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安德的游戏 - 第九章 洛克与德摩斯梯尼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家都相信了他,爸爸和妈妈也经常这样说,但每次华伦蒂都想朝他们大叫,彼得没有变!他还是老样子,只是变得更狡猾了。
  有多狡猾?比你还狡猾,爸爸。比你还狡猾,妈妈。他甚至比你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狡猾。
  但他瞒不过我。
  “我正在考虑,”彼得说,“是把你杀掉还是怎么样。”
  华伦蒂倚靠松树身上,她生起的小火堆积了一小团灰烬,“我也爱你,彼得。”
  “这不是件小事,你这个笨蛋经常到处生火,它会把你也烧得一干二净。你简直就是个纵火犯。”
  “我正在想是不是在你熟睡的时候把你Yan掉。”
  “不,你不会的。你应该想想我们一起合作的事,我们一起做一些伟大的事。华伦蒂,我决定不把你杀掉了,我要你帮助我。”
  “我?”如果是在几年前,华伦蒂会被彼得的威胁而吓住,但现在她已经不再害怕了。并非是她怀疑彼得有没有能力杀死她,她想不出有什么恐怖的事是彼得不会干的。但是,她也知道,彼得不是个疯子,他并没有失控,或许除了她自己外,他甚至比任何人都更能控制住自己。只要有必要,彼得会一直压制着自己的欲望,他能将任何情绪都隐藏起来。因此,华伦蒂知道他不会在暴怒下伤害她。他只会在利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而目前还没到这种地步。实际上,因为这个原因,她在某种程度上对他存有一点好感。他总是按照自己兴趣来行事,因此,要保证她的安全,她要做的就让彼得相信她的生存比死亡更加有趣。
  “华伦蒂,事情就要发生了。我一直在追踪军队在俄罗斯的调遣。”
  “你在说什么呀?”
  “这个世界,伦蒂。你知道俄罗斯吧?超级帝国?华沙条约?你知道他们统治从荷兰到巴基斯坦这一片欧亚大陆吗?”
  “他们没有公开他们的军队调遣,彼得。”
  “当然没有。但是他们公开了他们的客运与货运时刻表。我用电脑分析了这些时刻表,从中找到了哪些是运载军队的车次,我在过去的三年里一直都留意着。在最新的六个月里,他们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他们正在为战争作准备。一场世界大战。”

  “难道他们打破世界联盟协议?那虫族的入侵怎么对付?”华伦蒂不知道彼得都了解了什么内情
  ,但他常常都提起这种话题,发表他对世界事务的看法。通过与她的讨论,他找出了他的论点的缺陷,然后进一步的完善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她也同时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她发现虽然她很少同意彼得关于世界未来走向的观点,但他们却对当前世界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变得能够熟练地从那些无知的、容易受骗的新闻撰稿人所写的报道中分析出正确的信息。一群新闻畜生,彼得常常这些称呼那些撰稿人。
  那些官员是俄罗斯人,对吗?他们知道那些舰队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他们发现虫族已经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了,否则我们将会准备打一场大仗。不管怎么说,与虫族的战争迟早都会结束。他们在为战后的局势作准备。
  “如果他们在调动军队,那一定是收到了全球总参部的指示。”
  “这些都是内部调动,是在华沙条约的框架内进行的。”
  这真是令人困扰。自从与虫族开战以业,和平与合作一直都是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彼得发现的事实是对整个世界秩序的严重干扰。她的脑子里出现了在虫族迫使他们和平合作之前的那个世界的可怕情形,“那么世界将要变回原来那样。”
  “只有些许不同。我们发明了防护盾,没有人再为核子武器而担忧。现在我们的武器一次只能杀死数千个敌人,而不能象以前一样杀死数百万的敌人。”彼得笑着说,“伦蒂,世界大战就要发生了。我们现在拥有了巨大的国际舰队,还有美国这个超级大国在维持着世界的秩序。但是当虫族战争结束后,国际舰队所有的威慑力都会瓦解,因为这种威慑力是基于对虫族的共同畏惧而形成的。然后突然间所有的外来侵略者都被我们消灭,一去不返了。我们会发现,威胁我们的只剩下一种力量,那就是华沙条约。世界的格局将会演变成由美国对抗华沙条约国的战争。我们会夺得行星带,而他们将占领地球。没有了地球,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源泉。”

  最让华伦蒂感到困惑的是,彼得看上去一点也不担心。“彼得,为什么我老觉得你把这看作了是你的黄金机会?”
  “是我们俩的黄金机会,伦蒂。”
  “彼得,你才十二岁,而我才十岁。人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这种年龄的人,他们把我们称作儿童,象宠物一样的对待我们。”
  “但我们和其他的儿童不一样,是吗?伦蒂。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和别的儿童有着本质的差别。”
  “我们开始时是谈论你对我的死亡威胁的,彼得,我们现在好象离题了。”但不管怎么说,华伦蒂还是发现自己变得兴奋起来。写作是华伦蒂胜过彼得的事情之一,他们俩都很清楚。彼得曾经这样说过,他总是能看到别人的缺点,然后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他们听他指唤,而华伦蒂却总是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她利用赞扬和沟通的手段使他们主动为她做事。这样说虽然是极端了一点,但事实的确如此。华伦蒂能说服别人同意她的观点——她能使他们做她想让他们做的事。而彼得,却刚刚相反,他只能让别人害怕他想让他们害怕的事。当他第一次向华伦蒂指出时,她很不高兴。她一直相信自己能够说服别人是因为她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她的圆滑。但不管她怎么对自己说,她从来没想过用彼得形容她的方式来利用别人,她还是对自己——用她的话来说,能够控制别人而不是控制别人做的事——而感到高兴。从某种程度上说,她能够控制别人的意愿。她对自己因为拥有这种能力感到开心而羞愧,但她还是发现自己好几次都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能力。有时是让老师和其它学生帮她做事,有时是让妈妈和爸爸同意她的看法。有几次她甚至说服了彼得。但最令她害怕的事情是——她居然能够完全理解彼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志同道合。
  虽然有几次她都鼓起勇气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她却不敢承认,她越来越象彼得了。在彼得和她讨论时
  ,她的脑子里却在想:你梦想着拥有权力,彼得,但我却比你更加强大。
  “我研究过历史,”彼得说,“我探讨了人类行为的模式。当世界正在重新建立新秩序或类似的情形时,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想想看伯里克利(古雅典首领,因其推进了雅典民主制并下令建造巴台农神庙而著名——译者著)在雅典做的事,还有德摩斯梯尼(古代希腊的雄辩家——译者著)——”

  “是的,他们有两次还准备拆毁雅典呢。”
  “那是伯里克利的想法,但德摩斯梯尼说服了菲利普——”(小弟学识浅陋,对历史最头痛,估计此人是个帝王之类的家伙吧,不知哪位雅士能告知此人背景,小弟不胜感激。——译者)
  “不是说服他,是鼓动他——”
  “看,明白了吧?这就是历史学家常干的事,他们总是对关键的历史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得出不同的看法。在历史上,当世界正处于动荡期的时候,在适当的地方发出适当的声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的未来。象汤马斯。佩因、本。富兰克林(好象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译者著),还有列宁。”
  “这些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案例,彼得。 ”她没有象往常那样同意彼得的观点,她明白他的意思,认为他的想法还是很可能是真的。
  “我并没有期望你能理解,你仍然相信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
  我能理解的比你所想的更多,彼得。“那么你把自己看作是列宁?”
  “我把自己看作是那个能把观点渗入到大众思想里的人。你知道什么是惯用语吗?伦蒂,一种巧妙的表达方式,当有人第一次说过后,过两三个星期或一个月,它就会从一个人口中传到另一个人。就象电视里演员的口头禅或是网络上的流行话语。”
  “我以前常常把这些东西加油添醋的传给别人听,我还以为只有我在这么干。““你错了。世界上可能只有两三千个象我们一样聪明的人,小妹。他们大部份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的在教书,这样的人是些混蛋,还有的在做研究工作。只有极少数的人实际掌握了权力。”
  “我想我们正是那些幸运的‘少数’。”
  “很滑稽,是吧?就象那些独脚兔子一样,伦蒂。”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