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三剑楼随笔 - 看李克玲的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电影导演程步高先生从内地畅游回港,一番长谈之后,我们一同到思豪画室去看李克玲小姐的画展。
  每一位画家都有他特别喜爱的题材,这一次,我们看到她最喜爱的是船。晨光曦微中扬帆出海的船,夕阳中回到港口来的船、白天的船、夜晚的船……她用各种尝试来研究“海、天、船”三者之间的光影变化。
  香港这地方阳光强烈,天气明朗,如果以海港与船舶作题材,那很可能像意大利中世纪威尼斯派画家们的作品,画面中充分表现着清明宁静的气息。但李小姐所画的船却不是这样,她捕捉的常常是即将破晓或暮色苍茫的那段时光。像“避风塘之夜”那幅画,主调是深赭色的,使人感到暴风雨威胁下的恐怖与紧张;像“夜航”,黑色与深黄色的群船上,闪出点点光,构成了强烈的对比;“青山绿水”那一幅画,很有厄尔·格莱哥(EIGreco)那幅“土莱杜景色”的情调,有一种森森的奇异感觉,那些只好像是幽灵那样在缓缓移动,令人想到爱伦坡的小说、布莱克的诗,表现手法中有一点诡异的意味。“深湾夜月”那深蓝色的水光,也使人有这种印象。
  她的水彩画中,我比较喜欢的是“晨曦”、“自然之美”、“日落”、“森林晓光”这几幅,那都是对光与暗的研究,笔触中颇有豪迈之气。
  程步高先生说:“这位小姐的画表现动的比静的好。”我也同意这个说法,她的“大风起兮”和“与我同行”,都有四野皆风的感觉。描写曛气的风云变幻,是她的特长,构图和笔法都有豪意。
  静物中我最喜欢那幅“剑兰”。剑兰花本身,似乎并不怎样温柔,但这幅画以粉红色为主调,却完全是女性的风格,优雅而娇美。
  展出的人物画只有三幅,其中两幅是自画像。这三幅的人物都是少女,然而色调却是深色的、暗晦的。自画像一幅是侧面的低头沉思,一幅眼睛出神。画中表现一种幽静的精神状态,色调的层次与变换非常缓和,显示了静穆和温雅。许多大画家的自画像几乎都是强调着他们敏锐的眼睛,像狄与、凡达克、吉拉德·杜的自画像,保尔·高庚那幅画在橱门上的自画像,伦勃朗五十四岁时的自画像,都是目光炯炯,使人想到他们观察物体的精确。但这次两幅自画像,作者用的是另一种方式,看画的人会想:“她在想些什么呢?”作者直截了当地引人注意着画中人的内心。
  这位小姐说:“你写文章批评一下啦!”意思是说多指出些缺点。
  谈到缺点,首先感到的,这个画展中的作品没有反映蓬勃的生活。她喜欢画船,水上人家的生活是多么丰富的题材啊,但我们见到的只有船而没有人。当然,单画船也是可以的,然而许多画的主题只是在表现天气中的光暗变化,似乎还属于“习作”与“操练”的阶段(这是她的第一个画展,而且学画时间还很短,展出的大部分是表现技巧的锻炼,那是可以理解的)。像荷兰画家小凡·德·梵尔德(VandeVelde,theyounger),他也画船,那幅“亚姆斯丹德港口”中万樯如林,众帆似织,一派繁荣影象,充分表现了荷兰在商业资本全盛时代的气派,虽无画中人而只是船,但其中的含义就深远了。我当然不是拿一个年轻的学画不久的人来与伟大的画家相比较,而是举出一个值得取法的范例。
  她画的田野也似乎表现不出一种无边无际的意象,使看画的人的想像力,不能延展到图画框子之外。如“沙田风景”,两旁都是高树,不免有局促之感;又如那幅“村晚”,中心的房屋如偏置左方,或可使人更想到田野的广阔和夜晚的寂寞。
  她是跟最近跑到广州的余本先生与陈福善先生学画的,绘画上走的是正确的道路,在这些画中,我们也已看到了才能的初光。我想,以后需要的是丰富的生活,学识与技巧的不断增长。
  清远附言:本文网上初查,并未发现其他可供参考对照的版本。
或许您还会喜欢:
游侠录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夕阳西坠,古道苍茫──黄土高原被这深秋的晚风吹得几乎变成了一片混沌,你眼力若不是特别的敏锐,你甚至很难看见由对面走来的人影。风吹过时,发出一阵阵呼啸的声音,这一切,却带给人们一种凄清和肃索之意,尤其当夜色更浓的时候,这种凄清和肃索的感觉,也随着这夜色而越发浓厚了,使人禁不住要想尽快的逃离这种地方。然而四野寂然,根本连避风的地方都没有。 [点击阅读]
圆月弯刀
作者:古龙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圆月月有圆有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圆月,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这天晚上的月比平时更美,美得神秘,美得凄凉,美得令人心碎。我们要说的这故事也一样,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吸引力,充满了美丽而神秘的幻想。在一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中,据说每当月亮升起时,就会有一些精灵随着月光出现,花木的精灵,玉石的精灵,甚至连地下幽魂和鬼狐,都会出来,向圆月膜拜,吸收圆月的精华。 [点击阅读]
护花铃
作者:古龙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生与死,爱与憎,情与仇,恩与怨。这其间的距离,在叱咤江湖、笑傲武林的人们眼中看来,正如青锋刀口一般,相隔仅有一线──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望去,直如一柄雪亮尖刀,斜斜插在青天之上,白云之中。 [点击阅读]
绝不低头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3
摘要:(一)“波波”。汽车来了。××ד波波”也是个女孩子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替自己取这名字,也许是因为她喜欢这两个字的声音,也许因为她这个人本来就像是辆汽车。有时甚至像是辆没有刹制的汽车。汽车从她旁边很快的驶过去,“波波”。她笑了,她觉得又开心,又有趣。这城市里的汽车真不少,每辆汽车好像都在叫她的名字,向她表示欢迎。她今年已十九,在今天晚上之前,她只看见过一辆汽车。 [点击阅读]
神君别传
作者:古龙
章节:12 人气:3
摘要:海天无际,一片烟波浩瀚。朝霞虽过,但在那天水交相接之处,仍然留着那种多彩而绚丽的云彩,灿烂得这浩翰壮观的东海泛起片片金鳞。一艘制作得极其精巧的三桅帆船,风帆满引,由长江口以一种超越寻常的速度乘风而来。船身驶过,在这一片宛如金鳞的海面上,划开一道泛涌着青白色泡沫的巨大的痕迹。 [点击阅读]
《银钩赌坊》
作者:古龙
章节:11 人气:3
摘要:夜。秋夜。残秋。黑暗的长巷里静寂无人,只有一盏灯。残旧的白色灯笼几乎已变成了死灰色,斜挂在长巷尽头的窄门上,灯笼下却接着个发亮的银钩,就像是渔翁用的钓钩一样。银钩不停的在秋风中摇晃,秋风仿佛在叹息,叹息着世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被钓上这银钩?方玉飞从阴暗潮湿的冷雾中,走进了灯火辉煌的银钩赌坊,脱下了深色的斗篷,露出了他那件剪裁极合身,手工极精致的银缎子衣裳。 [点击阅读]
铁剑红颜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午夜,寒风如刀。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狭长的皮袋,登上了八仙楼。八仙楼是一个气派豪花,富丽堂皇的地方。这里有名茶。此地有醇酒。八仙楼的菜肴,也是这个城里最著名的。当然,它每一种酒菜的订价,也是最昂贵的。但它仍然是生意最兴旺的酒家。虽然,现在已很晚了,但八仙楼上,仍然还有不少客人。他们大多数都有了点醉意。酒意最浓的,是城西镇英镖局总镖头,“大刀神雕”濮阳胜。今天他实在很高兴。 [点击阅读]
《凤舞九天》
作者:古龙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一百零三个精明干练的武林好手,价值三千五百万两的金珠珍宝,竟在一夜之间全部神秘失踪。这件事影响所及,不但关系着中原十二家最大镖局的存亡荣辱,江湖中至少还有七八十位知名之士,眼看着就要因此而家破人亡,身败名裂。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知道这秘密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崔诚若知道自己现在已变得如此重要,一定会觉得自己此生已非虚度。可是他并不知道。他已整整昏迷了三天。 [点击阅读]
三剑楼随笔
作者:金庸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国家不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这个概念是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关系中,还是承认大国与小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就是在法理上承认大国权利的一个例子。近几个月来,这问题又讨论得热烈起来,我们最近见到一篇份量很重的长文,其中特别提到了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与小国民族主义的偏向。 [点击阅读]
铁血大旗
作者:古龙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一))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情绪、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作家也是人,作家也会变,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每一位作家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在这段过程中,早期的作品通常都比较富于幻想和冲劲,等到他思虑渐渐缜密成熟,下笔渐渐小心慎重时,他早期那股幻想和冲动也许已渐渐消失了。这一点大概也可以算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之一。 [点击阅读]
《碧玉刀》
作者:古龙
章节:3 人气:4
摘要:(一)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马是名种的玉面青花骢,配着鲜明的、崭新的全副鞍辔。马鞍旁悬着柄白银吞口、黑鳖皮鞘、镶着七颗翡翠的刀,刀鞘轻敲着黄铜马蹬,发出一连串叮咚声响,就像是音乐。衣衫也是彩色鲜明的,很轻、很薄,剪裁得很合身.再配上特地从关外带来的小牛皮软马靴,温州"皮硝李"精制的乌梢马鞭,把手上还镶着粒比龙眼还大两分的明珠。现在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时候。 [点击阅读]
剑毒梅香
作者:古龙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霭霭,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暮色四合,朦胧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踱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