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爱弥儿 - 第六卷第三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要得出我们教义问答课本中第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我想,新的教义问答课本大体上应当以如下的问法开始:
  阿姨:你还记得你妈妈当女孩子的时候吗?
  小女孩:记不得了,阿姨。
  阿姨:你的记忆力那样好,为什么记不得呢?
  小女孩:因为那时候我不在这个世界上咧。
  阿姨:那就是说你还没有出生?
  小女孩:没有。
  阿姨:你会不会永远活下去呢?
  小女孩:会的。
  阿姨:你现在是年纪轻还是年纪老?
  小女孩:我很年轻。
  阿姨:你的奶奶是年轻还是年老?
  小女孩:她年纪老了。
  阿姨:她是不是曾经有过年轻的时候?
  小女孩:有过的。
  阿姨:她为什么现在就不年轻了呢?
  小女孩:因为她已经老了。
  阿姨:你将来会不会象她一样的年老呢?
  小女孩:我不知道。
  阿姨:你去年的衣服到哪里去了?
  小女孩:已经把它们拆掉了。
  阿姨:为什么要把它们拆掉呢?
  小女孩:因为我穿起来太小了。
  阿姨:为什么你穿起来太小了呢?
  小女孩:因为我长大了。
  阿姨:你还要往上长吗?
  小女孩:啊!还要往上长的。
  阿姨:女孩子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小女孩:会变成妇人。
  阿姨:妇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小女孩:变成妈妈。
  阿姨:成了妈妈以后又怎样呢?
  小女孩:以后就老了。
  阿姨:你也会老吗?
  小女孩:等我当了妈妈的时候。
  阿姨:年纪老了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女孩:我不知道。
  阿姨:你的爷爷是怎样的呢?
  ①虽然我用的是"我不知道"这几个字,实际上那个小女孩讲的是另外一个意思;应当斟酌她回答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并且叫她好好地解释一下。
  小女孩:他死了。
  阿姨:他为什么会死呢?
  小女孩:因为他已经老了。
  阿姨:老年人的结果怎样呢?
  小女孩:他们都会死掉的。
  阿姨:当你老了以后,你……
  小女孩(打断阿姨的话):啊!阿姨,我不愿意死。
  阿姨:孩子,谁都不愿意死,可是谁都要死的。
  小女孩:怎么!妈妈也要死吗?
  阿姨:同大家是一样的。女人和男人一样,也是要老的,女人年老了以后,就要死的。
  小女孩:要怎样才能够多活一些时候才老呢?
  阿姨:在年轻的时候老老实实地生活。
  小女孩:阿姨,我以后一定要老老实实。
  阿姨:好极了。不过,你是不是以为你能永久活下去呢?
  小女孩:当我很老,很老……
  阿姨:什么?
  小女孩:当一个人年老以后,你说他一定会死的。
  阿姨:你是不是只死一次呢?
  小女孩:唉!是呀。
  阿姨:你的前一辈人是谁?
  小女孩:我的爸爸和妈妈。
  阿姨:他们的前一辈人又是谁呢?
  小女孩:他们的爸爸和妈妈。
  阿姨:你的后一辈人是谁呢?
  小女孩:我的孩子。
  阿姨:他们的后一辈人又是谁呢?
  小女孩:他们的孩子,等等。
  顺着这条线索,通过具体的归纳推理,我们就可以象寻找任何事物的起源和结束一样,找到人类的起源和结束,也就是说,找到不是由父母生养的父亲和母亲,并找到以后不再生养子女的孩子。只有把一长串这样的问题问过之后,才算是有了充分的准备,可以问教义问答课本中的第一个问题了;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能问这个问题,而孩子也才能了解这个问题。从这个问题到第二个涉及神性的定义问题,中间还隔着多大一段距离啊!要什么时候才能走完这段距离呢?上帝是一种精灵!什么叫"精灵"?我要不要使一个孩子把她的心思用来探究这个连大人也摸不着头脑的晦涩的形而上学?这些问题,不能够由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来解答,顶多只能够由她提出来。所以我将简单地告诉她说:"你问我什么叫上帝,这是很不容易讲清楚的,上帝是我们听不见、看不见和摸不着的,我们只能够通过他所做的事去认识他。为了要弄清楚他的存在,那就要先知道他做了些什么事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十字军骑士
作者:佚名
章节:103 人气:2
摘要:——《十字军骑士》亨利克·显克维奇是我国读者熟悉的波兰著名作家。他的历史长篇小说《你往何处去》和短篇小说集早已介绍到我国来了。《十字军骑士》是作者另一部重要的历史长篇小说,这次介绍给我国读者,将使我国读者对这位作家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亨利克·显克维奇一八四六年五月四日生于波兰一个地主家庭。他的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波兰农民的生活,对于农民的艰苦劳动、悲惨生活有所反映。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