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1Q84 BOOK2 - 《1Q84 BOOK2》读后感——我们的1q84——钻入1q84的森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nbs; 当当的书还没到,于是在书店站了四个小时,愉快的读完了第二本《1q84》。 这本唤作“book2”的,份量较之第一部分略有下降的小说沉稳的支撑住了我对它的兴趣与疑问。挺有意思的——像青豆那样考虑一下:眼下到底有多少人,会轻易的认出书店堆迭的一堆“橙色*Q”是第二本《1q84》?又有多少人会在发现这本书之后,较为耐心的站在书店的一角看上它一个下午?
  答案可能介于一部分与稀少之间,呵呵。
  在“无情”剧透之前,先简单说说这本book2给我的印象吧。
  较之第一本,book2速度时快时慢,也没有了上一部“快慢交错”的感觉。但在青豆与天吾的时间交织上,这种速度是合适的。看book2时,不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几本意识流小说: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book2几乎不留痕迹的展现了空间时间蒙太奇。尤其是青豆看见天吾那段(似乎开始剧透了),青豆矛盾的心理让人看起来很纠结,很生动。
  在音乐方面,村上继续不遗余力的借剧中人物宣讲自己的音乐美学,以及小小的乖张。现在脑子里还有印象的是阿姆斯特朗,还好——音乐的部分没有喧宾夺主。另外,村上还是继续灌输《小交响曲》,不论青豆还是天吾。至少有一层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小交响曲是维系两人关系的重要物件。
  也许是之前受林少华先生荼毒太深,我本以为深田保死前会有长长的教育性*宣讲——像《海边卡夫卡》里的琼尼沃克那样。但实际不是(对这点后面会有详述)。村上在book2中细叙了契诃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手|枪原则”,这个概念个人认为运用的不错——尤其是book2-book3一路看下去,会清楚的看见这个法则对青豆部分剧情的影响。
  下面开始剧透。
  1 暴力
  由于小小人的相对“明朗化”,所以暴力在book2里,得到更全面的展现。小说开头的部分,出人意料的,很快便抛弃了book1中青豆与天吾各自剧情展开的两个重要人物,安田与亚由美。

  应该说这两位女性*在book1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亚由美是青豆继环之后,唯一能称得上是朋友关系的人,而安田则是天吾无聊人生的一抹亮色*,充当了其身体与心灵的慰藉品。但两位重要角色*在book2中很快便被村上判了死刑,俨然与主角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亚由美的死亡合乎情理,是她一贯爱玩的“那一套”。这个角色*一直迷醉于狄俄尼索斯似的纵欲狂欢,为避免伤害而抛弃了男女之间的长久关系。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说起来并不难理解:亚由美小时候便遭受到了来自叔父与哥哥的性*骚扰,而这种受虐感随着不愉快的恋爱经历渐渐扩大蔓延。她所体验的性*爱快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态的受虐感。是个可悲的角色*。
  暴力让亚由美懂得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她看起来愉快的接受一切,反倒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无力感。慢慢的,她由惧怕暴力变为享受被暴力,她在暴力中渐渐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但最终也死在了暴力之中。
  应该说,青豆本来是有机会拯救亚由美的。但很可惜,青豆与亚由美天生对峙的职业关系(杀手——警察)让她们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于是,青豆只能默默留下眼泪,接受亚由美的死。
  说起安田,最值得玩味的是安田的丈夫在告知天吾自己的妻子将不能再去见天吾时说的那句——“她丧失了”。
  书里并没多提安田的丈夫,不过通过描述,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冷暴力的存在。似乎正是安田对自己妻子的置之不顾,才导致了妻子在外觅欢。这么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理说,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在外不守妇道之后,丈夫应该是暴跳如雷的——尤其是丈夫在给妻子情人打电话的时候。但我们在书里看到的,是一个相对节制的,“礼貌”的中年男人。他在给妻子情人的电话里斩钉截铁的宣布了自己妻子的下场——丧失。

  妻子丧失了什么?爱情,亲情,还是一切?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渡边淳一讨论中年夫妻危机的若干小说,比如《爱的流放地》。同样是躲在妻子身后,知悉一切而又显得过分冷静的丈夫。这样的男人,又丧失了什么呢?
  应该说,借用book1里两位重要角色*的“猝死”,村上继续小心翼翼的叙说了暴力的影响。
  而暴力,作为小小人的特质之一,就这样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了。
  2 母体与子体
  book2中引入了母体与子体的概念。出处分别来自深田保死前和青豆的对话,以及青豆在刺杀深田成功后躲在提前安置好的房间阅读由天吾和里共同合作写就的《空气蛹》。两部分的作用不同,前者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在脱离子体后,深绘里(感知体)找到了天吾(接受体),两者相互补充,组成了反抗小小人的“抗体” 组织。后者介绍了过去的情况:深绘里如何找到小小人,继而从空气蛹中分化出子体(感知体)与父亲(接受体)进行交合仪式,从而使父亲成为了小小人代言人,而母体深绘里逃出了教团。后者让青豆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青豆是作为天吾的内里存在着的。
  而平行的概念也在这种叙述中被破坏,暂时破坏。在刺杀深田保时,青豆意识到只有牺牲自我才有可能拯救天吾,从而在book2末尾准备开枪自杀。
  我想,所谓善恶概念还是有区分的,并不像之前林少华教授认为的那样模糊。从book2中我们已清晰的看见了两个团体的对峙:即以小小人领导的教团组织(小小人在book2中可谓大显神威)和以深绘里天吾青豆组成的反抗组织。

  林教授之所以认为模糊,原因可能出在深田保身上。这是个复杂的角色*,既有可恨的一面——在身体处于“神赐”阶段,与萝莉交合,作为小小人的代理人做了无数亏心事;但也有可悲的一面——身体被小小人反噬,肌肉麻痹日趋严重,丧失了自主性*。对其可恨的一面,村上不吝篇幅,在夫人的柳宅部分做了详述。试问:这难道不是对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的阐述吗?对其可悲的一面,村上在深田死前也做了详细描述,深田试图通过青豆的刺杀得到解脱——并告知了青豆教团内部的诸多秘密。加之之前戎野对深田的介绍,这个角色*是丰满的。
  怎么分析这个角色*?一锤子拍死?
  当然不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对深田的恶行,村上是绝对唾弃的,对深田的人格,村上的塑造则是丰满的——作为邪教头目,深田也有普通人的那一面。
  最后再来看看book2中从母体中脱离出的子体(感知体)与接受体的两次交合:深田保自述中承认自己与女儿里交合,从而成为小小代言人;在从猫城回来之后,为帮助天吾卸除“诅咒”,里主动与天吾交合,从根本上使两人成为“一体”。
  简单说都是“以大欺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来看都不能算是被社会接受的事——甚至让我感觉到一丝丝向《海边的卡夫卡》“弑父娶母”致敬的味道。
  但这正是1q84。
  最后,不知村上是否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看完两本《1q84》,至少有两处让我觉得眼熟:一处是深绘里这个角色*,简直就是对三无少女鼻祖凌波丽的致敬;一处是母体与子体,总让我想起莉莉斯与凌波。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福音战士》里的碇司令与《1q84》里的深田保颇有雷同之处,都展现了其丰满的人性*(善恶两面),以及作为决策者的无奈。
  &nbs;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集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它的最后的金子。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3:出租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这两个仇人种下的灾难的祸根使一对舛运的情人结束掉生命。——《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邂逅一九二○年五月十二号的下午,索米斯从自己住的武士桥旅馆里出来,打算上考克街附近一家画店看一批画展,顺便看看未来派的“未来”。他没有坐车。自从大战以来,只要有办法可想,他从来不坐马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