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暗藏杀机 - 第二十二章唐宁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首相用手指神经质地轻轻敲着他面前的书桌。他显得疲惫而烦恼,和卡特先生把突然终止的话题继续谈下去。
  “我不明白,”他说,“你真正的意思是情况并不那么绝望?”
  “这个小伙子是怎么想的?”
  “我们再看看他的信。”
  卡特先生把信递过去。信是用男孩子那种不整齐的书法写的。
  亲爱的卡特先生,最近出现的一些事情对我震动很大。也许我办了可怕的蠢事,但我并不这么看。如果我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个在曼彻斯特的女孩必定有诈。整个事情是事前安排好的,完全是一场骗局,其目的是让我们认为这场游戏已经结束——我想,我们必须紧随诱饵。
  我想我知道真正的简?芬恩是谁。我甚至有个想法,文件在何处。上次的想法仅仅是猜测。但我有一种感觉,它的结果将是正确的。总之,我把它放进封好的信封里,为它值得这样做。我请你们在二十八日午夜的最后时刻之前不要打开它。你们很快会懂得为什么。你们瞧,我已经考虑好了,所谓塔彭丝的事情也是诱饵。她和我一样并没有死。我推理的方式是:作为最后的机会,他们会让简?芬恩逃跑,希望她一直玩弄这种记忆的花招,一旦她认为她自由了,她便可以马上去藏文件的地方。当然,这对他们来说是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她认识他们所有的人——但是他们非常急于得到那份条约。如果他们知道文件已被我们找到,那两位姑娘的生命将危在旦夕。在简?芬恩逃跑以前我必须努力找到塔彭丝。
  我想要一份送到里茨饭店塔彭丝手中的那份电报的副本。詹姆斯?皮尔?埃杰顿爵士说,你们能够设法为我办到。他真是太聪明了。
  最后一件事——请对索霍区的那幢房子昼夜进行监视。
  你们的托马斯?贝雷斯福德首相抬起头来。
  “附件呢?”
  卡特先生淡淡笑了笑。
  “在银行的保管库里,我不冒险。”
  “你认为——”首相犹豫了一下——“现在打开不更好些吗?当然我们应该立刻把文件搞到手,那就是说,只要年轻人的猜测最后是正确的。我们能对工作进行的情况严加保密。”

  “我们能吗?我没有把握。我们周围到处是间谍,一旦被人知道我不会把它交出去”
  ——他捏了一下手指——“为了两个女孩的生命。不,年轻人信任我,我不能让他沮丧。”
  “好啦,好啦,把这个问题留下。这个年轻人长得像什么样子?”
  “外表上很普通,手脚匀称、头脑愚蠢的英国青年。思维缓慢,另一方面,他不会通过想象而走入歧途。他一无所有——所以很难欺骗他。他绞尽脑汁解决问题时慢吞吞的,一旦找到办法就不会轻易放弃。另一个小个子女孩则完全不一样。她有更多的直觉,较少判断,他们在一起工作结成很好的一对。”
  “他看起来很有信心。”首相若有所思地说。
  “是的,那就是给我希望之所在。他是那种踌躇的青年。
  他们在大胆说出一种看法之前要有十分把握。”
  首相的嘴上露出一丝笑意。
  “不正是这个男孩击败了我们时代主要的罪犯吗?”
  “这个男孩,如你所说那样!但是有时我看到了我身后的影子。”
  “你的意思是?”
  “皮尔?埃杰顿。”
  “皮尔?埃杰顿?”首相警觉地说。
  “是的,在这个案子中我看见了他的手。”
  他拍了拍那封信。“他在那儿——在黑暗之中无声无息地老谋深算地工作。我总是感到如果有人要把布朗先生追出来,这个人便是皮尔?埃杰顿。我告诉你他现在插手这个案件,但他不想让人知道。顺便提一下,有一天我从他那儿得到一个奇怪的要求。”
  “请讲下去。”
  “他给我寄来一份美国某家报纸的剪报。其中提到大约三周前在纽约港口附近发现一具男尸。他请我尽可能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哦?”
  卡特先生耸耸肩膀。
  “我收集不到多少这方面的资料。年轻人大约三十五岁——衣裳褴褛——脸部被严重毁容,他一直没有被查明身份。”
  “那你认为两件事在某些方面有联系吗?”

  “不知什么原因我是这样想的。当然我也可能错了。”
  过了一会儿卡特先生继续说:“我请他来这里,倒不是我想从他那儿得到些什么,他是不会讲的。他法律职业方面的本能太厉害了。毫无疑问,他能弄明白贝雷斯福德的信中有一两处模糊不清的。啊,他来了!”
  两个人同时站起来迎接这位新来者。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掠过首相的脑中,“也许他是我的继承人。”
  “我收到一位年轻的叫贝雷斯福德的信,”卡特先生说,立即谈到正题,“我想你见过他?”
  “你想错了。”律师说。
  “啊!”卡特先生有些不知所措。
  詹姆斯爵士笑了笑,摸了摸他的下巴。
  “他给我打过电话。”他主动地说。
  “你不反对确切地告诉我们,在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事吗?”
  “完全不会。他感谢我给他写的一封信——事实上我给他提供了一个工作。他使我想起了在曼彻斯特我对他说过的一些事。那涉及到诱骗考利小姐离走的那份电报。我问他是否有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他说有——那是在赫谢默房间的抽屉里他发现了一张照片。”律师停了一下又继续往下说:“我问他照片上是否写有加利福尼亚摄影师的姓名和地址。他回答:‘你知道的,先生,照片上有。’接着他又告诉我一些我不知道的事。原来照片上的姑娘是一位叫安妮特的法国姑娘。她曾救过他的命。”
  “什么?”
  “确确实实。我怀着好奇问过这位年轻人。他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他说他把照片放回了原处。”律师又停了一下。“那很好,你们知道——非常好。那年轻人能动脑筋,我向他祝贺。这个发现真是天意。当然,在曼彻斯特的姑娘被证实是一个诱饵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我并没有告诉他,年轻的贝雷斯福德自己看清了这点。但是他感到在考利小姐方面的判断没有把握。她还活着吗?我告诉他要恰当地考虑证据,在有利证据方面还有希望。这又把我们带回到电报上。”

  “请说下去。”
  “我建议他向你要一份原来电报的附件。我想考利小姐把电报丢在地上时可能某些字给擦掉了或被修改了,目的在于把人引到错误的方向。”
  卡特先生点点头。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大声念起来:马上来,肯特郡,盖特豪斯,阿斯特利?普赖尔斯。进展很大。
  ——汤米“非常简单,”詹姆斯爵士说,“而且非常直接,只改变了几个单词就把事情办了。有一个被忽视的重要线索。”
  “那是什么?”
  “侍者说考利小姐乘车去查林街,他们对自己非常自信,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点说错了。”
  “那么贝雷斯福德现在哪里?”
  “如果没弄错的话在肯特郡,格特豪斯。”卡特先生难以理解地看着他。
  “我想知道你没有在那儿吗?皮尔?埃杰顿?”
  “啊,我正忙于一桩案子。”
  “我以为你去度假了。”
  “啊,我没有得到指示,更确切地说,我正在准备一个案子。有更多的关于那个美国人的材料给我吗?”
  “恐怕没有。查出他是谁很重要吗?”
  “啊,我知道他是谁,”詹姆斯爵士轻松地说,“我还不能证明,但我知道。”
  另外两人没有再问问题。他们有一种直觉,那件事不值一谈。
  “我不明白,”首相突然说,“照片怎么到了赫谢默先生的抽屉里?”
  “也许从来就没有在那里过。”律师温和地说。
  “但是那伪装的布朗警督呢?”
  “啊,”詹姆斯爵士说,他站起来,“我不该久留耽误你们,你们继续处理国家大事,我还是回去办我的案子。”
  两天后朱利叶斯?赫谢默从曼彻斯特回来,汤米给他的一张便条放在他的桌上:亲爱的赫谢默:很抱歉我向你发脾气,万——我不能再见到你,再见。我得到一个在阿根廷的工作,我可能会接受。
  你的汤米.贝雷斯福德朱利叶斯脸上泛起了一种独特的笑容。他把信扔进废纸篓里。
  “十足的笨蛋!”他低声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