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24个比利 - 序言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
  序言
  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他同时也是第一位住院接受彻底检查的多重人格病患,检查结果则由四位精神科医师和一位心理学家共同宣誓证明。
  初次见到这位廿三岁的年轻人,是在俄亥俄州雅典市的雅典心理健康中心,那时他刚被法院送来不久。他要求我写下他的故事时,我直接告诉他,那就得看看除了媒体的报导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值得写的部分,他向我保证他内心深处的事从未告诉过任何人,甚至他的律师和检查他的精神科医师也都不知道。现在,他希望世界上的人均暸解他精神上的疾病,虽然我有点怀疑,但又十分感兴趣。
  几天之后,《新闻周刊》一篇名为《比利的十个面孔》文章最后一段结语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无论如何,其中还有一些未解开的疑点:威廉.密里根是如何学习到由汤姆(其中一个人格)所展现霍迪尼似的逃脱技巧呢?他对那些被强暴者声称的『游击队』和『杀手』指的究竟是什么?医师们认为,威廉.密里根或许还有未经揭露的其他人格──其中的一些人或许犯过一些未被发现的罪行。

  在雅典医院单独与他在病房时,我发现走进来的比利与第一次见到的比利非常的不一样,他说话吞吞吐吐,膝盖紧张得抖个不停,记忆力非常差,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健忘症而呈现空白,他可以大约谈到记忆不甚清晰的过去,声音因痛苦的回忆而发颤,但无法提供细节部分,我尝试多次仍无法成功,此时我准备放弃了。
  然后有一天,令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
  威廉.密里根第一次完全融合在一起,呈现出全新的个体,是所有人格的混合物。融合之后的威廉.密里根对于过去发生的事物记得非常清楚──所有人格的思想、行为、关系、不幸的经验以及可笑的冒险经验等等。
  本书一开始时我就提到了这一点,读者们可以了解我是如何将比利过去的事件、个人的感受、孤独的会话给一一记录下来。本书中所有内容均得自融合后的比利、其他的人格以及他生命中不同阶段所有接触的六十二位人士。对话与景象是比利的记忆重组,治疗的过程则直接取材于录影带。书中没有一丝一毫是经由我创造或改编而成。

  开始下笔时,我们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整个事件发展的年代顺序。由于比利经常“遗失时间",他很少注意时钟或日历,对于自己不知道几年几月几日深感难为情。后来,经由我从一些帐单、收据、保险报告、学校记录、员工记录,以及他母亲、妹妹、雇主、律师与内科医生交给我的许多其他文件,最后才整理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比利很少在信件上注明日期,但他以前的女友保留有数百封他两年坐监时写给她的信,我可以从信封上的邮戳日期找到写信日期。
  我与比利同意两项基本原则:
  第一,所有的人物、地点与机构均须使用他们的真正名称,但是,有三类的个体必须受到保护而使用假名:其他的精神病患、参与的罪犯,以及那些我无法直接与他们面谈的人士;加上俄亥俄州立大学三位遭到强暴的受害者。
  第二,为了保护威廉.密里根不会因为其他人格揭露所犯过的罪行而遭控诉,我们同意我将以戏剧化的“游戏规则"方式说明事件情景。至于威廉.密里根已在法院遭起诉的案件,我则不对细节部分加以描述。
  那些曾经与比利共事过、见过或成为受害者的人,他们大都接受比利具有多重人格的事实。他们多半还记得比利说过或做过的事,而这些事实会让他们了解“他并不是装出来的";仍然有小人认为他是个骗子,利用精神错乱做为幌子以躲避牢狱之灾。我尽量与这两种不同看法的人交谈,然后由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反应与理由。

  同样的,我也始终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但是,在与比利共同工作撰写这本书的两年期间,他回忆时的行为和经验又不禁让我不得不确信,本书揭露的现象是确有其事。
  类似这样的正反争论,仍然受到俄亥州各大媒体的青睐,在1981年1月2日的戴顿日报(Dayton Daily New)上仍然可以获得印证──距离最后一次犯罪已有三年两个月了。
  佯装或是受害者?两者皆可能。威廉.密里根案乍露曙光──菲.裘依报导
  威廉.密里根是一位令人头痛的人物。
  他可能是个精明的骗子,骗倒了社会大众、犯下强奸重罪却安然无事;否则他就真的是一位多重人格失序的人,但不论是哪一种人,这都是不幸……
  唯一能告诉我们真相的只有时间……
  或许揭露真相的时间就是现在。
  1981年1月3日
  俄亥俄州雅典市丹尼尔.凯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
侏罗纪公园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最初的不规则零散曲线中,几乎看不到基本数学结构的提示。||迈克尔·克莱顿几乎是乐园迈克。鲍曼一面开着那辆越野车穿过位于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卡沃布兰科生态保护区,一面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这足七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眼前路上的景色壮丽: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从这儿可俯瞰热带丛林以及碧波万顷的太平洋。据旅游指南介绍,卡沃布兰科是一块朱经破坏的荒原,几乎是一个乐园。 [点击阅读]
假曙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懒洋洋的七月天,空气中弥漫着干草、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阳台的桌子上,放着一只淡黄色的碗杯,里面漂浮着几枚大草霉,在几片薄荷叶的衬托下显得那么鲜红。那是一个乔治王朝时代的老碗杯周围棱角很多,折射出错综复杂的亮光,雷西的两只手臂正好刻印到狮子的双头之间。 [点击阅读]
叶盘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地球夕阳西坠,黄昏的祭坛下,地球,接受我双手合十最后的顶礼!女中俊杰,你历来受到英雄的尊崇。你温柔而刚烈,秉性中揉合着男性、女性的迥异气质;以不堪忍受的冲突摇撼人们的生活。你右手擎着斟满琼浆的金钟,左手将其击碎。你的游乐场响彻尖刻的讥嘲。你剥夺英雄们享受高尚生活的权力。你赋于“至善”以无上价值,你不怜悯可怜虫。你在繁茂的枝叶间隐藏了无休无止的拼搏,果实里准备胜利花环。 [点击阅读]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我小时候,村里人使用的语言,词语就住在它们表述的事物表面。所有名称与事物贴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辙,二者像缔结了永久的契约。对多数人而言,词语和事物之间没有缝隙,无法穿越它望向虚无,正如我们无法滑出皮肤,落进空洞。日常生活的机巧都是依赖于直觉、无须语言的熟练劳动,大脑既不与它们同行,也没有另辟蹊径。脑袋的存在只是为了携带眼睛和耳朵,供人们在劳作中使用。 [点击阅读]
地狱之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夜城3·夜莺的叹息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夜城里任何形式的能量都有,不过想要在这里成为电力供货商的话,不但需要稳定的能量,还得要不受外界干扰才行。不管怎样,夜城中形形色色的霓虹灯光总是得要有电才能运作。身为一座大城市中的小城市,夜城拥有许多能量来源,包皮括某些不合法甚至不自然的能量,比方说活人血祭、囚禁神祇、折磨理智,甚至是吸收了能量力场的小型黑洞。还有一些十分浩瀚恐怖、诡异奇特的能量来源,以人类心智无法承受的方式运作。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窟魔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当山冈圭介来到琴川河的上游地区,已是时近中午。山冈行走在岩石地带时,极为小心谨慎。如果从同上次一样的道路上通过,则很容易留下足印。山冈圭介连那足印也极力避免留下。他每一步都尽量地避开土质松软的地方,以及草地,把步子尽可能踩在土质坚硬的路面上以及岩石上,以免留下走过的痕迹。他的整个行动都小心翼翼。他深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山冈进入到岩石地带的中心部位。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