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白客 - 第十一章出人意料的殷静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孔若君赶回家时,王海涛和宋智明正准备回家。
  “她怎么样?”孔若君问两位继弟。
  “殷静上网玩得很高兴。”王海涛说。
  “谢谢你们。”孔若君说。
  “一家人,千万别客气。”宋智明说。
  殷静从卫生间出来,问孔若君:“你去哪儿了?我发现上网太有意思了!”
  “我们走了。”王海涛说。
  “常来。”殷静说。
  贾宝玉也依依不舍地送客。
  王海涛和宋智明刚走,范晓莹和殷雪涛就前后脚下班到家了。
  殷雪涛一进门就说:“全市都在说异变的事。”
  范晓莹说:“何止全市,是全世界。”
  “殷静挺好?”殷雪涛问孔若君。
  “挺好。”孔若君说,“忙着上网呢。”
  殷静出来和父母打招呼。
  “有个股民对我说,有家公司的老总变成麻雀头了。可惜电视台得到信息晚了,没拍上。”范晓莹说。
  “我听说是变成钱串子头了。”殷雪涛说。
  好象别人变得越多,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小。
  “晚饭后,我有话对你们说。”孔若君郑重宣布。
  “干吗弄得跟外国电影里百万富翁修改遗嘱似的?”殷静说。
  “妈,你快做饭,要不吃简单点儿。”孔若君说。
  “什么事?”范晓莹问。
  “若君出去了一下午。”殷静说。
  “出什么事了?”殷雪涛问继子。
  “我想一起说。”孔若君说。
  “殷静听没事吧?”殷雪涛担心是和殷静有关的事。
  “不知道,但愿没事。反正要你们都在场。”孔若君说。
  听孔若君这么一说,范晓莹和殷雪涛都没心思吃饭了。
  “咱们吃方便面吧?”范晓莹问家人。
  都没意见。
  饭后,全家围坐在餐桌旁,孔若君把贾宝玉也叫来了。
  大家看着孔若君。
  “我说完后,你们打我,骂我,脱离关系,甚至将我绳之以法,都行。”孔若君一字一句地说。
  大家面面相觑。
  “你总不会说我变成贾宝玉的头是你弄的吧?”殷静笑,“这样的胡话你已经说过了,最好来点儿新鲜的。”
  “你变成贾宝玉的头确实是我弄得。”孔若君及其严肃地对殷静说。
  “孩子受刺激了吧?”殷雪涛对范晓莹说。
  “我很正常。”孔若君说,“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口气说完的机会,不管你们多不信,也不要打断我的话。”
  殷雪涛和范晓莹先对视,然后再和殷静对视,3个人都点头同意。
  孔若君大约沉默了1分钟后,开始叙述。
  他从范晓莹和孔志方离婚讲起,然后是殷雪涛和殷静进入他的生活,殷静对他的不屑一顾,导致他高考落榜……。
  范晓莹以为孔若君是要和家人算总帐,她想阻止儿子继续说下去,殷雪涛示意她不要这么做。
  孔若君冲继父投去感激的一瞥。
  孔若君的叙述进入了关键的阶段,他的话开始结巴。孔志方送给他数码照相机……他从楼上拍下殷静的照片……受2000年6月号杂志封面的启发……他恶作剧地要将贾宝玉的头安到殷静身上……认为美国公司编的图片软件不好……自己编了一个……没想到殷静的头真的变了……居委会主任……孙经理……存有殷静照片的磁盘碰巧被盗……
  “我说完了。你们审判我吧。”孔若君如释重负。
  殷雪涛,范晓莹和殷静大眼对小眼,人首对狗头。
  “编童话?”范晓莹问儿子。
  “全是事实,不信现在你们可以给孔志方打电话。”孔若君说。
  “我要给孔志方打电话。”殷雪涛说。
  范晓莹拨电话。
  孔志方告诉殷雪涛,孔若君说的都是实话。
  殷雪涛放下电话,不吭声了。范晓莹和殷静从殷雪涛脸上看出了答案。
  “我的头真的是你换的?”殷静激动,“你很了不起呀!和你比起来,比尔。盖茨算个屁!”

  孔若君认定殷静是在挖苦他。
  殷静真诚地对孔若君说:“哥,我不怨你。要说我这也是自找的,我干吗蔑视你?从昨天起,我看出你是货真价实的好人,比金国强强一万倍。你不要觉得对不起我,不是找到那张磁盘还能把我变回来吗?多一种经历也是财富。”
  孔若君泪流满面。
  殷雪涛对孔若君说:“若君,尽管你爸爸证实了,可我还是不信。”
  “我表演给你们看。”孔若君站起来。
  怎么表演?“范晓莹担心。
  “我把我的头变成贾宝玉的头。”孔若君说。
  “这不行!”殷雪涛说,“已经有一个了,再弄一个,我们咱们能承受?”
  马上就能变回来。“孔若君说。
  “我想看。”殷静说。
  “你有把握恢复原状吗?”范晓莹问儿子。
  “绝对有把握。”孔若君说,“退一万步,就算我变不回来了,我心甘情愿和殷静作伴。”
  殷静说:“算了算了,别表演了,真要是像我似的恢复不了,我不愿意。”
  “我要表演,请你们成全我。”孔若君坚持。
  “就让他试试吧!”范晓莹说。
  孔若君拿出数码照相机,让殷静给他照一张像。
  “我不会用。”殷静不想照。
  “我已经弄好了,你按快门就行了。”孔若君说。
  殷静只得使用数码相机给孔若君拍照。
  “贾宝玉的照片我的电脑里有,不用照了。”孔若君接过数码相机,“你们去我的房间,我表演给你们看。
  家人跟在孔若君身后走进他的房间。
  孔若君坐在电脑前,他将数码相机里他的照片输入电脑,屏幕上出现他的照片。
  “这就是我编的软件。”孔若君一边操作一边给他们解说,“现在我开始把贾宝玉的头换到我的身体上。”
  “不可思议。”看到电脑屏幕上贾宝玉的头到了儿子身上,范晓莹感叹。
  “现在如果我按下”确定“键,现实中的我的头将变成贾宝玉的头。”孔若君通过鼠标将光标移到“确定”键上待命。
  “算了吧,我们信了。”殷雪涛说。
  孔若君义无反顾地按下了“确定”键。
  孔若君的头变得和殷静一模一样。
  尽管有思想准备,范晓莹和殷雪涛还是目瞪口呆。
  殷静像找到了知音,她情不自禁地抱着孔若君的头狂亲。
  贾宝玉吓的钻进床下。
  孔若君摸自己的头,还照镜子。
  “快变回来吧!”范晓莹说。
  孔若君通过电脑恢复了自己的模样。
  范晓莹和殷雪涛都松了口气。
  “恢复殷静的关键就是找到那张磁盘?”殷雪涛问。
  “对。”孔若君说。
  “如果找不到呢?”殷雪涛觉得实在不容易。
  “一定会找到的!”孔若君说,“万一找不到,我就变狗头陪着殷静,和他作伴。”
  “千万别这么想,我相信能找到。”殷静说。
  “这个贼除了偷钱,还顺手拿走了磁盘和保龄球,说明他喜欢这两样东西。从明天起,我天天去保龄球馆转悠,看看有没有人用骷髅保龄球。”
  “我也注意。”殷雪涛说。
  “小静,谢谢你对若君的宽宏大量。”范晓莹说。
  “谢谢你。”孔若君说。
  “我还没说完呢,我有个条件。”殷静对孔若君说。
  “你的条件我都满足。”孔若君说。
  “你帮我把一个人的头换了。”殷静说。
  “谁的?”孔若君,范晓莹和殷雪涛异口同声问。
  “辛薇。”殷静说。
  孔若君吓了一跳,辛薇是当今家喻户晓的女影星。
  殷静说:“辛薇和我是高中同班同学。上高二,大导演汪梁到我们学校挑演员,我和辛薇进入了最终的候选人,汪梁要从我们两个中挑一个。辛薇和我是好朋友,她对我说,咱俩要凭真本事公平竞争,不靠别的。我答应了。没想到,辛薇背着我使用别的手段获选了。”

  孔若君明白了:“所以你一直嫉恨她?”
  “是的。”殷静承认,“她不光明正大。”
  “你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孔若君说。
  “我也觉得不好……”殷雪涛说。
  殷静哭着说:“我的要求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当初被导演挑走的是我,我已经是明星了,有了自己的豪宅,我根本不可能给我爸来你们家。我不来,怎么会被你变成狗?可以说,是辛薇把我害成这样。我并不是让你永远把她变成动物头,什么时候我恢复了,什么时候你就恢复她,完全同步。”
  “……”孔若君看范晓莹和殷雪涛。
  “如果你们不同意,那你们就马上把我变回去。否则,我今晚就自杀。”殷静威胁说。
  “我答应你……”孔若君赶紧说。
  “咱们必须尽快找到那张磁盘!”殷雪涛说。
  “爸爸是怕我哪天再要求哥哥帮我变别的人。”殷静说,“不会了,那我成什么人了?不过像辛薇这样的人却是要咱们教教她怎么做人。”
  “护窗安好了?”范晓莹打岔,她想转移殷静的注意力,没准一会儿殷静就改变主意了。范晓莹对殷静让孔若君换辛薇的头很不安,她觉得这是犯法。此外,辛薇是范晓莹喜欢的影星。
  “上午来安装的,挺结实。”孔若君说。“这楼上的住家几乎今天都安了。”
  “早安装就好了。”殷雪涛明白后妻的用意,“我看看安得怎么样。”
  “哥,咱们什么时候给辛薇换头?”殷静锲而不舍地问孔若君。
  殷雪涛中止去视察护窗,静观事态的发展。
  “你说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孔若君怕殷静自杀。他发现殷静多变,一会儿一主意,想到了就要做。“
  “现在。”殷静说。
  “咱们现在怎么去给辛薇拍照?”孔若君找借口拖延。
  “就是,今天这么晚了,辛薇又是大腕,找她肯定不容易,不定要过多少关呢。明天再想办法吧。”范晓莹说。
  “不用找她就能给她拍照。”殷静说。
  “怎么拍?”孔若君问。
  殷静打开电视机,说:“过不了10分钟,就会有她,你去拿数码照相机,拍电视屏幕上的她。”
  家人这才想起,辛薇最近给一家制药厂生产的补钙营养品做广告,她天天在电视屏幕上鼓动如簧之舌并配以姿色苦口婆心不遗余力地诓消费者去买那钙。
  果然,辛薇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不辞辛劳地实践“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谬论。
  “从电视屏幕上拍照行吗?”孔若君能托就托。
  “你翻拍橱窗里的照片都能给孙经理换头,电视屏幕怎么不行?”殷静说,“我拍。这也是创举。将来影星都不敢上电视了。”
  殷静拿起数码相机。
  “广告完了。”范晓莹提醒殷静,她为辛薇庆幸。
  “您放心,她闲不住。”殷静更换频道。
  辛薇风尘仆仆转眼飞到了几千公里外的电视台继续为那钙涂脂抹粉。
  殷静手中的数码相机的闪光灯亮了。
  孔若君迫不及待凑过去看效果。
  殷静洞悉了孔若君,她对他说:“你如果说这张照片不清楚,你就堕落成为和辛薇一样的信口雌黄的人了。”
  孔若君忙改口:“清楚……真清楚……”
  “咱们开始吧?”殷雪涛句句话扣题。
  孔若君,范晓莹和殷雪涛面面相觑。
  “我现在就去死,你们谁也不能拦我。割腕。”殷静往自己的房间走。
  贾宝玉叫。
  “没人说不换呀!给辛薇也换上贾宝玉的头?”孔若君拦住殷静。
  “我没那么傻,换贾宝玉的头,她会怀疑到咱们。你等等。”殷静到她的房间拿出一本画册。
  “就换它。”殷静指着画册里的一张兔子的照片,说。
  孔若君明白自己倘若再不举起数码相机翻拍这只眼睛血红的兔子,殷静随时可能切腕自绝于人民。这丫头的倔劲上来了,谁也拦不住。

  孔若君翻拍完兔子后,大家站在原地不动。
  “特沉重是不是?”殷静说,“实话说,我也有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最后正义占了上风,我要替天行道。我很感谢哥哥创造了白客。我刚才想了,即使哥哥没把我变成狗头,我现在也会心甘情愿地以我变狗头为代价换取让辛薇变兔子头。她对我的伤害太大了。我进这家门后只是对哥哥冷淡些,哥哥就高考落榜了。而我原来和辛薇平起平坐的人哪!如今她是什么,天皇巨星!我又是什么?无名鼠辈一个!”
  殷静声泪俱下。
  “小静,”殷雪涛说,“除了世界首富和世界首穷,所有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幸福和痛苦的秘诀在于,幸福的人比下,痛苦的人比上。”
  “都往下比,人类历史还能前进?”殷静反驳。
  殷雪涛张口结舌。
  “咱们走。”孔若君拿着数码相机率先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范晓莹和殷雪涛步履沉重地跟在后边。
  不知为什么,殷静的泪水撒了一路。贾宝玉跟在后面舔地上的泪水,它边舔边哭,越舔越多。
  孔若君坐在电脑前,他什么也不说,将数码相机里辛薇和兔子的照片偷渡进电脑。范晓莹注意到,儿子的手在微微发抖。
  孔若君操纵鼠标用将兔子的头安插到辛薇的身上。殷静,范晓莹和殷雪涛站在孔若君身后看。
  屏幕上出现了“确实要完成此次移花接木吗?”的询问。
  孔若君将光标放到“确定”健上。他感觉那不是光标,是铡刀。是国民党匪徒切刘胡兰的头使用的那口铡刀。
  “慢!”殷雪涛大声说。
  “慢”字传进孔若君和范晓莹的耳膜,变成了绿林好汉劫法场时喊的“刀下留人”。
  3个人都看殷雪涛。
  “我有个条件。”殷雪涛看殷静。
  不等殷雪涛说,殷静就说:“我保证,辛薇的头是我要求换头的最后一个人。”
  殷雪涛说:“说话要算数。”
  殷静像美国总统宣誓就职那样举起手,说:“我发誓。”
  “我还有一个条件。”殷雪涛说。
  殷静皱眉头。贾宝玉喜欢这个表情,它偷偷模仿。这两天,贾宝玉从殷静脸上学到不少过去他无法正确掌握的面部表情。
  “咱们要为白客保密,谁也不能泄露出去。”殷雪涛忧心忡忡地说,“流传出去,这世界就完蛋了。你们仔细想想!谁没有仇人?嫉妒比自己强的人有多少?”
  “绝对不能传出去。”范晓莹说。
  “现在知道这件事的只有5个人,不能再扩大了。”孔若君说。
  “找到那张磁盘,恢复殷静后,立即彻底销毁。”范晓莹说。
  “其实拿收拾坏人不是很好吗?”殷静说。
  “最终肯定是坏人拿它收拾好人。”殷雪涛说。
  “爸爸骂我?”殷静噘嘴。
  贾宝玉苦练这个表情。作为宠物,撒娇和嗔怪是贾宝玉喜欢的表情,但它和祖先一直没找着到位的向主人表达的方式。
  “其实拿收拾坏人不是很好吗?”殷静说。
  “最终肯定是坏人拿它收拾好人。”殷雪涛说。
  “爸爸骂我?”殷静噘嘴。
  贾宝玉苦练这个表情。作为宠物,撒娇和嗔怪是贾宝玉喜欢的表情,但它和祖先一直没找着到位的向主人表达的方式。
  “都答应不外传?”殷雪涛特别看女儿。
  “我答应。”孔若君,范晓莹和殷静都说。
  殷雪涛冲孔若君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确定”了。
  “来人!给我拉出去斩了!”殷静说。
  殷雪涛瞪殷静。
  孔若君做深呼吸,他依然下不去手,他想起从电影上看过刽子手在行刑前都喝酒。
  “我要喝酒!”孔若君说。
  “胆小鬼。”殷静拿开孔若君的说,她按下了“确定”键。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2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