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傲慢与偏见 -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理智且聪明的爱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记得多年前在上海电台听到这样一档节目;谈谈文学名著中你最喜欢的女性*。有不少听众打去了电话。有一个年轻男性*在电话中说他最喜欢《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当主持人询问理由时,他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喜欢她的聪明幽默。显然主持人不太满意他的回答,想自己补充几句,可沉吟了一会儿,终想不出除了聪明幽默还能说些什么,只得作罢。
  我想起这件事是因为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伊丽莎白到底是个怎样的女性*,为什么我对她如此熟悉却没有亲切感?
  无疑她是聪明的。幽默也是她聪明的表现之一。
  她知趣识大体。她能敏锐地感觉到母亲妹妹言行中有辱斯文之处并为此焦虑。
  她追求纯粹的爱情,多少有些蔑视权贵,当她认定达西看不起她时,不管他多么有钱,她亦一口回绝他的求婚。
  她与姐姐感情笃厚。
  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这是一部描写婚恋的小说,不妨来看看我们的女主人公的感情历程。
  一开始,她对韦翰产生了好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韦翰是当晚最得意的男子,所有女子的目光都注视着他;而伊丽莎白是当晚最得意的女子,韦翰终于在她的身边坐下。”“得意”就是伊丽莎白最初的感觉。其后,当韦翰缺席尼日斐花园的舞会,她只是为丧失了与一个有些许好感的男子跳舞的机会而觉得失望,甚至还接受了当时尚是冤家对头而直接导致韦翰缺席的肇事者——达西的邀舞,若说她对韦翰有多么深厚的感情我们是不能奢望的。当闻说他的斑斑劣迹,她对他的这么一点点可怜的好感也烟消云散了,所以当韦翰向其他女子求婚,伊丽莎白心中几乎是波澜不惊了。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再来看看她与最终修得正果的男主人公的感情走向。起初,伊丽莎白对达西仅仅是厌恶,其程度达到了全天下男人都死光也不会嫁给他的地步。后来由于她发现错怪了他而觉得愧疚,又由于受到他彬彬有礼的接待而受宠若惊。这时,这个彭伯里的男主人就弄得她千头万绪辗转难眠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我们可以看到她有点陷入恋爱的痕迹了。可是让我们猜想一下,如果达西接下来不再次向她求婚,伊丽莎白会怎样?首先她决不会寻死觅活日子过不下去,最大的可能是她将一切事情包皮括自己的内心感受隐瞒家人然后若无其事好好活着,也许,在某一个阶段她的容颜或许会因此显得有些憔悴,可是不多久她会一如往昔活泼开朗以幽默的谈吐穿梭于舞会和社交圈……
  当然书中的情节是朝着人们乐于见到的方向发展的。当他们终于确定了爱情,她也立刻恢复了她一贯的调皮。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伊丽莎白叫达西讲讲到底爱她什么。(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恋爱中的女性*都问过,但不知她们得到的是什么答案。)达西答,爱她聪明有趣,爱她幽默的谈吐……(爱可以这样清清爽爽地剖析出来,这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很少见。)确实伊丽莎白最大的特色*就是聪明,她的聪明让她避险趋吉,她的聪明使她的情感隐忍不发,她的聪明让她始终将自己的感情控制在收放自如的阶段,这样她永远是安全的,而且这一生都将无惊无怖! 【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这种聪明其实就是理智。
  纵观奥斯丁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理智”是作者最为赞赏的品格,仔细阅读她的六部小说,不难发现得到她赞扬偏爱的女子无不是优雅大方克制谨慎的性*格,如《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温柔善良天生理性*,在婚姻问题上取温情表哥舍激*情浪子而成典范。《劝导》中安妮冷静理智处惊不变,虽多年前的理智使她错失前缘,而终是这理智让她赢得了尊敬兼赢得了爱情。《理智与情感》中的爱玛聪慧明理一再克制,也终得正果……

  一直为诗人或其他作者赞颂的热情似火激*情迸发的品性*,在奥斯丁眼中却是任性*纵欲的行为不值得提倡。在《理智与情感》中,这个严厉的作者让激*情如火不拘小节的二小姐玛丽安为自己的放纵的情感吃足了苦头,只有当她激*情不再并学会了冷静克制地处世时,奥斯丁才宽容地赐她以理想夫婿过起优渥生活。在其他书中,古板的作者对于那些热情而任性*的小姐们的处罚则要更严厉得多。【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奥斯丁就是这样密切注视着她的这些“女弟子”,不容许她们多愁多颦,亦不许热情四射,时时克制,处处提防,不叫人笑话了去,输却了感情这一仗。
  奥斯丁的这些婚恋小说还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的门第观念。在她的书中,贵族配贵族,平民嫁平民,等级森严,决不容僭越。
  相当典型的是《爱玛》一书,当好事的爱玛小姐乱点鸳鸯谱,将身份不明的私生子赫蕊埃特与牧师先生配对时,牧师先生当即大怒,视为对自己的侮辱;而赫蕊埃特妄想嫁给贵族典范南特利先生又是不守本分不容宽恕的忘恩负义,所以温柔美貌的她兜了一个圈子只得重拾旧爱嫁给家境清白的农夫马丁。 《理智与情感》中虚荣自私的平民女子露西费尽心计嫁入了“豪门”,可是也只能嫁给蠢笨傲慢的罗伯特,离真正的幸福相去甚远。一丝不苟的奥斯丁女士严格估算了等级地位的落差和幸福的比例,决不容许野心勃勃的平民女子攀龙附凤飞上枝头的事发生!

  从我学美术的人的角度来看,奥斯丁的小说如同一页页铅笔速写,轻快活泼,没有沉重的笔触,没有感情*色*彩的渲染铺垫。我看到作者笔下终日有这样一群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喝茶聊天舞会聚餐,他们整日饱食无忧只需谈情说爱,而他们害怕伤筋动骨亦不敢花太大力气来谈恋爱,为了维持优雅形象他们更不敢爱得死去活来。因此,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显得缺乏热情缺乏生气而有些冷漠,然而这一点都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他们恋爱也罢,结婚也罢,都和读者没有太大关系。他们是贵族一圈,我们无法在那里找到归属感,当然奥斯丁女士除外。【傲慢与偏见】读书笔记
  我推测奥斯丁女士正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女子,优雅而理性*,聪明而风趣。我几乎可以想象她在她的贵族圈里冷静地观察众生,看到人性*的虚伪自私可笑,她不惊动亦不得罪,只是不动声色*勾画一下,三言两语将其特征夸张描摹,留待众人评说,她就从容不迫站一旁,笑抿着嘴,扇着扇子,没事人似的和旁人聊开了……
  这样聪明的一个女子啊!
  因为聪明,过于聪明,笨人只能敬而远之了。
  …………
  这是我始终不太喜欢《傲慢与偏见》的原因。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神秘的奎恩先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新年前夜。罗伊斯顿招待会上的大人们都聚集在大厅里。萨特思韦特先生很高兴,年轻人都去睡觉了。他不喜欢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认为他们乏味,不成熟,直白。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变得越来越喜欢微妙的东西。萨特思韦特先生六十二岁了——是个稍有点驼背的干瘪老头。一张奇怪的孩子似的脸,总是一副盯着人的样子。他对别人的生活有着过分强烈的兴趣。 [点击阅读]
神食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在我们这个奇怪的世界上,有一类人开始变得愈来愈多。他们大都快上了年纪,被大家称为“科学家”,这个称呼颇力恰当,可是他们自己却非常下喜欢。他们对于这个称呼是如此之厌恶,以致在他们那份叫作《大自然)的有代表性的报纸里一直谨慎地避开它,好像所有的坏字眼都源出于它似的。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3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飞鸟集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泰戈尔1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straybirdsofsummercometomywindowtosingandflyaway.andyellowleavesofautumn,whichhavenosongs,flutterandfalltherewithasign.2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