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癌病船 - 第一章 处女航(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二八月二十九日,中午。停靠在横滨港的巨轮“北斗号”举行了第一次盛大招待会。船长白鸟主持了招待会。在他简短的致词之后,日本首相也讲了话。五百多人出席了招待会。其中有政府首脑、各国公使和领事、有金融巨头、有医学界、日本红十字会和新闻界的人士。白鸟站在宴会厅的一个角落里。主持招待会对于白鸟来说是一件颇为棘手的事儿。副船长罗敦倒是个社交家,他曾经在一般四万吨级的船上工作过。他是斯克德财团总部派来的。“北斗号”的三百五十名船员,绝大多数是斯克德财团总部派来的。而经白鸟船长任命的只有一个一等水手、一个二等水手和一个三等水手。没等招待会结束,白鸟船长就离开了宴会厅。招待会是在D层大厅举行的。船长室设在B层前端,船长室旁边是医院院长室。船长刚刚回到房间,就来人了。“电报。”一等水手竹波豪一走进来,把总部发来的电传指令递给了船长。“你坐下。”白鸟船长说着看了看电传文稿——“委托阁下研处……”看完后,白鸟把电报放在桌子上。“怎么办?”竹波看了白鸟一眼。他对财团总部的作法极为不满。中东某国政府正在追捕一个人,而这个人十天前突然提出要买“北斗号”上的两间高级病房。售价一亿日元的高级病房眼下只剩下两间。这个名叫马拉德的人愿以每间十亿日元的高价买下这两间,并且要带自己的五个朋友上船。马拉德患有肝癌,当然有资格购买病房。财团总部也认为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明文规定对任何国家的患者一律同等对待。不管马拉德干过什么事,只要他具有乘癌病船的资格就可以接受。这是癌病船的规定。财团总部设有六人组成的最高委员会。这六个人掌握着管理癌病船的大权。当然他们也必须接受总部的监督。对于马拉德能否上船的事,最高委员会研究过了。但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马拉德要付的十亿日元,对总部是颇有诱惑力的。因为经营这条七万二千吨级的巨轮,是要花费巨款的。“北斗号”上装有一座二十五万千瓦的加压轻水冷却型原子炉,能放出十万匹马力的推动力,因此不用花燃料费。但仅乘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资以及医疗器械和研究费用等等,就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而且从横滨离港时,装载的十二万只鸡蛋、一千五百公斤胡萝卜、二千公斤西红柿、一万五千公斤牛肉……又得付出一笔数额很大的垫款,而这么多东西却能供一个月使用。财团当然另有基金用来维持癌病船。可马拉德的十亿日元,也毕竟使财团总部为之垂涎了。但是,作为癌病船的处女航,总部还不想使其蒙上不祥的阴影。因为马拉德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了处死马拉德已出重金悬赏,而且设立了一个专门暗杀组织来追踪他。总部左右为难之余,授权给船长,让船长处理。船上处理日常工作的一切权力,都属于船长和最高委员会。船航行到公海时,全部权力便集中在船长一人手里。也就是说,搜查罪犯、逮捕人、监禁权和初生婴儿的登记、处理尸体、武器使用等等都得听从船长的。也可以况是立法、执法和行政三权统一于一人之手。“这作法真卑鄙!”白鸟一直沉默着,竹波又说了一句。本部最高委员会的人,几乎郁对起用白鸟当船长深为不满。只是因为已故的斯克德的遗书上,写明要任用他的老朋友白鸟铁善为船长,而且将船上的一切事务交给他负责。而死者的权威是绝对的,所以委员会也只好如此。这一次,本部最高委员会就想利用马拉德这件事为难白鸟。但他们没有料想到白鸟船长为人处事却有一股非凡的魄力。“不要总是埋怨总部吧!”白鸟点着了一支烟说,“如果让我决定,那就是让马拉德上船。”“可是,这太危险了。我认为应当拒绝他。”因为船长并没有征求他的意见,竹波作为一个一等水手。本不应该这样说。可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竹波很了解白鸟。他在白鸟领导下工作了几年。白鸟是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年纪虽然只有五十九岁,但他却有横渡七大洋的航海经验,在日本也能称得上“大船长”,而且这种“大船长”并没有几个人。近几年来,白鸟告别海洋,返回富士山下的老家过田园生活去了。当时,海上保安厅、海上自卫队和商船大学,都想聘请白鸟去当教师,他一直没有答应。“我不想再回到海上去了。在这儿的田地周围砌上石墙,种点花木,不也挺快乐吗?”白鸟曾经对去探望他的竹波这样说过。白鸟本人是个身高一米八五,体重八十五公斤的大块头、又是个仪表堂堂、风度翩翩的男子汉。这次是由于他的老朋友斯克德的恳请,他才再次出海的;再说,这艘巨轮也很对白鸟的脾气……癌病船一开始就受到世界的注目。有人称赞它是世界上第一艘与癌症作斗争的船,但也有人辛辣地讽刺说这不过是一笔巨大的浪费罢了。两种意见中,日本医学界的看法属于后者,因而对癌病船是冷眼观望的。当然,癌病船能否成功,责任在院长巴林松。白鸟只负责“北斗号”的航行罢了。但是,允许象马拉德这样爆炸性的危险人物上船,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就要归罪于船长了。1竹波不愿让白鸟背黑锅,所以劝船长不要让马拉德上船。“竹波君。”“有!”“向总部发传真电报,同意马拉德上船。但有一个条件:拒绝他的随行人员上船。只有这一个条件!”“船长!”一等水手竹波的脸色都变了。“不要说啦!”“请允许我再说一句,不让随行人员上船怎么行?那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追捕马拉德,建立了一支特殊部队。这您是知道的呀!”“我知道。”“那么,还是拒绝他上船为好。”“不行!对任何国家的病人都必须一视同仁,这是癌病船上铁一样的原则!”“可那样一来,就会威胁其他乘客的生命安全了……”竹波不肯退让。因为马拉德上船以后,肯定会出现无法预测的事态。也许船刚起航就会出事。这将为首航布下阴云和暗礁。“难道斯克德先生也会这样处理吗?”“别再说了,执行吧!”“是命令吗?”“是的!”“那能不能让他的随从人员也……?”“好啦,不要说啦!”白鸟打断了竹波的话。“你应当了解我的决定,马拉德是病人,有资格上船。那些持枪的随从,我的船上不需要!我会用我的力量来保卫‘北斗号’。斯克德正是这样期望我的。”“……”“快去吧!招待会还需要你呢!”白鸟轻轻地笑了笑。“明白了。”竹波站了起来。也许他老了,竹波想。在船上干了一辈子,又是独身,脾气越来越古怪,性格越来越固执了。癌病船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利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里亚特(ΙΛΙΑΣ,Ilias,Iliad,又译《伊利昂记》,今译《伊利亚特》。)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Homer,800BC-600BC)的叙事诗史诗。是重要的古希腊文学作品,也是整个西方的经典之一。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