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二部 第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朱埃勒的来信,叙述了昂梯菲尔为主角的种种奇遇
  昂梯菲尔师傅出发后,高房街的那所宅子显得格外凄凉,十分冷落!母女二人度日如年。卧室空闲着,整个住宅都显得空空荡荡。至少爱诺卡特的感觉是如此。再者,舅舅不在家特雷哥曼也来不了!
  这天是4月29日。自“斯特尔斯曼”号把三个圣马洛人送上冒险的征途以来,已足足两个月了。他们旅行进展怎样?……此刻又在哪里?……到达目的地了吗?
  “妈妈……妈妈,他们不会回来了!”少女说道。
  “哪里……我的孩子……要有信心……会回来的!”
  年老的布列塔尼女人还是那千篇一律的回答,“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离不开我们的……”
  “是呀!就在我将要和朱埃勒结婚的时候!”爱诺卡特自言自语说着。
  不难想象,昂梯菲尔师傅的远征在这里的反响是多么异乎寻常。他常常叼着烟斗,在大街上,沿着锡隆河,或在城墙上边悠闲漫步。在他身旁略后一点,还总是走着一位名叫吉尔达-特雷哥曼的老人。只见他鹰钩鼻子,两腿略弯,穿一件每个衣角都打皱的短外衣,一副端正的面孔显得温和、善良!
  年轻的朱埃勒则是全城为之骄傲的人物。人们像爱诺卡特一样喜欢他,确切地说,多数人像母亲爱儿子那样爱他。然而,眼看他要被任命为巴伊夫公司的一艘漂亮的三桅船大副时,却远走高飞了!
  他们三人现在哪里?谁也不知晓。谁会想到“斯特尔斯曼”号已把他们带往塞得港;只有爱诺卡特和纳侬知道,他们还将顺流而下,驶进红海,或许要漂流到印度洋的北端。
  昂梯菲尔是很有心计的,一直严守秘密。有关那神秘小岛的方位,他对勃-奥马尔守口如瓶。而那计划因谈论太多,又那么显眼,闹得满城风雨,街谈巷议。无论在圣马洛,还是在圣塞尔旺以及迪纳尔,到处都流传着卡米尔克总督的故事:托马-昂梯菲尔收到的那封信,那位遗产执行人的来临;什么小岛的经纬度呀,上亿法郎财宝呀,等等,等等。甚至还有人说,不是上亿法郎,而是上百亿!因此,人们急不可待地打听发掘财宝的消息。似乎,那位船长变成的亿万富翁已经满载钻石,珠宝归来了。
  爱诺卡特却无此奢望。她只要她的未婚夫,她的舅舅一行人安全返回家园,即使衣袋空空,她也会感到心满意足,感谢上帝的。她那无穷的忧虑将变成无限的欢乐。
  实际上,少女也曾收到过朱埃勒的来信。第一封信是从苏伊士寄出的,信中详细地向她叙述了他们旅途的见闻,她舅舅的精神状态:越来越神经质。信中也提到勃-奥马尔和他的见习生,说他们都按时赴约,受到了应有的接待。第二封信是寄自马斯喀特,讲述横渡印度洋去伊斯兰王国时,海上的种种遭遇,并告之他们还去苏喀尔。关于昂梯菲尔师傅,朱埃勒说,他完全处于近乎癫狂的兴奋状态。
  她贪婪地读着朱埃勒的来信。信中涉及的又岂止旅途见闻,岂止是她舅舅的精神状态,这是未婚夫的少女倾吐别后的忧伤。就在结婚前一天,他离开了她,如今,真是天各一方啊!他渴望见到少女,即使叔叔满载百万财宝而归,也不能叫他拆散鸳鸯。爱诺卡特和纳侬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来信,却无法回复,说上几句安慰话。她们对那些见闻和遭遇作着各种评论,扳着手指头算着背井离乡的亲人在天涯海角还将漂流几时。她们在年历上,日复一日地作上记号。终于又收到来信。于是,她们又沉浸在幻想之中,也许已进行了一半征途,也可能正在归途中?

  第三封信是4月29日收到的,距朱埃勒离家大约两个月。看到邮戳是突尼斯王国打上的,爱诺卡特高兴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啊!亲人们已经离开马斯喀特,回到了欧洲海域!……他们正驶向法国……那何时能到马赛呢?——最多3天!乘西部特快,抵达圣马洛最多也只要26小时!
  她们母女二人送走了厚道的邮差,关上门,坐在一层的一个房间里,无人打扰,她们的内心世界之潮可以放纵奔流了。
  爱诺卡特擦了擦略有湿润的眼睛,撕开信封,取出信,高声朗读起来,句句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听者字字入心。
  “亲爱的爱诺卡特,
  吻你,此刻,我们天涯海角,人各一方,那漫长的远游几时才能结束!我给你曾写过两封信,想必已经收到。这是第三封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封,它告诉你,财宝问题意外地发生了变故,叔叔为此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爱诺卡特从内心发出轻微的一笑,她抬着手说:“妈妈,他们一无所获,我不必担心要嫁给一位王子了。……”
  “念下去,我的孩子。”纳侬说道。
  她接着中断了的地方,继续念下去。
  “……再者,我十分悲痛地告诉你,我们为继续进行考察,迫不得已,将到更远更远的地方去。……”
  信纸在她的手中抖动着。“继续考察,到更远的地方,”她自言自语地重复着,“他们不回来了,妈妈……”
  “勇敢些,我的孩子,念下去!”纳侬说道。
  爱诺卡特接着读下去,一双美丽的眼睛充满了泪水。朱埃勒简单地谈了谈在阿曼湾小岛上发生的一切,说那里没有财宝,只找到一张纸,纸上写着一个新的经度。接着,朱埃勒写道:
  “亲爱的爱诺卡特,你可想而知,叔叔是多么失望,多么恼火我也感到失望,这倒与获得那笔财富无关,而是返回圣马洛,回到你身边的时刻,势必将要推迟!我的心都要碎了……”
  她觉得自己的心也在急剧地跳动,她完全理解朱埃勒那被折磨的痛苦心情。
  “可怜的朱埃勒!”她小声说道。
  “我可怜的闺女!念下去,孩子。”母亲也喃喃地说道。
  爱诺卡特又接着往下念,由于激动,声音都有些变了。
  “事实上,卡米尔克总督嘱托我们要把那该死的经度转告一个名叫赞布哥,家住突尼斯市的银行家。他已拥有第二纬度。虽然,财宝是埋藏在另一个小岛上。或许,那位先生也和我们的老爷爷一样,过去曾有恩于卡米尔克。这样,那位总督大人才会想到感恩报德一番呢!遗产也只有让两位继承人分享,显而易见,每人只能得到一半了。你此刻会十分清楚!谁为此火冒三丈呢!——那就是说,只有5千万,而不是亿万法郎了。……多多希望那位埃及首富只留下一万法郎,让叔叔所获无几,届时,也不至于会阻止我们的婚事了。”

  “情人相爱,还需要金钱吗?”
  “不需要,有了它,反而碍事!”老妇人诚心诚意地答道,“念下去,我的孩子!”
  爱诺卡特遵从地继续往下读。
  “叔叔看过那纸上的内容,惊愕不已,连新的经度数和那个人的地址,差一点儿都给念了出来,幸好,他及时止住了。”
  亲爱的爱诺卡特,我们的朋友特雷哥曼,我们俩经常谈起你。他作了一个鬼脸,意思是说,该去寻找第二个小岛了。
  “可怜的朱埃勒,”他对我说,“那位埃及首富,还是什么总督,简直是拿我们开玩笑,他是不是要把我们几个抛到天涯海角去?”
  “是天涯海角吧?……给你写信的此刻,我们尚不知道!”
  “实际上,纸上提到的线索由叔叔本人掌握着,因为自从公证人在圣马洛想窃取秘密以来,他极不相信他,对他一直有疑心。说实话,我觉得见习生纳吉姆和他的老师一样可疑。我和特雷哥曼先生都非常讨厌这个纳吉姆,瞧他那长相——一副凶神面孔,一对阴险的眼睛,告诉你吧,我们那位住在贝叶街上的公证人卡洛什也是不务正业的。我敢肯定,如果勃-奥马尔和他知道赞布哥的地址,他们准抢在我们的前边……但是,叔叔只字不露,连我们都没告诉。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要去突尼斯。在离开马斯喀特时,我们都在想,那位随心所欲的总督大人到底要把我们投向何方?!”
  爱诺卡特停了片刻。
  “我可不喜欢这套耍心眼儿的鬼把戏!”纳侬说。
  接着,朱埃勒又讲述了归途上的种种遭遇。如何离开小岛,翻译官塞利克看到外国人两手空空,如何大失所望,他已不再疑心,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极为普通的旅游罢了。最后又讲了返回商队客栈的艰难旅程,回到了马斯喀特,还要等两天,准备搭乘去孟买的邮轮等等。
  “我在马斯喀特没再给你写信,因为我一直想,给你一个惊喜,等着发现一些新事物再告诉你……但是,没有新鲜事。我们将去苏伊士港,再从那儿去突尼斯市,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全部情况。”
  爱诺卡特停下来,看着纳侬。纳侬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但愿他们别再漂流了,和那些不讲信义的人在一起,真叫人担心!”
  善良的老妇人指的是那些东方人,就像十字军东征时,经常谈论的那样。在这位品德端庄,虔诚的布列塔尼女人看来,用这种方式弄来的数百万法郎,简直是不义之财……但她怎敢把这样的想法说给昂梯菲尔师傅呢!
  朱埃勒又把从马斯喀特到苏伊士的旅途见闻,以及横渡印度洋和红海的情况描绘了一番,并说勃-奥马尔一直病着,比想像的要厉害得多……
  “太好了!”纳侬说。
  信中还说,在整个旅途中,皮埃尔-塞尔旺-马洛一言不发!
  “我亲爱的爱诺卡特,只要叔叔的希望化为泡影,我真不希望看到,但又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他将会发疯!谁会料到一个品行端正,没有奢望的人会落到如此下场!他奢望立即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是呀,又有多少人能经得起这一诱惑呢?当然,不受引诱的只有你和我……咱们俩,因为咱们两个生命已融为一体了。”

  “从苏伊士出发,我们又回到塞得港。在那儿,我们还要等待‘斯特尔斯曼’号商船开往突尼斯市。那位银行家赞布哥就住在那里,叔叔得把那令人诅咒的书信转给他……一个掌握经度,另一个已拥有纬度,加在一起方可确定新小岛的位置。将会到什么地方去寻找呢?照我看,这个问题是严重的。因为,能否返回法国,回到你的身边,均取决于此……”
  信从她手中掉到地上,母亲把它拾了起来。他实在读不下去了,她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似乎漂泊在万里之外,看到他们身处险境的可怕场面。大概永无归期了。她不由地叫了一声:“噢!舅舅,舅舅,你怎么这样折磨如此爱戴你的人呢!”
  “原谅他吧,我的闺女。”纳侬说,“求上帝保佑他!”
  沉默了一会儿,两位女人怀着同样的心愿祈祷着。然后,爱诺卡特接着读道:
  “我们是4月16号离开塞得港的,到达突尼斯前,哪儿都不停留了。头几天沿埃及海岸航行。当勃-奥马尔隐约可见亚历山大港时,他那眼神是何等……我真以为他要在那儿下船,宁愿放弃他那份财富……但是,那位实习生把他制止了。他们说什么,我们一句不懂,但看到了粗暴的制止方式,勃-奥马尔无可奈何。我心里琢磨,这埃及人行迹真可疑,瞧那一副强盗相!我得提防他才是。”
  “出了亚历山大港,向邦角驶去,我们把的黎波里和贝斯湾抛在后边。巍峨的突尼斯山峦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儿可见到几座遗弃的炮台屹立在山巅,一两座伊斯兰圣墓显现在绿色的帷幕之间。4月21日晚上,我们驶进了突尼斯港。4月22日,船停泊在古莱特码头前。”
  “亲家的爱诺卡特,来到了突尼斯,我们之间的距离虽然在小岛上缩短了,但仍是那么遥远!谁知道厄运会不会把我们抛到更远的地方!说实在的,哪怕是相距5英里,就让人悲伤!不过,你不必失望,请记住,不管这次远游结果如何,都不会耽误太久了。”
  “这封信我是在船上给你写的,为了一到古莱特就把它寄出去。过几天,你就会收到的。诚然,信中没写我尚不知道而你又急于想知道的事。我想,当赞布哥得知这是关系到一笔巨大的遗产,而他又有权得到一半时,他是愿意合作的,他势必得和我们一道去进行下一段的考察。他可能眼叔叔一样,是个急性子人……”
  “还有,第二个小岛的位置,我很快就会知道的,因为我负责在地图上寻找它。看来第三封信后不久,你就会收到第四封信的。”
  “和这封信一样,下一封信将给你母亲,你,亲爱的爱诺卡特,带去特雷哥曼先生和我本人的美好情意。当然,还有叔叔,尽管他似乎已忘却了圣马洛,忘却了古老的家宅以及住在那里的亲人!至于我,亲爱的未婚妻,谨向你遥寄我全部的爱,等待你的回音,请永远相信我!”
  你忠实,温柔的朱埃勒-昂梯菲尔
  1862年4月22日于突尼斯古莱特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雪地上的女尸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1“非常抱歉……”赫尔克里-波洛先生答道。他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打断得不鲁莽,很委婉且富有技巧性,确切他说是说服,而不是制造矛盾与不和的打断。“请不要马上拒绝,波洛先生。这件事事关重大,对你的合作我们将感激不尽。”“你大热情了。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2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4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2
摘要:Chapter1序章“龙。”莫兰德边说,边从地上抓起一只干瘪的苹果,在双手之间丢来丢去。“扔啊。”外号“斯芬克斯”的拉蕾萨催促。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我想看龙。”鲁尼在他们当中年纪最小,又矮又胖,尚有两岁才成年。“哪怕一眼都好。”我想萝希搂着我睡觉,佩特心想。 [点击阅读]
劳伦斯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今年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诞生!”!”0周年。这位不朽的文学大师在他近20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世人留下了!”0多部小说、3本游记、3卷短篇小说集、数本诗集、散文集、书信集,另有多幅美术作品,不愧为著作等身的一代文豪。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HerbertLawrence)!”885年9月!”!”日出生在英国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墓中人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3
摘要:春日的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丛,斑驳地落在大牟田子爵家府评的西式客厅里,大牟田敏清子爵的遗孀瑙璃子慵懒地靠在沙发上,她是位鲜花般的美人,陪伴在旁的是已故子爵的好友川村义雄先生。漂亮的子爵府位于九州S市的风景秀丽的小山上,从府邸明亮的大客厅的阳台上,可以俯瞰S市那美丽的港口。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舞舞舞
作者:佚名
章节:117 人气:2
摘要:林少华一在日本当代作家中,村上春树的确是个不同凡响的存在,一颗文学奇星。短短十几年时间里,他的作品便风行东流列岛。出版社为他出了专集,杂志出了专号,书店设了专柜,每出一本书,销量少则10万,多则上百万册。其中1987年的《挪威的森林》上下册销出700余万册(1996年统计)。日本人口为我国的十分之一,就是说此书几乎每15人便拥有一册。以纯文学类小说而言,这绝对不是普通数字。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