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把妹达人 - 第7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7节
  那个下午,丽莎留了一个很短的简讯给我。“嗨,我是丽莎,我回来了。我们搭了早一班飞机。”就这样。没有抱歉,没有温柔,没有提到她完全搞砸的计划。
  我回电给她,但是她没接。“我再过几个小时就要跟视界一起去迈阿密,”我对她的语音信箱说:“我真的很想在离开之前跟你说说话。”那像是一个死拙男的留言,而她也没有回电。当我在迈阿密的时候,我天天检杳留言。什么鬼也没有。
  我不是像泰勒?德登那样的耕耘者。如果她有兴趣,她就会打来。我已经被甩了,而且是被长久以来第一个真的有感觉的女人。我想她可能已经开始和别人交往,某个能够克服她的LMR的人。
  一开始我很气她,后来我气自己,再来只觉得难过。
  PUA总是建议,克服真命天女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一堆其它女孩子上床。所以我开始疯狂。
  我可不想落得像毛衣一样的下场。差点就让自已被套牢。
  在迈阿密,我每晚都去巡视,带着比过去更多的热情、动力和成功。我不喜欢一夜情,既然和一个人那么亲密,为什么事后就要抛掉?我比较喜欢十夜情:十个夜晚的美妙性爱,一夜比一夜更热情、更狂野、更有实验性,彼此会越来越自在,而且知道如何让对方兴奋。所以在和每个女人睡过之后,我把她们像软糖一样混搭在一起。

  这是我的世界。
  我最期待在一起的女孩是洁西卡,一个满身刺青的二十一岁女孩,我在洛杉矶睡过几次,还有另一个洁西卡,是我在crobar酒吧认识的,也是二十一岁,但是和洁西卡完全相反,她看起来很天真,有点婴儿肥。我知道她们两个都喜欢A片,所以我想事情可能会变得很有趣。
  在旅馆酒吧喝了一坏之后,我带她们到我房问,做一个符文解读,然后让她们独处几分钟互相认识一下。当我回来的时候,我先让她们看我笔记本电脑里的家庭影片,然后展开那屡试不爽的双感应按摩。现在那全都只是惯例了,就像嫉妒女友开场白,或是好朋友测验。而且一如既往的有用。
  一旦她们的嘴唇相触,就从陌生人转变成爱人了。看着两个女人在这样不寻常的情境下那么快就变得亲密,每一次都令我惊讶。
  那天晚上就像我预期的一样婬秽,我们尝试了每一种姿势。当洁西卡一号要求我射在她嘴里时,我如她所愿。她把精液吐进洁西卡二号的嘴里,然后她们开始激情地亲热。那是我这辈子最性感的一刻了。

  但是事后我感到空虚和孤独。我并不在乎她们,我真正拥有的不过是一个回忆和一个故事。我生命中的每一个女孩都可以消失,可以不再打电话给我,而且我不会在乎。
  全世界所有的—夜情和3P,都不足以让我忘了我的真命天女。
  PUA们都错了。
  第8节
  在社会上,男人的性欲表面上看起来或许非常旺盛——有脱衣夜店、色情网站、《Maximl》之类的杂志和随处可见的小广告。但是,尽管如此,真正的男性欲望往往被压抑了。
  男人想到性的频率,比他们透露给女人或同僚知道的还要多。老师想上他们的学生,父亲想上他们女儿的同学,医生想上他们的病人。而现在,就算是一个非常不性感的女人,都可能有个男人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边打手枪一边想着干她不知道会是什么感觉。她可能甚至不认识他:他可能是在街上擦身而过的生意人,或是搭地铁坐在她对面的大学生。现代人交往的大谎言是,为了和一个女人上床,男人一开始必须假装他并不想要。
  女人觉得最可怕的事,就是男人对脱衣舞娘、Av女优和少女的迷恋。那很吓人,因为那威胁到女人的世界。如果所有男人都真的需要那样的女人,那么她的婚姻和从此幸福快乐的幻想要怎么办呢?她要厮守一生的男人,其实真正渴望的是内衣模待儿,或是邻居的女儿,或是他藏在衣柜里的录像带中那个SM女王。女人会变老,但是十八岁的女孩永远是无敌的。男人想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具肉体,而对这个可能性,爱就荡然无存了。

  幸好,这不是故事全貌。男人是视觉的思考者,因此我们常常被自己的眼睛欺骗。事实是,幻想往往胜于真实。我已经学到这个教训了,大部分男人终究会学到这个教训。谜男可能以为,他可以和两个彼此相爱就像爱他一样的女孩在一起,但是很可能最后会变成,她们会令他抓狂,还会联合起来对付他,就像和卡蒂雅在一起时那样惨。
  男人不是狗。我们只是以为我们是,而且偶尔假装我们是。但是,女人会借着相信男人拥有良善的天性,进而启发我们,让我们实现这些天性。这是男人往往害怕承诺的原因之一,而且有时候,就像谜男的状况,甚至会反叛它,努力引出个女人最坏的一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行歌
作者:佚名
章节:126 人气:2
摘要:【天山篇】战奴一口带血的唾液吐在沙尘上。抬起头环顾四周。高墙之上,可以望见远处银亮的雪峰。空气清净,可从受重击的鼻腔中吸入,总有挥之不去的腥气。眼前是凶暴的训奴官,挥着皮鞭斥打每一个不能及时爬起来的奴隶。在持续数日的残酷训练后,体力已经很难支撑简单的站立。从中原捉来的人,在这里是最低等的存在。伤口刚刚愈合,便被驱赶到训场,不知用什么手法禁制了内力,除了凭经验躲闪,只剩毅力和体力硬撑。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