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癌症楼 - 第十一章桦树癌(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p{text-indent:2em;}“相反,每天还得花4个卢布,用在买邮票上,”焦姆卡插了一句。“是啊。一天花掉4个卢布,一个月就是120卢布!这不是他的义务,也不是他的职责,这只不过是他情愿做的好事罢了。要么,这该怎么说呢?”科斯托格洛托夫转向鲁萨诺夫。“是人道精神,对吗?”但是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正在读报纸上一篇预算报告的末尾,装做没有听见。“他没有任何部下,既没有助手,也没有秘书。这一切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做的。为此他也没得到什么荣誉!要知道,对我们病人来说,医生好比摆渡人:用着 的时候才找他,过后也就被忘了。他把人家的病治好,人家反倒把他的信扔掉。他在信的末尾抱怨说,有些病人不再跟他通信了,殊不知通信会对他们有好处。他们 不把服用的剂量和效果写信告诉他。他还请求我,让我按时给他写回信!我们可真应该向他深深地鞠躬!”“不过,你还是顺着次序讲,奥列格!”西布加托夫请求说,面带着希望的淡淡微笑。他是多么渴望把病治好啊(尽管那长年累月折磨人的治疗,显然已没有治愈的可能)!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会突然彻底治好!希望背上的创口愈合,腰能够直得起 来,走路步伐坚定,时刻感到自己是个堂堂的男子汉!能够跟东佐姓大夫打招呼:“您好,柳德米拉·阿法纳西耶夫娜!我的病已经好啦!”他们大家多么渴望了解这样一位神医,了解此地医生所不知道的那种药啊!他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反正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相信,某个地方隐居着这样一位神医,或者这样一位草药郎中,或者这样一个巫婆,只要得知哪儿能弄到此药,他们就能够得救。是啊,他们的生命不可能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可能!无论我们在身体强壮、幸福顺遂的时候会怎样嘲笑奇迹,可是一旦生活把我们逼得走投无路而只有奇迹才能拯救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重视这种独特的和罕见的奇迹!与所有聚精会神贪婪倾听他演讲的听众的心情相融合,科斯托格洛托夫开始讲得有声有色了,此刻他相信自己的话甚至超过他默默读过的那封信。“如果要从头讲的话,沙拉夫,事情是这样的。关于马斯连尼科夫医生,先前的那个病人告诉我,他原是莫斯科近郊亚历山德罗夫县的一个本地的老医生。按照 从前的一般惯例,他在同一家医院里当了几十年的医生。他注意到一点:尽管医学书刊上关于癌的论述愈来愈多,可是他所接触的农民病人当中却没有人生癌。这是 怎么回事呢?……”(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小的时候谁不害怕妖魔鬼怪?——一碰那穿不透但却能神秘启合的墙壁就会吓得发抖,仿佛什么人的一个肩膀或者什么人是一 条大腿马上就会挤出来。即使在我们的智慧可以揭示奥秘的今天,日常生活中已没有妖魔鬼怪的容身之地,却也说不定会有神怪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说:我在这儿! 不要忘记!)“……于是他开始研究,于是他开始研究,”科斯托格洛托夫兴致勃勃地重复了一句,“结果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当地所有的农民,为了节省茶叶钱,都不煮茶喝,而是煮恰加,又名桦树蘑……”“那不是鳞皮牛肝菌么?”波杜耶夫打断了他的话。最近他已感到绝望,终日不声不响,甘愿认命,此刻这种普通的、不难弄到的药物甚至给他带来了一线光明。在场的都是南方人,不要说鳞皮牛肝菌,即使烨树本身有些人也从未见过,所以更加不能想像科斯托格洛托夫所说的是什么东西。“不,叶夫列姆,不是鳞皮牛肝菌。总的来说这甚至不是烨树蘑,而是烨树癌。如果你记得的话,在一些老烨树上有这种…样子十分难看的增生物——一层脊状的东西,外表呈黑色,里面是深褐色的。”“那么,是多孔菌?”叶夫列姆继续追问。“从前人们用除石打火时拿它们作引子?”“也许是。就这样,谢尔盖·尼基季奇·马斯连尼科夫突然想到:几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庄稼人会不会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这种恰加抑制了癌症?”“就是说,起到了预防作用?”年轻的地质学家点了点头问道。今天整个晚上他都没法看书了,不过听一听这种谈话倒也值得。“可是,光猜想还是不够的,懂吗?这一切都还必须经过检验。还必须对喝与不喝这种自制土茶的人进行多年的观察才行。还得让身上已经出现了肿瘤的人去喝 这种上茶,这就要承担不用其他手段给人治疗的责任。并且需要摸准煮到什么温度、用多少剂量才为合适:煮得滚沸好还是不滚好;每天喝几杯;会不会有后遗症; 对哪种肿瘤治疗效果好些,对哪种差些。对所有这一切的研究,耗去了……”“那么现在呢?现在呢?”西布加托夫急切地问。而焦姆卡想道:莫非对腿也有帮助?说不定能保住腿?“现在么?瞧,他写来了回信。信里告诉我,该怎么治疗。”“他的地址您也有吗?”那个发声艰难的病人,迫不及待地问,他的一只手依然捂着嘶哑的喉咙,另一只手已从茄克口袋里摸出笔记本和钢笔。“信上连怎么个服法也写着吗?对喉头肿瘤起不起作用,他没写吗?”不管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是多么想保持自己的尊严并以彻底的蔑视来对他的这位邻居实行报复,可是他却不能不听听这个故事。对提交最高苏维埃会议审查的 1955年度国家预算草案的数字和意义,他再也看不进去了,干脆放下了报纸,脸也渐渐转向啃骨者这边来,没有掩饰自己的希望——这种普通的民间土方也能治 好他的病。为了不刺激啃骨者,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已毫无敌意地、但毕竟是提醒式地问道:“可这种疗法是不是已经得到正式承认?有没有获得哪一级的批准?”科斯托格洛托夫从窗台上居高临下地冷冷一笑。“关于哪一级批准没批准,我可是不知道。信么,”他扬了扬用绿墨水写得密密麻麻的一小张有点发黄的纸,“信写得是很具体的:怎样捣碎,怎样溶解。不过 我想,要是这种疗法已被上级批准,那么护士该会发给我们这种汤药喝的。楼梯上该会放着一只桶。也用不着往亚历山德罗夫那里写信了。”“亚历山德罗夫,”发声困难的病人已经记下来了。“是哪个邮区的?什么街道?”他问得很快。艾哈迈占也听得很有兴趣,在听的过程中还轻声为穆尔萨利莫夫和叶根别尔季耶夫翻译了大意。艾哈迈占本人不需要这种禅树菌,因为他正在渐渐康复。不过,只有一点他不明白:“既然这种菌子是好东西,医生们为什么不采用呢?为什么没被收进药典?”“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艾哈迈占。有些人不相信;有些人不愿重新学习,所以千方百计地阻挠;还有一些人为了推行自己的一套方法而设置障碍。因而我们也就无从选择。”科斯托格洛托夫回答了鲁萨诺夫,回答了艾哈迈占,但却没有回答发声困难的那个病人——没把地址给他。这——他做得很自然,仿佛没听见,没来得及,而实 际上是不愿意告诉他。这个发声困难的病人有点不大知趣,尽管看起来令人敬重,身材和脑袋像个银行行长,甚至可以说像南美洲的一个小国的总理。再就是,奥列 格不忍心叫马斯连尼科夫这个忠厚的长者牺牲过多的睡眠时间去给陌生人写信,毫无疑问,发声困难的病人会向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不能不可 怜这条丧失了正常人声音的哑嗓子(我们发声正常却不知爱护)。还有一层,科斯托格洛托夫可说是一个生病专家了,作为一个病人对自己的疾患做了精心的研究, 就连病理解剖学也读过了,各种问题都设法从汉加尔特和东佐娃那里得到了解释,现在又从马斯连尼科夫那里收到了回信。为什么竟要他这样一个多年被剥夺一切权 利的人来教这些自由人如何躲闪倾压下来的巨石?在他性格形成的内心深处,有这样的生活信条:找到宝贝别吱声,骗得横财莫露形。如果大家一股脑儿地给马斯连 尼科夫写信,那么你科斯托格洛托夫下次就甭想再收到回信。这一切并不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得出的,而是在他那有疤痕的下巴从鲁萨诺夫一边掠过发声困难的病人,转向艾哈迈占的一瞬间闪现的。“那么,服法他写了吗?”地质学家问。纸和铅笔本来就放在他面前,他看书时总是这样。“怎么个服法,我可以念给你们听,请拿铅笔准备写吧,”科斯托格洛托夫宣布说。病房里顿时忙乱起来,大伙互相借铅笔、讨纸片。帕维尔·尼古拉耶维奇手头什么也没有(他倒是有一支新式的包尖自来水笔,可是留在家里了),焦姆卡递给 他一支铅笔。西市加托夫,费德拉乌叶夫列姆,倪老头,都想记。等大家都准备好了,科斯托格洛托夫便开始慢慢地一边念信一边解释:怎样使恰加不要晒得太干, 怎样捣细,用多少水煮,怎样熬浓和滤清,每次喝多少。大家一行行地记着,有的写得快,有的跟不上便要求重念一遍,就这样,病房里的气氛变得特别融洽和和睦。他们之间有时说话态度是那么不够友好,但有什么隔阂呢?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死亡。既然死亡跟所有的活人作对,那么世上还有什么能使他们分开的呢?焦姆卡记完之后,用他那与年龄不相称的粗嗓门慢慢吞吞地说:“不过……到哪儿去弄桦树蘑呢?这里又没有……”
或许您还会喜欢: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堂吉诃德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一】乍看似乎荒诞不经.实则隐含作者对西班牙现实深刻的理解.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现实主义的描写在中占主导地位.在环境描写方面.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同.作者以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以平民为主.人数近700多人.在这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绘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联系的社会画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虚实结合的.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