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1Q84 BOOK2 - 《1Q84 BOOK2》读后感——我们的1q84——钻入1q84的森林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nbs; 当当的书还没到,于是在书店站了四个小时,愉快的读完了第二本《1q84》。 这本唤作“book2”的,份量较之第一部分略有下降的小说沉稳的支撑住了我对它的兴趣与疑问。挺有意思的——像青豆那样考虑一下:眼下到底有多少人,会轻易的认出书店堆迭的一堆“橙色*Q”是第二本《1q84》?又有多少人会在发现这本书之后,较为耐心的站在书店的一角看上它一个下午?
  答案可能介于一部分与稀少之间,呵呵。
  在“无情”剧透之前,先简单说说这本book2给我的印象吧。
  较之第一本,book2速度时快时慢,也没有了上一部“快慢交错”的感觉。但在青豆与天吾的时间交织上,这种速度是合适的。看book2时,不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几本意识流小说:伍尔夫的《达罗威夫人》,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book2几乎不留痕迹的展现了空间时间蒙太奇。尤其是青豆看见天吾那段(似乎开始剧透了),青豆矛盾的心理让人看起来很纠结,很生动。
  在音乐方面,村上继续不遗余力的借剧中人物宣讲自己的音乐美学,以及小小的乖张。现在脑子里还有印象的是阿姆斯特朗,还好——音乐的部分没有喧宾夺主。另外,村上还是继续灌输《小交响曲》,不论青豆还是天吾。至少有一层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小交响曲是维系两人关系的重要物件。
  也许是之前受林少华先生荼毒太深,我本以为深田保死前会有长长的教育性*宣讲——像《海边卡夫卡》里的琼尼沃克那样。但实际不是(对这点后面会有详述)。村上在book2中细叙了契诃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概念——“手|枪原则”,这个概念个人认为运用的不错——尤其是book2-book3一路看下去,会清楚的看见这个法则对青豆部分剧情的影响。
  下面开始剧透。
  1 暴力
  由于小小人的相对“明朗化”,所以暴力在book2里,得到更全面的展现。小说开头的部分,出人意料的,很快便抛弃了book1中青豆与天吾各自剧情展开的两个重要人物,安田与亚由美。

  应该说这两位女性*在book1中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亚由美是青豆继环之后,唯一能称得上是朋友关系的人,而安田则是天吾无聊人生的一抹亮色*,充当了其身体与心灵的慰藉品。但两位重要角色*在book2中很快便被村上判了死刑,俨然与主角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亚由美的死亡合乎情理,是她一贯爱玩的“那一套”。这个角色*一直迷醉于狄俄尼索斯似的纵欲狂欢,为避免伤害而抛弃了男女之间的长久关系。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说起来并不难理解:亚由美小时候便遭受到了来自叔父与哥哥的性*骚扰,而这种受虐感随着不愉快的恋爱经历渐渐扩大蔓延。她所体验的性*爱快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变态的受虐感。是个可悲的角色*。
  暴力让亚由美懂得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她看起来愉快的接受一切,反倒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无力感。慢慢的,她由惧怕暴力变为享受被暴力,她在暴力中渐渐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但最终也死在了暴力之中。
  应该说,青豆本来是有机会拯救亚由美的。但很可惜,青豆与亚由美天生对峙的职业关系(杀手——警察)让她们无法成为真正的朋友。于是,青豆只能默默留下眼泪,接受亚由美的死。
  说起安田,最值得玩味的是安田的丈夫在告知天吾自己的妻子将不能再去见天吾时说的那句——“她丧失了”。
  书里并没多提安田的丈夫,不过通过描述,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冷暴力的存在。似乎正是安田对自己妻子的置之不顾,才导致了妻子在外觅欢。这么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按理说,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在外不守妇道之后,丈夫应该是暴跳如雷的——尤其是丈夫在给妻子情人打电话的时候。但我们在书里看到的,是一个相对节制的,“礼貌”的中年男人。他在给妻子情人的电话里斩钉截铁的宣布了自己妻子的下场——丧失。

  妻子丧失了什么?爱情,亲情,还是一切?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渡边淳一讨论中年夫妻危机的若干小说,比如《爱的流放地》。同样是躲在妻子身后,知悉一切而又显得过分冷静的丈夫。这样的男人,又丧失了什么呢?
  应该说,借用book1里两位重要角色*的“猝死”,村上继续小心翼翼的叙说了暴力的影响。
  而暴力,作为小小人的特质之一,就这样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了。
  2 母体与子体
  book2中引入了母体与子体的概念。出处分别来自深田保死前和青豆的对话,以及青豆在刺杀深田成功后躲在提前安置好的房间阅读由天吾和里共同合作写就的《空气蛹》。两部分的作用不同,前者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在脱离子体后,深绘里(感知体)找到了天吾(接受体),两者相互补充,组成了反抗小小人的“抗体” 组织。后者介绍了过去的情况:深绘里如何找到小小人,继而从空气蛹中分化出子体(感知体)与父亲(接受体)进行交合仪式,从而使父亲成为了小小人代言人,而母体深绘里逃出了教团。后者让青豆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青豆是作为天吾的内里存在着的。
  而平行的概念也在这种叙述中被破坏,暂时破坏。在刺杀深田保时,青豆意识到只有牺牲自我才有可能拯救天吾,从而在book2末尾准备开枪自杀。
  我想,所谓善恶概念还是有区分的,并不像之前林少华教授认为的那样模糊。从book2中我们已清晰的看见了两个团体的对峙:即以小小人领导的教团组织(小小人在book2中可谓大显神威)和以深绘里天吾青豆组成的反抗组织。

  林教授之所以认为模糊,原因可能出在深田保身上。这是个复杂的角色*,既有可恨的一面——在身体处于“神赐”阶段,与萝莉交合,作为小小人的代理人做了无数亏心事;但也有可悲的一面——身体被小小人反噬,肌肉麻痹日趋严重,丧失了自主性*。对其可恨的一面,村上不吝篇幅,在夫人的柳宅部分做了详述。试问:这难道不是对绝对的善,绝对的恶的阐述吗?对其可悲的一面,村上在深田死前也做了详细描述,深田试图通过青豆的刺杀得到解脱——并告知了青豆教团内部的诸多秘密。加之之前戎野对深田的介绍,这个角色*是丰满的。
  怎么分析这个角色*?一锤子拍死?
  当然不是,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对深田的恶行,村上是绝对唾弃的,对深田的人格,村上的塑造则是丰满的——作为邪教头目,深田也有普通人的那一面。
  最后再来看看book2中从母体中脱离出的子体(感知体)与接受体的两次交合:深田保自述中承认自己与女儿里交合,从而成为小小代言人;在从猫城回来之后,为帮助天吾卸除“诅咒”,里主动与天吾交合,从根本上使两人成为“一体”。
  简单说都是“以大欺小”,从常规的伦理道德来看都不能算是被社会接受的事——甚至让我感觉到一丝丝向《海边的卡夫卡》“弑父娶母”致敬的味道。
  但这正是1q84。
  最后,不知村上是否看过《新世纪福音战士》。看完两本《1q84》,至少有两处让我觉得眼熟:一处是深绘里这个角色*,简直就是对三无少女鼻祖凌波丽的致敬;一处是母体与子体,总让我想起莉莉斯与凌波。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福音战士》里的碇司令与《1q84》里的深田保颇有雷同之处,都展现了其丰满的人性*(善恶两面),以及作为决策者的无奈。
  &nbs;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使与魔鬼
作者:丹·布朗
章节:86 人气:2
摘要:清晨五点,哈佛大学的宗教艺术史教授罗伯特.兰登在睡梦中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电话里的人自称是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首领,名叫马克西米利安.科勒,他是在互联网上找到兰登的电话号码的。科勒急欲向他了解一个名为“光照派”的神秘组织。他告诉兰登他们那里刚刚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他把死者的照片传真给兰登,照片把兰登惊得目瞪口呆。 [点击阅读]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狼穴巨款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1945年3月。北海上刮着凛烈的寒风。在纳粹德国一个秘密潜艇基地里,一艘潜艇固定在巨大的墩柱上。流线型的舰首在晨曦中显得轮廓格外明晰。在潜艇的腰部有一块跳板,一长队孩子正踏着跳板登上潜艇。他们彼此手挽手走着、仰起脸看着这艘奇怪的黑色船舶。有个人拿着名单在核对孩子们的名字。在潜艇的瞭望塔里,站着一个纳粹海军军官和一个穿黑大衣的高个子男人。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宠物公墓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耶稣对他的门徒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门徒互相看看,有些人不知道耶稣的话是带有比喻含义的,他们笑着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耶稣就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如今我们去他那儿吧。”——摘自《约翰福音》第01章路易斯·克利德3岁就失去了父亲,也从不知道祖父是谁,他从没料想到在自己步入中年时,却遇到了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 [点击阅读]
牛虻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六月里一个炎热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勃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翻查一大迭讲道稿。院长蒙太尼里神甫慈爱地注视着他。亚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又看到母亲受他们的折磨和侮辱,精神上很不愉快,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点击阅读]
玩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她被人用皮绳绑在一张铁架床上,仰躺着。绳带横勒住胸腔,双手被铐在床边。她早已放弃挣脱。虽然清醒,却闭着眼睛。如果睁眼,她会发现自己身处黑暗中,只有门上方渗入一丝微弱亮光。嘴里好像有口臭,真希望能刷刷牙。她竖耳倾听,若有脚步声就表示他来了。不知道时间已经多晚,但感觉得到已经太晚,他不会来看她了。这时床忽然震动了一下,她不由得睁开眼睛,似乎是大楼某个角落里的某架机器启动了。 [点击阅读]
红与黑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维里埃算得弗朗什-孔泰最漂亮的小城之一。一幢幢房子,白墙,红瓦,尖顶,展布在一座小山的斜坡上。茁壮的栗树密密匝匝,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城墙下数百步外,有杜河流过。这城墙早年为西班牙人所建,如今已残破不堪。维里埃北面有高山荫护,那是汝拉山脉的一支。十月乍寒,破碎的威拉峰顶便已盖满了雪,从山上下来的一股激流,穿过小城注入杜河,使大量的木锯转动起来。 [点击阅读]
罪与罚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在彼得堡贫民区一家公寓的五层楼斗室里,住着一个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他正在经历着一场痛苦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可以为所欲为的不平凡的人,还是只配做不平凡的人的工具的普通人。他原在法律系就学,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现在靠母亲和妹妹从拮据的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钱维持生活。他已经很久没有交房租了。近来,房东太太不仅停止供给他伙食,而且催租甚紧。这时他遇见了小公务员马尔美拉陀夫。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