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癌病船 - 第三章 病魔的使者(3-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为了搞清病毒的性质,用长毛鼠作了试验。最初的结果是十月十三日出来的。感染期是一至三天,最初的症状和感冒差不多,发烧、发冷、咳嗽、流鼻涕、头痛等等。接着就发高烧到四十度以上,关节痛、筋骨疼、呕吐、拉痢疾,接着就开始全身痉挛,昏迷不醒,接着便是死亡。新种病毒菌被命名为抗原型H4N3。这种病菌具有强度杀伤神经和破坏大脑能力的作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急剧繁殖,繁殖出来的第二代新菌便进入人的大脑,从得病到死亡大约需十天左右,死亡率约为百分之四十,就是不死也会瘫痪或者呆傻,留下后遗症。巴林松再一次用电话和世界卫生组织理事长进行联系。希望以世界卫生组织的名义发布一项以托里亚为中心,五百公里以内的居民不许外出的公告。他在电话上说——“癌病船要驰向红海,正在举行的抗癌会议不得不放弃了。癌病船将尽全力控制住病毒的蔓延。如果控制不住,事态将不堪设想。一个月以内病毒将污染整个中近东,然后从非洲各国蔓延至西欧各国。而被染上病毒的人中间百分之四十将要死亡,我们癌病船要尽全力去扑灭病毒。当然,这需要埃比亚政府方面和独立阵线方面的配合,希望通过本部和各方进行商谈。现在是紧急时刻,必须只争朝夕。希望世界各国制药公司赶制药品,当癌病船进入红海时,请医疗发达国家用飞机把医药运来。请做好准备。”“明白了,巴林松先生,我们将尽全力,让贵船成功。”理事长说。“谢谢您。”巴林松放下了电话。接着他又向斯克德财团汇报了情况,然后他又去见了船长。“一切都办好了,总部也同意了。”巴林松说。“那很好。那么,起航吧?”白鸟问。他早已做好了起航的准备。“这可是一次急行军,身体吃得消吗?”白鸟担心巴林松的身体,问道。因为近来巴林松简直忙到了极点。别人休息,医院系统的人也无法休息,因为船上有八百名患者啊。每天手术、讲课,巴林松比任何人都忙,他已经明显地消瘦了;加上接连不断地发生意外,精神上也很疲劳。“身体的事用不着担心,我现在担心的倒是托里亚的病毒。如果癌病船控制不了局面的话,将是人类的不幸。”“能控制住吗?”“我想,我们这条船上集中了全世界的智慧。”“可是我们的对手是毒菌。”“看各国能否配合了,配合情况好的话,癌病船将是无敌的。到了那里就立即打开战局,尽力去制服病菌。”“比较艰巨啊。”白鸟倒了杯咖啡,看了看巴林松。电话铃响了,白鸟走了过去。“是那个叫斯台福的人打来的。”巴林松去接了。“我是巴林松,怎么样了?”“详细情况还不清楚。我现在到了红海入口附近的一个小城市,这里原来是法国的租地,是在埃比亚和素马里中间的一个小城市。我探听了一下,好象独立阵线方面有相当多的人染上了病,但他们保持沉默,对世界卫生组织的劝告也保持沉默。”“为什么?”“政府军方面好象要大举进攻,如果发表了发病率,政府军可能会乘虚而入,一举歼灭他们。现在他们在静观动向,担心是个圈套,所以一直沉默着。”“是吗?”“等有了新情况再联系。”“拜托了。”巴林松放下了电话。“真有粗心大意的人啊。”巴林松心事重重地望着白鸟。“独立战争……。”白鸟听了介绍,只是木然地说了一句。战争已经持续二十年了,战火把具有古代文化的城镇都毁掉了,现在双方的处境都相当的困难,但还不停止战争。癌病船此行也许是多灾多难的,白鸟想。癌病船“北斗号”沐浴着夕阳的余晖离开了新加坡港。新加坡首相准备亲自举行欢送仪式,癌病船谢绝了,按时出港了。“北斗号”出港不久,夕雨子到A层去看石根利秋。她拿着一张画,默默地放在石根的桌子上。石根拿过来看着。长时间地沉默。是一张奇妙的画,好象是一个湖,湖中心有一头象,象闭着眼睛,露出长长的牙。整个构图比较暗,周围死一般的暗,仿佛从画面上跳出死神的影子来。“谁画的?”“依莱奈画的。”夕雨子低低地答道。“是么,是依莱奈画的?”石根想起了从博茨瓦纳来的少女,她是夕雨子唯一的朋友,尽管语言不通。依莱奈现在正在学习英语,护士一边画画一边教给她画上的动物和景物的名称。她已记下了五十多个单词。夕雨子也记住了不少单词。两个人只是用简单的单词来会话。“那么,这张画怎么了?”“不知道。”夕雨子摇着头说。“今天早晨,她什么都没说送给我了,当时她眼睛里含满了泪水。”夕雨子望着石根说。“是吗?”石根只是瞪大了眼睛,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夕雨子的病情日益恶化,头发几乎全部脱光了,她只好戴上一顶黑色无沿的帽子来遮住光亮的头皮。她比以前更瘦了,透过那青灰色的皮肤,看得见一根根突出来的血管。现在,为了定期检查脊髓组织,医生用很粗的注射针头在夕雨子的脊髓上穿了一个洞。夕雨子告诉石根,穿洞的那天她痛得简直难以忍受,甚至想死去。石根安慰她忍耐,要乐观,不能死去,并且问她。“如果死了好的话,那么,那天你为什么要救活叔叔呢?”夕雨子说她怕,她感到人活着可怕。石根只好开导她,劝说她。有一天夕雨子收到了一个大包皮皮裹。是石根帮她取出来的。包皮皮袱是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寄来的,附了一封长长的信。夕雨子把家里寄来的东西死死地抱在怀里,看着信哭了。石根看到了这一切,也流下了眼泪。他明白了,夕雨子为什么不给家里挂电话,为什么房间里一点装饰品也没有,原来这少女想与世断绝一切联系,默默地死去。晚上——在收到包皮皮裹的当天晚上,夕雨子到了石根的房间里,说要挂电话。石根帮她挂通了,夕雨子紧紧地抓住电话,她说她谢谢家里的礼品,并说她现在身体很好,而且结识了几个朋友。大家过得非常愉快。对方——父亲从母亲手里抢过电话机,弟弟又从父亲手里把电话机夺过来,最后是妹妹和他讲话。听到、看到这情景,石根忍不住走出了房间。他感到悲哀,感到病魔对一位少女的过分残酷。从那以后,夕雨子再也没提到死,把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寄来的礼品摆在房间里,脸上的表情也明快多了。可是,没过几天,夕雨子的表情又暗淡了,——她想到依莱奈的那张画,担心依莱奈会死去。依莱奈用那张画向夕雨子诀别,夕雨子也感到这一点,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很着急,她让石根带着她去见负责依莱奈的医生。石根也认为是应当去见一见医生,弄清是什么原因使依莱奈画了那样的画。四在A层,白鸟铁善正走着,马拉德叫住了他,说是有话说,请白鸟方便的话到他房间去。“看来,你的情况还不错么!”白鸟边坐下来边说。接着便抽出一支烟来。马拉德的精神确实比以前好多了。近来,他也愿意和人说话了,他常常向周围的人讲述国际形势尤其是中东形势。因为他不但了解情况,而且有实际经验,所以讲起来绘声绘色,很受欢迎。他也同意提供给塔亚克少年一间高级病室,因此那少年也被收容了进来。现在,少年哈亚夫已经能在船里自由活动了,巴林松的手术成功了。可是这会儿,马拉德的表情却突然严肃起来了。“我要雇三个随身警卫,要多少钱都行。可以吗?”他问白鸟。白鸟说。“船上不能带警卫。”“难道你想让我被杀吗?”马拉德大声问道。“那倒不必担心。”白鸟平静地说。“我上船以来,不是遇到了一次危机、死里逃生吗?!到了埃塞俄比亚,刺客会接踵而来,我有几条命也不够?你难道不明白吗?我想……”正说着,船里的广播在呼叫白鸟船长。“等一会儿再谈吧。”白鸟离开了房间。办公室里的电话在等着白鸟。是美国驻埃比亚总领事馆打来的。白鸟和美国领事讲了几分钟话。然后他请巴林松到他的房间来。巴林松及时赶到了。“发生骚乱了?”白鸟显得很紧张,巴林松预感到事情不妙,问道。“埃比亚的公安部禁止癌病船进港。”“禁止进港?”“是的。”不定期船只进入外国港口时,需由所属国向所在国政府申请,许可后才能进港。癌病船属美国籍,所以美国驻埃比亚领事馆内埃比亚政府申请,但完全出乎预料,埃比亚政府不批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说是埃比亚并没有病毒,世界卫生组织故意这样搞,并说这是美国的阴谋:独立阵线的医疗队长和癌病船的院长是好朋友,现在独立阵线已经筋疲力尽,缺粮少药,士气低落、说美国为了乘机插手托里亚,制造了那里有病毒的骗局,派癌病船乘机而入,给独立阵线运进药品物资。因此,他们坚决拒绝癌病船进港。甚至说癌病船是企图向他们扩散癌症而去的。说如癌病船无视公告,强行进港的话,政府海军将向癌病船发起攻击,他们的友好邻邦苏联也不会保持沉默的……。”“这简直是……。”巴林松这时简直不知说什么好。…………癌病船现在正通过印度南端海峡,一直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世界各国都注视着托里亚的病毒情况,都把控制、扑灭病毒的希望寄托在癌病船上。各医疗先进国家已经同意协助制造有关药品,一旦癌病船抵达埃里托里亚,便马上派专机把药送到。在这样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当事国埃比亚政府竟然拒绝癌病船进港,而独立阵线方面又保持沉默。“这是怎么回事呢?”巴林松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确实搞不清详细情况、领事馆怕被窃听,所以也讲得非常简单。但埃比亚政府想利用病毒来消灭独立阵终这一点是明确的,他们想利用病毒来杀伤对方,至少是杀伤独立阵线的领导机构,接着一鼓作气全部消灭之。当然,病毒也会蔓延到埃比亚其它地区,政府宁肯付出巨大的牺牲,也要消灭和他们作对了二十多年的独立阵线。”白鸟说完便坐在沙发上,沉思着。“或者……”巴林松慢慢地说道。“苏联的货机从南也门起飞,那飞机正好在独立阵线的境内被坠毁,我看这也许是故意的,故意让埃比亚把飞机击毁,把病毒扩散出去,以达到他们的目的。因为就苏联来说,用遗传工程学来制造新的病毒并非难事,也正因为有苏联作后台,埃比亚政府这次才如此强硬。”“有这个可能,”白鸟说。“简直是一群恶魔,”巴林松把手抚在前额上。“为了他们的战略目的,竟然向全世界扩散病毒。简直是魔鬼!这是不能允许的!已经有五名使者一也都是患者,离开了托里亚,这五个人已经把病毒扩散出来。这样下去,不仅埃里托里亚将会有几十万人死亡,而且会很快蔓延到埃比亚全国乃至其它国家。”“……。”“我没向世界卫生组织谈到这些阴谋,连新病毒的具体情况也没谈。可照现在的情况看来,是有公开出去的必要了。苏联的货机被击毁后,便马上委托埃比亚炸毁飞机残骸,这件丑闻应当公布于众,让大家都起来谴责这一罪恶行径。”巴林松说完闭上了眼睛。“这样干,也许会引起一场混乱。”白鸟说。“混乱……。”“独立阵线方面肯定是等待着癌病船的到达,但他们又不能发表那里的严重情况;如果发表了,政府早就会乘虚而入,一举消灭他们,所以他们便只好沉默,残酷的沉默!我认为,癌病船应当马上到托里亚去!癌病船有控制病毒蔓延的义务!”巴林松越说越激动。“如果不这样,癌病船就失去了作为一条战斗之船而存在的意义!就失去了集中人类智慧与疾病斗争的癌病船的价值!癌和病毒并没什么两样,尤其对人工制造的、有百分之四十的死亡率的新病毒,我们不能让它蔓延。如果任其蔓延下去,就等于草菅人命。这不是埃比亚一个国家的问题,我们应当这样来认识。癌病船应当有它自己的机动性,应当采取自己的独立行动,应当先发制人,不能袖手旁观!”巴林松说完,用手使劲地按着额头,痛苦地闭上眼睛。白鸟望着激动的巴林松,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了。“可是,埃比亚政府声明要进攻,癌病船船上有患者,有医务人员,有水手,总共二千五百多人,万一……这些人可能要丧命的。”白鸟说。“……”巴林松一下子回答不出话来。“我不能这么办。”白鸟仿佛下了决心。“这条船虽然不是红十字船,但它比红十字船存在的价值更大,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埃比亚政府不会无视这一点而盲目进攻,如果那样干的话,将会受到全世界舆论的谴责的,我认为他们的声明只是威胁而已。”“如果不是威胁呢?”“到那里就会搞明白的。”巴林松用暗淡的目光看着白鸟。“想要进攻癌病船的人是疯子,而癌病船是不应当怕疯子的!放弃了自己的使命,癌病船就会变成有名无实。我是受已故斯克德之委托才出任船长的,我尊重他的遗志。癌病船如变得有名无实,将是对斯克德的污辱。但是我并不想冒险,应该前进的时候,我主张前进,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决心接近托里亚,巴林松,请你尽全力去控制病毒的蔓延!”“……”巴林松反倒不讲话了,他默默地望着白鸟。“船长,有人投海自杀!”一等水手竹波豪一大声叫了一声。“紧急停船!放下救生艇!”白鸟下完了命令便抓起了帽子,奔了出去。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0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那个男孩名叫圣狄雅各。日落时分他领着一群羊抵达了一座废弃的教堂。教堂圉顶看起来在很久前就已经塌落了,而曾经是更衣室的地方,如今却磐立着一株巨大的无花果树。他决定在此过夜。看着羊儿一一跳进门后,男孩在毁圯的门上横竖着一些木板,以防羊儿走失。这附近并没有狼,但若有羊只脱队,他可得花上一整天去找回来。他用夹克掸了掸地面,然后躺下来,头枕着一本才刚读完的书。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犯罪团伙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托马斯·贝雷斯福德夫人在长沙发上挪动了一下身子,百无聊赖地朝窗外看去。窗外视野并不深远,被街对面的一小排房子所遮挡。贝雷斯福德夫人长叹一口气,继而又哈欠连天。“我真希望,”她说道,“出点什么事。”她丈夫抬头瞪了她一眼。塔彭丝又叹了一口气,迷茫地闭上了眼睛。“汤米和塔彭丝还是结了婚,”她诵诗般地说道,“婚后还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六年之后,他们竞能仍然和睦相处。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点击阅读]
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苹果蠹蛾的道路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维涅狄克特埃洛费耶夫苹果蠹蛾的道路一只蚂蚁在抬一只死苍蝇。它不看路,将苍蝇掉了个过儿,然后爬了回去。苍蝇比蚂蚁的个头儿要大三倍。阿迪娜抽回胳膊肘儿,她不想封住苍蝇的路。阿迪娜的膝盖旁有一块沥青在闪亮,它在阳光下沸腾了。她用手沾了一下。手的后面顿时拉出一根沥青丝,在空气中变硬,折断。这只蚂蚁有一个大头针的头,太阳在里面根本没有地方燃烧。它在灼。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猎奇的后果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他是一个过于无聊而又喜好猎奇的人。据说有个侦探小说家(他就是因为大无聊才开始看世上惟一刺激的东西——侦探小说的)曾担心地指出,总是沉迷在血腥的犯罪案中,最终会无法满足于小说,而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比如说犯下杀人罪等等。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就确确实实做了那位侦探小说家所担心的事情。由于猎奇心理作祟,最终犯下了可怕的罪行。猎奇之徒啊,你们千万不要走得太远。这个故事就是你们最好的前车之鉴。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王子与贫儿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爱德华:爱德华和汤姆这两个少年,是这篇故事的主角。他们两个人,由于偶然的巧合,不仅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两个人的面貌也很相似,但两个人的命运却有天壤之别。爱德华是英国的王子,汤姆则是个小乞丐。有一天,爱德华王子在宫苑里散步,看到一个卫兵正在怒责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由于同情心,他就带这少年进入王宫,想不到却因此发生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差一点几就丧失了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点击阅读]
玩偶世家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本剧作者亨利克·易卜生(1928-1906),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从二十年代起,我国读者就熟知这个伟大的名字;当时在我国的反封建斗争和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中,他的一些名著曾经起过不少的促进作用。易卜生出生于挪威海滨一个小城斯基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