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莫言《红高粱家族》 - 莫言《红高粱家族》——第02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父亲不情愿地把手伸到黑眼会长的贴身随从福来面前,说:“你要什么颜色的?”
  福来说:“我要红的。”
  父亲说:“不行!给你绿的!”
  福来说:“我要红的!”
  “给你绿的!”父亲固执地说。
  “绿的就绿的。”福来无可奈何地把绿玻璃球抓到手里。
  郎中的脖子慢慢立起来、两眼凶光不减,丛生着血糊糊短髭须的下巴倔强地翘着。
  “说,是不是日本人的奸细!”爷爷问道。
  郎中像执拗的孩子一样重复着:“我的骡子!我的骡子!不把我的骡子牵来我什么也不说!”
  爷爷淘气般地笑了,然后宽容大度地说:“牵进来,看看他要卖什么药。”
  那匹老瘦骡被拉进席棚。耀眼的烛光、辉煌的棺材、阴森森的纸草,造成一种地狱般的气象,吓得骡子在席棚口畏缩不前。郎中上去,捂着他的眼睛,才把它牵进来。它站在爷爷他们面前,四条干柴棍子一样的瘦腿瑟瑟打抖,一串串的响屁对着奶奶的灵柩连放不止。
  郎中抱着骡子的脖子,拍着它的木板般的额头,亲密地絮叨着:“伙计,你怕喽?别怕,我告诉你别怕,砍掉脑袋碗大个疤瘌,别怕!”
  黑眼说:“好大的碗!”
  郎中说:“盆大的疤,也别怕,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说吧!谁派你来的,来干什么?”爷爷问。
  “俺爹的魂派我来的,派我来卖药。”郎中说着,从骡背上搭着的褡裢里,掏出一包皮皮皮药,嘴里郎声读出歌谣,“一巴豆,二牛黄,三是斑螫四麝香,七根葱白七个枣,七粒胡椒七片姜。”
  大家都愣了神,怔怔地看着郎中的脸和郎中的嘴,郎中的神情和气色,郎中的手和手里托着的药包皮皮皮。那匹老骡子渐渐适应了环境,四腿不抖了,安闲地捯动着破裂的、苍白的蹄子。
  “什么药?”黑眼问。
  “速效打胎药,”郎中狡猾地笑着,说,“那怕你铜帮铁底钢栅栏,那怕你铜头铁臂钢罗汉,一副药喝三遍,孩子不下来找我要钱!”
  “他妈的,你这个缺德的杂种!”黑眼骂道。
  “还有还有!”郎中又从褡裢里掏出一包皮皮皮药,举起来,唱道,“狗鞭为君羊鞭为臣,佐以黄酒太子参,杜仲狗脊腽肭兽,三月笋尖为药引。”
  “治什么?”黑眼问。
  “治男人阳萎不举,那怕你蔫如抽丝的蚕,那怕你软如弹过的棉,一副药喝三遍,钢枪不倒夜夜苟欢,干不成好事找我要钱!”
  黑眼用手搔搔那块光头皮,婬邪地笑起来。
  “娘的,你是个人种事不干一点的野先生!”黑眼昵骂着,要郎中拿药来看。
  郎中从骡背上扯下褡裢,提着,走近爷爷和黑眼。他从褡裢里往外掏着药,边掏边报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药名。黑眼解开一包皮皮皮药,拿出一根枯树枝样的东西,放到嘴边嗅着,嗅一阵,说:“什么他妈的狗鞭!”
  “是货真价实的黑狗鞭!”郎中说。
  “老余,你认认,这明明是截枯树根!”黑眼把那物递给爷爷。爷爷只好接住,举得离火烛近些,眯缝着眼睛看。
  骑骡郎中的身体突然筛糠般地颤栗起来,翘起的下巴得得地上跳着,没被鼻血濡染的地方露出了烂银般的光泽。父亲停止了玩耍玻璃彩球的游戏,心里别别地跳着,看着郎中逐渐收缩的身体。老黑骡子耷拉着头,红烛光照着它的呆板的脸,像笼罩着一个羞涩不安地坐在嫁床上的半老婆子,它的鼻孔里流着葱绿色的鼻涕,父亲想它一定得了老马夫讲过的那种鼻疽病。

  郎中在乱颤中把左手探进褡裢,右手猛一扬,那包皮皮皮托在他手掌心的中药开花般地打在爷爷脸上。郎中手里一道寒光闪过,父亲看到烛光照耀着一柄绿色的短剑。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安静地看着像黑猫一样敏捷的郎中把那道寒冷的绿光对准爷爷的喉咙扫过去。爷爷在遭到药包皮皮皮打击后一秒钟,本能地跳起来,并抡起了胳膊挡住了面。郎中衣袖扇起的凉风扑面而来。爷爷的胳膊格开了短剑,但剑刃已经在他的大臂上豁开了一条长长的伤口。爷爷踢翻了桌子,并熟练地掏出了匣枪,随手打了三枪。辛辣的中药末子刺激得他睁眼困难,那些硬梆梆的狗鞭羊鞭打酸了他的鼻梁。爷爷一枪打中席棚;一枪打中棺材,涂了几十层青油的棺材比铁石还要坚硬,子弹头迸到一边,破成三五片,钻到席棚外去了;还有一颗子弹打断了瘦骡子的右前腿。它往前一扑,方大的头颅触到地上,但它立即又跳起来,哀伤地嘶鸣着,破碎的膝盖上流着白的和红的液体。它跳着圆圈向那些雪松雪柳中冲去,纸草哗啦啦响着,歪的歪,倒的倒,棺材盖子上的蜡烛被碰翻在地,蜡油和火烛立刻引燃了那些纸草,奶奶的灵位在片刻黯淡之后立刻变得格外辉煌起来,干燥的席棚卷曲着向火舌逼十近。铁板会员们猛醒过来,飞快地跑向窝棚口。火光中,皮肤像古老的青铜一样闪烁光彩的郎中又对着爷爷扑上去。父亲看到郎中手里的小剑像小蛇一样扭曲着逼十近爷爷的喉头。黑眼手攥着匣枪,却并不开火,脸上似乎挂着几丝幸灾乐祸的笑容。父亲掏出了自己的马牌橹子枪,勾了一下机,一颗圆头子弹呼啸着射出打在郎中高耸着的肩胛骨上。郎中高举着的胳膊猛然耷拉下去,小剑掉在桌子上。他的前身也倾在桌子上。父亲又勾了枪机,子弹卡壳。爷爷的眼睛血红,在火里燃烧着,他说:“别开枪!”
  黑眼的匣枪啪啪啪一阵响,郎中的脑袋像煮过了头的鸡蛋一样炸裂了。
  爷爷仇恨地盯了他一眼。
  一群铁板会员涌进席棚。席棚里烟火升腾,席棚惊恐不安地爆响着,五面压迫下来。那匹被烧着的骡子遍地打滚,火被它的身躯压灭,但当它的身躯滚过去后,又立刻燃烧起来。烧焦骡皮的香味呛人喉咙。
  棚里的人一窝蜂拥出。
  黑眼大叫着:“救火!救火!快救火!抢出棺材来赏骑虎票子五千万!”
  那时候春雨刚过,村头湾子里水光潋滟,铁板会员们、看殡百姓们一齐动手,把燃烧得红云般烂漫的席棚推倒浇灭。
  奶奶的棺材被绿色的火焰包皮皮皮围,几十桶水泼过后,火灭了,棺材上冒着绿幽幽的青烟。在幽暗的灯光下,它依然显得那么庞大坚固。黑骡子蜷曲的身体躺在棺材旁,焦臭味飞散开来,人人用衣袖遮鼻,耳朵里听得到棺材上冷却后的青油在啪啪爆响着破裂。
  虽然夜里突遭变故,但为奶奶出大殡的日期决不更改。夜里铁板会里那个懂点医道的老马夫给爷爷包皮皮皮扎胳膊上的伤口时,黑眼讪讪地站在一边,建议殡期往后拖延。爷爷没看他,斜眼盯着插在蜡烛台上的红蜡流下的一串灰白的粘稠泪珠,斩钉截铁地否定了黑眼的意见。

  爷爷一夜未眠,坐在一条方凳上,半睁半闭着血红的眼睛,冰凉的手按着盒子枪滞涩的胶木把子,一动不动,好象焊上了一样。
  父亲躺在席铺上,瞄着爷爷,昏昏沉沉入了睡。黎明前他醒过来一次,偷眼看看在摇动的烛光中显得顽固不化的爷爷,看着爷爷臂上从白布中渗出来的黑色血迹,什么话也不敢说就闭上了眼睛。下午已赶来听差的五棚吹鼓手,因为同行嫉妒意见不和,互相用大喇叭骚扰着对方的睡眠,愤怒的喇叭声传到父亲睡的窝棚时,竟像古稀老人苍凉的叹息。父亲鼻子一酸,滚烫的泪水顺着眼角流进了他的耳朵。一转眼间,父亲想,我已经十六岁了。这动乱不安的日子,不知道何时才到头。父亲从朦胧中睨着他父亲渍血的肩头和蜡黄的面孔,一种不应该属于他的年龄的凄凉心情爬上了他瘢痂累累的心头,村里孑遗的公鸡嘹亮地打鸣报晓了,黎明前的微风带着四月田野里的苦涩气息吹进窝棚,摇曳着冉冉欲灭的丑陋蜡烛头。村庄里人语窈窈窃窃,战马在柳树下弹蹄喷鼻,宁静的晨风送来的寒意使父亲甜蜜地蜷缩起身体来。这时候他想到我未来的母亲倩儿,和理应算做我的三奶奶的高大健壮的刘氏,她们在三个月前突然失踪,那时候父亲和爷爷随着铁板会转移到铁路南边一个僻静的小屯里去练兵,回来时发现人去棚空,三九年冬天搭起的土窝棚里挂满了一面面纤细的蛛网……。
  太阳刚一冒红,村子里就沸腾起来,卖吃食的小商贩们拖腔拿调地喊着,包皮皮皮子炉上、馄饨锅里、烧饼锅里都冒着蒸气和香气。一个卖包皮皮皮子的小贩与一个买包皮皮皮子的麻脸农民争执起来,小贩拒收麻脸农民的八路发行的北海票子,麻脸农民又拿不出铁板会发行的骑虎票子。二十个包皮皮皮子已经进了麻脸农民的肚子,他说:“你要呢就是这,你不要呢就算把这二十个包皮皮皮子打发了花子吧。”围观的人劝那小贩收下北海票子,等到八路打回来,北海票子又值钱了。话说到这份上,围观的人立刻就散了,小贩收下北海票子,嘟嘟哝哝说了一句什么,就扬起浩亮的嗓门喊:“包皮皮皮子!包皮皮皮子!刚出炉的大肉包皮皮皮子!”吃过饭的百姓们围绕着大棚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但惮于荷枪实弹、脑门上露着一块青头皮的铁板会员们的威风,无人敢近前。大棚在夜里的火焰中烧得残缺不全,郎中和他的老瘦骡子烧成焦炭颜色,已被拖到离席棚五十步远的湾子边,那些吃惯了腐尸的乌鸦们又嗅臭而来,先是盘旋,后是破砖烂瓦般齐齐落下,骡尸和人尸上覆盖着一大片钢蓝色的、活泼地奓动着的羽毛。众百姓们想起昨天傍晚还是生龙活虎的骑骡郎中,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乌鸦们的美餐,心里都是千头万绪,嘴里讷讷无声。
  奶奶的棺材周围聚集着的席棚残骸,正被几个持帚操锹的铁板会会员清除着,几个完整的酒盅子从灰烬中滚出来,被一个铁板会员用铁锹背拍得粉碎。奶奶的棺材在清晨明朗的光线下,显得狰狞可怖。原先覆盖着它的那层庄严神秘的紫红色已被火焰剥蚀,三指厚的细纱布青油被烧爆,裂开一条条纵横交叉的纹路。现在奶奶的寿器是乌黑展亮的,像涂了一层凹凸不平的臭油。奶奶的棺材罕见的巨大,十六岁的父亲站在翘起的棺材大头前,虽然棺材只齐着喉结,但父亲觉得它高大无比,压迫得他呼吸不畅。父亲想起去抢夺这棺材的情景……那个差不多有一百岁的、脑后梳着一条花白小辫子的老头子手把着材头放声大哭。这是我的屋……谁也不能占……我是大清朝的秀才,连县太爷见了我都称年兄……你们先把我打死吧……你们这些强盗……老头子哭够了就骂。那天爷爷没有出面,是爷爷最亲信的马队队长带人去抬材,父亲跟着去的。父亲听说,这口棺材是用四块柏木板打成,板厚四市吋半。这棺材民国元年就打好了,每年缠一层细纱布涂一层清油,已经连涂了三十年……老头儿躺在棺材前像毛驴一样打滚儿,哭笑难分,明明是疯了。马队队长把四四方方一包皮皮皮袱铁板会印刷的骑虎票子扔在老头子怀里。马队队长竖着细长的眉毛说,老混蛋,我们给你钱买你的。老头子用双手撕扯着包皮皮皮袱,用几颗孤独的长牙啮咬着骑虎票子,骂着,土匪啊活土匪,连皇帝爷也不抢人寿器,你们这些强盗……马队队长说,老混蛋!你听着,抗日救国,人人有责,你这副老毛驴胎子,找几捆高粱秸串成箔子,卷巴卷巴埋了就不错了,你哪里配用这样的棺材!这棺材要给抗日英雄!老头儿问,谁是抗日英雄?马队队长说,是当年的余司令现在的余会长的原配夫人,啊呀呀,天地不容天地不容!让一个女人睡我的屋……我不活了……老头儿弓着腰往棺材上撞去。他的脑袋笔直地撞在棺材头上,发出空洞的巨响。父亲看到老头儿细长的脖子缩进了腔子里,那颗撞扁了的脑袋夹在两座尖削地耸起的肩胛骨里……父亲想起老头儿圆大的鼻孔里那两撮花白的鼻毛和那副生着稀疏花白胡须的元宝一样翘起的下巴,心里突然有一道耀眼闪电照亮了一个黑暗的疑团……父亲非常想把这一瞬间的觉悟跟爷爷诉说,但一看到爷爷阴云密布的面孔,就把这念头压进了心底。

  爷爷用一根黑布带子把受伤的右臂吊起来挂在脖颈上,瘦削的脸上堆满疲惫不堪的皱纹。眉毛细长的马队队长从马群那儿走过来,问了爷爷一句话。父亲站在夜里歇宿的小窝棚门口,听到爷爷说:“五乱子,不用我多说了,你去吧!”
  父亲看到爷爷对着马队队长五乱子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五乱子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转身向马群走去。
  从另一个小窝棚里走出了黑眼,他叉开腿站在五乱子面前,挡住他的去路,忿忿地说:“干什么去?”
  五乱子冷冷地说:“骑马踩道放哨。”
  黑眼说:“我没让你去!”
  “你是没让我去!”五乱子说。
  爷爷走上前来,苦笑一声,说:“老黑,你成心要跟我过不去?”
  黑眼说:“我不管,只不过随便问问。”
  爷爷用那只好手拍了一下黑眼宽大厚实的肩膀,说:“出她的殡,也不是与你全没干系,咱老哥俩的帐,等出完殡再算怎么样?”
  黑眼没吱声,只把被爷爷拍过的那只肩膀斜扛着,对着远远地围成密集的圈子、努力往这里张望的众百姓们破口大骂:“站得远一点!你们的亲娘的!要抢孝帽子戴是不?”
或许您还会喜欢: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3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中国现代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294 人气:2
摘要: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财乞福。有的却因为那里是一个百货杂陈,价钱特别公道的地方,去买便宜货。还有的,可说是闲得无聊,跑去散散心,喝喝茶,抽抽烟,吃吃瓜子。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3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中国在梁庄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作者多年深入农村,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下那些惊人的故事:王家少年强姦了八十二岁的老太、昆生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墓地里、即使火化了,也要把骨灰在棺材里撒成人形……通过这些真实的“个人史”,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现实危机。《中国在梁庄》再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3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沉从文《边城》
作者:沉从文
章节:25 人气:3
摘要:内容简介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一户人家。独门独院里,只有爷爷老船夫和孙女翠翠两个人,还有一只颇通人性*的黄狗。这一老一小便在渡船上悠然度日。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是个洒脱大方,喜欢交朋结友,且慷慨助人的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像他一样豪放豁达,不拘俗套小节。老二的气质则有些像他的母亲,不爱说话,秀拔出群,叫傩送。小城里的人提起他们三人的名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