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暗算 - 第3章 第25——27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5节:非等闲之辈
  乌密是很高级,但黄依依也非等闲之辈,她曾经是冯o诺伊曼的助手,是掌握世界顶尖级数学奥秘的人。
  她还在莫斯科呆过,其间和那边的数学家有过非常广泛又深入的接触,说不定还与研制乌密的数学家一起跳过舞,一起罗曼蒂克过呢。
  这一些,别人不知道,但我知道。
  这也是我之所以在老陈等人对破译乌密不敢奢望的情况下,依然对黄依依寄予如此厚望的资本。
  应该说,是秘密的资本,因为我从没有把她这些诱人之处告诉过组织。
  我说过的,这是我的心计。
  不用说,我比701任何人都希望她破译乌密,我甚至想,只要她适时破译乌密,下一步我说不定就能当上701的最高首长。
  没有人知道,但我知道,我在总部机关工作的老乡私下告诉过我,我们现任院长已在医院里查出身体有大问题,据说是肺癌,需要留在北京做长期治疗。
  是癌啊,难道还可能再当院长?肯定当不了了。
  那么,为什么要封锁这消息?我分析是因为上面一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在伺机物色人选呢。
  这种情况下,如果黄依依能顺利破译乌密,真是天助我也。
  这是我的秘密,也是我的命运。
  我的命运并不完全在我手上,而是在黄依依手上呢。
  但是,从欧洲处传来的有关黄依依的消息实在令我悲观,先是说她跟助手合不来,助手不愿跟她干,自己走掉了。
  确凿的原因不明确,但私底下有人又在说,是因为她想跟助手好,助手不愿意,两人便龃龉不断,最后只好分道扬镳。
  这种说法似乎印证了已有的有关她跟王主任的绯闻,从而使得其他同志都"谈她色变",对她敬而远之,不愿当她助手。
  没有一个熟悉情况的老同志配合她,这怎么行?为此我亲自做人工作,给她安排了一个女同志当助手。
  这人是我一手培养起来的,对我一直忠心耿耿的,有她在,我很容易了解到黄依依的情况——她几乎每天都给我打电话。
  可说的都不是我想听的。
  从助手嘴里,我了解到,黄依依每天在破译室里呆的时间还没有人家一半多,即使呆在破译室里,也经常不说正事,老跟她说闲话,谈男人、谈是非、谈梦想,说东道西、天南海北、无所不谈。
  我问助手,她不在破译室里又在哪里?助手说满山谷跑,看闲书、捉小动物、摘野果子,反正跟个孩子似的,见了好玩的就玩、见了好吃的就摘、见了好看的就拣,带回来收藏起来。
  这还是开始,似乎只是说明她工作上不用功的一个例证,后来她还沾染上了下棋的恶习。
  搞破译的人业余时间下下棋是无可厚非的,从理论上说,棋类游戏也是数学游戏,搞破译的人不免会喜欢这种游戏。
  但游戏终归游戏,不能当饭吃的,而助手告诉我,黄依依现在经常把大块大块的时间虚掷在棋盘上,见棋就要下,什么时间都下,有时候上班时间也在偷偷地下。
  她的棋术很好,什么棋都会下,什么棋都下得好,经常输得人心服口服的。
  随着她棋术的好名声不断传出去,必然地引来更多对手,他们经常悄悄找她对弈,而她总是有求必应。
  别人是用业余时间来跟她下的,但她却要把什么时间都拿出来,因为找她的人太多。
  她是个人,别人是大家,就是这样的。
  年底,破译局开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台上台下坐满了人,我当然是坐在台上的,所以看下面看得一清二楚。
  我注意到,黄依依和前座一个人,看起来都正襟危坐的,但两个人的嘴皮子老是像一唱一和地在动,可能还发出声音,引得旁人经常顾看他们。
  我不知她们在闹什么名堂,后来有人喊我出去接个电话,回来时我有意绕到她们背后站了一会,发现两个人原来是在下盲棋!会后,我找她谈话,狠狠地批评了她,当中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如果你这个样子能破译乌密,我就在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是的,我是这么说的:如果你能破译乌密,我就在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确实是气话,很难听。
  气话总是说得很难听,说过后又难免要后悔。
  但是我不后悔。
  为什么?因为我静下心来想想,觉得我这话说得并不过分,无需后悔。
  我前面说过,要想在短时间内破译乌密,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是痴心妄想,是痴人说梦。
  现在,看黄依依这种表现,给人的感觉,实在太不像干大事的样儿。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像她这样整天玩世不恭、不思进取、冥顽不化的样子,要在短时间内破译乌密,别说行不行,想一想都觉得可笑。
  所以,我这话气人是气人,但道出的是事实,是真言,是实话,而不是咒语,用不着后悔的。
  我真的一点也不后悔。
  但是,结果我真的不得不后悔,因为——她破掉了乌密!想不到吧。

  谁想得到?谁都想不到!16事情说来跟假的似的。
  那是春节过后不久的事情,有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跟下面一位处长谈事,黄依依的助手,就是我安排的那位助手,突然冲进办公室,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黄依依心脏病突发,正在医院里,要我赶紧去看看。
  听她这话,再看她着急的样子,我以为病情已到了难以抢救的地步,要我去是告别的。
  但助手又说,抢救是已经抢救过来,听医生说目前不会有事的,只是需要好生休养一段时间。
  既然这样,我想,有必要这么急切地去看她,跟救火似的?完全可以改个时间嘛。
  我这样想了,也这么说了,喊助手先回去,我改日再去医院看她。
  可助手说黄依依有要紧事跟我谈,要求我现在就去。
  我问什么事,她说不知道。
  不过,助手强调道,她说事情很重要,你应该放下所有事情,马上去见她。
  我心想,去见鬼!到医院一看,黄依依虽然躺在病房里,医生正在给她输液,但总的感觉还是不像重病在身,见了我笑得咯咯响。
  医生说,刚才以为是突发性心脏病,大家很紧张,其实只是一般性的昏厥,可能是太疲劳引起的,现在没事了,也不会有事的。
  我接着医生的话,对黄依依说:"听见了没有,只是一般性昏迷,用不着这么紧张的,把我跟救火似的喊来。
  "她笑着说:"我当然要喊你来,我有事要跟你说嘛。
  "我不客气地说:"你有事应该到我办公室去说。
  第26节:鬼名堂
  "她说:"我不在输液嘛,怎么去?"我说:"那就等输完液再去。
  "她说:"不,我要现在说。
  "我说:"说吧,我听着,什么事。
  "她说:"你把耳朵给我。
  "荒唐!当着医生护士助手的面,要跟我说悄悄话,这叫哪门子事?我很生气,指责她:"你有事就说,否则我走了。
  "她说:"是工作上的事,我能这样跟你说吗?要不你请他们走开。
  "医生护士听了这话,很知趣地出去了。
  我什么也不说,不开腔,只冷冷地看着她,等着看她要搞什么鬼名堂。
  确实是鬼名堂,她要我伸出手来。
  我当然不伸,我怎么可能被下属当猴耍?我沉下脸,厉声厉色地警告她:"有事快说,我没那么多闲心!"她也沉下脸,回敬我:"我要吃你用手板心煎出来的鱼!"事情真的跟假的一样。
  但真的就是真的,哪怕跟假的一样。
  据当时有关权威人士说,黄依依干的事无异于让我们的国家领导人瞅见了赫鲁晓夫的底牌。
  破译乌密,等于是让黄依依由鸡变了凤凰。
  荣誉自然是不要说的,反正只要是我们701人沾得到的荣誉,都无不成了她的囊中物,胸前头上的挂戴满了,她不要也是她的。
  她要什么,只要开口就是她的;不便开口,有一定的暗示也行。
  人到这份儿上就成了人上人,也可以说不是人,而是神、是灵,呼风唤雨、遮天蔽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所以说,人要变起来也是说变就变的,从昨天那个玩世不恭、令人满腹疑虑的人,到今天这个璀璨夺目的模样,她似乎并没有经受什么特别考验和折磨,而只是短暂地昏迷了一会儿而已。
  现在的她,像明月一样当空挂着,人们无不仰望她、崇敬她——黄依依!17我等着她来找我"秋后算账",那是我对她的承诺,就是关于集训中心王主任的"转世问题"。
  我料定她一定会来找我的,我私下也在有意做些铺垫和准备工作,以便她来向我开口之时,我即可豪爽地应允她。
  可她却一直不来找我,最后还是我主动找她的。
  我说:"老王的事情,我是有言在先的,你看需要我怎么办理?"她像陷入了沉思一样沉默着,很久才抬起头,告诉我说:"现在我有一件比老王的事情更需要组织上解决的事情。
  "我问是什么事情,她说是通讯处张国庆的事情。
  说起张国庆,也是个701人所皆知的人物,他以前是我们监听局机要处的机要员,负责译电工作,701内部所有的机密文件,都要从他手头过。
  他妻子是我们医院的内科护士,是个胶东人,长得人高马大的,脾气也很大。
  据说,张国庆很怕她,两人一旦吵嘴,女人经常大打出手,打起来,手里抓到什么,都敢往男人身上甩去。
  有一次甩过去的是一把医用手术剪子,闪着银光飞过去,一下插在了张国庆的肩膀上。
  张国庆怕老婆的事情,大概就是从此名声在外的。
  不过,又听说,女人是很爱丈夫的,张国庆在家里什么事都不用做,女人还给他洗脚,剪指甲。
  她在外面总是说张国庆怎么怎么的好,她是怎么怎么地爱他,离不开他,以至他不在家时她连觉都睡不着,等等。

  但是,张国庆总是要离开她的,因为他的工作决定他经常要去总部出差。
  3年前的一天,张国庆去总部出差回来,以往他总是先回单位,把随身带的文件放好后再回家。
  但是,那天的火车晚点好几个小时,到701时已经是深夜12点多,如果再去单位——在四号山谷,再返回一号山谷——回家,起码又要折腾个把小时。
  他不想折腾,于是直接回了家,根本没想到这会给他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退一步说,如果第二天他早点起床去单位,事情也是不会出的。
  但是,张国庆要起床时,老婆提醒他,今天是星期日,意思是你多睡一会儿吧。
  这一睡就是一个大懒觉。
  这个大懒觉可睡出了大问题!等他醒来,已是10点来钟,家里空荡荡的,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家。
  妻子不在家是想得到的,因为是星期天,院子里的家属一般都要跟单位的班车去镇上采购东西,一周仅此一回,是过了这村没这店的,错过了,下周的柴米油盐都可能要成问题。
  一般妻子是不带孩子走的,反正张国庆在家,有人带。
  但是,你知道,张国庆妻子平时对丈夫是很好的,她想让丈夫睡得安稳,决定把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是男孩,只有7岁,刚上小学,以往父亲每次回来,都会有点东西送他。
  这次,父亲深夜回来,他不知要送什么东西,当然要翻翻父亲的包皮。
  母亲去食堂买馒头了,父亲还在睡觉,屋子里等于没有人,于是他立刻拉开父亲的皮包皮,并且马上找到一份属于他的礼物:一小袋纸包皮糖,一盒小饼干。
  他先剥了粒糖吃,一边吃着,一边继续翻找。
  于是翻到一个文件袋,里面都是机要文件。
  对文件孩子是不感兴趣的,他感兴趣的是这些纸张,这么白花花的,光亮亮的,他见了手忍不住去摸,一摸,又硬又滑的,哪像是纸,简直是迭飞机的上好材料。
  到这时候,张国庆命运中的劫数开始作怪了,孩子看袋子里这样的纸有厚厚的一沓,装订成一份又一份的,有十几份呢,他想抽掉一份,谁知道呢?于是他"聪明地"抽出一份,转移到自己的书包皮里。
  吃过早饭,母亲喊他一起走,他想出去正好可以迭飞机玩,便把书包皮挎在了肩膀上。
  母亲说,这不是去上学,是去镇上买东西,你背书包皮干什么?他说,我要做作业——到时,你去买东西,我在车上做作业。
  母亲听了,简直对儿子的刻苦学习有点感动。
  两个小时后,张国庆起床,马上注意到包皮的拉链开着。
  他是个机要员,十多年养成的职业敏感使他格外关心里面的文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少了一份!他几乎笃定是年仅7岁的儿子干的坏事,急忙出门去找儿子。
  院子都找了,左邻右舍都问了,不见孩子的影,估计是跟他妈去镇上了。
  这个可能的事实让他吓坏了,因为如果文件确实在他孩子手上,出不出院门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是要改变性质的。
  事后,也正是这一点,把张国庆全家都毁了!长话短讲,当张国庆见到孩子时(在半路上,一方赶出去,另一方正返回),看孩子手上正捏着用文件的半页纸迭的飞机。
  第27节:一生的代价
  据孩子事后说,因为文件纸较大(16开),他是对开来用的,这样一页纸可以迭两架飞机。
  在母亲去街上买东西时,他没有跟去,而是以做作业的名义,留在停车站里,与院里同来的另一个孩子一道迭飞机玩。
  文件共有4页,按每页两架计,他们应该可以迭出8架飞机。
  事实也是如此。
  但现在他们每人手头只有一架,两人就是两架,其余几架,有的飞上屋顶,有的坠入人流,不知去向,有的当场被镇上其他孩子抢走。
  后来返回停车场去找,总算又找回来4架,应该说还算不错的。
  但是,丢失的两架,其造成的损失,似乎不亚于丢失了两架真飞机,整个701上下都在为之惊心,都在危言耸听地谈论。
  处分是免不了的,而且一定不会轻。
  最后,张国庆老婆被开除公职,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张国庆因为两个有利因素一定程度地保护了他,一个他是党员,有种说法,开除党籍可以抵3年罪。
  就是说,开除了他党籍,等于是判了他3年徒刑。
  另一个他是机要员,身上有高等级的保密度,不便流入社会,可以说他的公职不是想开除就能开除的。
  所以,最后他公职还是保住了,只是离开了机要处——他不配!行政级别由21级降到了最低:24级。
  国家干部制度上其实是没有24级这一说的,最低也是23级,所谓24级,其实是下面单位自己搞的名堂,一般是提干第一年,或者学校毕业第一年,都按24级来看待,有点预备党员的意思,一年内如果不犯错误,即可转正。
  有人说,对张国庆妻子的处理有些过重,其实,正是因为不能正常地处理张国庆,才这么重地处理她的。

  她是替丈夫和孩子受过,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没什么可冤屈的。
  没有冤屈,组织上是不会来给她翻案的,谁想到黄依依不知怎么的要来行这个好。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得很含糊,只是说一个人7岁时犯下的错误,要让一家三口都付出一生的代价,挺冤枉,也挺可怜的。
  我说:"老王在灵山劳教所里也挺可怜的。
  "我其实是希望她把老王"赎"出来,一来老王的下场毕竟跟她有关,二来这也是我对她有过的承诺。
  可是,她巧妙地给了我一"将军"。
  她说:"你的意思是把老王的事情和张国庆的事情一并解决了,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
  "我说:"我的意思是先把老王的事情解决了。
  "她说:"不,如果两个事情只能先解决一个,那么先解决张国庆的。
  "我问:"为什么?"她说:"没有为什么。
  "应该说,她为什么要搭救老王,大家是心照不宣的,可为什么要施恩张国庆,这事情很叫我费解。
  既然费解,我不免要去底下打探打探,结果又探到一个"大地雷"——两人原来相好着呢。
  就是说,张国庆的情况,其实跟老王的情况如出一辙。
  不同的是,他俩相好的事外界所知不多。
  这得益于两人在一个单位,客观条件比较好,行动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像老王,在不同单位,做起事来动作大,跑来跑去的,容易被人觉察。
  再说,两人当时一个是孤男,一个是寡女,可能这种现状人们相对要容易给予一定的谅解,所以流言蜚语的辐射力也不是太强。
  我没有像对待老王一样,把张国庆叫来"审一审",而是择日又找到黄依依。
  我想让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现在她与张国庆的关系可能只有少数人知道,但如果组织上根据她的要求,把张国庆老婆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可能她与张国庆的事情全701都会知道,这是要破坏她目前已有的光辉形象的。
  总之,一句话:我认为,她不该管张国庆的问题,不是管不了,而是管不得;管了,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对她是很不利的。
  我觉得我说的没错,而且都是为她好,哪知她根本不领情,说的话很难听。
  她说:"张国庆的事情我是管定了的,你不管可以,我去找其他人管就是。
  "话说到这份儿上,我只有管。
  老实说,这个时候,她绝对是个神,可以呼风唤雨,可以点石成金,可以做到说一不二。
  就是说,即便我不当这个好人,自有人会来当。
  但如果让别人当了这个好人,等于是我得罪了她,进一步说,也等于是我在通往院长的路上自己替自己找了麻烦。
  那时候,上面首长来,哪一个不要见见她?都要见她!她借机奏你一本,或者美言你几句,对她那是顺手牵羊的事,而对你就是改变命运的事。
  什么叫一言九鼎?那时候她说的就是一言九鼎。
  我可没这么傻,好好地去得罪她,让别人来白拣一个便宜。
  所以,我看她执意要解决张国庆的事,同时又表示,如果能一起解决老王的事,是最好不过的,我就索性给她来了一个"最好不过的",专程跑了一趟总部,把两个人的问题一并解决了。
  说真的,当时组织上对她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慎重考虑,尽量满足她。
  而像张国庆和老王这种问题,都是单位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她出面了,要求了,也就解决了,不会有什么难度的。
  18我们701总的来说是个很封闭的单位,正因为封闭,与外界无关,内部有什么事,所以都传得飞快。
  像张国庆和老王,在701本来就是无人不晓的著名人物,黄依依保救他俩,等于是在新闻上面又制造新闻,转眼就在人们嘴里吐进吐出,风靡一时,无人不知。
  喊黄依依什么"天使"、"有问题的天使",其实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想想看也真是,什么人能把他俩从地狱里搭救出来?没有人,只有天使!然后,再想想,什么人能这么神奇地破译乌密?也只有天使!天使的称谓对黄依依说,似乎是双重地贴切,所以一喊就喊开了。
  随着天使之名传开的同时,有关她跟张国庆的私情也开始秘密传播开来。
  这在我意料之中,不奇怪的,好事者都会这样去猜想、去探听、去证实、去传说。
  这样,如果让张国庆老婆回来,重新安置在701医院里,隔墙有耳,总有一天要事发。
  所以,出于"保密"需要,我们特意将张国庆老婆安排到镇子上,还是在医院里,县人民医院,还是当护士。
  老王是他自己要求不回培训中心的,他大概是觉得回来面子上太过不去,所以选择了远走高飞,去了我们701在外地的一个分局,离这边很远。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