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安迪密恩的觉醒 - 第44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44
  冻结在冰层里的不仅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整座城市。原霸主居以自傲的一小颗星球,被牢牢冻结在天龙星七号再度凝华的大气中,就像远古的昆虫被锁闭在琥珀里。
  格劳科斯神父是个和善的人,幽默且慷慨。我们很快了解到,他被流放到天龙星七号,是因为他加入了教会的最后一支忒亚修道会,这是对他的惩罚。在尤利乌斯六世颁布一项教谕,宣布伪教皇的观点亵渎上帝之后,他所在的修道会只能抛弃忒亚的基本教义并解散,而其下成员要么被逐出教会,要么被送到圣神疆域的屁股端上。但格劳科斯神父没有把这寒冰墓地中的五十七标准年看作是流放——他称其为使命。
  格劳科斯神父承认,没有一个奇查图克人对信教表现出一丁点的兴趣,也坦言说他没有多少兴趣劝他们皈依。他钦慕他们的勇气,敬重他们的正直,并被他们辛苦繁衍出的文化深深吸引。格劳科斯神父说自己以前并不瞎,这不单纯是白内障,而是后来在地表受雪盲所害——寒冷、空气稀薄,加上超短波辐射所致,而在那之前,他曾跟随好几个奇查图克猎队出行。“那时候猎队很多。”我们在老神父那明亮的书房中入座后,他如此说,“而今已渐数被消磨。五十年前,这个区域还有好几万奇查图克人,如今活着的只剩几百个了。”
  在头一两天里,在伊妮娅、贝提克和盲神父交谈的时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探索这个冰冻城市。
  格劳科斯神父在那座高楼的四个楼层上挂满了燃料球提灯。“是为了驱走幻灵。”他解释过,“它们怕光。”我找到一段楼梯,于是提着提灯,为步枪上好膛,往下走进黑暗之中。二十多层之下,出现了一组迷宫般的冰道,通向城市中的其他建筑。几十年前,格劳科斯神父曾用光笔为这些入口一一做了标记,它们通向不同的地下建筑——仓库、法院、通信中心、霸主大教堂、旅馆等。我走进了其中几处,有迹象表明,神父近期也来过这些地方。在探索第三个的时候,我发现了纵深的地窖,里面存着高能燃料球。这些都是老神父光和热的来源,也是用来吸引奇查图克人时常登门拜访的主要筹码。
  “除了燃料,他们从幻灵身上得到了一切。”他曾说,“这些小球可以给他们光芒和一丁点热量。我们喜欢实物交换——他们给我幻灵的肉和皮,我给他们光、热,再跟他们唠叨两句。他们一开始同我交谈,我想,是因为我这个群伙的数目是最纯粹的质数……一!早先,我还把东西藏起来不让他们知道,但现在我明白,奇查图克人永远不会从我这儿偷东西,哪怕他们必须靠这些东西才能生存,哪怕他们的孩子得靠这些才能活下去。”
  在这被冰掩埋的城市里,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可看。远处是纯然的黑暗,浓郁得连提灯也无法驱散。我曾有过一点期望,但愿能找到什么简单易行的办法——超大喷灯啦,融合钻孔器啦——可以帮我们沿河而下,抵达第二座拱门,但此类希望很快就灰飞烟灭。这座城市,除了格劳科斯神父所在的那四层楼,拥有家具、书、光、食物、温暖和人声,其余地方都和第九层地狱一样冰冷死寂。

  我们到那儿的第三天(或是第四天)的晚餐前,我跟他们一起留在了老神父的书房,听着他们谈话。我早已将架子上的书浏览了一遍:一册册书摆在那儿,有哲学、神学、奥秘、天文学课本、人类文化学研究、关于新人类的著作、冒险小说、木工指南、医学教材、动物学书籍……
  “三十年前,我的眼睛瞎了。”第一天,格劳科斯骄傲地向我们展示他的图书馆时,他如是说,“最令我悲伤的,是我再也不能阅读这些挚爱的书籍了。我就是遭叛的普洛斯彼罗[69],你们想象不出,我花了多么长的时间,才把这三千册书从五十层之下的图书馆拖上来!”
  到了下午,当我在大楼内探险,而贝提克独自看书的时候,伊妮娅会为盲诗人朗读。有一次,我没敲门就走进书房,看见年老的传教士竟然满脸泪痕。
  这一天,我跟他们在一起时,格劳科斯神父正在为我们讲解忒亚——不是被尤利乌斯六世取而代之的伪教皇,而是古时的那位耶稣会士。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战地抬担架。”格劳科斯神父说道,“他本可作为随军神父,远离战线,可他决定去抬担架,最后因为英勇而获得了勋章,包括荣誉军章。”
  贝提克彬彬有礼地清了清嗓子。“打断一下,神父,”他轻声道,“我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是大流亡前在旧地发生的战争,对吗?”
  长胡子神父微微一笑。“一点没错,我亲爱的朋友,一点没错。是在二十世纪早期,非常可怕的战争,非常可怕,而忒亚亲历了它最为激烈的时刻。他对战争的厌恶由此开始,一直持续到他去世。”
  格劳科斯神父坐在他很久以前亲手制作的摇椅上,前后摇着,身后是简易搭建的壁炉,燃料球在里面燃烧。金色的余烬投射出长长的阴影,自穿过远距传送门以来,我们就再没感受过如此的温暖。“忒亚是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在中国——我的朋友们,这是旧地的一个国家——他在那儿形成了一套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未完成的过程,但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他认为,宇宙是上帝的一个计划,要把进化的耶稣、人格、宇宙三者化为一个有意识的实体。忒亚?德?夏丹认为,进化的每一步都将充满希望的标志,甚至就连大灭绝也是欢乐的源泉,他用到的词是,当人类成为宇宙的中心,‘宇宙创世阶段’便开始了,当人类的意识进一步进化,便是‘心理创世阶段’,智人进化成真正的人类,是‘人化’和‘超人化’两个阶段。”
  “打扰一下,神父,”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在这冰冻的城市和冰冻的大气下,周遭环绕着幻灵杀手和寒冷,我隐隐意识到,讨论这些抽象的理论是多么不合时宜,“忒亚认为人类可以进化成神,但这难道不是他的异端邪说吗?”
  盲神父摇摇头,表情依然很愉快。“我的孩子,在忒亚的一生中,他从未因异端而受惩戒。一九六二年,神圣法庭——我向你保证,那和今日的神圣法庭可是大相径庭——下达了一则训诰……”

  “一则什么?”伊妮娅坐在靠近炉火的地毯上,问道。
  “一则训诰,就是警告,呼吁人们不要不加批判地接受他的思想。”格劳科斯神父说,“忒亚没有说人类会成为上帝……他只是说,整个有意识的宇宙,都不过是大进化的一部分,目标是在终结之日——他将之称作欧米伽点——所有的创造物,包括人类,都将与神共生共存。”
  “忒亚说的进化,是否也包括技术内核?”伊妮娅抱着双膝,轻声问道。
  盲神父停下了摇椅,手指捋着胡须。“亲爱的,好几个世纪以来,忒亚派学者都在为这一点争论不休。我不是学者,但我肯定,在他的这一乐观论中,肯定包含了内核。”
  “但它们是从机器演化而来的。”贝提克说,“它们关于终极智能的观念,肯定与基督教的完全不同——一个冷漠、不带感情的神,拥有强大的预言能力,能够理解所有的变数。”
  格劳科斯神父频频点头。“但他们认为,我的孩子,他们早期具有自我意识的祖先,是依照活体DNA设计的——”
  “依照DNA设计,目的是用于计算。”我说道。当谈到灵魂的时候,这些内核机器竟然也得到了不被妄下论断的权利,这一想法真是让我大吃一惊。
  “那么,孩子,我问你,在头几千万年里,我们的DNA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吃饭?杀戮?繁殖?人类的鸿蒙开初,比起大流亡前那些硅基和DNA基人工智能来说,不也是一样卑贱?依照忒亚的观点,是上帝所创造的‘意识’,作为领会祂意愿的一种方式,加快了宇宙自我意识的发展。”
  “技术内核想利用人类,作为终极智能计划的一部分,”我说,“之后摧毁我们。”
  “但它没有。”格劳科斯神父说。
  “那也不是出于内核方面的原因。”我说。
  “自从进化出人类——人类也一直在不停进化,”老神父继续道,“但那也不是出于它的祖先或者自己的原因。进化产生了智人。智人,又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进程,进化成了人类。”
  “移情。”伊妮娅轻声说。
  盲眼的格劳科斯神父转过头,瞎眼望着她。“完全正确,亲爱的,但我们并不是人类唯一的化身。一旦我们的计算机器产生了自我意识,它们也就成了设计的一部分。它们也许会反抗。为了它们自身的复杂目的,它们或许会试图挣脱这一设计,可宇宙不会停止它的编排。”
  “听你的话,就好像宇宙和它的进程是台机器。”我说,“有着既定程序,无法停止,无可避免。”
  老人缓缓地摇着头。“不,不……从不是机器,也从不无可避免。假如基督要向我们昭示什么,那么他会跟我们说,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无人知晓。究竟是选择光明,还是黑暗,都在我们自己——我们人类,还有所有具备意识的实体手里。”

  “但忒亚认为意识和移情会胜利,是吧?”伊妮娅说。
  格劳科斯神父瘦骨嶙峋的手朝身后的书架挥了挥。“架子上应该有本书……在第三层……三十多年前,我最后一次看到它的时候,里边夹着一张蓝色书签。看到了吗?”
  “《忒亚?德?夏丹的日记、笔记、书信集》?”伊妮娅问。
  “对,对。翻到夹着蓝色书签的地方。有没有看到我做了批注的那段?那是我这双老眼瞎掉前看见的最后的东西……”
  “标注了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十二日的那段?”伊妮娅问。
  “对,请读一下。”
  伊妮娅拿起书,靠近火光。
  “‘注意这点,’”她读道,“‘我从不认为人类的形态只有确定的几种。但我相信,所有形态终有一天会消失,并将重塑成一个难以想象的崭新整体。同时,我确信,这些形态会经历一些基本的过渡角色——这一阶段必不可少,无法避免,这是我们(我们或是整个种族)必将经历的蜕变过程。我对它们的钟爱,不在于它们特定的形态,而在于它们的机能,如何以某种神秘的方式,首先建立起神的某种潜质——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耶稣的恩典,成为神。’”
  随后是一小段时间的沉默,间或被燃料球火焰那轻微的咝咝声,还有头顶和四周那上亿吨冰块的碎裂声和吱嘎声打断。最后,格劳科斯神父打破沉默。“这希望,在现任教皇的眼里就是忒亚的异端邪说。相信那希望,便是我最大的罪恶。这——”他指指外墙,玻璃外是迫临的冰川和黑暗,“这就是对我的惩罚。”
  我们几人又沉默了一阵。
  格劳科斯神父哈哈大笑,枯瘦如柴的双手放上膝盖。“但我母亲告诉我,只要有朋友,有吃的,有交流,那就不存在惩罚或痛苦了。而我们三样都有。贝提克先生!我叫你‘贝提克先生’,因为我想对你表示尊敬,先生。世人虚造了错误的类别,把你和人类区别开来。贝提克先生!”
  “什么事?”
  “帮老夫一个忙,去厨房取一下咖啡好吗?应该已经好了。我去看看炖肉和面包,安迪密恩先生?”
  “什么事,神父?”
  “能不能到酒窖去一下,找瓶最好的葡萄酒?”
  我笑了,尽管知道老神父看不见我的表情。“我得往下走多少层才能找到酒窖,神父?但愿不到五十九层吧?”
  老人也笑了,牙齿从胡须间露出来。“我每餐饭都会配酒,我的孩子,所以,如果像你说的那样,我的身板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糟。可惜,像我这么懒的老东西,把酒放在了楼下的储藏室里,就在楼梯旁。”
  “我去找。”我说。
  “我来铺桌子。”伊妮娅说,“明晚我来做饭。”
  于是我们散开,各自忙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