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莫言《丰乳肥臀》 - 《丰乳肥臀》第09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九三九年古历五月初五上午,在高密东北乡最大的村庄大栏镇上,上官吕氏领着她的仇敌孙大姑,全然不顾空中啾啾呜叫的枪子儿和远处炮弹爆炸的震耳声响,走进了自家大门,为难产的儿媳上官鲁氏接生。她们迈进大门那一刻,日本人的马队正在桥头附近的空地上践踏着游击队员的尸体。
  院子里站着她的丈夫上官福禄和她的儿子上官寿喜,还有滞留她家的兽医樊三——他表功似的举着一个装着绿油油液体的玻璃瓶子——这三个人,她出门去请孙大姑时即在,新添的人是红头发的马洛亚牧师。他穿着一件宽大的黑布袍子,胸前挂着一个沉重的铜十字架,站在上官鲁氏窗前,下巴翘起,面向太阳,用一口地地道道的高密东北乡腔调,大声地背诵着神圣的话语:“……至高无上的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主啊主,请赐福保佑,在我这个您的忠实奴仆和我的朋友面临痛苦和灾难的时候,请您伸出神圣的手抚摸我们的头顶,给我们力量、给我们勇气,让女人产下她的婴儿,让奶羊多产奶,让母鸡多产蛋,让坏人的眼前一片黑暗,让他们的子弹卡壳,让他们的马迷失方向,陷进沼泽,主啊,把所有的惩罚都施加到我的头上吧,让我代替天下的生灵受苦受难吧……”
  院子里的男人默默地肃立着,听着他的祈祷。从他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深深地受了感动。
  孙大姑冷笑一声,走上前去,把马洛亚搡到一边去,牧师身体趔趄着,睁开眼睛,口吐一个“阿门”,手指在胸前上划个“十”字,结束了他的长篇祝祷。
  孙大姑满头银发梳得溜光,脑后的发髻系得结实平整,髻上银钗闪烁,髻边斜插一根艾蒿尖儿。她上身穿着浆洗得板板整整的白布斜襟褂子,腋下的纽扣上拴着一块白手绢,下穿黑布裤,脚脖子上扎着小带,足穿青帮白底黑绒花绣鞋。
  她全身上下透着清爽,散发着皂角味儿。她颧骨高,鼻梁挺,嘴唇绷成一条线,深陷的美丽大眼窝里,是两只精光四射的眼睛。她一身仙风道骨,与富态臃肿的上官吕氏形成鲜明对比。

  上官吕氏从樊三手里接过盛着绿油的瓶子,走到孙大姑身边,轻声说:“他大姑,这是樊三的催产油,要不要给她灌上?”
  “我说上官家的,”孙大姑用美丽的冰冷目光扫了吕氏一眼,又横扫了院中的男人们,不满地说,“你是请我来接生呢,还是请樊三来接生?”
  “他大姑,别生气,俗话说‘病笃乱投医,有奶便是娘’”,上官吕氏表现出难得的好脾性,低声下气地说,“当然是请您来,不是万不得已,我怎么敢搬动您这尊神?”
  “你不说我偷了你的小母鸡了?”孙大姑道,“要让我接生,旁人就别插手!”
  “听您的,您说咋办就咋办。”上官吕氏说。
  孙大姑从腰里抽出一根红布条,拴在窗棂上。然后,她气昂昂地进了屋,临进房门时,她回头对上官吕氏说,“上官家的,你跟我进来。”
  樊三跑到窗前,拿起那瓶被上官吕氏搁在窗台上的绿油,塞进牛皮囊,也不跟上官父子打招呼,便飞快地朝大门跑去。
  “阿门!”马洛亚念一声,又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然后,对着上官父子友好地点点头。
  室内传出孙大姑凌厉的喊叫声,接着又传出上官鲁氏嘶哑的哭嚎声。
  上官寿喜双手堵着耳朵蹲在了地上。他的爹上官福禄背着手在院子里转圈。他的脚步匆匆,脑袋低垂,好像在寻找失物。
  马洛亚牧师低声念叨着他刚才背诵过的祷词,双眼望着烟雾弥漫的蓝天。
  那匹刚刚出生的小骡驹哆哆嗦嗦地从西厢房里走出来,它的湿漉漉的皮毛光滑如绸缎。在上官鲁氏一阵急似一阵的嚎叫声里,那匹虚弱的母驴也从厢房里走出来。它耷拉着耳朵,夹着尾巴,艰难地走到安在石榴树下的水缸前,胆怯地望着院子里的人。没有人理它。上官寿喜捂着耳朵哭泣。上官福禄匆忙转圈。马洛亚闭眼祝祷。黑驴将嘴巴伸到水缸里,滋滋地吸水。吸足了水,它慢吞吞地走到那一大囤用秫秸箔子拦起来的花生前,尖着牙齿,啃咬着秫秸的表皮。
  孙大姑把一只手伸进上官鲁氏的产道,拖出了婴儿的另一条腿。产妇嚎叫着晕过去了。孙大姑把一撮黄色粉末吹进上官鲁氏的鼻孔。她双手攥住婴儿的两条小腿,平静地等待着。上官鲁氏呻吟着醒过来。她连声打着喷嚏,身体猛烈地抽搐。她的上身弓起来,又沉重地跌下去。趁着这机会,孙大姑把婴儿拖出了产道。婴儿又扁又长的头颅脱离母体时,发出了响亮的爆炸声,犹如炮弹出膛。

  鲜血溅满了孙大姑的白布褂子。
  倒提在孙大姑手里的是一个全身青紫的女婴。
  上官吕氏捶打着胸脯失声痛哭。
  “别哭,肚子里还有一个!”孙大姑恼怒地吼叫着。
  上官鲁氏的肚皮可怕地痉挛着,鲜血从双腿间一股股冒出来,伴随着鲜血,一个满头柔软黄毛的婴儿鱼儿一样游出来。
  上官吕氏一眼便看见了婴儿双腿之间那个蚕蛹般的小东西,她扑通一声便跪在了炕前。
  “可惜,又是一个死胎。”孙大姑悠悠地说。
  上官吕氏一阵头晕目眩,脑袋撞在了炕沿上。她手扶着炕沿,困难地站起来。看一眼脸色像石灰一样的儿媳妇,她痛苦地呻吟着,走出了产房。
  院子里一片死亡。儿子双膝跪地,长长的血脖子戳在地上,鲜血像弯弯曲曲的小溪在地上流淌,那颗保留着惊恐表情的头颅端端正正地立在他的身体前边。
  丈夫嘴啃着砖甬路,一只胳膊压在腹下,另一只胳膊向前平伸着,后脑勺上裂开了一条又长又宽的大口子,一些白白红红的东西,溅在甬路上。马洛亚牧师跪在地上,手指划着胸脯,吐出一串一串的洋人话语。两匹高头大马驮着鞍子,正在嘶咬着圈花生的秫秸箔子,那头母驴带着它的骡驹,瑟缩在墙角。小骡子的脑袋,藏在母驴的胯下,秃秃的小尾巴,蛇一样扭动着。两个穿酱黄衣服的日本人,一个用手绢擦试着军刀,一个挥刀劈断秫秸箔子,上官家去年囤积、准备着今年夏天大发利市的一千斤花生,哗哗啦啦地淌了满地。两匹高头大马垂下头,嘎嘎嘣嘣地咀嚼着花生,愉快地摇摆着它们华美的大尾巴。
  上官吕氏突然感到天旋地转,她想往前跑,去救护自己的儿子和丈夫,但她胖大的身体却像墙壁一样沉重地向后倒去。

  孙大姑绕过上官吕氏的身体,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上官家的大门。那个眼睛分得很开、眉毛粗短的日本兵扔掉擦刀的手绢,身体僵硬地跳到她的面前,举起雪亮的马刀,直指她的心窝。日本人嘴里叽哩咕噜,一脸粗野的神情。她静静地看着这个日本兵,脸上甚至挂着一丝嘲弄的笑容。孙大姑退一步,日本兵逼十一步。孙大姑后退两步,日本兵进逼十两步。他的雪亮的刀尖始终抵在孙大姑的胸脯上。日本兵得寸进尺,孙大姑不耐烦地抬手把他的刀拨到一边,然后一个优美得近乎荒唐的小飞脚,踢中了日本兵的手腕。马刀落地。孙大姑纵身上前,扇了日本兵一个耳光。日本兵捂着脸哇哇地怪叫。另一个日本兵持刀扑上来,一道刀光,直取孙大姑的脑袋。孙大姑轻盈地一转身,便捏住了日本兵的手脖子。她抖抖他的手,那柄刀也落在地上。她抬手又批了这位日本兵一个耳刮子,看起来她打得并不用力,但日本兵的半边脸顿时肿胀起来。
  孙大姑头也不回地走向大门。日本兵端起马枪搂了火。她身子往上挺了挺,然后栽倒在上官家的穿堂里。
  中午时分,成群的日本兵涌进上官家的院子。马兵们从厢房里找了一个笸箩,把花生端到胡同里,喂他们疲惫不堪的马匹。两个日本兵押走了马洛亚牧师。一个白鼻梁上架着金边眼镜的日本军医跟随着他的长官,走进上官鲁氏的房间。军医皱着眉头打开药包皮皮皮,戴上乳胶手套,用寒光闪闪的刀子,切断了婴儿的脐带。他倒提着男婴,拍打着他的后心,一直打得他发出病猫般的沙哑哭声,才把他放下。然后他又提起女婴,呱唧呱唧地拍打着,一直把她打活。军医用碘酒涂抹了他们的脐带,并用洁白的纱布把他们拦腰捆扎起来。最后,他给上官鲁氏打了两针止血药。在日本军医救治产妇和婴儿的过程中,一位日军战地记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拍照。一个月后,这些照片做为中日亲善的证明,刊登在日本国的报纸上。
或许您还会喜欢: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守望的距离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东方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