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癌病船 - 第三章 病魔的使者(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八癌病船进入了阿拉伯海。行驶一天半就可以到红海海口——亚丁湾口了。癌病船在痛苦和矛盾中航行着。斯克德财团总部几次命令癌病船改变航线,美国大西洋舰队中东海军部队也再三要求癌病船改变航线。国际卫生组织希望癌病船开往开普敦。究竟怎么办,看来一切取决于船长白鸟和院长巴林松。在船长办公室召开了紧急会议。船方由副船长罗敦和一等水手竹波豪一出席,医院方面除巴林松外,还有副院长秀勒伊巴。会议的气氛相当紧张。意见分为两种。罗敦、竹波和秀勒依巴三人主张开往开普敦,白鸟则坚持开往红海,他认为埃比亚的鱼雷艇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红海海口是国际开放的,埃比亚政府无权阻止。进入红海之后再慢慢说服埃比亚政府。病毒迟早要蔓延到埃比亚全国,那时说不定会比较容易说服政府方面。而且进入红海以后,比较容易采取行动;而开往开普敦,将会耽误好长时间。巴林松一直保持沉默,他无法表示自己的意见,感到很苦闷。他认为白鸟的话是正确的,病毒比与癌病作斗争更加残酷,战胜病魔是癌病船的责任,是对人类应负的义务。可是万一鱼雷艇开炮了怎么办?一发炮弹就可能使癌病船损坏。埃比亚政府内外交困,又是战争国,往往会失去理智的。他担心这一点,所以又倾向前者的意见。突然有人敲门。竹波走过去开门,通讯员送来了电报,是给巴林松的。巴林松赶忙接过电报——癌病船船长巴林松,请速来托里亚援急。病毒蔓延甚烈,独立阵线濒于灭亡,病毒的魔爪不久将蔓延全世界。政府军使用细菌来全歼我们,我们要控告这惨无人道的政府。这里情况严重,盼癌病船尽早赶来挽救托里亚三百万人民的性命。我坚信癌病船一定会来的。托里亚独立阵线议长里吉看完后,巴林松把电报交给了白鸟。白鸟又交给了罗敦。“情况严重,我们决定吧?”白鸟征求巴林松的意见。巴林松依旧不说话。白鸟把视线转向了竹波,说道:“向世界卫生组织、财团总部、美国大西洋舰队以及埃比亚政府发电,把这封电报全文发出;然后发出通告,癌病船开往红海,阻拦者将自取灭亡!要求他们马上开放海峡!”癌病船于第二天早晨进入了亚丁海湾。它以三十八海涅的高速破浪而进。白鸟站在甲板上,巴林松,罗敦和水手、机械手们都集中在甲板上,气氛相当紧张。埃比亚海军鱼雷艇艇长是恩古吉上校。他最后一次和海军部联系,海军部命令把癌病船阻止在海口处。如果癌病船强行进港的话,就发放鱼雷。恩古吉临放下电话听筒又问了一句,难道要真的进攻吗?那样做好吗?对方回答说:命令是不能更改的!在舞台的另一面,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紧张的工作——世界卫生组织理事长通过国际红十字会和美国驻埃比亚大使馆在极力说服埃比亚政府。癌病船的通告对方没有接受,白鸟想自己只要还是船长,就不准备让步。他再次劝告对方,如果袭击了癌病船,就会受到全世界的谴责,希望他们收回进攻的命令。而埃比亚政府方面却坚持说托里亚并没有病毒,这是美国的阴谋,不管谁,只要援助反政府军我们就有权袭击。美国大西洋中东海军部队司令官罗博特中将也很苦恼,癌病船终于不听劝告,驶进了亚丁湾。他请示在地中海的舰队司令官,司令官让他直接请示国防部。国防部也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海军长官、卫生部长官商量了以后,回答说一切委托给罗博特中将处理。罗博特愕然了。他又请示——是把癌病船从亚丁湾里赶走呢?还是把埃比亚鱼雷艇驱逐走呢?回答是——我们尊重您的判断。罗博特愤怒了。中东海军部队有航空母舰一艘、巡洋舰二艘、驱逐舰三艘、潜水舰五艘、给养舰七艘。从亚丁湾以北到南也门海峡布防,和在附近的苏联大西洋舰队的阵容相差无几,势均力敌。“与苏联舰队司令官联系!”他大声吼着,“告诉他们,不许向癌病船伸手。如果他们动手的话,中东海军部队绝不会保持沉默!威吓他们一下。”“对埃比亚鱼雷艇怎么办?”“对那种玩艺儿先不用管它!战斗机进入一级战斗准备!”印度弹上的美国第七舰队主力和苏联太平洋舰队顶上牛了。上午十时。癌病船驶进了亚丁海峡。天气非常好。左边是吉布堤共和国,右边是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雷达在搜索着。“前面是埃比亚鱼雷艇!”雷达兵向船长报告。“距离?”白鸟问道。“约五海里。”“减半速!”白鸟命令道。巨轮“北斗号”慢慢地减了速度。“全体注意监视鱼雷!”白鸟这时反倒很沉着、冷静。美国中东海军部队的战术直升飞机飞到癌病船的上空,指挥着癌病船——“癌病船,注意!癌病船注意!埃比亚鱼雷艇!注意!鱼雷艇!”突然从鱼雷艇上传来了喊话声——“我们是埃比亚鱼雷艇,我们封锁了亚丁海峡,你们参与了反对我国政府的活动,与我国政府为敌。如不退出,我们马上进攻!”“告诉鱼雷艇,”白鸟拿起了麦克风,“我是船长白鸟铁善,癌病船并不是与贵国政府为敌的。贵国的托里亚州处于毁灭的边缘。现在在托里亚杀害人民的毒菌是人工造出来的,具有剧烈的破坏大脑的作用,就是及时治疗的话也会留下后遗症。当然,这毒菌并不是贵国造出来的,是某国用飞机运来的,责任不在贵国。我请贵国军官让开海峡。我们癌病船除与病毒作斗争外什么也不会参与的!否则,连阁下也会成为病毒的牺牲品,你的妻子、儿子也同样会成为牺牲品。病毒会扩散到埃比亚全国,现在看来只是时间问题。我作为癌病船的船长,向阁下请求,把海峡让开。”“我是军人,船长,我无法违抗国家命令!”“病毒扩散到全国时,国家也将不存在了,难道阁下想杀死你的同胞们吗?!”“在托里亚根本不存在病毒,这是我最后的回答!”无线电断了。又从美国大西洋舰队的直升飞机上传来了向鱼雷艇发出的警告声:“癌病船在公海上,海峡尽管可以说是领海,但外国船只也有权进行无损害的航行。我以中东海军部队的名义向贵艇发出警告。”“你们并不是无损害航行,癌病船与反政府军有勾结!”白鸟用双眼镜寻找着鱼雷艇。鱼雷艇在左舷一里处。癌病船时速减到十五海里。甲板上一片沉静。“癌病船!鱼雷!左舷六!”直升飞机上传来了呼叫。“左舷满!”白鸟命令道,“打开所有机关!”“鱼雷!左舷三!”飞机上又传来了呼叫。癌病船又进入了全速,巨大的船体划破海面向左回旋。鱼雷从船前方飞过去了。“简直要发疯了!鱼雷艇!”直升飞机上传来了怒骂。“再来一次!准备好导弹!癌病船是美国船,为了保护本国船只,只好开始反击!把鱼雷艇干掉!”直升飞机上的呼叫一直不断。“向海峡方面前进!”白鸟命令道。接着他又操起话筒喊道:“鱼雷艇,该停止了吧!癌病船不开进去,几十万同胞就要死亡,你们应当明白这一点!”“说这些全无用!癌病船,小心炸沉你!”对方喊了起来。“靠上去!”鱼雷艇朝着船的左舷方向冲了过来。“癌病船!”从直升飞机上传来紧急呼叫:“向海峡方面前进、鱼雷的速度是三十五海里、你们是三十八海里、问题不大,可以躲过。”“鱼雷艇!十秒钟之内必须调转船头,否则就放导弹!”直升飞机再次向鱼雷艇发出警告。鱼雷艇的声音突然变小了。“鱼雷艇调头啦!”不知谁喊了一声。鱼雷艇转向海峡,这一点白鸟看清楚了。鱼雷艇的副艇长依鲁盖特用手枪把艇长打死了。依鲁盖特的老家是托里亚州。他知道家乡那里病毒正在扩散,他要给家里挂电话问情况,但部队上断绝了一切对外联络。他心中万分着急。他想尽办法进行了调查。在托里亚,政府军方面和独立阵线方面都丧失了战斗力。大量的居民已经逃往苏丹的山区,已经有数万人背井离乡了。依鲁盖特非常担心家里的人。“通讯兵!”依鲁盖特叫来了通讯兵。“用灯光信号为癌病船领航,停止使用无线电。”他下达了命令。政府军接二连三地向独立阵线方面投诚,我自己将来也许也要走这条路的。依鲁盖特想着。白鸟看到了鱼雷艇发来的信号。突变的理由,搞不清楚,但他还是命令甩灯光信号回答。“好象要结束了。”巴林松说了一句。他不由得放下了握紧的拳头。这时,他才感觉到自己血管里的血仿佛已经凝固了。此时此刻,说什么好呢?他不知道,因此他依旧沉默着。上午十时四十分。世界卫生组织理事长给巴林松来了电话:“埃比亚政府通过国际红十字会表示同意癌病船进港。”“各医疗先进国家的军用机,都装好了药品,在沙特阿拉伯待命。拜托了,巴林松,现在只有靠癌病船了。无论如何要控制住病毒,否则,否则人类……。”巴林松放下了电话,叫来了副院长。“命令全体医生和护士做好登陆准备。你带领一百五十名医生和三百名护士上岸,我担任总指挥。船上的药品用直升飞机运过去。也可能是几天几夜不能睡觉,你们要坚持!我们用癌病船的名誉保证,要治服病毒!治服这人类制造出来的剧毒病菌!开始战斗!”癌病船以三十八海里的全速驶过了海峡。“祝你成功,癌病船。”从飞去的直升飞机上传来了告别声。“谢谢你,中东海军部队。”白鸟回答着,感谢地望着空中。巴林松紧紧握住了白鸟的手,谁也没说话。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培根随笔集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译文序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亦步亦趋”而“直译”之。或颠倒其词序,拆裂其长句而“意译”之。但求无愧我心,不顾他人之臧否也。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