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莫言《蛙》 - 莫言作品《蛙》——第一部(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姑姑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是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公职人员,又有着那样光荣的家庭出身,乡村里的小伙子,没有人敢动这个念头。那时我已经五岁,经常听到大奶奶过来跟我奶奶议论姑姑的婚事。大奶奶忧心忡忡地说:她婶子,你说,心都二十二岁了,与她同年出生的,都抱上两个娃了,可她,怎么连个上门提亲的都没有呢?我奶奶说:嫂子,你急什么?像心这样的,没准儿要嫁进宫里做皇后呢!到那时,你就成了皇帝的老丈母娘,我们也就成了皇亲国戚,铁定了要跟着沾光呢!大奶奶说:胡啰啰!皇帝早被革命了,现在是人民共和国了,是主席当家。我奶奶说:既然是主席当家,那咱就把心嫁给主席。大奶奶恼怒地说:你这人,身子进了新时代,脑子还留在解放前。我奶奶说:我跟你不一样,我这辈子没离开过咱这和平村,你去过解放区,进过平度城。大奶奶说:你别跟我提平度城,提起平度城我就头皮麻!我是被日本鬼子抓走的,是去受罪,不是去享福!——两个老妯娌,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但头天大奶奶气哄哄地走了,似乎是永世也不跟我奶奶见面的样子,第二天,她又来了。每当看到她们俩在一起议论姑姑的婚事时,我母亲就偷偷地笑。
  记得有一天傍晚,我们家的母牛生小牛,不知道那母牛是以我母亲为榜样或是那小牛以我为榜样,竟然也是先生出一条腿,便卡住了。那老母牛憋得哞哞地叫,看样子非常痛苦。我爷爷我父亲他们都焦急万分,搓手、跺脚、转圈子,无计可施。牛可是农民的命根子啊,何况这牛是生产队放在我们家代养的,真要死了,那可了不得。母亲悄悄地对我姐姐说:嫚,我听到你姑姑回来了。没等母亲说完,我姐姐就跑了。父亲白了母亲一眼,说你瞎胡闹,她是给人接生的!我母亲说:人畜是一理。
  我姑姑跟着我姐姐来啦。
  我姑姑一进门就发脾气,说你们想把我累死吗?给人接生就够我忙的了,你们还要我接牛!
  母亲笑着说:妹妹,谁让你是咱自家人呢?不找你找谁呢?人家都说你是菩萨转世,菩萨普渡众生,拯救万物,牛虽畜类,也是性命,你能见死不救吗!
  姑姑说,嫂子,幸亏你不识字,要是识上两箩筐字,和平村里如何能盛得下你!
  母亲说,即便我识上八箩筐字,也比不上妹妹一根脚趾头。
  姑姑的脸上虽然还是怒冲冲的神情,但显然已经消了气。此时天色已暗,母亲点起家里所有的灯,剔大了灯草,都端到牛棚里。

  那母牛一见到姑姑,两条前腿一屈,跪下了。姑姑见母牛下跪,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我们的眼泪也都跟着流了下来。
  姑姑检查了牛的身体,半是同情半是戏谑地说:又是一个先出腿的。
  姑姑把我们轰到院子里,怕我们看了受刺激。我们听到姑姑大声下令,我们想像着母亲、父亲在姑姑指挥下帮母牛生产的情景。那晚是农历的十五,月上东南时分,天地一片皎洁的时候,姑姑喊:好,生下来了!
  我们欢呼着冲进磨坊,看到母牛身后,多了一个浑身粘液的小家伙。父亲兴奋地说:好,是头小母牛!
  姑姑气哄哄地说:真是奇怪,女人生了女孩,男人就耷拉脸;牛生了小母牛,男人就咧嘴乐!
  父亲说:小母牛长大了可以繁殖小牛啊!
  姑姑说:人呢?小女孩长大了不也可以生小孩儿吗?
  父亲说:那可不一样。
  姑姑说:有什么不一样!
  父亲见姑姑急了,不再与她争辩。
  母牛调过头,舔舐着小牛身上的粘液。它的舌头上仿佛有灵丹妙药,舔到哪里,哪里就获得了力量。大家都感慨万端地看着这情景。我偷眼看到,姑姑的口半张着,眼神很慈爱,仿佛那老牛的舌头舔到了她身上,或者她的舌头舔到小牛身上。等母牛的舌头差不多舔遍小牛身体时,小牛抖抖颤颤地站了起来。
  我们张罗着找脸盆,倒水,找肥皂,拿毛巾,让姑姑洗手。
  奶奶坐在灶前,拉着风箱烧火,母亲站在炕前擀面条。
  姑姑洗完手,说:饿死我了!今晚我要在你们家吃饭。
  母亲说:这不就是你的家吗?
  奶奶说:是啊,才不在一个锅里摸勺子几年呢。
  这时,大奶奶在我家院墙外,呼唤姑姑回去吃饭。姑姑说,我不能白给他们家干活儿,我要在这里吃。大奶奶说:你婶子过日子急,你吃她一碗面,她会记一辈子的。我奶奶提着烧火棍跑到墙根,说:你要是馋了呢,就过来吃一碗,要不就滚回去。大奶奶道:我才不吃你的东西呢。
  面条煮好后,母亲盛了满满一大碗,让姐姐给大奶奶送过去。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姐姐跑得急,摔了个狗抢屎,那碗面条泼了,碗也碎了。为了不让姐姐回来挨骂,大奶奶从自家碗橱里找了一个碗让姐姐端回来。
  姑姑是个极其健谈的人,我们都愿意听她说话。吃完面条后,她背靠着墙壁,侧坐在我家炕沿上,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踩着百家门子,见识过各种各样人,听过许许多多的逸闻趣事,转述时又毫不吝惜地添油加醋,这就使她的谈话像评书一样引人入胜。八十年代初,当我们从电视里看到刘兰芳的评书连播时,母亲就说:这不分明就是你姑姑吗?她要不当医生,说评书也是一张好嘴!

  那晚上的谈话,还是从她在平度城里与日军司令杉谷斗智斗勇开始。那时我才七岁,姑姑看我一眼,说,跟跑跑差不多大,就跟着你们的大奶奶和你们的老奶奶去了平度城。到了那里就被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门口有两条大狼狗看着。那些大狼狗平日里吃的都是人肉,见了小孩子就伸舌头。你大奶奶和你老奶奶整夜地哭,我不哭,倒头就睡,一觉睡到大天明。在黑屋子里关了不知道几天几夜,把我们挪到一个独立小院里,院子里有一棵紫丁香,那个香啊,熏得我头晕。来了一个穿长袍带礼帽的乡绅,说是杉谷司令要请我们赴宴。你老奶奶和你大奶奶只知道哭,不敢去。那乡绅对我说:小姑娘,劝劝你奶奶和母亲,让她们别怕,杉谷司令没有害你们的意思,只是想跟万六府先生交个朋友。我就说:奶奶,娘,别哭了,哭管什么用?哭能哭出翅膀来吗?哭能哭倒万里长城吗?那乡绅拍着手说:说得好!小姑娘太有见识了,长大了肯定是非凡人物。在我的劝说下你们老奶奶和你们大奶奶不哭了。我们跟着那乡绅上了一辆黑骡拉的轿车,不知拐了多少弯。进入一个高门大院,门口站着双岗,左边是黄皮子,右边是日本兵。那大院很深,从大门进去,一个院子套着一个院子,仿佛永远走不到头。最后进入一个大花厅,门窗隔扇都是雕花的,太师椅子都是檀木的。那杉谷司令穿着和服,手里握着一把折扇,不紧不慢地摇着,一看就是个文化人。说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话就招呼我们上席,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你们老奶奶和大奶奶不敢动筷子,我可不管那一套,吃这个狗日的!用筷子不得劲,索性用上了“皮笊篱”,大把抓着往嘴里塞。杉谷端着酒杯,笑眯眯地看着我吃。吃饱了,双手放在桌布上一擦,我的困劲儿就上来了。我听到杉谷问我:小姑娘,让你父亲到这里来好不好?我睁开眼,说:不好。杉谷问:为什么不好?我说:我父亲是八路,你是日本,八路打日本,你不怕我父亲来打你吗?

  说到此处,姑姑捋起袖子看了一下手表。那时候全高密县里不超过十块手表,我姑姑竟然戴上了手表。哇!我大哥一声惊呼,我们家只有他见过手表。他当时在县一中上学,他们的从苏联留学回来教俄文的老师戴着一块手表。我大哥哇完之后就喊:手表!我与姐姐也跟着喊:手表!
  姑姑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把衣袖放下,说:不就是块手表吗?咋呼什么?她故意的轻描淡写更加重了我们的兴趣。先是大哥试试探探地说:姑姑,我只是远距离地看过我们纪老师的表……您能不能让我看看……我们跟着大哥说:姑姑,让我们看看吧!
  姑姑笑着说:你们这些小家伙,真是淘人,一块破表,有什么好看的!她虽然这样说,但还是把表摘下来,递给我大哥。
  母亲在一旁大声提醒:小心!
  我大哥小心翼翼地接过表,先捧在手心里看,然后放到耳边听。大哥看完了,转给姐姐看,姐姐看完了,转给二哥看。二哥只看了一眼,没来得及放在耳边听响就被大哥抢了回去,还到姑姑手里。我有些气急败坏,哭起来。
  母亲骂我。
  姑姑说:小跑,长大了跑远点,还愁没表戴?
  就他那样,还戴表?赶明儿我用墨水在他手腕上画一个吧。我大哥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别看跑跑长的丑,长大了没准会有大出息呢!姑姑说。
  姐姐说:他要有大出息,圈里那头猪也能变成老虎!
  大哥问:姑姑,这是哪国产的?什么牌子?
  姑姑说:瑞士英纳格。
  哇!我大哥惊呼。我二哥和姐姐也跟着哇。
  我怒冲冲地说:癞蛤蟆!
  母亲问:妹妹,这东西值多少钱?
  姑姑说:不知道,朋友送的。
  什么朋友肯送这么贵重的东西?母亲打量着姑姑,说:是不是他们姑夫啊?
  姑姑站起来,说:快十二点啦,该睡觉了。
  母亲说:谢天谢地,妹妹倒底名花有主了。
  你可别出去胡啰啰啊,八字还没一撇呢!姑姑转脸叮嘱我们:你们也不要出去胡说,否则我剥了你们的皮。
  第二天早晨,我大哥可能因为头天夜里没让我看姑姑的手表心感内疚,他用钢笔在我腕上画了一块表。画得非常逼真,非常漂亮。我非常爱护这块“表”,洗手避水,遇雨藏手,颜色淡了借大哥的钢笔描,让它在我手腕上保存了三月之久。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