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鲁迅《彷徨》 - 《彷徨》读后感——扔掉鲁迅看《彷徨》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彷徨》中的人物走的是一条明显的下行路线,人物的悲剧性*藉由其命运的恶化或曾经纯真美 好信念的消亡而呈现。在作者有意识营造的灰暗-阴-霾的大背景下,这种悲剧显然无法抗拒。读鲁迅的作品或许可以引人深思,引人追寻和鞭挞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然而命运的恶化仅仅只是改造社会便可以彻底消除的么?人群之中,种种畸形的集体无意识,仅仅只是一个“国人劣根性*”所能概括?
  可惜的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主流评论体系中,对于鲁迅的解读仅仅停留于对黑暗社会和国民劣根性*鞭辟入里的批判,似乎更关注鲁迅的作品 之于当时或现在,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状态反映,并以此来确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假如鲁迅的作品只有政治意义或社会批判意义,只是针对彼时彼境某 一人群生存状态的书写,那么当时过境迁,阶段作品或伟大作品只能成为博物馆艺术,而不可能成为穿透漫长时光而丝毫不减其光彩的长河作品。而我们的中小学教 科书或教科书式的所谓权威评论似乎正在做着这样的事,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和阐释仅止于阶段作品,却将鲁迅其人捧至神圣而不可撼动的地位,于是神坛上的鲁迅变 成了一幅刻板的木刻像,黑白分明没有血肉。而在这样集体强迫性*的膜拜之后,当我们重新构建自我价值体系和评判体系的时候,对鲁迅的态度便有了两极分化的趋 势:奉若神灵越捧越高,或视为垃圾踏上一万只脚。鲁迅早在几十年前便提出了“骂杀”“捧杀”之说,却在身后无数追随者和抨击者的捧与骂中愈显面目模糊; 《灯下漫笔》中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取到作为人的价格,而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越来越当成*人看待的时候,鲁迅本人反而越来越不被当成*人看。
  所以,在这一篇的阅读笔记中,请允许我把鲁迅扔进垃圾筒。此刻我们要的只是《彷徨》,是那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中所映射出人类的种种不堪和困境,而不是以叙事内容去鉴定叙事者骨头的硬度思想的深度批判的力度从而给叙事者冠以带了一个又一个“家”的冗长头衔。
  我们永远无法挣脱的东西,叫生活。鲁迅冷冷道来,铺开了生活绝望的巨网。网中的人可以选择挣扎或不挣扎,而结果都是一样的。灰暗-阴-冷的调子挟 裹着湿冷的风席卷而来,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在生活的泥沼中沦陷,无论他或她以何种姿态与生活对话,无论他们是逆来顺受地妥协麻木不仁地顺逐还是孤独地守 望心灵月亮。而鲁迅站在高处,热肠挂住,冷眼看穿,如一个造世主看着他的子民们匆匆奔赴命运既定的悲剧走向。
  祥林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将会过去,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要来临。”普希金没有等到忧郁的日子过去就死在了37岁 的决斗中,祥林嫂一直期待着“快乐的日子”,却在冰冷的环境里守着内心一点指向未知和虚无的企盼中走向死亡。可见生活要是想欺骗你,你还真没地方起诉它犯 诈骗罪,反倒要盼着它能将你从轻发落。因为我们都被生活囚禁着,等着命运的法官把我们判到下一个地方。
  祥林嫂很不幸,她的婆家使她成了童养媳,继而成了寡妇,继而改嫁,而后抛弃了她,放任命运自由发展。而自由发展的命运比祥林嫂的婆婆更无情冷 酷,于是祥林嫂丧夫丧子,在命运的漩涡里扎争着爬出来,又被一无所有伤痕累累地抛给了生活。而生活会欺骗一切它可以欺骗的人,尤其是心甘情愿地受骗者。
  命运的悲剧性*使祥林嫂失去了本应属于她的东西;人群的种种畸形意识使她生活于人们的歧视和冷漠之中;而她又是那么急于做一个生活的顺民以求得宽恕。然而她却没有读懂生活的种种潜规则,她不清楚自己的悲剧已成为自己在人群眼中无法抹去的罪恶符号。
  如果祥林嫂有足够强大的,属于自己的内心空间的话,那么当外界的冰冷汹涌而来之时,她还可以退守自己的心灵世界以求得一丝暖意。然而,除了保 有那些被自我和他人无数次咀嚼的伤痛之外,她的整个内心世界都已被人群同化。被人群同化却得不到人群的认同,自觉自愿地为寻求认同做出牺牲却最终被告知一 切皆无改变之可能。生活冷笑着,一次次欺骗着它的顺民们。
  歧视异类或某些本身毫无过错却被打上不祥符号的人,似乎是人类乐此不疲并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寡妇歧视和神鬼信仰现在已渐渐消失,然而祥林嫂 的角色*总有人来扮演,比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中国社会或人类社会进化到何种程度,祥林嫂的悲剧都会无数次的上演,从这个角度 上说,祥林嫂永不过时。
  子君: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
  王海鸰在《新结婚时代》里说,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他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此言一出立刻被奉为经典,一语惊醒了当下无数(或是少数?)相信 “纯真爱情”的小女人大女人(或许还有男人?)。其实倒不如说嫁给一个人就是嫁给一种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包含了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伤逝》里子君和涓 生的遭遇,即是对这一句话的典型诠释。
  徐志摩说,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有人问,一树一树的花开之后呢?人间的四月天之后呢?一切终将归于生活。而平凡人家日常生 活的本质是现实琐碎,是对浪漫幻想和过剩激*情的消磨——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说,尤为如此。当生活的大潮卷袭而来的时候,对于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女子,或者 说一个还渴求现世安稳的人,柴米油盐显然比雪莱的漂亮半身照重要得多。

  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只有两种结局,故事,或生活。没有结果的爱情成为回忆中的故事,有结果的爱情变成现实中的生活。子君和涓生属于后者。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子君不是死于经济困窘,不是死于当时社会对于同居男女的不容忍态度,甚或可以说不是死于爱情的堙灭,而是死于生活。家庭专制,男女平等,泰戈 尔或伊孛生,都是脱离生活之外的。我们可以把握的东西,和这些符号般的词语没有太大关系。然而子君和涓生却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生活在这些东西构建起来的精 神世界里。而当一切尘埃落定,曾经超越于生活之外的种种幻想一一蒸发,剩下的只有琐碎和平淡。子君的错误在于她嫁给了她想象中的爱情,爱上了涓生求爱的那 个瞬间带给她的兴奋和激动。然而她没有想过这样的爱情会指向哪一种生活。于是当爱情落地,子君只能用油鸡和黄狗装点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靠着回忆从前那个 让涓生有些难堪的瞬间以证明曾经存在过的浪漫情怀,来慰藉渐渐干涩的心灵。
  假如以一个完全公平的性*别视角来看的话,娶一个人,应该同样等于娶了一种生活。所以涓生也错了。他和子君一样天真地幻想着构建不食人间烟火的 空中楼阁,而在他无法提供理想图景的必要生存土壤之时,他又因子君被生活所同化而对其失望和厌倦并最终将她抛弃。《伤逝》和《幸福的生活》可作为姊妹篇来 看,虽然二者在基调上有悲剧和喜剧性*的差别,但同样描绘了曾经美好的爱情走向被“五五一十五”和A字形大白菜填充的日常生活。谁需要为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 异负责?或许谁也不需要负责,只是在走进婚姻之前我们应该想清楚,我们会走进怎样的生活。
  吕纬甫,还是魏连殳:
  理想是吉光屯的长明灯,悬挂在生活之外,除了不时发出象征性*的微光之外别无意义。《彷徨》中的《长明灯》似乎容易被人忽视,但这寓言般的故 事,却像是一个照彻整部文集的符号。人群麻木但却坚持着他们心中坚固的价值标尺和生活体系,疯子无方向地挣扎,意图以某种超越生活之外的寄托来抽离生活。 长明灯是一个指向虚空的标志,坚守它的人不知道自己坚守着什么,拼命想熄灭它的人也不清楚熄灭的最终意义。生活的顺民和叛逆者无谓地纷争着,曾经的理想是 明是灭早已不再重要,叛逆者们死于抗争,或被生活招安之后死于生活。

  魏连殳:热肠挂住,冷眼看穿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胡文英评价庄子的一段话,用在魏连殳身上,竟也贴切。一棵守望心灵月亮的树,尖利而冰冷的枝丫刺向黑夜,生命有一种决绝的刚烈和锋芒。然而坚硬得如此排斥韧性*的东西,必然易碎。
  魏连殳是一个极端人物,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然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灰色*地带,所以他注定被生活淘汰。他心肠极热,哭那位暗喻了自己命运的 祖母时那么随心任性*,内心沸腾方能有如此浓烈的悲怆;而眼又极冷,冷眼看人间种种丑恶的争斗,冷面对自己的亲友来客。心热,因为他爱这世界上的美好,爱祖 母,爱孩子,爱友人,更极爱自己,爱自己坚守的信仰;眼冷,因为他看着这些美好一一被生活毁灭,或预见了它们被毁灭的命运,却对之毫无办法,“出离愤怒” 之后只能冷眼相对,在极度封闭中把自己孤立起来,成为从行为到思想上的“孤独者”。
  当生活的洪水汹涌而来,将魏连殳逼至生存的悬崖边上时,他似乎终于选择了放弃信仰。但我总认为,这并不是他向生活妥协,只是他嘲讽生活的另一 种姿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极端自珍和精神洁癖走到末路之后,是极端的自我作践,仿佛要和生活比赛谁能够把曾经坚守的东西糟蹋得更彻底。而他依然封 闭,依然拒绝生活的同化,依然清醒地看到信仰的所在,只是在悲愤中叛逆地背弃了一切,最终孤独离去。
  吕纬甫:卷入生活的洪流
  从某个角度上看,魏连殳像祥林嫂,曾经毅然坚守信仰却随着信仰的崩溃走向生命的尽头;而吕纬甫像子君,在生活中磨钝了棱角,渐渐被生活同化。
  给弟弟改葬或给顺姑送花,本来都是生活中琐碎平凡的小插曲,对生活本身并没有多大影响,只是它们刺痛了吕纬甫,让他更看清楚自己混沌的生活状态。看得清楚但却无力改变也无力坚守,是纬甫这些清醒者的悲哀。
  吕纬甫还是魏连殳,这是不是一个问题。生活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只能像吕纬甫,对生活妥协,低头耸脑地顺从,做别人眼中的正 常人,从生活中攫取一点简单易得的东西,在-阴-影下苟且作乐。而魏连殳,是一个标杆,是我们到不去的彼岸一个令人向往的姿态。然而姿态仅仅是令人向往而已, 保持这种姿态却是一种孤独的痛苦。连殳最终超离了生活,而纬甫们依然要在生活的泥沼里扎争,并逐渐死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丁庄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被称作"中国目前最具爆发力的作家",不仅因为他的两部中篇小说分别获得第一届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而且他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都在文坛引起较大反响,《受活》近日获得第三届老舍文学奖。见到阎连科的时候,他正在和一位从美国来的资助人商议援助河南艾滋病村的事宜,他的下一部小说准备写艾滋病村,他还要把老舍文学奖的一部分奖金捐给艾滋病村。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