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5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51
  因“拉斐尔”号在天龙星星系内抵达跃迁点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抵达神林空域的时候,就不必大力降低速度了。减速度极为温和——还不到二十五倍重力,且只持续三个小时。拉曼达斯?尼弥斯躺在松软的重生龛里,等待着。
  当飞船平稳地滑入环绕行星的轨道时,尼弥斯打开重生龛的门,蹦向更衣室,穿上衣装。离开指挥荚舱,在前往通向登陆飞船的通道前,她查了查重生龛监控器,直接接入飞船的操作系统。三口重生龛都正常运行着,将按照程序进入为期三天的重生周期。尼弥斯知道,到德索亚和他手下醒来时,问题将已经得到解决。利用连接着飞船主电脑的微纤,她输入了在天龙星星系中用过的相同程序指令和超驰记录。飞船确认了登陆飞船下一步的起降程序,并准备好将记录擦除。
  沿通道前往登陆飞船的气闸舱前,尼弥斯来到私人锁柜那里,敲入了密码。里面有几件替换的衣服和其他一些伪造的私人物品——一些“家庭”全息照,几封她那并不存在的哥哥给她写的假信。此外,就只有一条备用腰带,腰带上是几个普通的封袋。如果有人要检查这些封袋,只会找到那种只需要花上八到十个弗罗林就可以在任何便利店买到的扑克电脑,还有一卷线、三个装着药丸的小瓶、一盒卫生棉条。她把带子滑到腰间,继而朝登陆飞船跃去。
  从轨道上看,纵使离地三万公里,而且覆盖了厚厚的云层,也还是可以看到神林现在的面目——一片饱经摧残的惨状。这颗星球表面,不是不连续的陆地和海洋,而是一整块单一的大陆,上面镶嵌着数千狭长的咸水湖——“湖湾”,一道道犹如在台球桌的绿色绒布上留下的条条爪印。现在,青翠的大陆上,除了湖湾和数不清的指状湖泊顺着断层线点缀在那儿,还有千万条棕色伤痕,那是几乎三百年以前,驱逐者入侵时——人们依然认为是驱逐者入侵——一遍又一遍划开这祥和的大陆所留下的。
  登陆飞船急速穿过大气外层和电离层,刺入稠密的大气,发出了三倍音爆。尼弥斯低头俯瞰,广阔的云层下方,陆地地貌逐渐进入视野。从前,经DNA重组的红杉和美洲杉森林,吸引缪尔兄弟会来到这颗星球,它们曾高达两百米,现已悉数灭绝,在席卷全星球的森林大火中烧成了灰烬,随之而来的便是核冬。南北两半球依然有大块区域覆盖着积雪和冰川,白光闪耀,到了赤道地带,云层逐渐消散,两侧各有一千公里宽的地段显露了生机。恢复中的赤道地带,正是尼弥斯的目的地。

  尼弥斯接过航空航天两用登陆飞船的手动操作,扣上纤丝插孔,搜索从“拉斐尔”号主存储库里下载的星球地图:找到了……特提斯河曾经约有一百六十公里长,主要是从西至东,绕过神林乾坤树的树根,经过缪尔博物馆。尼弥斯发现,特提斯河绕着乾坤树的北部圆周流过一小段,整体来看,几乎是绕出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弧。圣徒将自己设想成霸主内具有生态良知的正义群体——不论在环网还是偏地,不管是否受到邀请,只要有地方进行环境改造,他们总要插上一脚。而乾坤树,就是他们傲慢的象征。的确,这棵树在已知的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它的主干直径有八十多公里,枝条的直径也有五百多米,与火星享誉盛名的奥林帕斯山的底部直径相等,这棵活生生的生命体,上部枝条直伸入太空的边缘。
  当然,现在它已死去,陨落前在“驱逐者”舰队的猛烈炮轰下,被撕了个粉碎,烧了个干净。这颗曾经壮观辉煌、生机勃勃的树木,如今只剩乾坤桩,一大堆灰烬和炭块,犹如遭受侵蚀的远古盾状火山遗迹。圣徒也不在了——受到攻击的那一天,他们乘上尔格推动的树舰,死的死,逃的逃——神林的土地,两百五十多年来都是一片荒芜。尼弥斯知道,很久以前圣神打算重新拓殖这颗星球,要不是内核命令他们放弃,现在根本不会是眼前这个样子:人工智能们对于神林有自己的远期计划,不需要传教士或者人类殖民。
  尼弥斯找到上游的远距传输器,和南部烧成灰烬的乾坤桩斜面比起来,它真是小得可怜。她在上方盘旋了一会儿。沿河一线已经长出了次生组织,树桩处受到侵蚀的灰烬斜面也绿意葱葱,虽然和古老的森林比起来渺小得如同草芥,但那些树木高的也有二十米,有些还要更高。阳光照耀着溪谷的时候,尼弥斯能看见那里偶尔有几处杂乱而浓密的矮树丛。这不是埋伏的好地方。尼弥斯把登陆飞船降落在河流北岸,走向远距传输拱门。
  她取下一块接入板,找到接口模件,剥下右手和手腕上的人皮。她小心地收好皮肤,待回到“拉斐尔”号使用,接着,她直接插入模件,开始浏览数据。自陨落以来,这座入口还没有被激活过。伊妮娅那伙人还没来这条路。

  尼弥斯回到登陆飞船上,朝河的下游飞去,试图寻找最佳的位置,一个无法从陆上逃生的地方——有足够茂盛的森林,可以隐藏尼弥斯和她的陷阱,又不太多,不至于让伊妮娅和她的同伙藏身,最后,那地方还要在一切结束之后方便清理。她倾向于选择岩石较多的地表:在回“拉斐尔”号前,很容易清洗。
  沿河而下仅仅过了十五公里,她便找到了最佳地点。在这儿,特提斯河变成一条满是岩石的狭窄河道,驱逐者的炮轰和随之引发的山崩造就了一系列急流。这段急流和一条汇入特提斯河的狭窄支流的两岸上,新生的树木已经沿着灰烬斜坡生长起来。这狭小的峡谷两边都是乱石地,驱逐者炮轰的时候,黑色熔岩流向山脚,冷却后形成一块块的阶梯。这么崎岖的地形让人无法从陆路逃脱,而任何一个在急流上为木筏领航的人,都会刻意将它划入泛着白花的水,这样就不会有多少时间留意这些石头或是河岸。
  她把登陆飞船降落在南边一公里外,从舱外锁柜里抽出一个真空封装的标本袋,掖进腰带,又用树枝为登陆飞船做了隐蔽,之后快步跑回河边。
  尼弥斯从工具包中拿出那卷线绳,扯掉所有线,抽出肉眼看不见的单纤丝,足有几百米长。她把单纤来来回回地布在河面上方,犹如一张无形的蛛网,又给近地面的物体上涂上树汁般清澈的聚碳胶水,之后把单纤缠绕其上,这样既可以方便她找到纤丝,又可以避免单纤丝切断它所缠绕的树木和石头。就算有人到这里的熔岩石地来踏青,也只会把沾上胶水的纤丝看作是树液或者岩石上的地衣。现在,如果有人驾着“拉斐尔”号穿过这个区域,那飞船立马会被这单纤网大卸八块。
  尼弥斯编完单纤陷阱,沿唯一的平地朝上游走去,打开药瓶,把几百颗迷你克雷莫地雷撒到地面和树上。披着聚合变色外衣的迷你爆炸物甫一落地,颜色和质地就立即发生改变,混入了周遭的环境中。如果有行走或跑动的目标出现,地雷就会跳过去,发生爆炸,爆炸力为向内爆裂。十米内,只要有脉搏、二氧化碳呼出、体温或脚步对地面的压力出现,地雷就会被触发。

  尼弥斯估量着这个地形。如果顺急流漂来的人想从陆上逃跑,这块平地是附近河岸上唯一可以通行的地方,而这里撒满了地雷,没人能活着走过。尼弥斯慢步跑回石地,用编码脉冲激活了地雷的传感器。
  为防止有人逆河游回上游,她又撕开卫生棉条的外包装,往河底撒入裹着陶瓷外壳的“蠼螋卵”。它们躺在河底,看起来就跟周围那些被水流打磨光滑的卵石没什么两样。不过一旦有生物从上方经过,它们就会自动激活。要是有人试图折返回上游,这些蚊蚋大小的蠼螋,就会从陶瓷外壳中爆发而出,尖啸着穿过水体或空气,刺入目标的头骨,接触到大脑组织之后,立即爆裂成一大堆金属纤丝[75]。
  拉曼达斯?尼弥斯来到急流上方十米外的一块石头上,躺下来,等待着。她的腰带里还剩两样东西,扑克电脑和标本袋。
  “电脑”是她这趟狩猎旅程中最先进的装置,为她设计这件东西的团体称其为“狮身人面像陷阱”,海伯利安上有一座同名墓冢,由相同的一批人工智能设计。这张卡片可以创造一个五米范围的逆熵及超熵潮汐区,制造这样的潮汐区所需的能量,足可为一颗人口稠密的星球,譬如复兴之矢,提供十年的电能,但尼弥斯只需要产生三分钟的时间置换。她一面捻弄着平坦的卡片,一面想,或许应该叫伯劳陷阱才对。
  这名右手剥了皮的矮小女人朝上游看去。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尽管入口在十五公里之外,尼弥斯也会得到警报:她能灵敏地察觉到远距传输器的失真信号。她期望伯劳同他们一起来,期待它把自己当作对手。事实上,如果伯劳不跟他们一起来,不做她的对手,她会感到很失望。
  拉曼达斯?尼弥斯拨动着腰带上最后一件东西。标本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个真空封装的舱外标本袋。她将用这东西把女孩的首级带回“拉斐尔”号,储存在聚变驱动接入面板后的秘密橱柜中。她的主人需要证据。
  尼弥斯微微一笑,躺到黑色熔岩上,调整了一下身姿,让下午温暖的阳光照在她的脸颊上,她抬起手腕,遮住眼睛,准备打个短暂的小盹。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玩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她被人用皮绳绑在一张铁架床上,仰躺着。绳带横勒住胸腔,双手被铐在床边。她早已放弃挣脱。虽然清醒,却闭着眼睛。如果睁眼,她会发现自己身处黑暗中,只有门上方渗入一丝微弱亮光。嘴里好像有口臭,真希望能刷刷牙。她竖耳倾听,若有脚步声就表示他来了。不知道时间已经多晚,但感觉得到已经太晚,他不会来看她了。这时床忽然震动了一下,她不由得睁开眼睛,似乎是大楼某个角落里的某架机器启动了。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