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1Q84 BOOK2 - 《1Q84 BOOK2》在线阅读——第5章青豆 一只老鼠遇到素食主义的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暂且接受亚由美已死的事实之后,青豆在内心进行了一番近似意识调整的活动。这些告一段落之后,她才开始哭泣。双手掩面,不发出声音,肩膀微微颤抖,静静哭泣。那样子仿佛是不愿让世界上任何人觉察到她在哭。
  窗帘紧闭,没有一丝缝隙,但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暗中窥视。
  那个夜晚,青豆在餐桌上摊开晚报,面对着它不停地哭泣。时时会克制不住,呜咽出声,但其余时间她都在无声地哭。泪水顺着手臂流到报纸上。
  在这个世界上,青豆绝不轻易哭泣。遇到想大哭一场的事,她宁可动怒——冲着某个人,或是冲着自己。所以她流泪实在是极其罕见的事。但正因如此,泪水一旦夺眶而出,便无休无止。这样长久地哭泣,在大冢环自杀之后还是第一次。那是几年前?她想不起来。总之是很久以前了。反正青豆那一次也是哭得没完没了。连着哭了好几天。
  不吃饭,也不出门。只是偶尔补充化作眼泪流失的水分,像一头栽倒在地般睡上片刻。此外的时间一直哭个不停。自那以来,这是第一次。
  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亚由美了。她变成了没有体温的尸体,此刻大概正送去做司法解剖。解剖完毕后,再重新缝合起来,也许会举行简单的葬礼,之后便运往火葬场,付之一炬。化作青烟袅袅升腾,融入云中。然后再变成雨,降落到地表,滋润着某处的小草。默默无语的无名小草。但青豆再也不可能看到活着的亚由美了。她只能认为,这违背了自然的流向,是可怕的不公平,是违背情理的扭曲之念。
  自从大冢环离开人世,青豆能怀着一丝近似友情的感觉对待的人,除了亚由美再没有别人。遗憾的是,这份友情是有限度的。亚由美是个现役警察,青豆却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尽管是个坚信自己代表正义的有良心的杀手,杀人也毕竟是杀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她不容置疑就是犯罪者。青豆属于应被逮捕的一方,亚由美则属于实施逮捕的一方。
  所以亚由美希望建立更深层的关系时,青豆却不得不硬着心肠,努力不去回应。一旦形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彼此的亲密关系,便不免显露出种种矛盾和破绽,这对青豆来说很可能会致命。她大体上是个诚实率真的人,学不会一边在重大的事上对人撒谎、隐瞒真相,一边又和对方维持诚实的人际关系。这种状况会让青豆产生混乱,而混乱绝非她追求的东西。
  亚由美肯定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领悟,明白青豆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私密,才有意与自己保持一定距离。亚由美的直觉敏锐过人。那看来十分直爽的外表,有一半其实是演戏,背后潜藏着柔嫩而容易受伤的心灵。青豆明白这层道理。自己采取的戒备姿态,可能让亚由美感到寂寞。也许她觉得被拒绝、被疏远。这么一想,青豆就觉得心头像针扎一般痛。
  就这样,亚由美遇害身亡。大概是在街头结识了一个陌生男人,一起去喝了酒,然后进了宾馆。随即在昏暗的密室中展开精心的性*爱游戏。铐上手铐,堵起嘴巴,蒙住眼睛。那种情景仿佛历历在目。男人用浴袍腰带勒紧女人的脖颈,观察对方痛苦的挣扎,于是兴奋,射精。然而此时,男人那紧抓着浴袍腰带的双手用力过猛。本应在极限时放手,他却没有及时停止。
  亚由美肯定也担心有一天会发生这样的事。她定期需要激烈的性*事,她的身体——只怕还有精神——渴求着这种行为,但她不愿要一个稳定的恋人。固定的人际关系令她窒息,令她不安。她才和偶遇的男人逢场作戏地欢愉。其中的隐情和青豆不无相似。只是比起青豆,亚由美身上有一种常常深陷其中的倾向。亚由美更喜欢危险奔放的性*爱,也许是无意识地期盼着受伤害。青豆则不同。她为人谨慎,不让任何人伤害自己。遇到那样的可能,她大概会激烈抵抗。亚由美却是只要对方提出要求,不论那是什么,都有应允的倾向。反过来,她也期待着对方给自己带来些什么。危险的倾向。再怎么说,那些人都是萍水相逢的男人。他们到底怀着怎样的欲|望,暗藏着怎样的想法,到时候才能知道。亚由美当然明白这种危险,因此才需要青豆这样安定的伙伴。一个能适时地制止自己、小心地呵护自己的存在。
  青豆也需要亚由美,亚由美拥有几种青豆不具备的能力。她那让人安心、开朗快活的性*情。她的和蔼可亲。她那自然的好奇心。她那孩子般的积极好动。她风趣的谈吐。她那引人注目的大胸脯。青豆只要面带神秘的微笑站在一旁即可。男人们渴望了解那背后到底隐匿着什么。在这层意义上,青豆和亚由美是一对理想的组合,是无敌的性*爱机器。
  不管发生过怎样的事,我都该更多地接纳她,青豆想。应该理解她的心情,紧紧拥抱她。这才是她渴望的东西。渴望无条件地被接受,被拥抱。哪怕只是一刹那,能得到一份安心就行了。但我没能回应她的要求。因为自我保护的本能太强大,不愿亵渎对大冢环的记忆的意识也太强烈。
  于是,亚由美没有约青豆做伴,独自一人走上深夜的街头,惨遭勒杀。被冰冷的真手铐铐住双手,蒙住眼睛,嘴巴里塞入不知是连裤袜还是内裤的东西。亚由美平日忧虑的事,就这样成为现实。假如青豆能更温柔地接纳亚由美,她那天也许就不会独自走上街头。她会打电话来约青豆。两人在更安全的地方相互照应,和男人们寻欢作乐。

  但亚由美大概不好意思惊动青豆。而青豆连一次也没有主动打电话约过她。
  凌晨四点之前,青豆一个人在家里再也待不住了,便穿上凉鞋出了门。短裤和背心,就这么一身打扮,漫无目的地走在黎明的街头。
  有人喊她,她连头都不回。走着走着,感到喉咙发干,便走进通宵营业的便利店里,买了大盒装的橘子汁,一口气当场喝光。然后回到家里,又哭了一场。其实我是喜欢亚由美的,青豆想,我对她的喜欢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既然她想抚摸我,不管是哪儿,当时任她抚摸该多好。
  第二天的报纸上也登了“涩谷宾馆女警察被勒杀事件”的报道。
  警察正在全力以赴,追查那个离开现场的男人的踪迹。据报道称,同事们都困惑不已。亚由美性*格开朗,深受周围人的喜爱,责任感和工作能力都很强,是一位成绩出色*的警察。包皮皮括她的父亲和兄长,亲戚中有许多人都担任警察,家族内的凝聚力也很强。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为何会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知所措。
  没有一个人明白,青豆想,然而我明白。亚由美内心有一个巨大的缺口。那就像位于地球尽头的沙漠。无论你倾注多少水,转瞬间便会被吸入地底,连一丝湿气都不留。无论什么生命都无法在那里扎根。
  连鸟儿都不从上空飞过。究竟是什么在她内心制造出了如此荒凉的东西?这只有亚由美才知道。不对,连亚由美自己也未必知道。但毫无疑问,周围的男人强加给她的扭曲的性*欲是重要因素之一。仿佛要掩藏那致命的缺口,她只好将自己伪装起来。如果将这些装饰性*的自我一一剥去,最后剩下的只有虚无的深渊,只有它带来的狂烈的干渴。
  无论怎样努力忘却,那虚无都会定期前来造访她。或在孤独的下雨的午后,或在从噩梦中醒来的黎明。这种时候,她就不能不去找男人做*爱,什么男人都行。
  青豆从鞋盒里取出赫克勒一科赫HK4,手法娴熟地装填弹匣,打开保险装置,拉开套筒,将子弹送进枪膛,扳起击锤,双手握紧枪把,瞄准墙上的一点。枪身纹丝不动。手也不再颤抖。青豆屏住呼吸,集中精神,然后大大呼了一口气。放下枪,再次关上保险。掂量枪的重量,凝视着它那钝重的光。手|枪似乎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
  一定得抑制感情,青豆告诫自己。就算惩罚了亚由美的叔叔和哥哥,只怕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受罚。而且事已至此,无论我做什么,亚由美都不可能回来了。尽管可怜,但或迟或早,这总有一天会发生。亚由美朝着致死的旋涡中心,缓慢但不可避免地接近。纵使我下定决心,更温柔地接纳了她,起的作用也很有限。不要再哭了,必须重新调整姿态。要让规则优先于自己,这很重要。就像Tamaru说的那样。
  传呼机响起来,是在亚由美死后第五天的清晨。青豆正边听着收音机的整点新闻,边在厨房里烧开水准备泡咖啡。传呼机就放在桌子上。她看了看显示在小小屏幕上的电话号码。是个从未见过的号码。
  但毋庸置疑,这是来自Tamaru的指令。她到附近的公共电话亭拨了那个号码。铃声响过三次,Tamaru接了电话。
  “准备好了吗?”Tamaru问。
  “当然。”青豆答道。
  “这是来自夫人的话:今晚七点,在大仓饭店主楼大厅,准备完成老一套的工作。忽然通知你,不好意思。因为直到刚才,事情才确定下来。”
  “今晚七点,在大仓饭店主楼大厅。”青豆机械地复述道。
  “我很想说祝你好运,但由我来祝福,只怕也不起作用。”
  “因为你是个从不依靠好运做事的人。”
  “就算我想依靠,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模样。”Tamaru说,“我又没见过那东西。”
  “你不必为我祝福。倒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我房间里有一盆橡皮树,想请你照看。本该扔掉的,没扔成。”
  “交给我好了。”
  “谢谢你。”
  “照看橡皮树,可比照看小猫和热带鱼省事多了。别的呢?”
  “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剩下的东西全帮我扔掉。”
  “工作结束后,你到新宿车站去,从那里再给这个号码打电话。
  到时会给你下一个指令。”
  “工作结束后,从新宿车站再给这个号码打电话。”青豆复述道。
  “尽管你肯定明白,我还是得再说一遍:电话号码不要写下来。
  传呼机在出门时弄坏扔掉。”
  “知道了。我会照办。”
  “所有的程序都已安排妥当。你不必有任何担心。以后的事全交给我们好了。”
  “我不担心。”青豆说。
  Tamaru沉默了一会儿。“可以说说我的真实想法吗?”
  “请说。”
  “我根本无意说你们做的事是白费力气。那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不过说得客气一点,也是太鲁莽了。而且,永远不会有完的时候。”
  “也许是的。”青豆答道,“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
  “就像到了春天要发生雪崩一样。”
  “大概吧。”
  “可是,有常识的正常人不会在可能发生雪崩的季节,走近可能发生雪崩的地方。”
  “有常识的正常人,原本就不会和你讨论这种话题。”

  “这也有可能。”Tamaru承认,“对了,你有没有发生雪崩时要通知的家人?”
  “没有家人。”
  “是原来就没有呢,还是有名无实?”
  “有名无实。”青豆回答。
  “好。”Tamaru说,“无牵无挂最好。说到亲人就只有橡皮树,这样最理想。”
  “在夫人那里看见金鱼,我忽然也想要金鱼了。觉得家里有这个东西也许不错。又小,又不说话,好像也没有太多要求。第二天就到车站前的商店去买,但看到水槽里的金鱼,忽然又不想要了。就买了这盆卖剩下来的寒碜的橡皮树。没买金鱼。”
  “我觉得这是正确的选择。”
  “金鱼说不定永远买不成了。”
  “也许。”Tamaru说,“还买橡皮树好了。”
  短暂的沉默。
  “今晚七点,在大仓饭店主楼大厅。”青豆再次确认。
  “你只要坐在那儿等就行。对方会来找你。”
  “对方会来找我。”
  Tamaru轻轻地清了声嗓子:“哎,你知道素食主义的猫和老鼠相遇的故事吗?”
  “不知道。”
  “想不想听?”
  “很想。”
  “一只老鼠在天棚上遇到一只很大的公猫。老鼠被逼到了无路可逃的角落,吓得浑身颤抖,说:‘猫大人,求求您。求您不要吃我。
  我一定得回到家人身边去。孩子们都饿着肚子在等我。求求您放了我吧。’猫说:‘不用担心。我不会吃你的。老实跟你说——这话不能大声说——我是个素食主义者,根本不吃肉。你遇到我,可是太幸运了。’老鼠叹道:‘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我是多么幸运的老鼠!
  居然遇到了一只素食主义的猫!’但就在这一瞬间,猫猛然扑向老鼠,用爪子牢牢按住老鼠的身体,锋利的牙齿咬进了它的喉咙。老鼠痛苦地使出最后的力气问猫: ‘你不是说,你是素食主义者,根本不吃肉吗?那难道是谎言?’猫舔着嘴唇说:‘是啊,我不吃肉。这并不是谎话。所以我要把你叼回去,换生菜吃。”’青豆想了一下。“这个故事的要点是什么?”
  “并没有特别的要点。刚才说起幸运的话题,我偶然想到了这段故事。仅此而已。当然,寻找要点是你的自由。”
  “温暖人心的故事。”
  “还有一件事。我想他们事先会搜身和检查行李。那帮家伙警惕性*非常高。这一点你要记住。”
  “我会记住的。”
  “那么,”Tamaru说,“下次见。”
  “下次见。”青豆条件反射似的重复。
  电话挂断了。青豆盯着话筒看了一会儿,轻轻歪了一下脸,放下话筒。然后把传呼机上的号码牢牢铭刻在脑中,便删除了。下次见。
  她在脑中重复了一次。但她明白,从今以后,自己和Tamaru恐怕再也不会见面了。
  将早报的每个角落都浏览了一遍,已经找不到关于亚由美遇害事件的报道了。看样子侦破工作似乎没有进展。可能用不了多久,周刊杂志就会将它和猎奇事件放在一起报道。现役年轻女警察,在涩谷的情人旅馆里用手铐大玩性*爱游戏,结果一丝不挂地被人勒死。但青豆丝毫不想阅读这种追求趣味的报道。自从事件发生以来,她甚至连电视都不打开。她不愿听到新闻播音员故意扯着尖嗓门宣告亚由美死去的事实。
  她当然希望抓获凶手。凶手无论如何都该受到惩罚。然而,就算凶手被逮捕,送上法庭,杀人细节大白于天下,那又如何呢?不管做什么,亚由美也不会复活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反正那判决会很轻。
  恐怕不会判作杀人,而是当作过失致死来处理。当然,即使判处死刑也于事无补了。青豆合上报纸,手肘撑在桌上,双手掩面。半晌,心想着亚由美。但泪水没有流出来。她只是感到愤怒。
  离晚上七点还有很长时间。在那以前青豆无事可做。她没有安排体育俱乐部的工作。小型旅行袋和挎包皮皮,已经按照Tamaru的指示放进新宿站的投币式寄存柜。旅行袋里装着几捆现金和几天用的换洗衣物。青豆每隔三天到新宿站去一次,投入硬币,并将里面的东西检查一遍。房间也不必打扫,就算想做菜,冰箱也几乎是空的。除了橡皮树,屋子里几乎没留下一件散发着生活气息的东西。与个人信息有关的东西全清除了。所有的抽屉都空着。明天,我就不在这里了,身后恐怕不会留下一点我的痕迹。
  将今天傍晚要穿出去的衣服整齐地迭好,摞在床上。旁边放着蓝色*健身包皮皮,装着肌肉舒展所需的整套用具。青豆再次仔细盘点一遍。
  一套运动服,瑜珈垫,大小毛巾,以及装有细长冰锥的小盒。一应俱全。从小盒中取出冰锥,摘去小软木块,用指头轻触尖端,确认它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尖锐。尽管如此,她还是慎之又慎,用最细的磨刀石轻轻地磨了磨。她想象着这针尖像被吞没一般,无声地沉入男人颈部那特殊的一点。如同以往,在一瞬间,一切都将结束。没有悲鸣,也不会出血,只有转瞬即逝的痉挛。青豆将针尖再次插在软木块上,小心翼翼地收进盒子。
  然后将裹在T恤里的赫克勒一科赫从鞋盒里取出,手法娴熟地在弹匣里装填上七发九毫米子弹。发出干涩的声响将子弹送入枪膛。打开保险,然后关上。再用白手帕将它裹好,放进塑料小袋。在上面塞进换洗用的内衣,这样就看不见手|枪了。

  还有什么事非做不可呢?
  什么都没想出来。青豆站在厨房里,烧开水,泡咖啡。坐在餐桌前喝着,吃了一个羊角面包皮皮。
  青豆想,这大概是我最后一件工作了,而且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完成这件任务后,就再也不需要杀人了。
  青豆并不抵触将要失去身份的事。这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她想要的。她对自己的名字和容貌都毫无眷恋,失去后会感到惋惜的往事,也一件都想不起来——重新设定人生,也许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事。
  在自己身上,如果有可能的话她不愿失去的,说来奇怪,竟是一对瘦弱的-乳-房。青豆从十二岁至今,一直对自己-乳-房的形状和尺寸不满,常常想:如果胸再大一点,也许能度过比现在更安逸的人生。但真给她机会,让她改变尺寸时(非这么选择不可的时候),她才发觉自己根本不希望这样的改变。现在这样也无所谓。这样大小正合适。
  她隔着吊带背心用手摸了摸两只-乳-房。和平时毫无区别。那形状就像要做面包皮皮却弄错了配方没发酵好的面团。左右的大小还有微妙的不同。她摇摇头。不过没关系,这才是我。
  除了-乳-房,还会给我留下什么呢?
  当然,有关天吾的记忆会留下。他那手掌的触感会留下。心灵的剧烈震撼会留下。祈盼被他拥入怀中的渴望会留下。纵然我变成了另一个人,谁也别想从我心中夺走对天吾的思念。这是我和亚由美最大的不同,青豆想,深藏在我这个存在的核心的,并不是虚无,并不是荒凉干涸。深藏在我这个存在的核心的,是爱。我始终不渝地思念着一个叫天吾的十岁少年,思念着他的强壮、他的聪明、他的温柔。在这里,他并不存在。然而,不存在的肉体便不会消亡,从未交换过的约定也不会遭到背弃。
  青豆心中的三十岁的天吾,不是现实的天吾,他不过是一个假设。
  一切也许都是她的想象的产物。天吾仍保持着他的强壮、聪明和温柔,而且如今他拥有大人粗壮的手臂、厚实的胸膛和强健的性*器官。如果青豆希望,他随时都在身旁,紧紧拥抱她,抚摸她的头发,亲吻她。
  两人所在的房间总是昏暗的,青豆看不见天吾的身姿。她能看见的,只有他的眼睛。哪怕是在黑暗中,青豆也能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她凝视着天吾的眼睛,在那深处可以看见他眺望的世界。
  青豆有时忍不住要和男人睡觉,或许就是为了尽量纯粹地守护自己在心中培育出来的天吾这个存在。她大概是想通过和陌生男人放纵地做*爱,将自己的肉体从欲|望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她渴望在这种解放之后到访的寂静安宁的世界中,与天吾两个人度过不被任何东西干扰的亲密时光。这也许正是青豆的期盼。
  午后的几个小时,青豆是在对天吾的思念中度过的。在狭窄的阳台上,她坐在铝制椅子上仰望天空,听着汽车的噪音,不时用手指捏捏那寒酸的橡皮树叶,思念着天吾。下午的天空中还看不见月亮。月亮出来,要在好几个小时后。明天这个时候,我会在哪里?青豆思忖着。无法想象。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如果和天吾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实相比的话。
  青豆给橡皮树浇了最后一次水,然后把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放在唱机上。手头的唱片全处理了,只有这张一直留到了最后。她闭上眼睛,侧耳倾听音乐,想象着拂过波西米亚草原的风。如果能和天吾在这种地方尽情漫步,那该多好!她想。两人当然是手牵着手。只有风吹过,柔曼的绿草和着风无声地摇曳。青豆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手中有天吾手心的温暖。就像电影的大团圆结局一样,这情景静静地淡出画面。
  然后青豆躺在床上,蜷着身子睡了大约三十分钟。没有做梦。这是不需要梦的睡眠。醒来时,时针指着四点半。她用冰箱里剩下的鸡蛋、火腿和黄油做了火腿蛋。直接对着嘴喝厚纸盒装的橘子汁。午睡之后的沉默莫名地沉重。打开调频广播,维瓦尔第的木管乐协奏曲流淌出来。短笛演奏着小鸟鸣啾般的轻快颤音。青豆感觉,那似乎是为了强调眼前现实的非现实性*而演奏的音乐。
  收拾好餐具,淋了浴,换上几个星期前就为这一天准备的衣服。
  式样简单,便于行动。淡蓝棉布裤子,朴素的短袖白上衣。头发盘了上去,用拢子固定住。首饰之类一律不戴。换下来的衣物没再扔进洗衣篮,而是一起塞进了黑塑料垃圾袋。剩下的事Tamaru会处理。将指甲剪干净,仔细地刷了牙,还掏了耳朵。用剪子修整眉毛,脸上涂上一层薄薄的-乳-霜,脖颈上洒了一点香水。站在镜子前左顾右盼,检查面部细节,确认了没有任何问题。然后拎起印有耐克标志的健身包皮皮,走出房间。
  在门口,她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心想以后再也不会回到这里了。
  这么一想,房间便显得无比寒酸,就像只能从里面反锁的牢狱。一幅画也没挂,一只花瓶也没放。只有取代金鱼买来的减价品——那棵橡皮树,孤零零地站在阳台上。在这样的地方,自己居然连续多年,毫无不满与疑问地送走了一天又一天。真是难以置信。
  “再见。”她轻声说出口。不是对房间,而是对曾经存在于此的自己告别。&nbs;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贵族之家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在俄罗斯文学史上,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一八一八——一八八三)占有一席光荣的位置。而在他的全部文学作品中,长篇小说又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屠格涅夫是俄罗斯和世界文学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长篇小说给他带来了世界声誉。他的六部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主题:与作家同时代的俄罗斯进步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屠格涅夫既是这些知识分子的编年史作者,又是他们的歌手和裁判者。 [点击阅读]
赫塔米勒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0
摘要:1他已经死了。也许他还活着。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着。我知道他再也不来了。每当铁皮咯吱作响的时候,每当我看见白色的树皮或者看见某人手中拿着一块手帕的时候,我就会浮想连翩,我就会想起我没有看见的某种事物。也许我应该想那些映入我的眼帘的事物,但是我不敢想。谁能告诉我必须想多久才能牢记那幕惨剧呢?怎样做才能从我的脑海中抹去对它的记忆呢?我不知道我应该看外部世界的白树皮还是应该潜沉于内心世界之中。 [点击阅读]
达芬奇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14 人气:0
摘要:郇山隐修会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组织,是一个成立于1099年的欧洲秘密社团。1975年巴黎国家图书馆发现了被称作“秘密卷宗”的羊皮纸文献,才知道包皮括艾撒克·牛顿爵士、波担切利、维克多·雨果和列昂纳多·达·芬奇等众多人物均为郇山隐修会成员。人们所知的“天主事工会”是一个梵帝冈教派——一个极度虔诚的罗马天主教派。 [点击阅读]
远大前程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0
摘要:1993年暑假后,我接到上海的老朋友吴钧陶先生来信,说南京译林出版社章祖德先生请他译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万一他没有时间,还请他代为找一位译者。吴先生正忙于孙大雨先生的作品编校,而且上海的一些译者手头都有任务,所以他请我译这部作品。我虽然在英语专业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辈子,但还没有正正式式地译过一本世界名著。我大部分精力花在中美文化的比较,以及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化方面。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风筝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年生于喀布尔,后随父亲逃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执业。《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出版后大获好评,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跃居全美各大畅销排行榜,目前已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通灵女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1十岁的香樱里还不懂得“烦躁”这个词,所以,她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只能认为“烦死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虽然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如此,但是,每天早晨起床时、吃饭时、上学时,那种“萦绕心头”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每当这时候,母亲对待香樱里的惟一方法,就是说她,“什么呀,睡迷糊了吗?”香樱里自己也想:是呀,是睡迷糊了吧。 [点击阅读]
采果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吴笛译1如果你吩咐,我就把我的果实采满一筐又一筐,送到你的庭院,尽管有的已经掉落,有的还未成熟。因为这个季节身背丰盈果实的重负,浓荫下不时传来牧童哀怨的笛声。如果你吩咐,我就去河上扬帆启程。三月风躁动不安,把倦怠的波浪搅得满腹怨言。果园已结出全部果实,在这令人疲乏的黄昏时分,从你岸边的屋里传来你在夕阳中的呼唤。 [点击阅读]
金粉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夜访侦探夜晚,拉乌尔看完了戏,回到自己家里。在前厅的穿衣镜前面,他站了一会儿,自我欣赏了一番:优美的身躯,宽阔的肩膀,高挺的胸脯,健壮的肌肉,配上一套高级衣料制做的西服,真是一表人材。前厅不大,陈设挺考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是单身汉居住的公寓套间,家具精美,起居恬适。住在这里,准是一个重视生活享受、又很富裕的人。每天晚上,拉乌尔都喜欢坐在工作间宽大的坐椅里,抽上一支香烟,闭目养神。 [点击阅读]
金色的机遇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乔治。邓达斯仁立在伦敦街头沉思。在他的周围,卖苦力的与赚大钱的像是席卷而来的潮水一样汹涌流动。此刻,乔治衣冠楚楚,裤线笔直,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们。他正忙着考虑下一步的行动。刚刚发生了一件事情!用社会下层的说法,乔治与他富有的舅舅(即利德贝特。吉林公司的艾尔弗雷德。利德贝特)“吵了一架”。准确他说,这嘲争吵”完全是利德贝特先生单方面的。那些言辞就像是愤怒的溪流从他的嘴里源源不断奔涌而来。 [点击阅读]
铁皮鼓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①本书主人公,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因此,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