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莫言《丰乳肥臀》 - 《丰乳肥臀》拾遗补阙四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晚月光很好,我们进入梦乡之后,上官来弟悄悄地爬下炕,没有惊醒在大街上坐行一日、劳累已极的哑巴。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哑巴漆黑的脸,闪烁清凉光泽,宛若黑色的鹅卵石上结了一层薄霜。他大张着嘴,鼾声如雷,坚硬的牙齿像铁铸成。望一眼这个业已两鬓斑白的命中的灾星,来弟心中泛起一丝凉森森的歉意,其时她已与鸟儿韩肌肤亲近多次,家中人人皆知,只瞒着沉浸在英雄梦中的哑巴。这人的军装已烂出了若干小窟窿,那些沉甸甸的功劳牌子也褪尽了辉煌的颜色,露出了铜铁的本色。来弟悄悄拉开门。拉门时她听到了母亲沉重的、无可奈何的叹息。辉煌的月光潮水般涌进来,清凉的夜风噎得她胸膛沉闷。肆无忌惮的鸟儿韩已在院子里大声地咳嗽了。他说:“你磨蹭什么?”来弟慌忙用手堵住他的嘴,示意他勿出声,他却不满地嘟哝着:“怕什么?怕什么呢?”
  来弟跟随着鸟儿韩出了村,沿着被晚收的庄稼夹峙着的古铜色的羊肠小道,往沼泽地那边走。时令已是中秋,夜晚的白露挂在庄稼的枯黄叶片上,宛若一串串珍珠。高密东北乡并不安静,土法炼钢的火光像一团团轻薄的黄金抖动着,燃烧木炭的香气像河水一样川流不息。月光实在是太好了,能清楚地看到一股股的白烟在空中升腾,最后在极高处化为网状的丝云。
  来弟是跟着鸟儿韩去捕鸟的。已经淡而无味的鸟儿韩又重操旧业。白天他许愿要为来弟捕几只鹭鸶补养身体。他们行走在田间小径上,空气清冷,二人便紧紧相偎。鸟儿韩天不怕地也不怕的气概感染了来弟,暂时卸下了她沉重的精神负担。鸟儿韩腋窝里散出的鸟类气息使她感到凄凄的温暖。她低声道:“鸟儿韩,鸟儿韩,哑巴迟早会知道的,他饶不了我们……”鸟儿韩更紧地箍住她的腰,嘴里吹出一串迷人的洪亮的口哨。
  在沼泽地边缘上,鸟儿韩把来弟安顿在一个用庄稼秸搭起来的三角形窝棚里,嘱咐她别动,然后他便从窝棚角落上摸出一包皮皮皮马尾、铁丝之类的东西,轻悄悄地钻到沼泽地里那些一蓬蓬地生长着的野芦苇中去了。月光中他像一只斑斓大猫,遍体油亮,动作轻捷,无声无息,古怪而神秘。来弟的漆黑眼睛留恋地追踪着男人的健硕的身体,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这哪里是个人,分明是个神!是人如何能忍受那十几年的非人生活,是人如何能活过来,而且能迅速地复原成健壮的男儿身躯,就像重新磨亮了的宝刀一样锐利,是人怎么能有如此的机巧,说捉什么鸟,就捉什么鸟,说捉几只鸟,就捉几只鸟,好像他精通鸟语,掌握着鸟儿们的机密,好像他是鸟国里的皇帝。想着想着,她的思绪便飘忽到了三妹凤凰般的眉眼上。眼前这个男人,本来是属于她的,她本应是鸟国皇后,但鬼使神差,但阴差阳错,属于她的成了我的,属于我的,又成了谁的?随即她又想到了乌黑的沙月亮,想起了轰轰烈烈的司马库,想起了奸占了鸟仙的孙哑巴,几十年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想当年我也曾骑马挥枪闯荡天下,想当年我也曾穿绸挂缎吃香喝辣,那时马蹄如雪,披风似血,犹如凤凰展翅孔雀开屏,繁华易逝,富贵如烟,自从沙月亮悬梁自尽,我上官来弟就走了倒霉的盘陀路,疯疯颠颠我,人皆可夫我,人人唾骂我,我这一辈子活得好不好?说好是没人可比的好,说坏是没人可比的坏,咬紧牙关横下心,跟着鸟儿韩折腾吧……来弟浮想联翩,几次鼻酸但终没落泪。

  月光实在是太美好了,清清冽冽,洋洋洒洒,如水漫下,落在草叶上,窸窣有声。
  沼泽地里浅薄水面上银光闪烁,金屑银粉碎琉璃,凉森森的淤腐草气味伴着这美丽月色轻清地弥漫在天地之间了。
  鸟儿韩空着手回来了,他说已下好了马尾套,等会儿去拿鹭鸶就行了。今夜月光灿烂,鸟兽虫鱼都乱了时钟。鱼虾嬉戏明月光,鹭鸶月下捕食忙。鸟儿韩说往常的夜间,鹭鸶是单脚独立一夜不动的,但今夜它们蹑手蹑脚地在水边徜徉,弯曲的长脖伸伸缩缩,宛如柔软的弹簧。鹭鸶高腿长颈,顾盼自如,站则立场坚定,动则悠闲信步,鹭鸶真美啊!在来弟的心目中,弯腰钻进窝棚的鸟儿韩正是一只鹭鸶。
  他坐在来弟身旁,他身上蓬勃如毛的野草味道和清凉如水的月光味道被来弟贪婪地吸食着,令她清醒令她迷醉,令她舒适令她猖狂。在等待鸟儿上套的时间里,在这远离村庄的温暖窝棚里,女人的衣服是自己脱落的,男人的衣服是被女人脱落的。鸟儿韩与来弟的这一次欢爱是对高密东北乡广天阔地的献礼,是人类交欢的示范表演,水平之高高过钻天的鸟儿,花样之多多过地上的花朵。他们简直不要命了,眼睛昏花的月亮嘟哝着钻进了一团白云中休息去了。鸟儿韩伏在来弟身上,想起了在日本大荒山里的一件伤心事,他说:“来弟,来弟,在你之前我是见过女人身体的……”来弟的眼睛在蟋蟀呜叫的幽暗中闪闪发亮。她说:“你说给我听吧。”鸟儿韩搂住她的细腰道:“我说给你听。”

  鸟儿韩像锄地的农夫一样,一边挥锄头,一边讲故事。他说那年他在秋天的山坡上想偷一根玉米吃。日本的大荒山上黄叶红叶色彩斑斓,野花喷香,开遍了山坡。那时我的破菜刀已经丢了,头发胡子长长,纠缠成团,身上披着破纸,七分更像鬼,三分不像人。玉米棒子已经被掰走了,只有玉米秸像寡妇一样哭丧着脸站着。我搜寻着,不相信他们能掰得这么干净,一穗也不剩?果然被我找到一穗玉米,剥开皮,咯嘣咯嘣啃着吃,好久好久没吃人粮食了,牙酸牙晃,玉米清香。
  玉米叶子哗啦啦响,我以为狗熊来了,狗熊与我是冤家,其实我怕它。我慌忙趴下,像一具羞愧的尸体,呼吸自然也屏住了。来者不是狗熊,是一个日本人。刚开始我以为是个男人呢,因为她穿着一套肥大的帆布工装裤,套着一件土黄色的对襟大褂子,腰里扎着一根草绳,头戴一顶蘑菇状大草帽。她摘下草帽挂在玉米秸秆上,让我看到了一张枯瘦的、土黄色的脸,也是个吃不饱的人,看到她头上盘着的像一摊干牛粪一样的头发,我猜想这也许是个女人,我心中的怯懦顿时消减了一半。她解开腰间的草绳,抖擞开那件大褂子。她双手扯着衣襟像疲乏的鸟儿扇动翅膀一样往胸脯上扇着风。这瘦骨嶙峋的、布满明亮汗珠、沾着草籽的胸脯上悬挂着两个扁扁的牛舌的尖端。天老爷,这是个女人,是个母的。鸟儿韩只觉得脑袋瓜子嗡地响了一声,热血像电流一样在崎岖的血管里飞蹿着,他的因为长年累月僵卧山林而枯涩了的身体突然变得敏捷了。他忽喇喇地立起来,宛若平地窜出了棵树。那日本女人细长的眼睛猛地睁圆,嘴巴咧开,嗷地怪叫一声,便如枯木朽株,往后倒去。鸟儿韩饿虎扑食般砸在昏厥的日本女人面前。他浑身打着寒颤,手指忙乱,抓住了女人那两只凉森森的死鱼般的乳防房,他感到这凉森森的东西,竟像刚出炉的热饼子一样烫痛了自己的指尖。他哆嗦着,笨拙地撕开女人腰间捆着的布带,两个挤扁了的熟土豆掉下来。土豆散发着惊心动魄的香气,吸引了鸟儿韩的全部感觉,他的眼睛一阵昏眩,那两个土豆恍若两个调皮的、仿佛随时都会跑掉的松鼠,他不顾一切地抓住了它们,他听到它们在自己手中吱吱哟哟地尖叫着。然后他就被一阵难忍的噎胀感攫住了。他已经双手空空,那两个土豆不知是逃掉了呢还是落进了肚子。他终于明白,自己是被土豆噎着了。他用手捋着自己的脖子,口腔里全是土豆的香味。他感到饥肠辘辘,馋涎欲滴,美丽的土豆在眼前滚动不止。他搜遍了女人的身体,又巡睃了周围的土地,渴望中的土豆没有出现,他感到沮丧极了。他起身欲走又看到了女人塌贴在胸前的乳防房,模模糊糊感到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做,不应该这样离去。女人,横陈在面前的日本女人,也许就是当年那个报警的女人,由于她的报警引来的搜山,断送了两个兄弟。对日本人的仇恨渐渐地被回忆起来,在高密东北乡被捉了劳工的情景、在日本煤矿当牛做马的情景、与上官家那个清纯少女生离死别的情景,统统地浮现在眼前,一个响亮的声音在高空中喊叫着:“干了她,报仇!于是他凶恶地剥了日本女人的裤子,显出了盖住女人的那条肮脏的裤衩,是一条暗红色的裤衩,上面补着一个巴掌大的黑补丁。好像一瓢凉水浇到头上,他感到心惊肉跳,随即便被一股巨大的悲伤攫住了。他陡然想起了,很久以前,为被高密东北乡的刁民打死的母亲盛殓换衣时,母亲也穿着这样一条暗红色的、补着巴掌大黑补丁的裤衩。他莫名其妙地呕吐起来,吐出了糊状的土豆和玉米。他感到惋惜。忍着肠胃的绞痛他抓起两把土,扔到女人身上,站起来,摇摇晃晃地朝山上走去……

  来弟折起身,感动地注视着鸟儿韩棱角分明的脸,低声呢喃着:亲哎!你真是个好人……鸟儿韩用硬胡茬子蹭着来弟樱桃般的乳十头,说:我要做了那件事,就伤了天理,更伤了你!那样我就回不了高密东北乡,也就见不到你了……这两个人心如甘饴,紧紧相拥,恨不得钻到对方身体里去永不出来,也无师自通地翻来覆去,也情至酣极时胡言乱语,月光在他们身体上流动着,宛如有毒的酒浆。
  后半夜时,他们起身穿衣,到沼泽地里去收拾鹭鸶。月白风清,空气中磷光闪闪。沼泽地里,一团团后半夜盛开的怪异花朵散发着酩酊的香气,几只青白的大鸟嘎声呜叫着直冲到月光中去。一株枝叶蓬勃的矮树上,蹲着一群水鸟,好像一树果实。月夜真是美妙无比。来弟依附着鸟儿韩,钻进芦苇丛,往里走了一箭之地,感到脚下的泥土沾脚时,果然看到两只鹭鸶已钻进了圈套。它们已被勒得昏迷,铁色的长喙扎在泥土里。来弟颇觉不忍,低声问:“还能让它们活吗?”鸟儿韩肯定地回答:“生死由你!”
  每当傍晚时,在绚丽的霞光里,成群的鹭鸶便在沼泽地上翻飞,它们的翅羽潇洒,宛如绝代美人的裙衩摇曳。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因为某些原因,我接触过很多精神病人。辩证点儿的说法是“至少在大多数人看来是精神病的人”。用词上我不想深究,这也不是必交的工作报告,就这么用吧。其实精神病人很好沟通,没想象的那么难。有相当数量的人逻辑上极为清晰——在他们自己的世界观里。当然,狂躁症的除外,那个得冒点儿风险——被打一类的,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就没大问题。我说的生理准备是逃跑。 [点击阅读]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重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我是高兴的。这本书在市场已经绝迹二十多年,只剩有极少几本收藏在黑暗尘封的书库里,或秘藏在个别读者的手中。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读过,较老的读者也会忘记这本书,因此,它的重新问世,重新在读者中接受考验,我以为是一件好事。作品是属于人民的,社会的,它应该在广大的读者中经受风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