96)
  * 你的努力(HARDWORK)也只得到 98 分(8+1+18+4+23+15+18+11=98)
  * 你的态度(ATTITUDE)才是左右你生命的全部,因为1+20+20+9+20+21+4+5=100
  拜托,有点基础逻辑好不好呢?事实上,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等于100的单词多的去了:
  alienation (疏远)
  apoplectic (中风患者)
  boycott (联合抵制)
  cacophony (杂音、刺耳的音调)
  chimpanzee (黑猩猩)
  connivance (纵容)
  coyness (羞怯)
  flurry (慌张)
  frisson (颤抖)
  impotence (阳痿)
  inflation (通货膨胀)
  pussy (小猫女阴/阴户)
  socialism (社会主义)
  status (身份、地位)
  stress (压力)
  surcharge (超载, 追加罚款, 额外费)
  syndicate (财团)
  tuppence (微不足道的东西)
  turkey (火鸡,无用的东西)
  Wednesday (星期三)
  wholesale (批发)
  以上罗列的只是我在BNC英文词汇表中找到的一千多个中的一小部分名词而已。对了,形容词useless如果按照这种算法,结果也等于100。补记:刚刚写完,顺手在GOOGLE上搜索了一下 “KNOWLEDGE 11+14+15+23+12+5+4+7+5=96″。得到的结果特别值得回味:前150项几乎都来自中文网站。搜索结果的第16页才开始陆续有一些英文网站提到这个莫名其妙的算法,在GOOGLE搜索结果的第151项 看到这么一篇:指出 bullshit = 103,于是接着说,”So,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hard work and knowledge will get you close, attitude will get you there, but bullshit will put you over the top.“ 还有更逗的,作者又接着指出另外一个词:asskissing=127 !
或许您还会喜欢:
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六月二十五号,吃完中饭,我照例躺在沙发上看报,一边用眼角余光注意大门,好迎接放学回家的女儿。但是突然心头一震,今天不用等女儿了,因为前天我已经把她送进离家三百多哩的集中营。那不是真的集中营,而是有六十年历史的“草山(Meadowmount)音乐夏令营”。每年暑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在那儿接受魔鬼训练;世界顶尖大师伊萨帕曼(ItzhalPerlman)、马友友和林昭亮、简明彦都是那里出来的。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魔鬼搭讪学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 [点击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到Google公司,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也在国内引爆了一场关于职业道德的大讨论。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将于9月25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三:半身人的魔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巫师带着不确定的眼光低头看着她。她背向他;他只能看见她浓密的红褐色发绺垂盖在那双厚实又充满活力的肩膀上。但巫师也看出了她眼中的悲伤。她是那么地年轻,只不过刚脱离孩童的阶段,又天真无邪到让人觉得美丽的地步。但这个美丽的孩子却将剑插进了他所爱的西妮的心脏。哈寇·哈贝尔很快扫去心中关于他死去的爱人那些不愿想起的记忆,开始往山下走。“天气不错,”当他走到年轻女孩身边的时候,他高兴地说。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二:白银溪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我拉挖开了神圣的坑穴和地洞将仇敌地精放进浅坟之中我们今天的工作不要开始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石头下的金属闪耀生光火炬将白银溪流照亮在此避开了窥伺的旭日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锤子将纯粹的秘银敲响一如古昔的矮人矿场此处匠人的工作永无休止这矿场中,白银的溪水飞逝我们向矮人的神高声歌颂再将另一半兽人放进浅坟之中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已经开始这土地上,白银的溪水飞逝※※※在黑暗的宝座上,栖息着黑暗的龙。 [点击阅读]
卡尔洛斯:求战之心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你让我失望了,卡尔洛斯。不论他再怎么努力,这句话就是无法从他的心头消散。不论在经过阿格玛之锤的时候听到多少声激昂热情的“欢迎霸主!”都没用,不论在愤怒之门前方的废墟里站上多久,对着依然熊熊燃烧的魔法烈焰凝视多久也都没用。就连挥斧砍杀胆敢与他为敌的猛兽与天谴军魔物也只能暂且令他分神,就连热辣辣地喷溅在脸上的鲜血也无法淹没那句话。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