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三剑楼随笔 - 从一位女明星谈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前几天一位电影界的朋友约我吃饭,谈到吴楚帆先生被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五位演员之一,我们要怎样替他庆贺,后来谈到了另外一位香港著名女演员到美国去的故事。
  电影界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美国一位专以拍摄大场面取胜的电影导演,听人说起香港有这么一位颇有点号召力的中国女明星,就同意请她到美国去试试镜头。这位小姐走了许多门路,才以难民的身份到了美国,但不幸得很,那位导演认为她不大像中国人,洋气太重,请她用几个月的时间来专门“学做中国人”。学了些许时日之后再试镜头,仍旧不像中国人,在美国做电影演员的恐怕就要这样吹了。
  她明明是中国人,然而这位导演仍要她学做中国人,而且学了之后仍旧认为学得不好,这岂不是笑话么?但仔细想来,这中间确是有很多道理的。
  外国人希望在银幕上看到的中国人,是具有东方美、中国特征的人物。洋气的女人,难道美国还不多么?这个美国导演大概是嫌我们这位女明星的风格没有民族形式吧?(当然,这位美国导演所想像的中国人,也未必是真正的中国人。)

  由英国人而入日本籍的文学批评家小迫八云,曾在一篇演讲中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位作家曾用别国的文字写过一部伟大的作品。英文与法文十分接近,许多英国人从小就说法文,但没有一位英国作家曾用法文写过一部文学杰作。当然,写写普通文章是并不难的,困难之点是在于文字中许多微妙的地方,许多只能意会而不言传的区别,那是外国的作家所不能掌握的。据我写《书剑恩仇录》的经验,因为这是一部以清代为背景的小说,所有现代的语汇和观念我是以绝大的努力来避免的,比如我设法用“转念头”、“寻思”、“暗自琢磨”等等来代替“思想”、“考虑”;用“留神”、“小心”等等(注:此处定有遗漏,无法补全。因为观下文,可用“留神”代替“注意”)。这部小说只是一部娱乐性的通俗读物,但我想,法国德国那些汉学家们,尽管他们对《尚书》、《楚辞》、《诗经》极有研究,而我许多古书读也读不大懂,然而他们未必能分别“留神”与“注意”之间细微的不同。无所谓的通俗小说已是如此,谈到真正的文学著作,那更是重大的事了。

  刘伯承将军有一篇谈文艺问题的演讲,我在几年之前读到,一直印象很深。他说他在苏联时,常常想吃回锅肉。苏联没有肉么?当然有,也很好,然而总不及家乡的回锅肉。他认为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
  去年除夕,电影界的朋友们有一个联欢晚会,大家在舞池中跳舞跳得很高兴时,苏秦忽然大声问我:“你跳的是‘百花错舞’么?”附近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书剑》中的陈家洛会使一套“百花错拳”,他每一拳打出来都是错的。再早十几天,中联公司的总经理刘芳兄与一些朋友在一起吃饭。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他与李晨风他们有一次在茶楼上谈《书剑》,谈到如果拍电影,应该怎样拍,后来忽然想不起书中某英雄的绰号来,茶楼的女招待和邻座的茶客都插口进来告诉了他。
  我并不认为《书剑》有多大意义,然而谈起就这部书写信给我的人中,有银行经理、律师、大学的讲师,也有拉手车的工人;有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也有八九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在南洋许多地方,它被作为电台广播与街头说书的题材。如果它有什么价值,我想只有一点——“民族形式”。武侠小说是我国文化中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从唐代的《虬髯客传》、《聂隐娘》一直流传到现代。我们写《三剑楼随笔》的人模仿了古来作品的形式来写,因而符合了中国读者的心理,惟一的理由只是如此。

  当代许多文学家的作品就思想内容和文学价值来说,当然与《七侠五义》、《说唐》等等不可同日而语,但为极大多数人一遍遍读之不厌的,主要的似乎还是一些旧小说。戏曲、建筑、舞蹈、音乐等等都在提倡民族形式,而当代一般小说,它们的主要形式却是外来的。这种形式当然很好,然而旧小说的形式似乎也大可利用。我们的武侠小说尽管文字粗疏、内容荒诞,但竟然许多文化水平极高的人也很喜欢,除了它是民族形式之外,恐无别种解释。我大胆提出这个意见来,谨请先进与前辈们指正。
  清远附言:本文网上初查,并未发现其他可供参考对照的版本。很明显的掉字现象有几处,我只能要么加字要么删字,以求全文流利。倒是很想与原文保持一致,但两手空空的怎么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游侠录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4
摘要:夕阳西坠,古道苍茫──黄土高原被这深秋的晚风吹得几乎变成了一片混沌,你眼力若不是特别的敏锐,你甚至很难看见由对面走来的人影。风吹过时,发出一阵阵呼啸的声音,这一切,却带给人们一种凄清和肃索之意,尤其当夜色更浓的时候,这种凄清和肃索的感觉,也随着这夜色而越发浓厚了,使人禁不住要想尽快的逃离这种地方。然而四野寂然,根本连避风的地方都没有。 [点击阅读]
圆月弯刀
作者:古龙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圆月月有圆有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圆月,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月圆的晚上。这天晚上的月比平时更美,美得神秘,美得凄凉,美得令人心碎。我们要说的这故事也一样,充满了神秘而美丽的吸引力,充满了美丽而神秘的幻想。在一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中,据说每当月亮升起时,就会有一些精灵随着月光出现,花木的精灵,玉石的精灵,甚至连地下幽魂和鬼狐,都会出来,向圆月膜拜,吸收圆月的精华。 [点击阅读]
护花铃
作者:古龙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生与死,爱与憎,情与仇,恩与怨。这其间的距离,在叱咤江湖、笑傲武林的人们眼中看来,正如青锋刀口一般,相隔仅有一线──山风怒号,云蒸雾涌,华山苍龙岭一脊孤悬,长至三里,两旁陡绝,深陷万丈,远远望去,直如一柄雪亮尖刀,斜斜插在青天之上,白云之中。 [点击阅读]
绝不低头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3
摘要:(一)“波波”。汽车来了。××ד波波”也是个女孩子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替自己取这名字,也许是因为她喜欢这两个字的声音,也许因为她这个人本来就像是辆汽车。有时甚至像是辆没有刹制的汽车。汽车从她旁边很快的驶过去,“波波”。她笑了,她觉得又开心,又有趣。这城市里的汽车真不少,每辆汽车好像都在叫她的名字,向她表示欢迎。她今年已十九,在今天晚上之前,她只看见过一辆汽车。 [点击阅读]
神君别传
作者:古龙
章节:12 人气:3
摘要:海天无际,一片烟波浩瀚。朝霞虽过,但在那天水交相接之处,仍然留着那种多彩而绚丽的云彩,灿烂得这浩翰壮观的东海泛起片片金鳞。一艘制作得极其精巧的三桅帆船,风帆满引,由长江口以一种超越寻常的速度乘风而来。船身驶过,在这一片宛如金鳞的海面上,划开一道泛涌着青白色泡沫的巨大的痕迹。 [点击阅读]
《银钩赌坊》
作者:古龙
章节:11 人气:3
摘要:夜。秋夜。残秋。黑暗的长巷里静寂无人,只有一盏灯。残旧的白色灯笼几乎已变成了死灰色,斜挂在长巷尽头的窄门上,灯笼下却接着个发亮的银钩,就像是渔翁用的钓钩一样。银钩不停的在秋风中摇晃,秋风仿佛在叹息,叹息着世上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被钓上这银钩?方玉飞从阴暗潮湿的冷雾中,走进了灯火辉煌的银钩赌坊,脱下了深色的斗篷,露出了他那件剪裁极合身,手工极精致的银缎子衣裳。 [点击阅读]
铁剑红颜
作者:古龙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午夜,寒风如刀。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狭长的皮袋,登上了八仙楼。八仙楼是一个气派豪花,富丽堂皇的地方。这里有名茶。此地有醇酒。八仙楼的菜肴,也是这个城里最著名的。当然,它每一种酒菜的订价,也是最昂贵的。但它仍然是生意最兴旺的酒家。虽然,现在已很晚了,但八仙楼上,仍然还有不少客人。他们大多数都有了点醉意。酒意最浓的,是城西镇英镖局总镖头,“大刀神雕”濮阳胜。今天他实在很高兴。 [点击阅读]
《凤舞九天》
作者:古龙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一百零三个精明干练的武林好手,价值三千五百万两的金珠珍宝,竟在一夜之间全部神秘失踪。这件事影响所及,不但关系着中原十二家最大镖局的存亡荣辱,江湖中至少还有七八十位知名之士,眼看着就要因此而家破人亡,身败名裂。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知道这秘密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个人!崔诚若知道自己现在已变得如此重要,一定会觉得自己此生已非虚度。可是他并不知道。他已整整昏迷了三天。 [点击阅读]
三剑楼随笔
作者:金庸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国家不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这个概念是近代国际法的基础。然而在国际关系中,还是承认大国与小国之间是有区别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五大国一致的原则,就是在法理上承认大国权利的一个例子。近几个月来,这问题又讨论得热烈起来,我们最近见到一篇份量很重的长文,其中特别提到了反对大国沙文主义与小国民族主义的偏向。 [点击阅读]
铁血大旗
作者:古龙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一))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情绪、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作家也是人,作家也会变,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每一位作家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在这段过程中,早期的作品通常都比较富于幻想和冲劲,等到他思虑渐渐缜密成熟,下笔渐渐小心慎重时,他早期那股幻想和冲动也许已渐渐消失了。这一点大概也可以算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之一。 [点击阅读]
《碧玉刀》
作者:古龙
章节:3 人气:4
摘要:(一)春天,江南。段玉正少年。马是名种的玉面青花骢,配着鲜明的、崭新的全副鞍辔。马鞍旁悬着柄白银吞口、黑鳖皮鞘、镶着七颗翡翠的刀,刀鞘轻敲着黄铜马蹬,发出一连串叮咚声响,就像是音乐。衣衫也是彩色鲜明的,很轻、很薄,剪裁得很合身.再配上特地从关外带来的小牛皮软马靴,温州"皮硝李"精制的乌梢马鞭,把手上还镶着粒比龙眼还大两分的明珠。现在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的时候。 [点击阅读]
剑毒梅香
作者:古龙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霭霭,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暮色四合,朦胧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踱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