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癌病船 - 第一章 处女航(5-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五马拉德害怕得很,他已临近死期,癌在侵蚀着他的肝脏,肝脏已开始变得象石头一样硬了。医生们告诉他:最多还能活一年。一般情况下,他的肝脏也许只能再维持半年。尽管这点很明白,但暗杀团还是尾随他不放,想在他临死前,把他寻回他的国家由伊斯兰教法庭处以极刑。他的国家的独裁者企图通过揭发马拉德罪行转移国民的视线,掩盖国内政治上的危机,并以此向国民标榜他们的公正。这是那些缺少才能的政治家们常用的手法。马拉德没上船以前,不管去到哪个国家,都有刺客跟踪他。简直没有一个可以叫他放心的国度。因此,他每天都象贼似地躲藏在屋里。他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同意他登上那般巨大的癌病船。他并不期望治好他的癌症。能住上高级病房,绕世界一周,对他来说也算是福音了。马拉德申请了靠最里边的一间高级病房。那样就是刺客上了船,也还可以采取某种措施。他上船前解雇了他的保镖。尽管平时他四周都是保镖,但他还是决定上船;象一只田鼠找到了涌穴,马拉德总算有了个安身之处。他拖着患癌症的身躯走进了这间病房。马拉德上船之后,渐渐安下心来了。他常到餐厅和游艺场所去,见到许多外国有名的人物,其中有不少是过去在报纸和杂志上见过的。当然这些名人都是不好接近的,马拉德也并不想接近他们。马拉德很满意。这是他离开自己的国家后,第一次感到满意。船上没有伊斯兰教的严厉教规,有的只是跟疾病斗争的信心、良知和希望。这里的病人都准备在船上迎接自己的死亡。因而这里也就没有虚伪,没有献媚,是一片光明磊落,心怀坦荡的天地。当然,在马拉德内心深处仍然潜伏着一股无法摆脱的恐惧。他担心有刺客混进来。尽管船上规定不准带凶器上船,但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尤其到了夜晚,他更感到惴惴不安,恐惧常常无端地向他袭来。船上规定一般是晚上十点钟睡觉,当然不睡也可以,船上的图书馆收藏有各国的图书,如果谁想利用在船上的时间来写自己的传记或回忆录的话,时间倒是很充裕的。医生们劝患者多出外散散步,多和人接触接触,这样心情就会好些。船上对患者的生活并没有特殊的规定和限制。每当夜色深沉,马拉德关灯睡觉时,总觉得有个黑影在外边窥视,象是黑夜里的幽灵,使他感到格外恐慌,根本无法入睡,因而只好靠服用大量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可那可怕的黑影又常常闯入他的梦境。这会儿,马拉德睡着了。波浪的喧嚣,马达的轰鸣都听不见了。“北斗号”尽管以每小时三十二海里的速度驶向新加坡,但船里却一点也不感到摇晃,宛如航行在宇宙中似的。他,马拉德,真的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人,是上船后交的朋友。可不知为什么那两人一下变成了刺客。马拉德拚命呼喊了一声就惊醒了。他起身向卫生间走去,突然他停住脚步,僵立在那里了。门上的锁头咔咔地响,仿佛有人在外边用什么东西撬门似的。马拉德急忙回到床边,按了一下呼唤护士的电铃,然后两眼直盯着门。这门是非常坚固的,没行钥匙无法进来。门响了一会儿,又无声了。不一会儿听见有人走过来,马拉德从装在门上的小镜孔望出去,见是护士,他便开了门。“刚才刺客撬门你看见了吗?”他把护士让进来又赶忙锁上门后,急切地问护士说。“没看见。”护士说。马拉德顿时瞪大两眼直直地瞧着她,护士不由得后退了几步。“我什么也没看见,真的,什么也没看见。可能是您搞错了。好好休息吧。”护士说完想住外走。“什么也没看见?!刚才就是刺客想把门弄开。这人究竟是谁?你想包皮皮庇他吗?”“我是您叫来的。我直接从护士室来,谁也没碰见。真的,谁也没碰见。”“你说谎,你肯定碰见人了!难道你和刺客是同谋吗?你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多少好处,捞到了多少钱?!”马拉德说着抓起了水果刀。马拉德的房间和护士房间是同在一条笔直的走廊上,护士一出门,就会看见刺客,可附近每个房间里都住着海员,刺客逃不到哪里去。因此,马拉德怀疑护士同刺客勾结上了。这个护士叫巴奈特,她可能是为了赚一笔大钱才来给马拉德当护士的。“真的,马拉德,真没那同事,”巴奈特边说边退到窗户跟前。马拉德却象疯了似地大吼大叫。巴奈特把两手放在胸前保护着自己。“你老实说!”马拉德一字一句地逼问道。巴奈特慢慢地向床边移动脚步。那儿有电钮,随时可以按电钮叫人来。马拉德看出了巴奈特的意图,奔了过去,把巴奈特按倒在床上,用刀子逼着她。“快说!要不我就杀死你!”马拉德简直按捺不住了,他认定巴奈特是刺客的同伙,狂怒地划破了巴奈特身穿的白衣服,裸露出她的胸脯。“安静一下,马拉德先生,我求求你,安静一下。”巴奈特不敢喊叫。她知道一喊叫就会被杀死的。她只好苦苦地哀求说。马拉德依旧发狂似地吼叫着。巴奈特闭上眼睛,决定用自己的肉体来使马拉德安静下来。巴奈特这个二十七岁的女人,是非常漂亮的。马拉德注视着她丰满的乳房,恐惧感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产生了一种不可抑制的邪念……六船长室。半夜两点多钟。“你打算怎么办?”院长巴林松怒气冲冲地问道。他是被护士长叫醒的,护士长告诉他,巴奈特被强姦了。院长非常愤怒,便马上来见船长。“难道你是要我负责任吗?”船长问。“这点你还不清楚?不是你让他上船的吗?让他上船就是错误!马拉德这个人杀害了多少人,你知道吗?”“不知道。”“你太不负责任了。”“这个杀过人的人,也是来治病的……”“我不是给你说这个。你身为船长,还没有真正理解建造癌病船的目的。癌病船是向癌症作斗争的船,不是为了挽救马拉德那种人的!总不能因为他那样一个人而影响癌病船的正常活动。这点你应该明白!”巴林松是个直性子,说话不会拐弯抹角。他接着说:“对不起,我要请求总部马上撤换你!”“是吗?”白鸟平静地问道。“在总部没下命令之前,你还是船长。请你把马拉德拘留起来,他是强姦嫌疑犯。请你马上采取措施!”“知道了。”白鸟淡淡地说了一句。巴林松气哼哼地走出了船长室。白鸟抓起话筒,向特工室挂了电话,接着他点上一支烟,烟还没吸完,三个特工人员走进了船长室。三个都是日本人。“都坐下。总算有苗头了。”船长抱着双臂说。“是吗?”一个特工人员问道。这些特工人员都是体格健壮的人。因为“北斗号”是艘巨轮,又是长期航行在海上,所以破例雇用了几名特工人员。“出了件怪事。”白鸟向三名特工人员让着烟说。“无线电通信机在‘沉默时间’显得有些奇怪,你们知道吗?”船上的无线电一律用长波五百千周发信号。这事决定后就同总部的发报机调对好了波长。同其它船只的联络也是用同一周波数发信号,然后用另外的周波数来联系。各方都严格执行这个规定。癌病船还装上了自动装置,没人值班时也会自动收录下联络信号。尽管这样,总部仍旧怕泄密,所以规定“沉默时间”,从每小时的第五分钟和第四十五分钟开始停止联系,每次沉默三分钟。“可是在深夜和早晨的‘沉默时间’内,不少船只常常收到一个奇怪的信号……”白鸟继续说着。三个人都不说话。“本船从横滨出发到今天,已经过了三个晚上。现在的位置是在台湾和吕宋岛中间,然后驶往南支那海。前天晚上起发现了奇怪的信号,暗语都是‘OK’。美国第七舰队的巡洋舰也收到了同样的信号。问遍了所有船只,都说没有发过这种信号。干这种破坏国际法的事的究竟是谁呢?”“……。”可是还有更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唯独我们船上的电讯员没有收到那个奇怪的信号……“那为什么呢?”一位特工人员问道。“同巡洋舰和其它船只联系后,我让一等通讯士查了一下。”“北斗号”里设有一等、二等和三等通讯士各一名。此外还有八名电讯员,两个人一班,每天分四班轮流值班。昨天夜里,在“沉默时间”,正是斯台路其和阿奇拉的两个电讯员值班,可这两个人都说没有收到那奇怪的信号。斯台路其是意大利人,阿其拉是西班牙人。白鸟让事务长查了一下,事务长向他报告说,这两人在值班时间里可能赌博去了。“一个小时以前,有人企图弄开马拉德房间的门。”船长接着又向三个特工人员介绍了巴奈特被强姦的经过。“我认为马拉德可能是过份疑心了,那样做毫无意思。因为病室里又有电钮,又有紧急电话,只要按一下,便什么都会暴露,偷袭者甚至还没进入房间就会被发现。这是缺少常识的愚蠢作法。”“是的。”“马拉德或许是做了场恶梦。当然也不仅是梦,他内心的恐惧是十分深沉的,因此往往就过份敏感。可是,我总感到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伸进来了。”“您指的是那个奇怪的信号吗?”“是的。”白鸟的声音很低,但很肯定。“是斯台路其和阿其拉干的勾当吗?”“也许是吧。”白鸟的语调很缓慢。“是要袭击船吗?”“我想是这样的。马拉德国家的政府现在已经内外交困,想方设法要杀害马拉德,只要能抓到马拉德,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那他们怎么敢袭击癌病船呢?”“他们一开始不就践踏国际法了吗?!”“可是很奇怪,那个国家在海上并无势力?……”“问题就在这里。他们知道在癌病船上无法杀掉马拉德,就想方设法破坏捣乱,使马拉德的病加重乃至死亡。当然他们更希望能把马拉德并到本国的法庭上去。”“……。”“敲!”白鸟只吐出这一个字,三个特工人员立即站起身来。是强姦吗?白鸟久久地想着。癌病船属于斯克德财团,是美国籍,对船上的犯罪者,现在只要向驻新加坡美国总领事馆告发就行了。白鸟又想起了巴林松院长那张怒火燃烧的脸。“北斗号”的全部责任都在白鸟身上。巴林松院长逼迫白鸟船长拘留马拉德,如果不那样办,白鸟的地位就很难维持。“也许到了新加坡就会撤换我这个船长的。”白鸟想。巴林松肯定会向斯克德总部强烈要求撤换船长的。本来最高委员会就不喜欢白鸟担任船长。“那样也好。如果总部下了命令,我就在新加坡下船。我的年岁本来也不适于在海上工作了。”白鸟想。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孤独与深思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0
摘要:一、生平1839年3月16日,普吕多姆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两岁时父亲去世,这位未来的诗人便与寡居的母亲和一个姐姐一起住在巴黎和巴黎南部的夏特内。据《泰晤士文学副刊》说,他很小时名字前就加上了家人用于他父亲的昵称“苏利”。普吕多姆以全班数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准备进入一所理工学院,可是一场结膜炎打碎了他成为机械师的一切希望。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