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 第3卷·恋人——《安徒生童话》在线阅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个陀螺和一个球儿跟许多别的玩具一起呆在一个抽屉里。陀螺对球儿说:
  “我们既然一起住在一个匣子里,我们来做一对恋人好不好?”
  但球儿是用鞣皮缝的,所以她像一个时髦的小姐一样,骄傲得不可一世,对于此事根本不作回答。
  第二天,这些玩具的主人(一个小孩子)来了。他把陀螺涂上了一层红黄相间的颜色*,同时在他身上钉了个铜钉。所以当这个陀螺嗡嗡地转起来的时候,样子非常漂亮!
  “请瞧瞧我!”他对球儿说:“你现在有什么话讲呢?我们订婚好吗?我们两人配得非常好!你能跳,我能舞。谁也不会像我们两人这样幸福的!”
  “嗨,你居然有这个想头!”球儿说:“可能你还不知道我的爸爸和妈妈曾经是一双鞣皮拖鞋,我的内部有一块软木吧?”
  “知道,不过我是桃花心木作的,”陀螺说:“而且还是市长亲手把我车出来的。他自己有一个车床,他做这种工作时感到极大的愉快。”
  “我能相信这话吗?”球儿问。
  “如果我撒谎,那么愿上帝不叫人来抽我!”陀螺回答说。
  “你倒是会奉承自己,”球儿说。“不过我不能答应你的请求。我也可算是和一个燕子订了一半的婚吧:每次当我跳到空中去的时候,他就把头从窠里伸出来,同时 说:‘你答应吗?你答应吗?’我已经在心里说了一声‘我答应’。这差不多等于是一半订婚了。不过我答应你,我将永远也不忘记你。”

  “好,那也很不坏!”陀螺说。
  他们此后就再也不讲话了。
  第二天,小孩把球儿拿出去。陀螺看到她多么像一只鸟儿,高高地向空中飞,最后人们连她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但她每次都飞回来,不过当她一接触到地面时,马上 就又跳到空中去了——这是因为她急迫地想要高攀,或是因为她身体里有一块软木的缘故吧。不过,到第九次的时候,这球儿忽然不见了,再也没有回来。小孩子找 了又找,但是她失踪了。
  “我知道她在什么地方,”陀螺叹了一口气说。“她是在燕子的窠里,跟燕子结婚了!”
  陀螺越想着这事,就越怀念着球儿。正因为他得不到这只球。他对她的爱情就越发加深。在这件事情中最令人奇怪的是,她居然选择了另外一个对象。陀螺跳着舞, 哼着歌,可是心中一直怀念着球儿——在他的想像中,球儿变得越来越美丽。好几年的光-阴-就这么过去了。这已经成了“旧恋”。

  但陀螺已经不再年轻了——不过有一天,他全身涂上了一层金;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漂亮过。他现在是一个金陀螺,他跳着,一直跳到他唱出嗡嗡的歌声来。是的,这情景值得欣赏一下!可是忽然间,他跳得太高,于是他失踪了!
  大家找了又找,甚至到地下室里去找过,但是没有办法找到他。
  他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他原来跳到垃圾箱里去了——这儿什么东西都有:白菜梗啦,垃圾啦,从屋顶上落下的沙粒啦。
  “我来到的这个地方真妙!我身上的金色*现在要离开我了。我简直是落到一批贱民中来了!”于是他向旁边一根被剥得精光的长白菜梗子斜望了一眼,又向一个颇像老苹果的、奇怪的圆东西瞧了一下——但这并不是苹果,而是那只老球儿!她在屋顶上的水笕里躺了许多年,完全被水浸涨了。
  “谢天谢地,现在总算来了一位有身份的人,可以跟我聊聊天了!”球儿说,同时向这个金陀螺瞟了一眼。 “我是真正的鞣皮制的,由姑娘亲手缝出来的,而且我身体里还有一块软木,但是谁在我身上都看不出来!我几乎要跟一个燕子结婚,不过却落到屋顶上的水笕里去 了,在那儿我整整呆了五个年头,弄得全身透湿!请你相信我,对于一个年轻姑娘说来,这段时间是太长了。”

  不过陀螺什么也不说。他回想起他的“旧恋”。他越听越明白:这就是她。
  这时一个小丫头来了。她要倒掉这箱垃圾。
  “哎唷!金陀螺原来就在这儿啦!”她说。
  于是金陀螺又被拿进屋子里来了,引起人的注意和尊敬。可是那个球儿呢,一点下文也没有。陀螺再也不说他的“旧恋”了,因为,当爱人在屋顶上的水笕里呆了五年,弄得全身透湿的时候,“爱情”也就无形地消逝了。是的,当人们在垃圾箱里遇到她的时候,谁也认不得她了。
  (1844)
  这个小故事也收集在《新的童话》里。这是一篇极有风趣的小品,有许多语句值得玩味和深思。如球儿认为陀螺对自己“光荣”的出身是吹嘘, 陀螺就回答说:“如果我撒谎,那么愿上帝不叫人来抽我!”当小孩子推着球儿,而球儿一接触到地面时,马上就又跳到空中去了——这是因为她急迫地想要高攀。 当爱人在屋顶上的水笕里呆了五年弄得全身透湿的时候,“爱情”也就无形地消逝了。这类简洁的话语实际上是反映和讽刺现实的世态和人生。
  (漪然录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我在等你,你已逝去(1)第一章寂寞让爱情如此美丽人们总是嫌爱情不够美丽,便用金钱、权势、地位去装扮它,终于,爱情变得光彩十足,却教人无法看到它的本质。真正美丽的爱情,并不需要过多的元素,平淡时的相亲相爱,苦难时的相濡以沫,寂寞与爱情,凄凉与美丽,其实靠得很近。1917年,27岁的胡适在母亲冯顺娣的安排下,与比他大一岁的同乡女子江冬秀拜堂成亲。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2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卡耐基口才学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卡耐基的一生几乎都在致力于帮助人们克服谈话和演讲中畏惧和胆怯的心理,培养勇气和信心。在“戴尔·卡耐基课程”开课之前,他曾作过一个调查,即让人们说说来上课的原因,以及希望从这种口才演讲训练课中获得什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